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民警——呼伦湖公安分局王建的生态之路

最美民警——呼伦湖公安分局王建的生态之路

与时代同行的网安水警

——呼伦湖分局情报信息大队副大队长 王健

呼伦湖公安分局,作为内蒙古最大的一只水警队伍,不仅承担着7400平方公里的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守护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呼伦贝尔全市的水上救援工作。在这只队伍中有这样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他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公安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履行好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使命。因为他的执着付出,使这个“与互联网似乎挨不着边”的水警队伍,在呼伦贝尔市网安系统一举扬名。他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局的网安业务,一个人为分局连续四年挣得“呼伦贝尔全市网安先进集体”的荣誉。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荣获“呼伦贝尔市网监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呼伦贝尔市优秀公务员”、“个人三等功”“满洲里市十大政法标兵”等多项荣誉。2018年,在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大学习、大提升”比武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个人奖。同年被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聘为网络安全专家。他军事素质过硬,曾经代表分局参加满洲里市政法系统环城大赛获得冠军。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他克服自己的不足,努力钻研写作,身为理科生的他发表了多篇反映呼伦湖民警工作生活的文章佳作。其撰写的反映呼伦湖公安分局民警工作的中篇小说《冬生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他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刻影响着身边每一位民警。他就是呼伦湖公安分局情报信息大队副大队长(网安业务负责人)王健。

最美民警——呼伦湖公安分局王建的生态之路

一、政治坚定,注重学习。

王健同志非常爱学习,日常工作生活中及时学习最新的政治理论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及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刻领会,严格落实,做到入心入脑,言行合一。他坚持边学边干,不断丰富自身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

最美民警——呼伦湖公安分局王建的生态之路

二、“我想作一名真正的呼伦湖公安分局的人民警察”!

“有股子倔劲儿”这是红旗派出所上上下下对初来乍到的王健的第一印象。在许多人眼里,警察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是在和平年代里最能体现英雄本色、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警营生活多姿多彩,充满激情与挑战。王健刚参加公安工作被分配到远离市区、地处荒野、条件艰苦的派出所工作,从事的却是与很多人心中的警察生活相去甚远的派出所内勤工作。在旁人看来,一天到晚抄抄写写、整天忙于报表、档案、台账,处理的是内务琐事,工作枯燥而无味,与公安工作很不搭调,既不具有挑战性,也缺少建功立业的机会,每天还要费心费神,是一份苦差事。面对枯燥的工作、单调的生活,刚参加工作不久,身处异乡的王健没有彷徨,没有犹豫,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而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甘于清贫,安于寂寞。在派出所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对派出所档案重新进行了系统整理,协助所领导修订了各种规章制度,及时编报了各种材料,将所内内务事宜管理的井井有条。王健积极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警务站驻站执勤,对于艰苦的生态保护工作,他总是主动参加,明水期气温炎热、蚊虫叮咬,冰封初期、融冰期风雪交加、寒冷刺骨,工作经常不分白昼黑夜,经常需要爬冰卧雪、顶风迎浪。他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始终作为主力坚持湖区巡逻检查、蹲坑守护、开展侦查破案。尽管分局领导为了照顾远在外地的他不只一次的劝阻他,但他只有一句话“我想作一名真正的呼伦湖公安分局的人民警察”!他的坚毅与执着感动了分局每一位民警。

最美民警——呼伦湖公安分局王建的生态之路

三、精细化工作习惯,做到“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这是王健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行动指南。每次单位布置任务,他都能够认真完成,其创新精神的发挥总能给领导和同事们带来些许的惊喜。在红旗派出所工作的时候,辖区五一队的牧民普遍的反映是,“跟小王提过的自己遇到的困难,哪怕是随口一提,他都能记在心上,有些时候自己都忘了,但他都会突然告诉你你遇到的那个困难,我帮你解决的怎么怎么样了”。领导和同事对他的印象是什么工作交给他放心。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分局派他去参加呼伦贝尔市公安系统的一个通讯员培训班。这是一次日常培训,作为新警,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培训回来后,他竟然结合分局的工作情况,创作出了反映呼伦湖分局民警克服恶略自然环境的中篇小说----《冬生的故事》。他总说,“单位交给我一项任务、派我参加一次学习,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王健同志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协助局领导完成每年对各部门的考核工作,并根据基层调研情况制定完善机关各部门及派出所次年考核细则。出色的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并严格做到及时落实及时反馈。

最美民警——呼伦湖公安分局王建的生态之路

履职尽责,争创一流网安工作佳绩

经过两年多基层派出所锻炼从基层遴选至局机关独立负责网安情报工作以来,王健同志通过不断的努力使这个“与互联网似乎挨不着边”的水警队伍,在呼伦贝尔市网安系统一举扬名。网安情报单项工作成绩一度超越13个旗市区成为全市第。为分局连续四年挣得“呼伦贝尔全市网安先进集体”的荣誉。2014年10月,他发现互联网上出现大量以“呼伦贝尔公安”注册的非认证的微博账号,其中以“呼伦贝尔警方”命名的账号就有3个。在舆情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一旦有个别网民打着公安机关的名义发布一些敏感信息,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负面影响。王健对此类情况进行及时梳理并作了研判分析,市局高度重视,及时发文部署严查冒充我公安机关的违法行为。

最美民警——呼伦湖公安分局王建的生态之路

五、忠诚履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王健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常态化按照“三化一高”标准对照自身工作。由于分局警力有限,民警年龄跨度大,一些案件的侦办只能交给相对年轻的同志,王健同志毫无怨言,特别是“私捕入刑”以来,一切从零开始,他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条文,“行政”、“刑事”看似差别不大,却关乎当事人的一生,力求做到“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他积极协助分局党委开展资源保护案件侦办工作,在2017年查处了“内蒙第一起盗捕刑事案件”后,仅2018年便查处相关案件10余起,推动“私捕入刑”工作的深入开展。2018年6月克鲁伦河发生数十人的大规模盗捕渔业资源案件,引发网民炒作。网上舆情处置、涉案嫌疑人查处,他不顾家中不满1岁的婴儿和两位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三天两夜坚持奋战在实战一线,情形令人感动。12月他带队赴吉林走访多个市、县、镇、村,将“克鲁伦河盗捕案件”中的违法嫌疑人冀某某抓捕归案。

六、深化具有呼伦湖公安特色的情报研判理念

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域辽阔,横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扎赉诺尔区,因分局在辖区内无户籍管辖权,所以辖区内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较为稀少,无法构成研判条件,为了能够实现情报主导警务的目的,王健同志结合本局实际,深化具有呼伦湖公安特色的情报研判理念,将研判重点集中在了分局特有的生态保护案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