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在本屆東京車展上,日產攜旗下IMk、Ariya兩款概念車,及全新Skyline、2020款GT-R NISMO和Serena e-POWER AUTECH edition等共計14款車型參展,並在發佈會上展現了“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技術願景與階段性成果,智能化不僅是汽車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更是日產前行的發力點。

伴隨電氣化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日產除了攻堅純電動車領域外,推進e-POWER智充式電動技術向國內、歐洲等主要市場的普及,也是日產未來規劃的一部分。不僅如此,2018年起日產開始征戰Formula E賽事,借該賽事展現本品牌在電驅等相關技術實力之餘,通過競技積攢的電池能效管理等領域經驗,也將助力日產在民用車方面的研發。

可見,智能化與電氣化背景,將引領技術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e-PWER,邁向未來的動力技術

2016年,日產首款搭載e-POWER技術的量產車Note正式上市,標誌著該技術走向成熟並投放市場。目前,日本市場超過70%的Note、近50%的Serena搭載了e-POWER技術。

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e-POWER技術重點在於對逆變器控制技術的掌控,通過一體化動力總成實現了100%電機驅動。該動力系統由電動機、逆變器、電池組和發動機等部件組成,其中發動機不擔任傳動工作僅用於為電池組充電,大功率電動機負責驅動車輪。無需外接充電且採用與純電動車相同的硬件,則是e-POWER區別於油電混動和增程式電動車兩大技術路線的關鍵,就此而言,該技術獨樹一幟。

正因為發動機不直接驅動車輪,在充電過程中發動機可一直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所以其燃油經濟性表現更為穩定、出色,Note e-POWER在日本油耗測試的成績僅為百公里2.67L。同時該技術還借鑑了聆風的單踏板理念,配備該技術的車型,產生的減速度是汽油車的3倍,只需操控加速踏板即可控制車速。在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佐佐木博樹看來,e-POWER和純電動車可以共享零部件,且隨著電動機、逆變器和電池等組件的需求與產能擴大,該技術還能夠加速電動車普及。

日產除了將e-POWER技術逐步導入新加坡、歐洲等市場外,該技術打造的車型也將登陸國內市場。當下,東風日產正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擴產,其中便包含與e-POWER配套的電池生產,並有望到2022年在國內投放4款e-POWER車型。

重點在於,伴隨2021年國內新能源車補貼全面退坡,各大技術路線的產品將面臨“混戰”,屆時相比BEV沒有里程焦慮、較之PHEV油耗更穩定且使用更便利的e-POWER,也將發揮出自身最大優勢。

純電落地中國市場,用戶視角為重心

不僅如此,在處於向電氣化過度的當下,發動機減排升級的動作依舊刻不容緩。伴隨東風日產將全新軒逸和全新天籟兩款車型引入國產並投放市場,第三代HR16 1.6L自然吸氣與VC-TURBO超變擎2.0T發動機也隨之登陸國內。

二者在引入尖端科技,同步實現動力輸出與燃油經濟性表現“雙升”之餘,更滿足了國VI排放標準,也就是說,依託自身技術背景,致力於發動機綜合效率提升,則是日產應對目前向電氣化轉型過渡階段的路線。

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當然,純電也刻不容緩,從上世紀40年代起步,到聆風、e-NV200等產品投入市場,再到東風日產軒逸·純電登場,日產EV技術已落戶全球各大主要市場。而軒逸·純電的上市,也是日產與東風日產佈局國內純電動車市場的開端,按照計劃,截至2022年,東風日產還將推出3款全新純電動車。同時,本屆東京車展上亮相的Ariya和IMk概念車,標明瞭日產在BEV領域的產品方向。

此外,日產還同時具備純電動、燃料電池等多元化動力技術,並將根據市場需求與車型尺寸,使用相應的電動化技術。

不過在車雲菌看來,深耕純電動車多年的日產絕非“為了做而做”,站在用戶體驗層佈局產品陣營,更是日產構思純電動產品落戶中國的重心,正如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安東尼·巴瑟斯所言:“對於日產汽車來說,我們現在做的一切工作,不論是推動電動化,還是提供產品與服務,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期待。”,而這也是日產希望將e-POWER技術和純電車型共同帶到中國的原因。

與此同時,日產也將環保問題融入到了產品落地的進程中,日產汽車公司副總裁、中國事業部本部長、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西林隆表示,該品牌還將減少用水量和有害氣體的排放,根據計劃,截至2022年,日產中國及其在華合資企業的用水量將較2015年降低35%,有害氣體排放量較2015年降低50%。換言之,加速觸電的同時,針對社會性問題,日產也展現出了應有的企業責任。

ProPILOT 2.0

作為本屆車展發佈成果中的重要組成,ProPILOT 2.0將與全新日產Skyline車型一同投放市場,而該技術則是全球首個將導航系統,與無人工干預駕駛能力相結合的輔助駕駛技術。

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ProPILOT 2.0將藉助3個前視攝像頭、組成全景影像系統的四個攝像頭、前毫米波雷達及車身四周的超聲波雷達等硬件,在實現超視距碰撞預警等功能之餘,通過與導航系統配合使用,還能夠幫助車輛在指定道路上按照預設路線行駛,並在駕駛員可隨時接管車輛的前提下,實現單車道巡航狀態下的無人工干預駕駛。

為此,日產在ProPILOT 2.0系統中嵌入了3D高清地圖,藉助地圖數據,實現了高速公路單車道全自動駕駛。就功能性而言,日產ProPILOT 2.0已與特斯拉Navigate on Autopilot相近。重點在於,日產選擇讓ProPILOT 2.0仍走“視覺感知”路線而非激光雷達,不失為綜合考量成本與性能表現、自身產品定位等因素後的最佳選擇。

畢竟,從ProPILOT的定位和當前裝備的車型來看,將該技術做到普及,技術發展的願景需要建立在接受能力、用車場景與環境等消費者層展開。

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眼下,ProPILOT已登陸多款量產車型,而東風日產全新天籟在國內的上市,也標誌著該系統正式開起了中國之旅。不僅如此,日產還攜手谷歌Waymo,進行了超過1600萬公里的實際測試,模擬測試里程超過10億英里,並與NASA合作,打造自動駕駛管理系統,而藉助微軟Azure,日產還將擁有自動駕駛雲服務系統。

作為ProPILOT技術的研發初衷,日產希望讓汽車更加安全,最終做到“零死亡,零排量”,伴隨“1.0”系統在全球各大市場普及,“2.0”版本實現量產,距日產未來出行的願景也更進一步。按照計劃,到2020年,東風日產將陸續投放4款L2級自動駕駛汽車;2021年,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未來,隨著ProPILOT Park智控泊車等技術落地,日產旗下車型的駕駛體驗,將向智能化再向前一步。

未來的概念

除了ProPILOT 2.0與首款搭載該系統的全新Skyline外,在本屆東京車展上,日產還展出了IMk概念車與Ariya純電動跨界概念車。

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IMk概念車更像是基於本土K-car市場打造的產品,日產將其定位為“都市跑者”,以傳遞無壓力、零排放的極致城市通勤理念。IMk概念車的外觀採用“永恆的日式未來主義”設計哲學,封閉的“盾式”保護罩取代了傳統進氣格柵,也展現了純電動汽車的差異點。

其內部則是一個簡潔且具備豪華休息室功能的移動出行空間,藉助帶漣漪狀紋理的長凳式座椅,IMk概念車為乘員營造出輕鬆、愜意的出行氛圍,並通過淺灰與赤銅配色,提升車內質感。IMk概念車搭載了日產ProPILOT 2.0系統,實現高速公路無人干預的巡航行駛之餘,ProPILOT Remote Park遠程智控泊車系統,能夠讓用戶通過智能手機,完成制動泊車。

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日產汽車公司執行設計總監田井悟稱:“我們希望這款車是駕乘者高檔、時尚的出行夥伴,同時還能為駕駛者提供心之所向的休閒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曾亮相於今年CES的無形可視化(I2V)技術也將登陸該車,其技術核心則是全向感知與虛擬實景,系統將整合車內、車身周圍、道路和天氣狀況,利用5G網絡和VR增強現實技術,為用戶構建出可視化的3D實景地圖,甚至還能夠連接虛擬人物或景象,呈現出前方道路的最優路線和引導車,以強化乘員的“駕馭樂趣”和參與感。

此外,IMk概念車還是日產能源共享系統的組成部分,得益於和家庭能源的無縫連接,將汽車化身為儲能設備,利用車載動力電池的電量儲存平衡家庭能源需求。

日產:進入“智行”新階段

反觀脫胎於IMx的Ariya概念車,其定位於中型跨界純電SUV,與IMk概念車相似,Ariya同樣基於“永恆的日式未來主義”設計,前臉的“盾式”護罩用於保護雷達、攝像頭等ProPILOT 2.0技術包含的傳感器。有別於IMk,Ariya的內飾配色將更加深沉,從而營造有聚合力和層次感的車內氛圍,帶領用戶進入一個充滿未來感的生動空間。

眼下,Ariya概念車已接近量產,得益於採用全新純電平臺,該車將擁有更合理的車身結構與平坦的車內地板,除了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充裕的車內空間,也讓車內的每個設計元素從隱性轉為顯性成為了可能。

無論是Ariya還是IMk概念車,簡約、無縫的造型設計元素,將成為日產未來產品視覺效果的風向標。當然,兩款概念車也是日產電氣化、智能交互、駕駛輔助甚至自動駕駛等技術的載體,其背後則是“日產智行”理念的綜合展現。

應該注意的是,伴隨概念車浮出水面的,則是日產側面官宣了未來產品將基於純電專用平臺打造,相比寶馬等品牌沿用兼容性平臺打造純電動車的做法,純電平臺更易展現驅動結構簡化等較傳統汽車的突出優勢,而這些優勢作用在產品上,將意味著空間利用率等“硬指標”的提升。

田井悟在接受媒體採訪是表示:“得益於日產Ariya純電動跨界概念車所使用的電動化平臺,使其能夠在C級車的尺寸下媲美D級車的內部空間。”,從中不難看出日產電氣化技術路線的選擇。(來自 車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