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改造辽宁舰,为何拆掉苏、俄引以为傲的远程反舰导弹?

瑣顏


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况这型远程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就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众所周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由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续建、改建而来。通过自己对航母的理解,依托我国军工研制能力,对“瓦良格”号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进。其中,比较显眼的是拆除了原型舰布置在滑跃甲板上的12单元“花岗岩”远程重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瓦良格”姊妹舰“库兹涅佐夫”号舰艏滑跃甲板布置的12单元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总共可以发射12枚“花岗岩”超音速远程重型反舰导弹。

辽宁舰将这些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拆除,将甲板下发射装置占用的舱室改为了小卖部,“武德”骤减啊。

我国在续建辽宁舰时拆除这些威力巨大的超音速远程重型反舰导弹,表面上看似降低了整舰的综合战斗力,尤其是反舰能力,但却是我国按照自身航母发展路线做出的非常正确的决定。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这源于前苏联和我国在航母发展思路上巨大的差异。

前苏联海军在发展航母的问题上一直非常纠结,而且以今天“事后诸葛亮”的反思来看,前苏联在航母发展路线上是走歪了。当然,这不仅有苏联高层主观判断上的失误,也有客观形势下的无奈。

由于在与美国海军的对抗中全面处于劣势,红海军一直将反舰作战作为重中之重,这对其航母发展思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红海军发展的3型航母,全部以“载机巡洋舰”的面貌出现,舰艇本身就具备完整而强大的反舰、防空、反潜作战能力。“库兹涅佐夫”级如此,之前的“基辅”级也是如此(见上图,舰艏有8具重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而人民海军在航母发展路线上却非常清晰,那就是以美国为师,发展大甲板、弹射型航母,突出航母舰载机的战斗效能。无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891工程还是新世纪的048工程,莫不如此。但是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经历了无数坎坷之后,中国的航母之路只能从续建前苏联的“瓦良格”号开始。

瓦良格并不是中国海军的梦中情人,但是却没有更好的选择。在续建瓦良格号时,中国海军尽一切可能提升其航空运作能力,于是将占用大量舱室、破坏飞行甲板强度、影响舰载机运作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拆除,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其次,”花岗岩“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牛,拆了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花岗岩“反舰导弹在中国军迷中人气很高,享有”航母杀手“的美誉。它满足了部分军迷对反舰导弹的全部幻想:

射程远:最大射程超过550公里;

速度快:高空巡航速度2.5马赫,末端突防速度3马赫;

威力大:战斗部重量750公斤,甚至可以搭载5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

”花岗岩“作为苏联暴力美学的典范,”命中1枚就能使美国重型航母失去战斗力”一直是这些军迷津津乐道的谈资。

可惜,军事对抗从来不以直面数据为基础,看似威力巨大、武德充沛的“花岗岩”实际上是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这款以反航母为己任的导弹,必须在远程侦察机或者其他平台的指引下以高空高速突防,特别容易被早期预警和拦截。

高举高打的“花岗岩”在美国预警机+战斗机+宙斯盾系统面前的突防成功率非常低。于是苏联在之后重点发展了亚超结合的“俱乐部”系列作为主力训航式反舰导弹。而中国则发展了相似的鹰击18系列作为舰载反舰导弹的主力,更不用提独步天下的弹道反舰导弹系列。

而且,为了区区这1艘航母上的12具过时的“花岗岩”反舰导弹,中国需要引进一整套的数据传输、控制、指挥系统,以及维护保养能力,效费比特别低。

所以,无论是“花岗岩”导弹本身的性能缺陷,还是中国发展航母的思路来看,放弃它是非常正确的事情。

文末,容笔者多说两句。很多军迷对辽宁舰较低的载机量颇为遗憾,认为主要原因就是这12具巨大的发射装置侵占了机库的空间,辽宁舰在续建时只是将其拆除,但是并没有扩大机库。于是很多军迷畅想在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上把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占据的舱室用来扩大机库,这也是某些军迷笃信山东舰能够搭载36架歼15的指望。

实际上这只是某些军迷的一厢情愿,通过”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结构图可见,机库和导弹发射装置并不相连,其中还至少隔着3个大型舱室。只有通过伤筋动骨的大范围修改,山东舰的机库才能与原来的导弹发射舱室相连,这样大范围的改动已经背离了续建002的初衷,可能性为0.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设计理念落后于时代,俄罗斯自己也已经拆掉航母上的反舰导弹

拆掉的是舰艏甲板上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前苏联/俄罗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最初在前甲板设计了12具P-700 花岗岩大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这是前苏联载机巡洋舰的一贯思路,在前苏联海军战略规划中,航母主要作用是提供舰队空中掩护,掩护巡洋舰群突击到北约舰队500公里左右密集发射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P-700 花岗岩反舰导弹垂发系统,这种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非常巨大,只能大型巡洋舰才能携带,所以前苏联没有放过航母这个大型平台,也要求携带些。

P-700 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重量高达7吨,射程超过625公里,使用一种特殊的冲压喷气式发动机,最高速度2.5马赫,独有导航模式,4~8枚导弹集群攻时,其中一枚上升到更高高度,并通过数据链帮助引导其余导弹攻击,当这枚引导弹被拦截摧毁后,下一枚导弹上升接替其位置。库兹涅佐夫号发射花岗岩反舰导弹。P-700 花岗岩反舰导弹1980年开始服役,是苏联海军的杀手锏,由于体积庞大只有基洛夫级巡洋舰、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才有配备。该导弹在苏联解体后依然高度保密,一直到2000年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库尔斯克号爆炸沉没后,俄罗斯雇佣荷兰公司进行打捞,从潜艇残骸中取出反舰导弹才首次暴露在世界媒体面前。所以当初我们从乌克兰买回瓦良格号时,指望俄罗斯出口该反舰导弹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当年接回瓦良格号时,根本没有安装有P-700 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最多预留了空位。瓦良格号停工时远没有完工,只有个舰体空壳,本来就没有装,何来的拆掉之说?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导弹打航母思路跟当年苏联不一样,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专研的是弹道式反航母路线。列装的杀手锏有东风-21D和东风-26,空舰导弹CM-400AKG都已经出口巴基斯坦,岸舰弹道导弹CM-401珠海航展展示过。现在在专研可以塞进055型驱逐舰的边长85cm世界上最大垂发系统的反舰导弹,使用高速滑翔弹头,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传闻编号为鹰击-21,所以我们也完全不需要这个已经落后时代的P-700花岗岩。

所以在修复瓦良格号航母,改造成辽宁号的时候,我们就压根没有考虑把这个垂发坑位重新当做反舰导弹发射器来使用。前苏联时代是对航母要求不高,航母主要作用其实是防空,所以选择牺牲航母空间去装反舰导弹,而现在我们走的更像是美式路线,这样就要充分利用航母空间。而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2010-2012年维护改造中,也已经更换前甲板,拆除了原先P-700 导弹发射装置,也放弃之前的思路,原先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的空间也被改造成机库或维修车间(两种说法,不确定哪个)。


五岳掩赤城


苏联在建造1143.6瓦良格号航母(也就是辽宁舰)的时候在其舰首布置了一共12单元的3M45花岗岩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但是这些导弹发射装置最后在我国改造辽宁舰的时候被拆除,并且在原来的位置上设置了一个舰上超市,这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实在是用不到那些导弹。

上图红圈内为1143.5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所有的导弹发射装置位置,下图为基辅级航母布置在舰首的花岗岩导弹发射装置。

苏联为何设置那些导弹

都说苏联海军的航母是载机巡洋舰,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那些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为什么苏联海军的思想和其他海军不同,非要装备这种导弹呢?任何武器研发上的问题都不能脱离一个武器所处的国际和国内大环境。苏联海军在发展航母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走西方的老路,毕竟西方在冷战时期已经建造了太多的传统的航母,如果苏联海军走西方的老路,那么就无法弯道超车,追上西方海军发展的步伐。

图中红圈内就是1143.5型航母的12单元花岗岩导弹发射装置位置,可见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部空间,如果没有他们,航母载机量会大大增加。

苏联为了击败西方海军,在上世纪70年代导弹武器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给自己的航母配备了射程超远、飞行速度达到2倍音速的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对比西方当时使用的舰载机凌空投弹方式,苏联的反舰作战距离更远、速度更快、精确度更高,而且更加安全,最重要的是,花岗岩反舰导弹装备有当量为5万吨级TNT的核弹头,一枚就能摧毁敌人一个舰队,这是苏联非要给自己的航母配备这款导弹的主要原因。

图为打开状态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花岗岩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另外,苏联海军发展载机巡洋舰,也有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的原因,虽然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多次提出要发展真正的航空母舰,但是苏联国防部高层每次讨论的结果都说驳回,还是因为上文所说的,苏联无法通过走西方的老路去赶超已经发展成熟的西方,只能另辟蹊径。但是苏联海军也不能没有舰载航空兵,否则离开了岸基航空兵的保护,苏联海军无法坚持远洋独立作战。因此,乌斯季诺夫提出发展载机巡洋舰,一方面满足导弹化、核武器化海军的建设要求,一方面给苏联海军配备基本的舰载航空兵,这是苏联发展这种军舰的主因之一。

上图为苏联海军巴库号载机巡洋舰,下图为印度海军以巴库号舰体为基础改造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可见印度也拆除了苏联设置的那些重型导弹发射装置,将其换为飞行甲板,也用不上那些导弹了。


并不符合当下需求

苏联这种航母建设思维,和现在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都不相同,对于我国海军而言,虽然也需要航母执行最重要的攻击作战任务,但是是依靠舰载机完成,毕竟现在的歼15舰载机可以一次挂载4枚YJ83K反舰导弹起飞,2架歼15的反舰火力就和一艘054A型护卫舰接近,4架歼15舰载机的反舰火力就超过了一艘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样强大的航空反舰火力,又何须牺牲航母的航空能力去搭载舰载导弹呢?

图为我国海军的航母编队,我国要的是远洋制海型舰队,对于发展载机巡洋舰并无需求。

再者,我国对于载机巡洋舰也没有发展的兴趣,我国要建设的是在远洋地区长期独立机动作战的制海型海军,对于航母的要求是利用航空兵器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为第一位,其余的打击任务完全可以交给055大型驱逐舰和052D型驱逐舰去完成,航母的航空操作能力才是第一位的,需要搭载更多的舰载机,毕竟我们的舰载机还是不够多。

图为我国海军国产航母002(当时被军迷称为001A)和辽宁舰的结构对比图,可见其机库扩大了一部分。

其实,就连俄罗斯自己如今都放弃了载机巡洋舰的发展思路,虽然俄罗斯没有新建造的航母,但是在俄罗斯新设计的暴风雪号和海牛号航母上,都已经看不见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影子,说明这种独特的舰种已经没有了发展空间,我国就更没有必要去重走苏联海军的老路了,毕竟作战体系都不一样了。


海事先锋


因为作战理念的不同,航母在苏联时期的定位就是“载机巡洋舰”,不仅要搭载各种舰载机,还要搭载足够数量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使自身具备强大的攻击和防御能力,所以“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亦是如此,原本在舰艏飞行甲板下面布置有12具导弹垂直发射筒!

这12具发射筒可以装填12枚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该反舰导弹的重量达到了7.5吨,所以12具导弹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另外“花岗岩”属于核常兼备反舰导弹,在携带750公斤的半穿甲弹头时最大射程为550公里,号称2-3枚可以击沉一艘8万吨级航母;当携带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时最大射程为625公里,号称一枚击沉一艘10万吨级航母!

不过,纵然“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的威力有多大,在“瓦良格号”航母来到中国,进行现代化改装为辽宁舰之后,我们还是把那12具发射筒给拆了!对此,有很多人不解,威力如此巨大的反舰导弹发射筒,为什么给拆了呢?

俄罗斯不愿意出售“花岗岩”反舰导弹

对于中国购买和改装“瓦良格号”航母俄罗斯本来就心生不满,当然也不会同意出售“花岗岩”反舰导弹给我们,更何况该导弹在当时可是俄罗斯“压箱底”的大杀器,怎能轻易外漏(这属于表面因素)!

“花岗岩”反舰导弹已经过时

其实,说“花岗岩”反舰导弹是“航母杀手”是抬举它,该导弹属于上世纪70年的产物,在80年代尚且可以成为“航母杀手”,但在目前却早已过时!“花岗岩”反舰导弹的最大速度只有2.5-3马赫,在如今主流的反舰导弹只能算是一般!

而且“花岗岩”导弹550公和625公里的最大射程都是通过“高弹道”的方式实现的,14公里的飞行高度和强劲的发动机在现代雷达面前简直就如同一座闪亮的灯塔,想要发现和拦截非常容易,所以说该导弹已经过时!这也是为何俄罗斯将“基洛夫”巡洋舰上的“花岗岩”换成8马赫的“锆石”高产音速反舰导弹原因!

航母在海军中的定位不同

如果说只是因为“花岗岩”导弹过时且买不到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换上其他的反舰导弹,比如鹰击-18等反舰导弹的性能比“花岗岩”更为先进(掠海飞行、射程600、末端机动突防)!但我们并没有这样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海军的航母就是航母,是航母战斗群的核心,而非“载机巡洋舰”,所以不需要自身有强大的反舰能力,这种活是驱逐舰和舰载机干的(实际因素)!

此外,12具导弹发射筒的位置正好在舰载机起飞跑道上,发射导弹会十分影响舰载机的起飞!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影响来说,辽宁舰拆除12具“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筒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而且这些发射筒还占据了航母内部巨大的空间,导致航母的机库空间并不大,后来在建造国产航母时吸取这一教训,未设置发射筒,所以其机库面积大幅度增加,可以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也就随之增加!


天下布武


载机不够,反舰导弹来凑。前苏联总共发展了四级航母,从“莫斯科”级,“基辅”级,经过“库兹涅佐夫”级,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无一不是载机巡洋舰。“乌里扬诺夫斯克”满排水吨位已到了10万吨,是核动力,还是蒸汽弹射,正经地说,还是没有摆脱载机巡洋舰的观念。各以自家理念来打造,无可厚非,但也值得说一说。前三级不能弹射起飞,载机量小,而且不能满油满弹,自然比不上弹射型航母战斗力强,苏联的办法,以重型反舰导弹来保持战力平衡,700多公里的“花岗岩”12枚,同时打出去,可以形成饱和攻击,每枚重达7吨,末端攻击速度2.5倍音速,如果使用核弹头的话,相当于50万吨TNT,够恐怖吧,什么样的航母经得住它这么冲天一炸呢?对此,在改造辽宁舰时,并非不知道,我们坚持按航母来改造,我们就是我们。

天空飘来五个字

即便是改造,也要按航母来建航母。致于反舰导弹,交给驱逐舰就好。腾出空间可用来增加载机空间,改善舰员生活条件。如果觉得歼-15战力不够,可以加紧下一代舰载机,总之,天空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可能有网友存疑,辽宁舰只是一艘训练舰,没必要弄那么多的反舰导弹,错!辽宁舰虽说缘自改造而来,但它不失为一艘战力很好的航母。现在训练任务重,时间紧,还没有正式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待国产航母成军以后,没有问题。不可小瞧了它的本事,时值壮年,正有使不完的力气,舰载机“飞鲨”,本来作为三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王者,世上舰载机,除了F-35,它就是块头最大的。

绝不会止步不前

迈出了第一步,就会义无无顾继续向前发展,不进不止,止到打造出理想的航母型号。辽宁舰改造,只是一个起点。在起点上,即以航母样式心若旁鹜来打造。旧舰改造,不能脱胎换骨,不能全然按自己想法来取舍,但不设反舰导弹,还是可以做到的。航母的武装,只留一点近防武器,其它全部交给护航舰只来完成。航母本身,主要以舰载机,来制空制海对打陆打击。当时间来到2019,055交付入役以后,网友军迷们都看到了,用它来作一级带刀护卫,再没有什么不放心,航母可以专事干好航母的活,055各种火力已足够,多年困扰一洗了之,无不在说,航母还设那么多反舰导弹做什么。


魂舞大漠


辽宁舰,原本是乌克兰未完工的重型载机巡洋舰,苏军在搭载舰载机的同时,却非常重视舰艇的防空、反舰和反潜作战能力;因此,舰上装备了多型防空导弹和反潜鱼雷发射装置,在飞行甲板下装备有12具庞大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究其原因,是苏联海军的航母排水量逊于美航母,携带的舰载机数量太少,且都无法弹射起飞,只得采取滑跃起飞方式,攻击能力和作战半径,都受到了严重制约,难以完成打击敌方水面舰艇的重任,所以就将庞大的反舰导弹搬上了航母。

但反舰导弹上航母,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当处于反舰作战状态下,要将垂直发射系统厚厚的盖子打开,此时,舰载机就无法在航母上实施起飞和下降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母的作战性能。

苏联海军对于航母的运用,确实有别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海军,在装备了舰载机的背景下,反倒非常重视航母的反舰防空和反潜作用,因此苏联海军的航母即重型载机巡洋舰,更适合独立作战,即便没有护航舰艇伴随,也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和战时生命力。

西方海军强调航母舰载机的作用,至少航母防空反舰反潜等作用,基本上都交给了伴随航母前行的护航舰艇;因此,西方海军的航母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尽管有强大的舰载机,但是没有护航舰艇,从不单独执行战备任务。

我海军在改造未完工的瓦良格号重型载机巡洋舰时,是希望拥有一型西方海军的航母,因此,不可能再继续保留严重影响航母舰载机起飞和降落的飞行甲板下12具庞大的P-700花岗岩垂直发射反舰导弹装置,必须将其彻底拆除了,将留出的空间,可布置调整为其他舱室。

综上,我海军改造辽宁号航母,拆除了那12具庞大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意味着为海军对航母的运用更加接近西方海军,而不是象苏联海军那样,更强调脱离其他舰艇的护航,在大洋上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

对航母发展和运用的理念不一样,更强调舰载航空兵的作用,就必须拆除严重影响航空兵作战的反舰导弹等舰载武器;因此,苏俄海军引以为豪的12具庞大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所谓的“航母杀手”,在辽宁号航母上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只有被拆除的命。


国平军史


辽宁舰是解放军海军第一艘航母,在中国海军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拉开了我国百年航母梦的帷幕,标志着正式开启了我国蓝水海军发展开端。


辽宁舰改建于苏联半成品“瓦良格”号航母,满载排水量65000吨,属于苏联建造的第三代航母,本级舰总共建造了两艘,一艘服役于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2号舰因苏联解体影响,我国于上世纪末期从苏联购进。

苏联总共发展了四代航母,其设计有别于美国航母,被称为载机巡洋舰;相较美国航母以舰载机为整个打击核心的作战体系,苏联航母除了舰载机之外,还装备了重型反舰导弹,苏式航母最大的特点是其独立作战能力较强。



“瓦良格”号航母采用滑跃式起飞甲板,最多可搭载36架各型舰载机,由于没有装备蒸汽弹射器,瓦良格号航母并不能起飞舰载预警机,因此瓦良格号另一大特点就是以舰载远程预警雷达代替预警机担负远程预警,所以苏式航母舰岛普遍偏大。


苏联海军发展侧重于以核潜艇为核心的海上核力量,其水面舰艇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掩护核潜艇部队;苏式舰艇设计属于典型的暴力美学,比如建造了海上巨兽“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排水量达到4万吨,这完全和美国以航母打击群为核心的作战体系形成鲜明对比,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作战体系谱系。

我国海军发展有别于苏联,我们海军最初提出“空潜快”战略,主要担负近岸防御作战,我国海军以保护海上生命线以及抗击来自海上入侵为主要任务,海基核打击力量也仅保持在最低限度;我国海军本世纪以来更注重发展远海作战区域防空能力,打造了仅次于美国的防空驱逐舰规模,强调远海机动作战和综合打击能力,因此我国海军对航母的定位更类似于美国航母模式。



瓦良格号在设计之初,由于安装了重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大量的牺牲了航母宝贵的内部空间,其航母机库和舰载机维修保养设施设计存在较大缺陷,并不适合我国海军发展需求,因此,我国在引进后改装时拆除了原有的反舰导弹发射井,对航母内部空间结构布局进行了优化改装,最大限度的适应海军作战需求。


辽宁舰改装后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歼-15舰载机,从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辽宁舰固定编制24架歼-15舰载机,但相较姊妹舰“库兹涅佐夫”号综合作战能力有所提升,但改装还是不够,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经过辽宁舰科研试验实践,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装,设计更加完善。

故而,海军战略需求不同,决定了航母作战运用定位不同,我们的航母需要携带更多的舰载机,完善舰载机作战体系,昔日苏俄引以为豪的“航母杀手”并不适合我国海军发展定位,我们需要打造一支以舰载机为核心的多维攻防作战体系。


鹰鸽分析


“辽宁”舰在归国改造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废弃了原先苏联的反舰导弹设计,其实从武器的变化可以看出两国对待航空母舰的不同态度。苏联航空母舰的发展你可以说他“跑偏”,也可以说他“畸形”,但是对苏联来说这是符合他的发展思路的。而中国则是选择了另一条路,以航空母舰为海上作战力量的核心,有点类似于美国。所以“辽宁”舰在改造过程中拆除了原有全部的作战武器,只保留近防系统作为末端防御补充。


直接原因:

P-700重型反舰导弹是苏联特种机械设计局(现俄罗斯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发制造,本身中国接手“瓦良格”号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他始终认为“瓦良格”最后还是要归到俄罗斯手里。这样对于“瓦良格”号的武器俄罗斯自然也不太愿意直接出售给中国,所以即便保留P-700导弹发射筒那么我们也无弹可用,空有一堆发射筒。

其实如果深究起来我们就发现其实俄罗斯也在逐步放弃这类重型反舰导弹。苏联11436“瓦良格”号装备的是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布置在舰艏滑跃甲板位置,共12枚。而P-700除了装备在“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之外还装备在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上,在70-80年代是非常强大的反舰武器,或许他真的“引以为傲”。

但是P-700不是万能的,随着现代反导技术的提升,反舰导弹被拦截的概率越拉越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子技术放到现在也是极易遭到干扰的。重达7吨的反舰导弹在1万米以上高空飞行甚至在百公里外就能发现。而重型反舰导弹射程再远也就是400公里极限了,而且还需要中继制导,与航空母舰近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相比这点射程真的不算什么。也就是说这类只靠这类反舰导弹打击的胜算其实是越来越小的,甚至可能还没抵达导弹发射范围内就首先被摧毁。所以俄罗斯实际也是在逐步放弃这种靠这种反舰导弹单打独斗的作战思路。下图为正在改造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P-700反舰导弹发射器被拆除,改为安装10座八联装通用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俱乐部”导弹、“口径”巡航导弹等等,由单一化升级为多用途化。

既然这种寄希望于航空母舰本身具备强大反舰能力的走路越来越走不通,我们又拿不到P-700,那么干脆就不要了。在之后的002型航空母舰中干脆也没有设计这方面的反舰导弹。


除了直接原因,我们必须看到苏联为什么要发展这种“载机巡洋舰”:

其实从航空母舰本身火力配备能看出中俄两国对于航空母舰的实际需求和选择方向问题。很多人对于苏联的航空母舰发展持有“唾弃”的态度,认为苏联海军是点错科技树把自己困死了。但我们仔细看一下苏联的整体战略就发现其实这种不伦不类的“载机巡洋舰”恰恰是符合苏联实际发展需求的。

其实整个苏联在50年代后的军事战略就2个:如何将核武器送到美国头顶、如果不让美国将核武器送到自己头顶。为了保证苏联对美的核优势,除了空基和海基战略核力量之外,生存能力最强的就是海基弹道导弹核潜艇,所以苏联海军其实一直是在为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生存和突防而服务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突破美国的反潜和水下战网络,在对美的交锋中取得优势,苏联大力发展反潜力量,包括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依靠14架Ka-25反潜直升机对苏联核潜艇进行保驾护航。而之后发展的1143型“基辅”级航空母舰(载机巡洋舰)则将作战能力上升到“全天候”、“全方面”,依靠20架Ka-25/27反潜直升机对潜战斗,舰上搭载的P-500“玄武岩”打击美国水面舰艇。可以说,“基辅”级本身就不能被称为航空母舰,而是专门为苏联核潜艇“开路”的且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巡洋舰”。

事实上对于苏联来说,临近北极即是好事也是坏事。坏在长时间封冻的北冰洋一年至少4个月处于封冻期,水面舰艇的战斗出动率是大打折扣的。所以苏联想要发展像美国那样的能够随时在大洋深处巡航的大型航空母舰是不现实的,直到80年代苏联发展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级的时候也是因为北极极寒的问题而保留了滑跃式起飞甲板,这样可以保证在弹射系统因为低温无法工作时可以正常放飞舰载机。另外,苏联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导致黑海、波罗的海相互独立且出海口受到遏制,面对长时间封冻的北方、出海受到遏制的西方方向,“斯大林舰队”计划流产后发展航空母舰反而不如全面发展“导弹舰”和核潜艇,这也是战略上的选择。

但好处就是利用北极冰层可以为核潜艇形成天然的屏障,保证他们在水下的活动,这样也就等于大大提高了对美国核打击的概率。所以在以航空母舰为海军核心还是以核潜艇为核心的问题上,苏联还是选择了核潜艇,最终就是苏联海军的其他舰艇都是为核潜艇服务。除了1123型“莫斯科”级和1143型“基辅”级,苏联还发展了专门用于反潜的1155型“无畏”级大型反潜舰保障潜艇部队的安全。

站在美苏两国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美国和苏联所奉行的国家整体战略是不同的。对美国来说,它本身处在北美洲地区,同时临近大西洋和太平洋,全球部署自然是需要一只强大的海军去执行海外利益的保护任务,而作为反应迅速且能力全面的航空母舰自然是非常非常适合美国海军。对美国来说“海权”一定程度上是大于“陆权”的。但苏联刚好相反,面对直接接壤的欧洲地区,苏联一直是奉行的“陆权”大于“海权”的策略,依靠强大的“钢铁洪流”制衡西欧随时带来的威胁甚至直接“反杀”推平欧洲。所以对苏联来说“陆权”是“大于”海权”的。在同时奉行“核战略”和“陆权”主义的苏联来说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强大的航空母舰,至少不会优先考虑。即便日后苏联发展的11435型“库兹涅佐夫”级也依旧保留的强大的自身火力,包括引以为傲的P-700反舰导弹。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苏联这是“点错科技树”,更不能简单认为苏联只是把航空母舰当做“活棺材”,其实这是符合苏联的实际需求。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苏联这种因为特殊环境和特殊国家策略所发展的航空母舰思路并不是一个最优解,反而是想要走向“深蓝”必须有可靠海上打击平台。所以其实中国在航空母舰的想法更偏向于“美式”而不是“苏式”,所以在引进航空母舰方面放弃了“基辅”和“明斯克”而选择了改造潜力更大的11436“瓦良格”号,再根据未来航空母舰的发展思路解除了原先舰上的P-700反舰导弹和大量的防空导弹,后期改造中只安装了HQ-10近程防空导弹和1130近防炮,将防御任务交给“带刀护卫”。


所以拆掉反舰导弹从面上看是“买不到”,究其本质还是在发展思路上就根本不同。而苏联也是在航空母舰发展史上出现的一个“偏门”。

雏菊西瓜Peterpan


苏联航母的目标是掩护核潜艇突破北约海军的封锁线前出北大西洋,而在苏联海军航空兵不太可能对抗得了北约封锁的情况下,苏联海军的反舰火力将成为突破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因此,苏联航母装备了P-700重型远程反舰导弹,为的就是承担起反舰突击的任务,这是由苏联航母的辅助地位决定的。本质上,苏联的安全取决于陆地而非海洋,因此使用制海权一直不是苏联海军的主要目标。另外,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恶劣的海况也不适合舰载机作业,舰载战斗机的作用同样是辅助性的。

而中国海军不同,使用制海权是主要目标,舰载航空兵才是最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打击力量,这也是与美国海军的思路基本相同。因此,不同于苏联海军旺盛的水面反舰火力要求,中国海军航母的反舰火力主要来源于舰载航空兵,苏联航母重型反舰导弹发射系统对于中国海军而言是个累赘,根本没有使用的机会。与其保留这套系统构成的死重,不如拆了腾出空间来安置油料或其他物资设备,这样使用效率才能符合中国海军的需求。


怪蜀黍老囧曾


题目中说到的“航母杀手”其实就是指P700型远程重型反舰导弹系统,这种武器是苏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研发出的一款杀手锏型武器,超音速飞行,末端攻击速度达到4-5倍音速,射程达到550km,全程采用自我导航方式,也就是说采用集群发射方式,一次性发射多枚导弹攻击同一个目标,其中一枚采取高空弹道飞行,为其他导弹提供导航数据,整个飞行过程不需要母舰提供导航指引,可以让苏联舰艇在美国航母编队防御圈之外进行发射,并且发射之后全身而退,安全性比较高。

因此,P700大量装备苏联的主力舰艇,从航空母舰到巡洋舰,以及核潜艇,形成强大的远程反舰能力。

不过对于我们的辽宁舰而言,由于其母体源自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原本也要携带P700导弹,但是实际改造的时候全部拆卸掉,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下面三点:

1、瓦良格号从乌克兰黑海船厂买回来的时候就没有任何武器系统;

瓦良格是一艘只完工70%工作量的舰体,内部别说是武器系统,就是动力系统都没有安装,在其飞行前甲板上虽然预留了P700导弹的发射井安装口,但是里面都是空的。

2、P700型导弹是一种苏联体系化的远程反舰系统,并不适用于我们;

苏联时代对于航母的认识和应用完全不同于美国,对于苏联红海军而言,航母的首要任务是不是作为攻击主力对敌方舰艇编队发动打击,而是掩护其他水面舰艇尤其是水下核潜艇,让他们来对敌方实施打击任务。因此航母是一种“辅助型”大型舰艇,而不是核心舰艇。

对于航母的认识和应用我们更倾向于美国海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发挥的是舰载机攻击作用,而不是航母自身携带的导弹。

3、P700型导弹已经落后,对于美国而言并不存在技术优势;

P700导弹是四十多年前研发的武器装备,对于美国而言已经落伍了,不存在技术性优势,况且美国航母如今的防御能力也不是区区550km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依靠强大的卫星优势,550km之外的敌方舰队也早就能发现和捕捉到轨迹,这种防区外发射反舰导弹的战术价值已经不存在了。

正因为如此,俄罗斯自己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瓦良格号的姊妹舰)在2012年中期维修过程中就已经把P700导弹发射装置擦除了。

所以,对于我们的辽宁舰而言,最好的航母杀手就是舰载机。


——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

对航空、军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关注老鹰航空吧。

(图片来自互联网公开图片,如侵则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