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名鼎鼎的函谷关会被潼关所取代?

李萧卿


先上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条山和秦岭山脉中间的这块地方,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关中地区,关中是个地理名词,意指四关之内,指的就是东潼关、大震关、南武关、北萧关这四关之内的地方,关内以函谷关最为知名。

图的左下方与右上方的潼关,函谷关皆是关中地区不同时期的门户,可以说,关中地区因为诞生过许多的政权而名扬天下,潼关、函谷关也因此变为中国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符号,而今又忝为了国家AAAA级景区,供后人参观。

秦时,大军要想进入关中地区,非函谷关不走,看地图是看不出原因的,关中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秦时的函谷关就是在一块黄土塬上,古称稠桑原,塬中有一条大的裂缝,塬上有大量的树木,植物,东面是黄河,西面是函谷道,函谷道有小道可走,但只能供一两个人通过,大军只能走塬上大裂缝的一条很窄的道路,函谷即下陷,很深的地方,所以函谷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

汉函谷关

到了汉代,政府又修了一座函谷关,这座函谷关

位于新安县,距洛阳只有20余里,承担了秦函谷关的部分责任。


魏关

魏关距秦关约5里处,后因小浪底的修建被冲没了。

函谷关相关

与函谷关有关的历史事件有,函谷关之战、桃林之等数十次战争,其中关于老子在此著《道德经》的故事更使函谷关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历史上百十篇描写函谷关的名作,使其文化意味雄冠古今。

贾谊在政论篇《过秦论》中提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百万之众虽是虚指,但也道出了函谷关易守难攻的特点及对于秦国的重要性。

到了汉时,魏时,尽管国家统一,但统治阶级并没有放弃在关中修建关隘。

函谷关

到了东汉末年,因为气候、地理变迁、人为的原因,稠桑原顶上的植被破坏殆尽,失去了屏障的作用,于是,潼关便部分代替了函谷关,多年后,李自成的起义军在过函谷关时,走的便己经不是函谷道,而是穿林而过。

潼关

如图,潼关也分汉潼关,唐潼关。

汉代的潼关,北临黄河,南临山腰,函谷关一样位于一座黄土塬上,但比函谷关所在的地方地势要高。

到了唐代,政治中心还是在关中。



如图,隋潼关又被称为小关,

而唐选择在图上位置筑关,就是因为受了黄河泥沙积沉,进而冲积出一大片沙滩的影响,往前筑了几十里,才得以再次据险而守。

安史之乱时,叛军正是夺了潼关,才使得李隆基狼狈出逃。

总结,不论是函谷关还是潼关,在明之前,一直在进行着种种变迁,两关,也一直是战略要地,关的易手,即意味着政权的更迭,更深层次下,古代在关中立都的时间即意味着门阀存在的时间。


汉不相读书


记得曾经回答过一次类似的问题,最早知道“函谷关”这个地方,是在出自于 《史记·孟尝君列传》里“鸡鸣狗盗”的成语故事中,在古代历史上“函谷关”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著名关隘。古时洛阳至长安古道上的东西二崤山,区间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战国时期秦孝公夺取崤函后,遂设函谷关。关城东西长十余里,古道甚窄,仅一车通过,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居长安至洛阳驿道之要冲,掌进出三秦之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函谷关之所以被潼关取代”是最初“函谷关”与“潼关”之间险要的地形形成的中原地带与关中地带的缓冲区,到了隋唐华夏一统,“函谷关”的战略作用随之减弱,取而代之的“潼关”因其离长安比较近,在作战地形上“潼关”与“风陵渡”之间形成的二次防御区域,保证了长安城的安全,使都城固若金汤。最有典型意义的是近代八年抗战中,经历了日本人的狂轰乱炸,硬是没有让小日本得逞,在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北面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壁垒。应该说“潼关”的存在,在历史上有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图片来自网络)











老渔破船


函谷关虽然出名是个镇,潼关也很险要出名是个县。封神演义出五关多提到潼关,都没提函谷关。李自成在潼关大战。函谷关就是老子写的道德经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