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滯銷,為什麼市面上還有很多“糖精棗”?

對比往年,今年冬棗行情可謂進入低谷,價格一路走低,轉眼已到冬棗銷售的尾期,棗子一旦成熟落地就一文不值了,有的棗農已開始強調“棗子賣出去就是錢,價格多少我們都可以接受”。

冬棗在水果行列中向來是身價偏高的那一類,正是由於冬棗身價喜人,讓得不少地區的農戶紛紛改種冬棗,終於在今年迎來了產量高峰,曾經賣到20元/斤的冬棗如今2元/斤都賣不出去。

冬棗滯銷,為什麼市面上還有很多“糖精棗”?


一、產地好果難賣,但市場上卻“糖精棗”氾濫

如今,冬棗已進入銷售尾期,國慶後冬棗價格有所下降,水果店、超市中選購冬棗的市民也明顯增加。雖然受產地冬棗滯銷影響,今年冬棗價格相比略低,但是品質卻不盡人意,“糖精棗”依然出沒市場。

“糖精棗”是不法商販從山東以低價收購的劣質棗,經加有糖精鈉的溫水浸泡製成,其色澤紅潤,價格低廉。


冬棗滯銷,為什麼市面上還有很多“糖精棗”?


二、為何放著產地的低價棗不要,反而流通“糖精棗”?

1、成本

相比於產地的冬棗,市場端的劣質棗價格更加低廉,而且可以節省很多運輸成本。

2、時間

冬棗越到尾期價格下降越快,宜早不宜晚,與其去北方千里迢迢調貨,不如將劣質棗“包裝”充數。


冬棗滯銷,為什麼市面上還有很多“糖精棗”?


三、如何辨別“糖精棗”?

1、看棗的外觀顏色

很多人買冬棗的時候喜歡買那些外觀特別紅的,看著好看。

有時候這些漂亮冬棗是染過顏色的,正常的冬棗表面不會有那麼紅的顏色,而且紅色分佈不均勻。

2、用手摸一下

那些用糖精處理過的棗,特別軟很容易出現褶皺,比較新鮮的冬棗就不會有這種情況。

3、看外觀

冬棗的個頭兒是比較大的,如果表面有那種凹凸不平的地方,肯定是用藥水泡過染上的顏色,表皮有破損的千萬不要買,買回家裡放不了兩天就會腐爛。

擴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