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的症狀是先有艾滋症狀後恐艾呢?還是恐艾了後有更多症狀?

醃製歲月


有一位公司的業務員,在外地出差的時候,架不住朋友們的慫恿,去了當地的洗浴中心。



這是一個未婚青年,剛談女朋友不久。由於有所顧忌,就沒有跟那裡的技師發生無保護措施的性接觸,只做了一些邊緣性的性行為。

這件事情過去了大概兩個星期,他的嘴巴里長了一些潰瘍。感覺這個是小病,也懶得去醫院看。

於是。在辦公室的電腦上,無聊中隨手點擊了某搜索網站,輸入的關鍵詞是:口腔潰瘍。

起初輸入的關鍵詞口腔潰瘍,搜出來的一些文章看後覺得不明就裡。因為沒有看到很方便的治療辦法,手賤,點開了其中的一個圖片。



這個圖片其實跟他沒有多大的關係,通過這個圖片他了解到另外一個關鍵詞:口腔毛狀白斑,這是一種真菌感染。

鼠標點擊搜索之後,有一篇文章中,一行字赫然映入眼簾:口腔毛狀白斑,是艾滋病的高度前兆。

艾滋病三個字眼,一下讓他的心沉了下去。緊接著,他有好奇地搜索了艾滋病的症狀。

網上說的艾滋病症狀五花八門,幾乎囊括了所有能夠在人身上發現的不舒服。顯而易見,用這些症狀跟自己對號入座,任何一個正常人都能夠對上幾條。



誰還沒個毛囊炎?誰在擔心的時候,頭還不會暈?誰又能保證自己不拉肚子?還有像發熱的感覺,很多人說來就來了……

一入搜索深似海。從此以後,他就踏入了恐艾的漫漫征途。

很明顯,他是先有症狀,然後再恐艾的。

到後面出現的更多症狀,卻是恐艾後自己“發現”的,比如找到皮膚上一個紅點、摸到淋巴結,或者無中生有生出來的一些不舒服。

也很明顯,恐艾之後,他有了更多的症狀。

恐艾者最要命的是,無論是自己買試紙自我檢測,還是去各級醫院檢測抗體、抗原和核酸,都不能打消他們的擔心和焦慮。

因為這種擔心,會一個接著一個。起先是擔心感染了沒有症狀;當有了症狀之後,又擔心檢測不出;檢測陰性之後,又擔心時間不夠;時間夠了之後,又擔心自己的免疫力差檢測不出來。



到最後,乾脆認為自己是陰性艾滋病,也就是所謂的“陰滋病”,這是恐艾者天才般的創造!

瞭解到恐艾的發展歷程之後,或許對克服恐懼艾滋病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實最根本的治療,還是要找到出發點。

每個人的出發點或者心理觸動點,都是不一樣的。或許,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脫恐的方式。關鍵在於自己有沒有信心去克服這個心理問題。

其實,更多的時候尋求心理和精神科醫生的幫助成效顯著,包括心理調整和抗焦慮藥,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病情。

最後,需要提醒所有的恐艾者,他們所有的症狀,遠遠比真實的艾滋病感染者多得多。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對檢驗的信心和信任。當有懷疑的時候,唯一能夠排除或者確認艾滋病的,就是檢測。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你好。恐艾屬於疑病症的範疇。而所謂的症狀,是恐艾之後出現的。而疑病症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先入為主,即認為自己先得了某病,從而開始關注所謂的一系列不適,並無限放大,因此反覆就醫,但要不發現不了器質性病變,或者即便有器質性病變,也和出現的症狀相差甚遠。

這類人敏感多疑、固執、謹小慎微的性格特點,心理穩定性差,即便是微小的刺激,也會造成焦慮等負性情緒的產生。此時,患者會把注意力放在軀體不適上,而且不斷放大。可能一個普通的感冒,就認為是艾滋病導致免疫力下降造成的;焦慮(焦慮幾乎可以引發全身各種不適)導致的精神不振、失眠,也是艾滋病在作祟。其實,這些症狀的發生跟艾滋病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恐艾要及時進行心理治療,早期可聯用抗抑鬱或抗焦慮藥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