当年贾玲和郭德纲一起参加相声大赛,贾玲第一名,郭德纲第三名,是真的吗?

用户7014061022


这件事情是真的,当年贾玲和郭德纲应邀参加北京电视台举办的《小品邀请赛》,

在这个比赛中,贾玲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郭德纲的作品获得了三等奖。

很多人对于这个结果表示大吃一惊,甚至有的人觉得很不能理解。因为他们觉得按道理而言,郭德纲的辈分较高,那么他的经验,阅历以及台上表演的技能等各个方面都理所当然的要比贾玲强的多。

那么就这样看来的话,郭德纲应该表现得比贾玲要更加的出色,自然而然也不应该获得三等奖。其实不然,我们看一个人的能力不应该单单从他的辈分上来看。这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

因为你没有看到他在台下后的努力,更流下过的汗水,所以就这样子评论的话是很片面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郭德纲是一位很优秀的相声演员,所以他的作品也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不过贾玲也并不逊色。她所表演的很多作品都是相当的优秀,而且,既吸引人又具有深刻的意义,能够引人深思。

<strong>

并且对于一个比赛来说,肯定说有胜负之分的。

贾玲之所以能够获得一等奖,那肯定是有评委老师自己的道理。想必贾玲的作品一定是十分优秀,才能把同样优秀的郭德纲给比下去吧。

不过贾玲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除一部分在于她的天赋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她自己肯努力,肯花上时间去下狠功夫,才能变得如此优秀。


大圣侃娱乐


首先要说确实是真的!

当年为什么贾玲第一,郭德纲第三?我来分析分析,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先说说当时的评委嘉宾:姜昆,冯巩,侯耀文,石富宽,常宝华,潘长江,傅彪和唐杰忠等一些重量级的大咖,当时的场面非常盛大,还有一些中国文联和市里的领导参与颁奖。



大家都知道贾玲和搭档王彤是冯巩的徒弟,冯巩是当时中央戏剧学院相声大专班的创办者,两徒弟属于正宗的科班出身;而郭德纲这会还没有拜侯耀文为师,之前在天津小剧场表演,来到北京之后还在四处拜码头拉关系,所以说郭德纲这会没有特别牢地靠山,可以说真的是“非著名相声演员”。

再说说作品,当时贾玲和王彤表演的是《怎么了》,贾玲那会还挺瘦,表演中有许多搞笑的包袱,另外作为少见的女性相声演员,贾玲表现的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也给了许多评委笑得镜头,看来作品确实过关。



郭德纲和于谦的作品是《你好北京》,为了参与这次相声大赛,郭德纲舍弃了很多不符合“电视相声”标准的笑点,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电视节目,出场顺序又抽中了第一个出场,评委们给打的分不算太高,估计有于谦师傅石富宽的面子,最后得了第三名!


自从这次比赛之后,郭德纲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致力于创作能够逗乐欢众的作品,他属于剧场,不适合电视,少了边边框框,郭德纲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拜师侯耀文之后,郭德纲可以说找到了靠山,事业开始变得红火起来!

多年以后,与贾玲搭档的王彤,也就是冯巩的二徒弟拜郭德纲为师。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雪满刀弓


真事,当事人贾玲(原名:贾裕玲)与郭德纲在不同场合均证实过此事。

2003年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

贾玲搭档王彤获第一名


郭德纲搭档于谦获第三名,此次也郭老师唯一一次参加全国性相声比赛。

贾玲,原名:贾裕玲,湖北人,200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专业,同年搭档王彤参加相声全国邀请赛获专业组冠军,05拜师冯巩,后于白凯南合作,并创立酷口相声,此后多次参与春晚演出及各种影视综艺表演,2016年联合创办大碗娱乐。


郭德纲,天津人,自称为非著名相声演员,1979从艺,1995年进京发展,次年创办德云社前身北京相声大会,2003年搭档于谦参加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获专业组第三名,04年拜师侯耀文先生,2005年德云社异军突起,火爆全国,使当时低迷许久的相声行业重获新生,此后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开分社,商演,拍电影,参加各种综艺,事业如火如荼。

所以说,因缘际会,风云变换,郭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谁知道那块云彩有雨呢!

事至今日,德云社,大碗娱乐与开心麻花,本山传媒,已成为喜剧界的四块金字招牌。

另外,2003年与贾玲搭档参赛同为冯巩老师弟子的王彤,在2017年拜入郭德纲评书门门下。


王大侃赶集


确有其事,2003年“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北京相声大赛),贾玲和王彤搭档表演《怎么了》,讲述一对夫妻的生活琐碎,获得第一名。第二名是李伟建和武宾的《较劲》,第三名就是郭德纲和于谦的《你好北京》。

郭德纲相声段子中经常出现的“于谦很快就要给三蹦子代言了”、“若是两情相悦,又岂在猪猪肉肉...”等名句,在该作品中也有。

只是,那时的贾玲还是个大美女,2008年拜师冯巩,按照相声界辈分得叫郭德纲一声“师叔”;而王彤既是冯巩徒弟、又是侯耀华义子,后来还拜在郭德纲门下学习评书。

李伟建的师父是相声名家刘洪沂(师父王世臣),搭档武宾的师父李建华(师父唐杰忠)。而那时的郭德纲还是没有正式师承的“海清”,真正的“相声界一个小学生”,就冲这身份差异、又是抽签到第一个节目,能拿到第三名已经算难能可贵了。

电视相声大赛历来就是看参赛选手的师承和门户,只要作品和演技不要次到令人发指,名次可以说是各派各门掌舵者博弈和权衡的结果。

郭德纲在后来的段子中,多次那这次比赛砸挂——当然并未直接挑白,讲述评委们为了自己徒弟和门生拿第一名,打得头破血流,最后只好把第一名给了哑巴——于谦。

如果按照之后发生的事情,其实可以说郭德纲才是这次比赛的最大赢家。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场比赛的评委之一就是侯耀文,当时相声界的风云人物,铁路文工团副团长、说唱团团长、全国曲协副主席。

也正是这次比赛,侯耀文正式认识并看中了郭德纲——此前有零星看过郭德纲演出,加上于谦是石富宽的弟子,石富宽和侯耀文即是搭档、也是好友。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侯耀文就正式收了郭德纲为徒弟,虽然当时遭到相声界一些人的阻挠。

有了正式师承的郭德纲,脱离了“海清”身份,更是有了大靠山,如鱼得水。2005年德云社在京城一夜爆红,郭德纲更是声名大噪。

人生就是这样,你根本不知道那块云彩有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经历,往往给自己带来无限机会,把握住了就是赢家,擦肩而过呢只能认栽。


岑詮


是真的,这是2003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首届相声小品邀请赛,虽然北京电视台只是地方台,但这个比赛的规格还是比较高的,它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协会和北京方面联合举办的,不管从主办方、评委阵容,可以说都囊括了当时的业界大佬,比如冯巩,比如姜昆,以及文艺界的领导。

现在回过头来看,感觉郭德纲得个第三名好像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看来,这种结果再正常不过。郭德纲那时候是这三组人当中知名度和人脉最差的一组,那时他正在北京郊区搞他的相声大会,天天为能不能活下去绞尽脑汁,所以才会想办法参加比赛,以期通过比赛扬名。

贾玲当时虽然还不是冯巩的徒弟,但已经和冯巩较为熟络,而且他们的节目本身就是冯巩推送的,当时冯巩已经在各个场合开始带贾玲了,可以说,那个时候贾玲的资源要比郭行纲强很多。

而取得第二名的李伟健,即是现在北京曲艺家协会的主席,虽然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名望,但还是要比郭德纲强很多的,而且他们还是2005年相声邀请赛的冠军,李健健也借此成功上了当年的央视春晚。

所以说,当年比赛的成绩,有很多作品之外的因素,也是一种人脉的角力,而且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次比赛,伤了郭德纲的心,让他耿耿于怀。但他也得感谢这次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他们,而且还和北京电视台开始了密切合作。到于分道扬镳,那就是后话了。


小嘴叭叭说娱乐


贾玲和郭德纲都参加相声大赛,贾玲拿一等奖,郭德纲于谦拿三等奖,这件事果有其事。他们参加的是2003年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比赛分为相声组和小品组,在相声组的比赛中,当时还叫贾裕玲的贾玲和王彤表演的《怎么了》获得大赛一等奖,郭德纲和于谦表演的《你好北京》获得三等奖。

十多年后再看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在当时看来,比赛结果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比赛过程中两组演员的表演实力,郭德纲表现出色,贾玲确实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

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

从名称来看,2003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好像是北京地区的赛事,其实不然,它是由中国文联、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曲艺家协会和北京电视台联合承办的,这也是北京首次举行全国性的相声小品邀请赛。

邀请赛组委会共收到8000多个作品,经过初评、复赛、决赛预备赛,相声、小品将分别有20个作品进入决赛。贾玲和郭德纲就是在这场决赛当中进行角逐,并最后花落各家的。

作为女相声演员贾玲表现抢眼

当时参加比赛的贾玲,其实刚从中戏相声大专班毕业几个月。这个大专班是在冯巩的主张下创办的,共学习两年时间,包括贾玲在内的20多个学生2001年到2003年在中戏既学习曲艺理论,又学习相声表演。贾玲是班中为数极少的学生之一。

毕业之后迎来一个机会,那就是参加2003年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她后来的师父冯巩,是邀请赛的评委之一。尽管有这样的渊源,但如果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实在不堪,有那么多其他评委都在座,大家也不太可能过于偏袒贾玲。

可以说,在当年的比赛中贾玲的表现还是相当抢眼的。她和王彤表演的《怎么了》,显现出贾玲表演的优势,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他们之所以最后夺得第一名,一方面与两人的真本事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相声表演多为男演员,偶尔来位女演员,而且当时贾玲长得非常清秀讨人喜欢,很容易给评委和观众留下好印象,印象分就多了不少。

郭德纲作品过于主旋律影响发挥

再说郭德纲和于谦的《我爱北京》。郭德纲成名之后再听他的这段相声,会感觉熟悉又陌生,原来郭德纲也是说过这种大赛相声或者说电视相声的。整体上它是一个主旋律作品,但郭德纲把它改得更加吸引人,不是一味喊口号,也不少那么矫情,另外还根据自己的优势,加入了很多显示表演者唱功的演唱段落,其中能听出郭德纲当时的演唱能力。

可以说,郭德纲这段相声也是吃功夫的,只是由于它的主题过于正能量,所能引发的掌声不少,但笑声一般,因此在表演效果上要稍逊贾玲一筹。

贾玲远离相声,郭德纲坚持到底

郭德纲因相声功成名就并将相声发扬光大,贾玲说过几年相声之后开始完全转入小品界,十几年之后,两人在《欢乐喜剧人》见面。贾玲演小品,郭德纲当主持人,再联想起当年相声大赛的境况,难免让人唏嘘。

世事变幻,从来如此。相声比赛第一名不能保证永远第一名,落在后头的未免不是更热爱这门艺术,并一直将它进行到底的人。



郑捕头



当然是真的!

2003年,北京电视台举办了一个《相声小品邀请赛》,贾玲和郭德纲分别是被冯巩和袁鸿推荐参加比赛的。最终贾玲和王彤表演的相声《怎么了》获得一等奖,郭德纲和于谦表演的相声《你好北京》获得三等奖,二等奖是李伟健表演的一个相声。


这场比赛到目前为止,看起来还是十分重要的!当时比赛的颁奖嘉宾包括姜昆、潘长江、冯巩、魏积安等喜剧界的大咖,盛况空前。大赛通过优秀的喜剧节目,让观众感受到欢乐的同时,还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比赛期间,每天主办方都会收到大量的观众来信,观众对于比赛十分赞赏。


这一次比赛也发掘出了贾玲这样的优秀喜剧演员。贾玲正是在这场比赛崭露头角,开始逐渐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当时的贾玲还很瘦,主要是表演相声。后来在事业遇到瓶颈之时,贾玲靠着增肥突破影响,一改往日风格,走进小品的舞台,才有了如今的成功。可以说,贾玲的成功离不开这次比赛!


也是因为这次比赛,让郭德纲找到了后来的表演方向。当时的郭德纲还在北京闯荡,这场比赛是郭德纲闯荡北京以来,离电视台最近的一次演出。不过,一来由于准备时间不够充分,郭德纲表演的相声效果一般;二来抽签后第一个登场,成绩不是很好。


比赛时冯巩作为嘉宾评委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管黑猫白毛,能逗笑观众就是好猫”。这句话原本是对贾玲说的,意思是女演员一样可以说相声、演小品。可是,郭德纲却感触颇深,认为能逗笑观众的相声就是好相声。同时,他也感到电视台的相声并不适合他,剧场才是他的舞台。


比赛之后,郭德纲专心创作相声,以笑点为主,接连创作出不少观众喜欢的相声。也就是不到一年的时间,2004年左右,郭德纲开始逐渐红火起来。当然,郭德纲也离电视台越来越远。他的相声成为了观众的最爱,却是电视台不敢播的!

可以说,这次比赛对于郭德纲后来的成功,也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雨天论娱乐


这的确是真的,而且这次比赛也是郭德纲在很多场合都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据说当时参赛的作品《你好北京》是老郭为了符合电视相声的要求花了一个多小时辛苦创作出来的段子,也是老郭唯一的一个歌颂类题材的段子。

虽然让你那时候老郭和于谦还没有正式组成搭档,只是偶尔的合作一把,但是那时候老郭已经开始把于谦一家子编排到段子上了。

这个段子老郭再说的时候,节奏有点太快,很多包袱没有反应时间就过去了,很赶,而且有一些包袱可能存在不再适合这个场合说的问题,中间有一大段后来经常说的包袱在这个比赛上没有抖响,但是这个相声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后面的歌颂北京欢迎投资人的贯口,和于谦一家人建设新北京时候齐聚一堂比赛唱戏的段落,郭德纲把自己京、评、梆各种才艺全都施展出来,完成度还不错。

据说因为是抽签的方式决定出场顺序,老郭抽了第一个出场的,导致打分成绩不高,最后的了三等奖。后来据说给补发认证了一个特别奖,不知道这个特别奖是什么水平。

贾玲那年还叫贾裕玲,那时候还是年轻貌美的女神范,笑起来真实很好看。

当时这段相声《怎么了》,包袱很新颖,比赛就是这样,有些初出茅庐的选手选择了讨巧的作品,往往能获得出人意外的好成绩。

评委都是当时相声小品行业的优秀领军人物,姜昆、冯巩、侯耀文等十余位,都是有头有脸的角色,相对来说结果还是公平客观的。

关于评委如何投票,可以参考现在央视的一些相声大赛,也是评委们给出分数,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最后平均分这样路数。

这是当年现场记分员在工作的照片。


闲白社


贾玲在一个节目里说了,自己的第一水分太大了,夺冠的节目最后演了好几遍才过关,自己都不好意思了。重点啊,演了好几遍!!!!贾自己都说当时崇拜郭德纲的表演。


刘晓鹏86182311


一、比赛是否确有其事。既然提问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而且提问者又是对相声界了解很多,特别是德云社的了解比一般人更多,说明这个赛事确实是有的,而且名次也是如此,进一步说提问者也知道评委是哪些人。

二、为何会有如此问题?而且特意提到评委与如何评选,似乎此问题更有深意。

三、公平是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公平。所谓公平只能是相对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相对公平。人生而平等,也应能得到公平的资源,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家里的孩子和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之间难说公平,进而是在以后的道路上的各种资源都很难达到公平。

四、比赛、考试等都只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考试的分数高低也不能体现出绝对的能力高低,只能说高分者更适应这种题型,对这方面知识点掌握地更为牢靠一些。同样的知识点,掌握程度相同,题型不同,也会有分数差异。比赛也是如此,参赛者的作品和临场发挥都会影响到比赛结果,每个评委的评判标准也不是完全相同,同样的比赛不同的评委也可能会排出不同的名次。即使是成名的艺术家,临场发挥中也难免会出现瑕疵。

五、一场比赛不能代表所有,以后的成就也不能说从始至终都具有很高水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少年成名的人很多,到了一定时期慢慢边缘化,成为普通素人。不显山露水,一鸣惊人者,也大有人在。那年那场比赛,那样的排名,这都完全有可能,却不能说有哪些评委,是否有内幕。

量的积累,质的变化,事物发展如此,人的技艺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