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20年以前电脑32M的内存就够用了,现在32M的内存还不够电脑打开个网页呢?

Modern时代


我是用过32M内存的……

486电脑,支持16-32m内存,32m内存在那个时代就是豪配!

够用吗?

当然够用啦!

毕竟那个时代的电脑运行的是DOS操作系统。

纯字符的命令行界面,想要支持个中文都要加装汉卡……

那时候的电脑基本上就是用来当打字机用的。

办公,打字,输出文件,多媒体概念什么的别想了,那是586时代才有的事儿。

开网页?

哪有什么网页给你开啊?

网络倒是有,但那个时代网络还是个非常稀奇的玩意儿,很少有人会用的,就算用,那也是纯文字的论坛页面之类的东西,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话说那个时代家里装个程控电话都是很了不起的事儿,打电话费用贵得让人肉疼,还用电话线拨号上网吗?一般家庭就算消费得起,也心疼电话费啊!

关键是那个年代网络上根本就没有多少能勾起普通人的兴趣的内容。

然后很快就进入586时代了。

586电脑支持16-64M的内存,号称奔腾1?

然后从奔腾2开始,电脑的内存就开始呈爆发式增长了。

一路从128升级到1G,似乎也没用多少年的时间。

到现在,电脑的内存基本上都是8G起跳了。

随着个人电脑硬件越来越高级,网络也越来越发达,网页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用户被动接收信息到实现更多交互功能,网页功能越来越多,对硬件的要求自然也就越来越高,内存正是硬件的一部分……

如今,哪怕是最低端的电脑,综合性能都远超486时代的DOS机——升级的可不仅仅只是内存哦!


深度鱼丸君deepin


现在用64G内存的电脑,玩个扫雷还是挺好用的,一点也不卡顿。

写下这话的时候,冷不防脖子后面一阵冷风飘过。为啥呢,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刚好20年前自己攒过一台电脑,啊,是不是暴露了年龄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AMD速龙的CPU,最大频率1.1G,32M的TNT2显卡,16GB硬盘,内存应该是SDRAM256M的,那个时候为了省吃俭用买一根内存条,吃了一个星期的馒头,最后终于加到了512M,才发现真快啊!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20年前的电脑,32M的内存是不够的。已经忘了当年是怎么忍受这种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卡到爆的配置的。


我们看这20年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知道了。最简单的方式是,我们看当年的网页:

这是当年的门户网站:新浪的页面。

这是搜狐


2003年刚刚上线的淘宝。


当年的宽带并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人们还停留在56K猫的年代,几乎都是平面的,没有任何的动画可言,只有必须用图片的地方,才会用。

再看看现在的网页:

无论是网页技术还是服务器技术,都让现在的网页的内容量非常非常的庞大,可以夸张点说,一个网站的内容可以是无穷尽的,一个人想不吃不喝把淘宝的每一件商品详情页都打开一遍,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原来的的32M内存,打开网页也不够,现在的32M内存,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手机都已经6-8GB内存了。



综上,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被人骗了,32M内存只存在于586和之后的那个最早的第一批电脑的年代,而这个年代,到现在至少有25年以上了。


互联深8点


记得98年上大学,第一年勤工俭学赚了点钱,自己配了一台电脑,cyrix(不知道有没有拼错)的四合一主板,也就是主板,CPU,声卡,显卡都集成了,为什么选这个,因为便宜。内存32M,这个CPU是200MHZ,还可以超频到233MHZ。😛。显示器是一台二手苹果CRT,那时候还是柱面的,很高级。总共装下来花了2800。记得那时候装WINDOWS95,玩星际争霸也是杠杠滴,还有仙剑奇侠传,魔兽争霸,沙丘2000,帝国时代,英雄无敌3……上网也是毫无压力。其实我觉得应该是现在的系统,特效……耗费了太多资源。


教学易资源


想想二十年前我的第一台电脑真的还是32兆内存,1998年装的,k6II266(那时很多人可以超333,但我超上去不稳定最后稳定在3X100的300),32兆SDRAM内存,那个时期内存是天价一直的梦想加条64兆内存到96兆,可那时64兆的价格大概在1000左右实在换不起,这个梦想直到2000年后我大学毕业工作了才实现,不过那时已经是整个平台都换了。那时用的系统用的是win98,系统占用内存其实不多,关键那时也没什么3D游戏,一般都是DOS下的2D游戏,游戏画面简单关键还不大,一般也就是10兆以内,其他的软件也是很小功能简单(和那时CPU性能还不强有关)所以其实需要的内存并不多,那时上网还在用56k的电话拨号,所以网络很慢网页能多简单就多简单,图片都少(多图杀猫就是那时的梗),但是上网浏览器开久了还是回感觉卡有点抓狂。说那时32兆内存只是因为一个是系统简单内容少一个是内存实在太贵不够用也只能忍忍就够用了。电脑也许对很多人不好理解,但用手机做类比就比较清晰了。当年诺基亚的功能机(其实也就是等同于早期DOS或Win32时期的电脑)功能少内存和存储空间也少的也够用,后来的带JAVA功能的诺基亚就差不多像win98年代的电脑,内存少但也勉强够用,后来到安卓了就像win7的电脑了,慢慢CPU上来了软件功能也慢慢上来了需要的内存也就越来越多了。


无心睡眠424


我的第一台电脑是2000年哥哥开电脑室(这个时候还不叫网吧)的时候淘汰下来的一台,K6的CPU,主频233兆,内存好像是32兆,硬盘3.2G,还有坏道,实际可用空间1.8G不到。

当年它也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学office,玩红警,拳王97,仙剑一dos版,装各种播放器,Winnap, Realplayer, realone, 还有很多已经记不得名字的国外的播放器,就是喜欢看各种播放器的皮肤,造型一个比一个酷炫。

最惨的是,当时迷注册表,买了本书,天天捣鼓。早上花了2个小时刚装好的win98或者Windows Me,还没吃午饭来,系统就崩了,进不去了。


被奶粉齁着了


其实也不够用,仍然记得1999年我的第一台电脑,赛扬366 32m+4.3g硬盘 win98。运行也挺吃力的,大点的应用也是嘎吱嘎吱响。那时候3.5寸软盘拷贝东西的时代哪有太大的应用,上网56k小猫吱吱拨号,下载首mp3音乐五分钟左右,速度3.4k的蹦,基本到不了7k。网页也简单,没现在这么丰富多彩,flash广告都没有呢。


Mengfancy


正好本人第一台电脑就是32M内存,我还清晰记得当时配置。Cyrix赛瑞克斯的CPU.频率233Mhz ,32M的SDR内存,4.3G的5400转ide希捷硬盘,3.5寸软驱,集成显卡,14寸球形CRT显示器,大孔机械鼠标,机械键盘。运行一个红色警戒2分多钟进欢迎界面,以前不知道啥原因,现在评估应该是内存不够,不断调取虚拟内存造成的,那个时代整机5000多元,一个32M应该是大几百元吧,没有升级,服役了几年就直接扔了。


围观群众看下热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不能拿现在的电脑配置和二十年前的电脑配置来对比,因为环境不同,没有对比的基准。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下为什么会存在“20年前电脑32M内存就够用了,现在32M内存不够用”的现象:

1、不同年代,电脑的定位不同

20年代的电脑,其实就是有钱人的“玩具”,而且是不实用的“玩具”。我们知道,电脑只是俗称,准确叫法应该叫做“计算机”,电脑它最原始的需求就是为了做计算用的,一开始没人能想到电脑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那时候的电脑功能主要就是计算类的,然后做些最基本的交互,并不能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因此那时候的电脑都是最低配的,与电脑匹配的操作系统也是简单的,所以对于内存等硬件的要求极低。

而现代的电脑,基本已脱离最原始的需求(计算)了,它已演变为人类的助手,工作、娱乐、科技、生活、金融等各方面都离不开它,因为现代的电脑以及电脑系统越来越复杂多样,自然对电脑相关配件要求较高了。

2、硬件投入换来体验的提升

众所周知,电脑配件越高,运行效率越好。其实手机和电脑同样的道理,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硬件的成本较20年前来说低廉得很多。比如说,现在科技工艺造一颗CPU成本并不高,而20年前因为科技力量的薄弱,制造CPU的成本很高。

所以现代电脑的配置越来越高,价格较以前也会越来越便宜,然后电脑操作系统、各类软件会尽可能的利用更多配置,以此来提升其运行效率,给用户的体验更好。



综上,现代电脑配置比以前的都高,有时感觉还慢,是因为电脑上安装的软件对于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网络圈


做宽带的时候,有用户问我,以前的adsl打开个网页什么的都挺快的,怎么换100M光纤了没感觉比以前快啊?

以前的网页以文字为主,图片都非常小,而且数量不多,一般一个网页几十K就够了,如果你不喜欢在线看漫画之类的的,你根本感觉不到网速慢。现在虽然说是100M光纤了,但图片比以前容量大了,动不动一个网页几十几百张图,还做了各种特效动图,不光同时打开的线程不够,就连cpu和内存硬盘也需要反应一会儿,意思就是,已经不光是网速的事了。

这个回答也适合你的问题。以前的系统容量小,网页什么的也小,32M当然够用。你还没用过常规内存640K的DOS系统呢,大于640K的都叫扩展内存,玩游戏都要求常规内存600K甚至620K,那些是硬性要求,不是你简单的购买内存就能解决的,是需要不断的测试调试设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把常规内存里的东西移到扩展内存里,根据购买的计算机配置不同,很多驱动必须占用常规内存的,就更换或不用该硬件!我曾经连续重启了不知多少次电脑才能玩个类似于超级玛丽的游戏。

是人类的需求提升要求硬件提升,同时更高的要求让现在的硬件无法支持未来的需求,其实是不需要学计算机才明白的道理。


宝木SATURN


时代在进步特别是科技的进化,现在随便几千块就能配套电脑了,放在2000年左右每台电脑都是天价,如何很多人喊着让关公和秦琼打一架,没有多大的可比性,如同在足球领域马拉多纳和贝利都在不同场面上说自己厉害,谁也不服气谁,最后国际足联评选世纪足球先生的两个人都给放上了,到最后还是没有分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计算机老师说刚花了几百块买了一个256M的优盘,可以装很多资料,当时在座的学生们都羡慕不已,这么大的空间能装多少东西,放在现在就是笑话,在市场上还能找到256M优盘就算是奇迹了,当初一个宿舍有个电脑就是新鲜玩意了,大家都会围着看,看别人玩电脑也是一种享受,其实电脑上也没什么游戏,一个windows自带的纸牌游戏都能津津有味的玩上半天,所以讲时代不同兴趣的关键点不一样,如果当时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谁还会去玩这种单机版的小游戏。

由于电脑相对比较少,每次世界杯的时候就是大家围在一起看球的快乐时光,一般球赛还没开始的时候大家就提前到场了,这种看球的氛围在现在的大学里面基本上已经绝迹,大家在一起讨论如何玩下游戏,王者荣耀之类等等成为了主要话题。

现在的电脑配置和之前相比已经快太多了,但是发现有些程序运气起来还是卡的要命,其中大家忽略了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现在的软件开销巨大,大家可以都会有一种这种感觉以前在windows xp上运行软件也是非常流畅,到了win7,win10反而变得如何卡顿了,现在很多软件都采用空间换时间的做法,开机之后就先把内存给占据上,不只是软件这么做,现在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这么玩,明明自己的电脑配置了8G的内存发现开机之后几乎什么也没运行几个G的空间就已经没有了,如果再开几个大的应用基本上电脑又开始卡顿了,从应用开发的角度出发反正现在电脑的配置高,内存和cpu都够用直接提前先把内存给占了,如果每个应用开发者都是这种心理那么结果是无论配置多牛逼的电脑,只要安装的应用多就是卡顿的要死。

有时候想着把系统还原到xp系统,结果发现很多应用已经不支持了,而且微软已经关闭维护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只能讲硬件的进步的速度非常快,但和软件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是慢了半拍,硬件增加一倍的性能需要多少年的积累,而软件增加一倍的内存只需要修改一个数字,没有什么可比性。

硬件的快速发展,给软件的开发壮了胆,以前嵌入式开发都不舍得跑c++程序觉得会损耗效率,但现在java虚拟机都可以玩的转了,现在几乎是个芯片都能运行安卓系统了,软件已经无处不在了。

希望能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