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恨你!"孩子向妈妈伸手要钱被羞辱,家长不能这样做

当孩子伸手向父母要钱时,有的父母利用这个行为培养孩子好的金钱观,而有的父母则会因为金钱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在这件事情上要给予正确的教育,否则会给孩子的性格塑造带来严重的影响,亲子之前也会存在很大的隔阂。

"妈妈,我恨你!"孩子向妈妈伸手要钱被羞辱

潘女士有一个9岁的女儿,亲子关系一向很亲密。然而有一天,潘女士工作上很不顺利,被扣掉了一些钱,这让她积累了很大的不良情绪。回到家时,女儿过来跟她商量:"妈妈,这个月的零花钱你还没有给我,而且我想去书店买书,你可以多给一点吗?"

潘女士这时候对钱很敏感,听到女儿问她要钱,并没有理会。女儿平常喜欢撒娇,这时也一直缠着妈妈。潘女士工作上的不良情绪还在,忍不住生气地把钱包砸到女儿身上,语气恶劣地说:"拿去,都拿走!败家子,一回来就知道问钱,烦死了。"

女儿被砸得懵了一下,接着放声大哭,说:"妈妈,我恨你!"说完就跑回自己的房间了。潘女士心烦意乱,没有去理会女儿的情绪,第二天就当做没事发生一样给零花钱,但是女儿却不要了。

渐渐地,潘女士发现自己和女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女儿变得很沉默,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几乎不会主动和她说话。潘女士找了个时间和女儿沟通,这才知道自己当时的回应伤了孩子的心,心下非常懊悔,给女儿道歉、做出补偿,孩子才慢慢原谅了她。


当孩子问钱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这样做:

1.不能用金钱控制孩子

有的家长使用金钱去控制孩子的行动,给孩子形成了一种"有钱就是王道"的金钱观,这样对孩子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好。

另外,也不要让孩子因为金钱有很重的负担,这样他会感觉很自卑,亲子关系的维持方式也从情感变成了金钱。

2.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问父母要零花钱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对父母的信任。而家长如果因为一时的情绪,或者为了摆明自己的权威,用羞辱的方式给孩子脸色看,那么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严重削弱他们对家长的信任,削弱对家庭的安全感。

当孩子为了好的目的而问钱的时候,家长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来决定是否满足,或者满足多少;即使不能够完全满足,也要和孩子平等地沟通商量,彼此理解,共同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让孩子有一个好的金钱观,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紧密。

今日互动话题:当孩子问你要钱的时候,你一般会直接给还是拒绝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