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航母取代了戰列艦, 確立了海上霸主的至尊地位。大戰結束後, 在飛機噴氣化以及導彈的衝擊下, 航母依然保持了王者風采, 以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正式成為毫無懸念的海空主宰……

進入噴氣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就開始出現了噴氣式飛機, 很快就全面取代了螺旋槳飛機, 為了適應艦載機的噴氣化, 航母也開始出現了不小的變化。

先是由於噴氣式飛機的重量比螺旋槳飛機增加不少, 起飛距離也就相應大為增加, 但航母的飛行甲板長度有限, 原來航母逆風航行艦載機藉助甲板風的助推起飛顯然不行了, 於是就出現了藉助彈射器的彈射起飛方式, 這樣一來只需要100米左右長度的起飛甲板就夠了。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就有人認識到艦載機在航母上無法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 這對於充分發揮數量有限的艦載機的作用顯然很不利, 隨著彈射起飛只要100米長的起飛甲板, 將有限的飛行甲板充分利用起來, 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就成為現實。

於是斜角甲板就應運而生了。斜角甲板又叫斜直兩段式甲板, 就是將飛行甲板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在甲板前部供艦載機起飛的直通式甲板, 另一部分則是位於飛行甲板左側與航母中心線有一定夾角的供艦載機降落的斜角式甲板。這樣就把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作業區分隔開來, 能夠同時實現起飛和降落作業, 而且艦載機起飛時的尾焰不會影響到降落區。

通常在直通式起飛甲板上設有兩座彈射器,每次可以同時起飛兩架艦載機。斜角式降落甲板長度要比起飛甲板長,約200米, 而且不佈置彈射器, 只設有攔阻索。

戰後繼續採用二戰時期那種全通式飛行甲板的, 就只有直升機航母和兩棲攻擊艦了, 都是以搭載直升機為主的艦艇。可以說, 戰後航母的典型特徵就是斜角甲板。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20世紀50年代, 艦載機經歷過噴氣式和螺旋槳共存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朝鮮戰爭中, 航母還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在仁川登陸時, 由於美軍陸上機場只有位於日本和朝鮮半島最南端的, 距離登陸地點仁川都比較遠, 所以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掩護的重任就落在了航母的肩上, 為此美軍投入了第77特混艦隊(航母編隊), 包括大型航母3艘、護航航母3艘, 共搭載艦載機318架。

登陸開始前十天, 美軍就從活動在朝鮮海域的航母上起飛艦載機對以仁川為中心半徑50公里以內的公路、橋樑、隧道和火車調車場等重要的交通系統目標進行了猛烈轟炸。從登陸開始前五天起, 艦載機對仁川海岸防禦的重要支撐點月尾島進行了連續三天的轟炸, 基本壓制了月尾島的海岸炮。

登陸當天, 艦載機不但對岸上防禦陣地進行了猛烈轟炸, 還派出校射飛機為水面艦艇的艦炮射擊提供彈著觀測和修正, 大大提高了艦炮射擊的準確度。同時在登陸部隊上空隨時保持至少12架飛機, 只要地面部隊召喚, 就立即投入對地攻擊, 為地面部隊提供直接航空火力支援。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1951年9月4日, 朝鮮戰爭期間, 四架F4U“海盜”式戰鬥機返回“拳師”號航母, 等待降落。該航母為“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13號艦, 1945年4月16日開始服役, 朝鮮戰爭爆發後不久趕赴前線, 共在朝鮮戰爭參加過4次巡航

在長津湖戰役中, 為了給陷入志願軍重圍的陸戰1師提供空中支援, 美軍出動了4艘大型航母、1艘輕型航母和2艘護航航母, 艦載機約400架, 加上在連浦機場的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的4個F4U“海盜”攻擊機中隊, 投入的作戰飛機總數超過了500架, 這是朝鮮戰爭中美軍集結過的空中力量中規模最大的。

陸戰1師突圍時, 艦載機首先對突圍路線上志願軍防禦的要點進行猛烈轟炸, 為陸戰1師掃清前進的障礙, 同時在陸戰1師行軍隊列上空始終保持至少8架飛機, 隨時根據陸戰1師的要求展開對地攻擊, 甚至有時空中支援距離地面部隊僅僅只有幾十米, 簡直是在把空中支援當手榴彈來用。

正是在這樣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下, 陸戰1師才從志願軍的重圍下得以成建制突圍, 到達興南港, 隨後又是在海空火力的掩護下從興南港登船, 從海路撤到釜山, 逃脫了被殲滅的厄運。

面對導彈的挑戰

進入20世紀60年代, 導彈技術日益成熟, 各種導彈武器開始大量出現。速度快精度高威力大的導彈似乎宣告了水面艦艇的終結, 而體型龐大的航母更是被認為是導彈攻擊的“活棺材”——但直到今天, 用導彈去打航母, 仍非輕而易舉之事情。在甚囂塵上的“導彈制勝論”風潮下, 航母似乎已經到了被時代淘汰的邊緣。

但就在20世紀60年代初, 美國卻逆風而上, 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相比優勢非常明顯。

首先,核動力能夠長時間保證高航速, 而常規動力航母大部分時間都只能採用巡航航速, 最高航速多是短時間裡衝刺一下。在發生突發事件後, 核動力航母能夠儘快趕赴戰區, 比常規航母更具優勢;

其次,核燃料體積很小而且十多年才需要更換一次, 可以節約核動力航母上大量寶貴的儲藏空間, 能夠用來攜帶更多的飛機和飛機所需的航空燃料、彈藥, 因此比常規航母具備更強的持續作戰能力。

從整體來說, 核動力航母雖然造價相當於常規航母的兩倍, 但實際作戰能力大大超過常規航母, 從性價比角度來看, 還是核動力航母更合算。也正是通過了論證和實踐檢驗, 美國確定了全面發展核動力航母, 逐步淘汰常規航母的方向, 從2003年“星座”號航母退役後, 美國就再沒有建造過常規動力航母, 現在已經是清一色的核動力航母了。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1964年7月31日, “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前)、“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中)、"班布里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右上)正進行環球航行, 以宣示美國海軍力量。作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 唯一一艘建成的"企業"級航空母艦, "企業"號的官兵在飛行甲板排出著名的質能方程式, 紀念於核能有重要貢獻的愛因斯坦

“企業”號建成服役不久, 就遇到了古巴導彈危機。美軍在全球進入最高級別戒備, 海軍對古巴進行全面封鎖, 攔截所有前往古巴的船隻, 核大戰一觸即發。最後蘇聯被迫讓步, 撤出了部署在古巴的彈道導彈。

古巴事件之後, 就連一貫對航母不屑一顧的蘇聯都認識到了航母在導彈時代的價值, 從1967年開始建造第一代可以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基輔”級航母。即便是以潛艇為主要打擊力量的蘇聯海軍, 此時終於也意識到在遠海中, 如果沒有航母的艦載機掩護, 面對敵方的反潛飛機和艦艇, 潛艇將遭受極大損失。因此就連信奉“導彈加潛艇”的蘇聯海軍, 也不得不要靠航母來為潛艇撐開空中的保護傘 , 儘管這個保護傘, 相比美軍差距不小。

1964年北部灣事件後, 美國全面介入越南戰爭。美軍航母和艦載機再次大規模參戰, 平均每天出動約300架次。這些出擊中空戰並不多, 主要都是對越南地面目標的攻擊。這也揭示了航母在現代戰爭中扮演的角色: 她已經不再是僅僅像戰列艦那樣作為艦隊決戰的主力, 還更多地執行諸如支援己方部隊和攻擊敵方岸上目標的任務。

在越南戰爭中, 美軍通常會在南越沿海部署一艘航母, 北越沿海部署兩到三艘航母。在南越沿海的航母主要擔負戰術性的支援地面部隊任務, 在北越沿海的航母則是進行轟炸北越地面目標的戰略性任務, 早期是轟炸公路、鐵路和橋樑, 後來逐漸發展到轟炸發電廠、水庫和城市, 還對北越港口進行了佈雷封鎖。

而且航母在越南戰爭中表現出來對岸上目標的戰略打擊作用逐漸凸顯, 這也是過去海上霸主戰列艦所無法比擬的。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越南戰爭期間, “天裝者”攻擊機停靠在“埃塞克斯”級航母“好人理查德"號上, 準備執行轟炸任務。航母在越戰中表現出來對岸上目標的戰略打擊作用逐漸凸顯, 是過去海上霸主戰列艦所無法比擬的

航母展開對岸攻擊行動, 可以在海上自由活動, 並針對防守方的薄弱地點選擇最有利的攻擊路線。由於地理和政治上的限制, 陸地機場未必能夠滿足攻擊的需要, 所以航母的作用就更為重要。

此外, 在戰爭初期岸上機場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下, 航母的作用無疑更舉足輕重。

成為現代海戰的中流砥柱

進入20世紀80年代, 在幾場現代化的海戰中, 航母都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82年, 阿根廷和英國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爆發了馬島戰爭。英阿雙方都有航母,阿軍的“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為核心的特混編隊為佔領馬島的登陸部隊提供了海空掩護, 但由於阿軍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被英軍潛艇擊沉, 將“五月二十五日”號這艘老航母視若瑰寶的阿根廷海軍隨即將其雪藏在港內, 不再輕易出海, 錯失了和英軍航母展開噴氣式飛機加導彈時代的航母大決戰的機會。

英國海軍在二戰結束後雖已經從全球海軍退化為地區海軍, 加上財政狀況拮据, 剛剛不得不讓2艘5萬噸級的大型航母退役, 此時現役只有3艘2萬噸級的輕型航母。因此英國只派出了以“競技神”號和“無敵”號2艘航母為核心的特混艦隊遠征馬島。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1982年馬島戰爭期間, 英國“競技神”號航母,一架“海鷂”戰鬥機正在藉助滑躍甲板起飛, 甲板上堆滿了各種導彈、直升機和各式車輛

“競技神”號搭載12架“海鷂”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無敵”號排水量比“競技神”號還小, 只搭載了8架“海鷂”。加上後來由2艘集裝箱貨船改裝的飛機運輸船運來的8架“海鷂”和14架空軍型“鷂”式, 總共才42架“海鷂”和“鷂”式,而與其對抗的是阿軍的200多架作戰飛機, 困難可想而知。

戰爭中“海鷂”性能出色, 在空戰中表現極為搶眼, 總共出動1190架次, 擊落阿軍20架戰機的戰果, 自身在空戰中無一損失, 僅有4架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被擊落。即便如此,要憑藉區區三四十架戰機掩護整支英軍艦隊,還是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所以英軍艦隊還是蒙受了巨大損失, “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考文垂”號驅逐艦、“小羚羊”號護衛艦和“大西洋運送者”號集裝箱貨船都被阿軍飛機擊沉。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被擊沉的英國42型 “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但話說回來, 馬島距離英國本土有1.3萬公里之遙, 遠遠超出了岸基飛機的作戰半徑, 能夠為英海軍艦隊提供空中掩護的就只有航母及其艦載機。因此, 英軍艦隊損失雖大, 但航母和艦載機的作用依然獲得了一致肯定, 如果沒有這兩艘航母和28架“海鷂”, 恐怕整個艦隊都會在阿軍飛機的攻擊下全軍覆沒。

不少人還認為, 如果此時英軍退役的兩艘5萬噸級航母中能有一艘隨艦隊出征, 那麼艦隊的損失將會大大減少。總之, 通過這場被譽為“真正現代化”的戰爭, 航母的作用再次得到了公認。

1986年, 美國和利比亞矛盾激化, 因此美國向利比亞沿海派出了以3艘航母(搭載240架艦載機)為核心的特混艦隊。美軍先是舉行了大規模演習, 在演習中美軍的3艘航母總共出動艦載機1442架次,既是威懾也是戰前演練。3月23日, 美軍航母戰鬥群駛入錫德拉灣北部, 越過了利比亞宣佈的“死亡線”。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隨即利比亞防空軍向美軍艦載機發射了多枚"薩姆"防空導彈, 但遭到美軍電子干擾無一命中。接著利比亞海軍又出動導彈快艇攻擊美軍航母, 美軍航母隨即讓艦載機起飛, 對利軍導彈快艇和防空導彈基地進行了攻擊, 擊沉擊傷利比亞7艘導彈快艇, 摧毀2處防空導彈發射陣地, 美軍毫髮無損。

在這場代號為“草原烈火”的行動中, 美軍航母及艦載機再次完美詮釋了在導彈時代航母的作戰威力。

從特混艦隊到航母戰鬥群

二戰中日軍偷襲珍珠港, 美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非沉即傷, 但4艘航母陰差陽錯中卻都完好無損, 因此即便美軍中一些高層還抱著鉅艦大炮的執念, 也只能以航母作為艦隊的核心了。

之後通過一系列的海戰, 美軍上下終於認識到了航母在海戰中的決定性地位, 故而在戰爭後期一些戰列艦建成或修復服役之後, 堅定地將航母作為艦隊的核心, 甚至將裝備大量高射炮的戰列艦作為航母的“貼身護衛”, 為航母提供近距防空火力。

在這個時期, 美軍的特混艦隊通常下轄若干個特混大隊,每個特混大隊由三到四艘航母, 再配屬若干艘巡洋艦、驅逐艦組成。在太平洋戰爭中這種特混艦隊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1991年6月1日, 活躍在太平洋上的美軍航母戰鬥群,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5號艦“亞伯拉罕·林肯"號位於中間, 其他軍艦從左側順時針方向依次為: “英格拉姆”號導彈護衛艦、“蓋瑞”號導彈護衛艦、“梅里爾”號驅逐艦、“羅諾基”號補給艦、“長灘”號巡洋艦和"尚普蘭湖”號巡洋艦

二戰結束後, 隨著噴氣式飛機迅速淘汰了螺旋槳飛機, 艦載機的性能發生了革命性的提升, 隨之也帶動航母的性能發生了巨大進步,航母建造技術也日漸複雜, 造價更是水漲船高。

像二戰時期那樣動輒建造十幾艘甚至幾十艘航母的盛況也就不復出現了。就連美國這種超級大國也不過只能維持十艘航母的規模,其他國家能夠維持三四艘航母已是相當不易。原來多艘航母為核心的特混艦隊也就逐漸轉化為了以一艘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

20世紀80年代美國海軍“八百艘艦艇”的重整計劃就是以12艘航母(後來調整為10艘)為核心打造12支航母戰鬥群。每支航母戰鬥群包括1艘航母,1-2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1-2

艘快速補給艦和1-2艘核動力攻擊潛艇, 當然這只是最低配置, 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若干艘艦艇。

這樣的航母戰鬥群雖然艦艇數量並不是很壯觀, 但戰鬥力相當強悍,可以有效控制以航母為中心500公里範圍內的海面、空中和水下,具備對空、對海、對陸、對潛的強大作戰能力。

根據美軍的設定, 在低烈度威脅地區投人一個航母戰鬥群, 中烈度威脅地區則投入兩個航母戰鬥群, 而在高烈度威脅地區, 就至少投入三個航母戰鬥群, 通常當美國在某個地區集結了三支航母戰鬥群, 就會被認為是開戰的信號。

百年航母發展史(三)——王者無敵

到了1990年的海灣戰爭, 美軍的航母戰鬥群終於經歷了一次真正的戰火淬鍊, 美軍投入了6艘航母(艦載機約500架)為核心的6個航母戰鬥群, 在38天的空襲和100小時的地面戰中, 美軍6艘航母出動艦載機約2萬架次, 佔美軍戰機出動總架次的30%, 但卻承擔了40%的作戰任務。

6艘航母分別部署在紅海和波斯灣兩個方向, 在紅海的航母主要打擊在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軍隊, 在波斯灣的航母則主要打擊伊拉克境內的重要目標。

除了航母艦載機, 航母戰鬥群中的護衛艦艇也發射了大量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對伊拉克目標進行了打擊。也正是從海灣戰爭開始,航母戰鬥群的打擊手段, 除了艦載機以外, 還可以通過航母戰鬥群編成裡的艦艇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對岸上目標實施打擊, 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航母戰鬥群的作戰能力。

此後, 美軍航母戰鬥群又相繼參加了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進一步展示了航母戰鬥群全方位的海空作戰威力, 成為新時代最有力的大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