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這麼貴,明年能“吃得起”嗎?看專家怎麼說

你沒看錯!100元買3斤豬肉,這和以往十來塊錢一斤的豬肉相比,現在豬肉的確是太貴了,一斤豬肉就貴了三四倍,市民直呼起不起。

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穿了,但是看著這到貴的肉價,還是有點小無奈,本來想買二斤肉包包餃子的,一問豬肉價格,三十八一斤,也就算了。


豬肉這麼貴,明年能“吃得起”嗎?看專家怎麼說


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去花這個錢,去菜攤買點韭菜,包個韭菜餃子吧,這是很多市民的真實生活寫照。

問題來了,現在豬肉這麼貴,到年底估計也難降下來,那麼到了明年能“吃得起”豬肉嗎?我們來看看權威專家是怎麼說的。

10月25日,農業農村部新聞發佈會消息,目前已有24個省相繼發佈了促進生豬生產的措施,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年底前生豬產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有望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豬肉這麼貴,明年能“吃得起”嗎?看專家怎麼說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今年9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6%,生豬存欄量達4445.51萬頭,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7%,能繁母豬存欄量達610.47萬頭,後備母豬銷量持續增長,豬飼料產量和銷量都有所回升。

依數據來看,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正在進一步提高,按照這一趨勢分析,年底前生豬產能有望探底回升,市場供應將逐步增加,所以明年有望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對於增加市場豬肉的產能,養殖戶也有自己的看法,像東北一家養殖大戶表示,目前恢復豬肉產能,需要有三方面的刺激因素,才能更快速的恢復養豬生產,從而保障市場有充分的可供豬肉。

1、首先是市場價格的誘惑,讓養殖戶看到利潤空間,養豬能賺到錢,必然願意投入生產。


豬肉這麼貴,明年能“吃得起”嗎?看專家怎麼說


2、其次是政府的積極政策,各地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要求,真正重視養豬生產,相應的政策別停留在紙上,落實到實處。

3、其三是適當的補貼和完善產業鏈配套政策,像一些金融支持,補貼,貸款等等,解決養殖戶沒錢養的問題。

總的來說,目前養豬生產恢復向好的因素明顯增多,生豬生產整體上進入了止降回升的轉折期,再加上各地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實到位,特殊支持非瘟疫苗早日上市,明年豬價有望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