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的臨時工:政府環境下工作前途真會“渺茫”嘛?

大學生畢業後參加編制考試已經成為了一種形式,畢竟在群眾眼光,體制內的工作才能算得上正式工作,稱得上體面,民營企業那都是給人打工,並且沒有保障,不穩定。相比編制內的工作自然有著非常明顯的劣勢,入編雖好但畢竟“僧多肉少”,畢竟事業單位的編制是有限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有編制的,於是很多人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式,那就是參加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招聘臨聘人員的考試,成為臨時工,這樣也算是半隻腳踏進了體制,然後再圖發展。那麼,這些臨時工能轉為事業編嗎,臨時工的出路又是怎樣的呢?

“臨時工”又被稱作為勞務派遣工,也就是與第三方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派遣到報考單位服務,說白了,你跟報考單位之間並沒有發生直接的勞務關係,那麼這樣的臨時工到底有沒有前途呢?其實,臨時工轉為事業編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公開招聘進入事業編制,沒有其它進入事業編的辦法,用自己的才能爭取同工同酬,用自己的才能進行職位晉升。接下來我們先一起了解下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的臨時工有什麼特點。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臨時工不僅沒有編制,而且幹活最多,拿錢最少,他們與在編的是同工不同酬。既然這樣,那為什麼每年有那麼多考生爭著搶著想做臨時工呢?

體制內的臨時工:政府環境下工作前途真會“渺茫”嘛?

1、薪資低,待遇差

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的臨時工在待遇上要比正式在編的職工要好很多,具體差距達2-3倍,甚至有網友表示自己所在的單位臨時工和正式職工的總體福利和收入之和相差7-8倍,而且正式職工所擁有的一些福利,臨時工也都沒有,比如說逢年過節發放的一些禮品,或者是獎金之類。臨時工的工資大致水平就在3000元左右,當然經濟發達地區會高一些,而經濟欠發達地區會低一些,這個也同單位的財政狀況有關係。

2、穩定性差

臨時工畢竟沒擁有正式的編制,屬於勞務派遣的性質,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並不是很安穩,很多人說,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單位也不會隨便開除臨時工的,問題就是什麼情況算特殊狀況呢?比如說現在事業單位正在改革過程中,國家要求單位精簡20%左右的人員,並且還要妥善安置在編職工,因此大家可以瞭解這精簡下來的20%名額在哪裡了。我想絕大多數單位都會選擇先精簡臨時工吧。還有的人會說,服務滿10年之後,按照《勞動法》是可以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沒錯,法律是這樣規定的,但據瞭解,很多單位都是在臨近10年的時候找各種藉口重新簽訂合同,也就是避免和臨時工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合同,原因可想而知。

體制內的臨時工:政府環境下工作前途真會“渺茫”嘛?


3、晉升空間虛無縹緲,部分人會“廢掉”

正式在編的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職工是有一定的晉升空間的,按照職級或者職務,但是臨時工的晉升空間幾乎“虛無縹緲”,這個也很好理解,任何一個單位都不可能會讓一個臨時工承擔重要的職務或者涉及核心的工作。自然就不會得到重視,晉升自然輪不到你。久而久之會在工作中被磨滅掉原有的職業熱情,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有的也會整天抱怨,罵領導罵單位,但是自己卻沒有什麼可以改變的能力。總之,最後都“廢掉”了。

其實,臨時工轉為事業編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公開招聘進入事業編制,沒有其它進入事業編的辦法,用自己的才能爭取同工同酬,用自己的才能進行職位晉升。

不可否認,每年成千上萬報考事業單位的考生中,很多其實志不在臨時工,而是在於正式的編制,想著先進去工作,積累一定的經驗,邊工作邊複習。另外,現在就業環境越來越大,想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著實不容易,雖說上文說了臨時工不像在編職工那樣穩定,但一般來說,無故被辭退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而私企就不一樣了,無故被辭退的不在少數。

總之,凡事都具有雙面性,臨時工雖然沒有編制,不是鐵飯碗,但它卻是進入編制的跳板,所以,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報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