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墓地已成公园,每天上百市民休闲乘凉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张养浩不仅是著名的散曲家,而且还是一位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的政治家。张养浩60岁那年,陕西大旱,他奉命救灾,因积劳成疾,最终客死他乡。

儿子张引将张养浩的灵柩运回老家济南,葬在了历城祖茔中,史称张公坟。随着时代变迁,张养浩墓园逐渐荒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墓园经过三次整修,最终成为面积两万多平米,周边百姓凭吊怀古,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现在的张养浩墓公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有元明清三代的石坊、石碑、石龟、石狮等文物。

墓前的两头石狮一胖一瘦,风化严重。



当年修建公园时,从地下挖出一块奇石。其形状若麒麟,后世有专家考证,应为张养浩在“云庄”隐居时收藏的“龙凤龟麟”四大奇石之一。现今安放于公园南门。

张养浩52岁时辞官回乡,在济南历城老家建“遂闲堂”,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云庄”别墅。他的文集《归田类稿》中有关于云庄位置的记载,“绰然亭西四三里有双山曰标”,“紫金山在云庄西三里,而近平地隆起不峻”,“俞桥而东不里许,余别墅焉”。根据“三点定位”原理,结合现场考察,最终确定云庄位置在墓地公园西侧,与其一路之隔。


墓地公园属济南历城区柳云社区管辖,“柳云”二字也是取自于云庄和他的另一个住所“五柳庄”,周边有1000余张氏后人在此繁衍生息。

公园内绿树成荫,荷塘与草地相映成趣,每天都会有市民前来纳凉垂钓,嬉戏玩乐。张养浩生前也许不会想到,去世数百年后,他的墓地会被整修为公园景点。生前一生为民,身后也能荫蔽后人和一方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