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韓講故事:老麵包

老韓講故事:老麵包

老韓講故事:老麵包

老韓講故事:老麵包

老韓講故事:老麵包

兒時,最大的誘惑莫過於零食。我的零食離不開中山西路小學大門口的選項,諸如綠色的酸毛杏、紅色的面果果、土黃色的酸棗面與烏青黏稠的稀果子羹。即便這樣低廉的美食也不是每個小朋友都能享受到的,正如我們自己編的童謠:“學校門口啥都有,就是口袋裡頭沒有半分錢!”

那時,呼市中山西路聯營商店東面有一家麵包店。我每天下午放學,路過這家麵包店時,麵包剛剛出爐。香味濃郁、蓬鬆細膩的麵包使我眼睛發亮、嘴裡的唾液不由地往下嚥。為了避免誘惑,後來我總是快步經過這裡,甚至不敢深呼吸。

麵包對我來說是一種奢望。那年月小孩唱兒歌說:“蘇聯老大哥,盧布掙得多,戴著金手錶,出門坐汽車,喝著香牛奶,麵包吃一摞,香腸有的是,啤酒隨便喝。”可見面包和共產主義還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那時的麵包就一種,價格也比較實在,一毛四一個。雖然種類簡單口味樸實,但對於我而言卻如珍饈一般,因為一毛四對我來說也不是小數。舊城北門穆斯林作坊,剛出爐的焙子才五分錢一個。

傳統老麵包,外表紅潤有光澤。組織鬆軟、筋道。可以手撕,所以又叫手撕麵包。那種麵包用料有雞蛋、麵粉、糖、酵母、豆油。純手工製作而成的,發酵用的也是最古老的辦法。如果拿它和現在市場上的麵包相比,最大特點是不粘牙、不死口、有嚼勁,還不是很甜。那種稍微發酸的味道是無法形容的、唯一的。

小時候吃麵包是不容易的。母親每月發工資的那天,我總是哪裡也不去,在家耐心地等她下班回來。這是我每月唯一能夠吃到麵包的一天,也是個幸福快樂的日子。

父親的麵包也給我留下了深刻與憂傷的記憶。那時,父親經常去北京開會,開會也意味著我有可能吃到麵包。

每次會議結束,父親總是扛硬板坐夜車從北京回來。父親滿臉的疲憊,熬紅的眼睛裡佈滿血絲。一進家,他放下那隻再生布手提包,我就興沖沖地衝上前去拾翻。因為我知道,在父親的手提包中,一定有一個或者兩個他捨不得吃而留下來的麵包。

因為擱得太久,麵包已經失去了水份,變得乾燥而堅硬,加上那時的麵粉比較粗,這麵包看上去不像是食物,更像是河邊半風化了的深褐色的石頭。

於是我和妹妹在父母親的主持下,公平地分食那一個或者兩個麵包。分到麵包後,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吃起來,恨不得把舌頭也吞下去。

待麵包吃得只有指頭大的一點時,速度便慢了下來——不是已經吃飽了,而是想將麵包那無比美妙的味道在口腔裡多保留一會兒,哪怕半分鐘也好。等到麵包完全沒有了,我們就開始撿食桌上有可能丟下的麵包屑。

麵包吃完了,我們開始盼望父親再一次去北京開會。那時,我們不知道,父親為了節省兩個麵包,他得有兩個早晨空著肚子坐在會議室裡聽首長們侃侃而談。

那時,我們總是抱怨麵包太少。對此,父親往往抱以羞愧的一笑。其實我們完全忽視了在一旁主持分麵包的父母一絲麵包屑也沒有。

有許多年了,我沒吃過老麵包,老麵包只在我的魂牽夢縈之中。老麵包,不知那是多少人的心頭最愛,然而製作老麵包的工藝早已失傳。據說有人為了尋到老麵包的配方,不惜重金,就為了那不帶任何裝飾的純正味道。終於有一年,聽說內蒙古軍區有一家作坊開始製作老麵包了,麵包的名字叫253,253的配方不知是從哪裡搞到的。

內蒙古軍區的醫院就叫253醫院,麵包和醫院的編號同名,不知有何說道。那次,我和幾個退休的同事結伴前去購買,只見店鋪門前放著一張桌子,桌上的鐵盤子裡整齊地擺著一排排剛出爐的老麵包,上面用一張大塑料紙蓋著。售貨員小姐手忙腳亂地給顧客拾取麵包,然後收錢、找錢,紅撲撲的臉蛋上香汗淋漓。從桌上一大片的空位置可以看出,麵包賣得很火。

這應該是我見過的最軟、最膨鬆的麵包。像是一塊彈性很好的海綿,即使用手使勁地壓扁,幾秒內就能恢復原型。我掰開一個老麵包,裡面密佈著大小不規則的孔洞,之間晶亮的薄膜把整個麵包撐了起來。

我急不可耐地咬了一口,鮮香鬆軟、味道酸酸甜甜、吃在嘴裡有充實感,分明是兒時的味道。我欣喜異常,香味濃郁的253老麵包使我又回到了童年。

那巨大的氣孔和溼潤鬆軟的口感從何而來?老闆說,是因為發麵堅持使用自家培養的天然酵母製作的酵子,發酵就得花上十幾個小時。若是快速發酵就無法產生漂亮的氣孔和薄膜來支撐彈性,也缺少酸香老面獨特的成熟風味。

老闆還說,之所以叫老麵包,是因為它的原料都很純淨、製作流程也很原始。手工精心製作,無任何添加劑、防腐劑。安全原生態,成就了天然極致的美味。

老闆說,他為了買這個配方花了五千多塊錢,現在雖然價錢降了些,也得四千多。一個麵包配方四千塊呀!想不到吧?

我給老闆上了好幾支中華煙,才知道了糖的比例、知道了配方中沒有奶粉、知道了麵包粉中還要摻加中筋粉。然而回來自己試著烤,仍然沒有成功。此事終於讓我明白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道理。

現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懷舊的熱潮。對故人、故鄉和過去生活的懷念,給生活增添了韻味。獨一份的253老麵包因此火了青城。

忘不了兒時我們狼吞虎嚥地吃麵包,母親在旁邊慈愛的神色。我們給母親吃時,她不肯吃,說是不喜歡。我那時真的以為母親不喜歡吃麵包,從此不再謙讓。此刻想起了老麵包就想起了母親,也就有了深深的自責。

後記:

麵包是西餐中最基礎的成分,也是許多家庭在窮困潦倒時得以維持尊嚴的唯一食物。前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裡那句落魄夫婦之間的對話如今已成經典:“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根據考古發現,麵包最早起源於法老統治時期的埃及。潮溼的小麥糊遇到了空氣中的天然酵母。發酵蓬鬆,然後在熱石頭上烘烤,就變成了最早的麵包。但天然酵母在當時並非易得之物,所以有的麵包是沒有發酵的。

以色列人曾作為俘虜在埃及生活,當他們回到以色列時,也將那裡的無酵麵點帶回了以色列。為了紀念這段苦難,他們設立了逾越節,在此日吃無酵餅。耶穌被逮捕的那天,正是逾越節,而無酵餅是他們吃掉的“最後的晚餐”。在此後,耶穌受難,門徒殉道。

麵包雖是食物,但卻永遠不止是食物,在它的基礎上,人們發展出了諸多內涵,比如“要麵包還是要愛情?”但人生的問題,並不需要繁瑣的論證去回答,無言或有聲的行動才是每個人的最佳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