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古代女子的樣子,是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娥眉青黛、烏髮蟬鬢…,銅鏡裡的剪影是一剎那,留給後人的卻是難以抹去的溫婉形象,一支簪透露女子的溫柔。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古籍記載女子髮飾款式眾多,豐富多彩,不管是富貴人家還是貧困的女子,她們的妝奩裡總有幾件頭飾,或簪或釵,或梳或冠。下面朱雀就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古代女子髮飾的秘密。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笄(jī)

古時男女都結髮,為使髮髻不鬆散,故需用髮簪貫連、固定,它在西周春秋時就有了。早時的笄據說有“鬠笄”和“冠笄”兩種。鬠笄是男女共用以安髻的,冠笄是男子用來固定冠冕的。

在古代,女子插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到時候還必須舉行一種儀式,即是“笄禮”。行過笄禮的女子,即被視為成人。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這個及齡女子梳一個髮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由笄發展而來。在原本素雅的笄進行裝飾,通過不同的裝飾品進行點綴,《後漢書·輿服志》有:“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

簪的材料多種多樣,漢有牙簪、玉簪,唐宋簪多為金、銀、玉等貴重材料製作。銀簪的製作工藝有鏨花、鏤花及盤花等,盤花是用細銀絲編結而成。簪頭的雕刻有植物形,動物形,器物形等,其圖案多具有吉祥寓意。另外簪頭造型做扁平一字型的成為扁方,原為滿族婦女用的大簪,也是簪的一種。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釵和簪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來插發的,不同之處是釵為兩股,簪為一股。

五代詩人湯僧濟曾經在井中淘得一支古釵,感慨中賦詩曰:

昔日倡家女,摘花露井邊,摘花還自比,插映還自憐。

窺窺終不罷,笑笑自成妍,寶釵於此落,從來非一年。

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鮮,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傳。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華勝

華勝是指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釋名·釋首飾》記載:“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有記載說戴勝出自山海經,《山海經·西山經》:“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郭璞注:“勝,玉勝也。”後以“戴勝”借指西王母。《文選·思玄賦》(張衡)也寫到:“戴勝愁其既歡兮,又消餘之行遲。”李善注:“戴勝,謂西王母也。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步搖

一步一搖,我們可以從詞語中可見,這頭飾走路需要搖動,能搖動需墜子,故此,步搖便是在原來頭飾基礎上加了墜子。其製作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點綴。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鳥獸花枝等,晶瑩輝耀,玲瓏有致,與釵鈿相混雜,簪於發上。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篦,是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垢。到了後來,篦成了女子的頭飾裝飾,也稱梳篦。

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論形制多麼複雜,裝飾多麼考究,它們的外形特徵基本一致,都是直豎形,梳把較高,橫面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從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為主,尤以木料最常見。

從魏晉開始,女子流行插梳之風,到唐代更盛。這種梳篦常用金、銀、玉、犀等高貴材料製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的繪畫如張萱的《搗練圖》、周肪《紈扇仕女圖》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養人壁畫中均能看到。元稹在《恨妝成》中描寫:“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王建的《宮詞》中也有“歸來別施一頭梳”的描寫,這些正說明這種插梳的風尚。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別。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於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抹額

抹額也稱額帶、頭箍、髮箍、眉勒、腦包,是古代女子擁來包額頭的,後來演變成裝飾額頭的飾品。除了女子,男子也是有抹額了。女子的抹額更為豐富,除了繡花的抹額帶,還有珠花點綴的抹額。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男子

古典妝容之女子髮飾玄機

古代女子髮飾精緻華美,構思巧妙,在彰顯女子古典美的同時,還很實用,我們可以從古裝劇中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髮飾,可見中國古人的智慧。

參考:古典新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