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课堂:主动基金就能赚钱?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一定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买股票的能力。有些人可能会想:我确实不具备专业的投资能力,但是总有人具备啊。我本来我也没打算自己炒股,只要把钱交给专业人士打理,比如购买股票型基金,不就可以了么?

你看,世界上有那么多明星基金经理,什么巴菲特、达里奥、索罗斯、彼得·林奇、包括中国的邱国鹭、冯柳,等等。我要是买了他们的基金,不也能非常轻松地击败市场,投资成功么?

投资课堂:主动基金就能赚钱?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接下来要告诉你的是:聪明的投资者,是很少会买这些主动型基金的。换个角度说,盲目相信所谓专业人士、明星基金经理能给你带来高额的回报,是我们投资成功路上的又一个阻碍。

1、什么是主动型基金

在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主动型基金”的概念。

所谓的主动型基金,就是通过各种人为的方法,比如选股、择时、宏观分析、看技术图表分析等等,来试图击败市场,获得超额回报的基金。你平时看到的各种指数基金以外的股票基金、主题基金、行业基金,都属于这个范畴。

与它相对的概念就是被动型基金,这种基金追踪的是整个市场,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干预,市场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所以它们一般都以指数基金的形式存在,比如我们之前反复提到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标普500指数基金,就都是这种类型,它们靠复制市场来取得整个市场的平均回报。

那么这里的问题显然就是:主动型基金到底能够战胜市场么?换句话说,我们费了那么多精力买了各种天花乱坠的基金产品,它们真的能跑赢指数么?

投资课堂:主动基金就能赚钱?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在2018年,标普指数官方进行了它每年都会做的一个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里,美国股市里到底有多少主动型基金经理能够战胜市场。

总体结论就是:从10~15年的长期来看,92%左右的专业人士是无法赢过指数的;如果把统计年限放宽到3~5年,基本有85%的基金经理无法打败市场。

也就是说,在浩如烟海的几千只基金里挑出那个能给你挣钱的主动型基金,本身是个概率极低的事件。而且这个结论,基本在各个国家都是成立的。

那你可能会问了,如果我只做短期的投资呢?以一年为期限的话,主动型基金跑赢市场的概率就有可能超过50%了,如果我做更短期的投资,是不是意味着赚钱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呢?

答案是可能性也很低。

你回想一下自己在挑选基金的时候,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什么?是过去的历史业绩。而且不管是投资的网站和应用,还是媒体或者朋友,一定都是大力宣传和推荐过去一两年收益特别好的基金产品。你不可能给别人推荐之前都在亏钱的东西吧——那么依靠历史业绩选择基金,真的有效么?

投资课堂:主动基金就能赚钱?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关于这个问题的权威研究其实也浩如烟海了。

比如著名的先锋领航投资集团就做过这么一个统计,同样针对的是美国市场:他们先是找出了从2004—2006年三年里回报超过平均值的基金并且买入。然后,在接下来的每一年里,只要某只基金的过去三年的回报跌到了平均值以下,就把它卖出,然后买入表现最好的20只基金。最后,来统计从2004年到2013年十年里这种投资方法的回报。

那作为对照呢,另一边的投资策略是:随便投资一些基金,除非这只基金被关掉了,否则坚决不卖出。

你应该听出来了,这两种投资策略,一种是典型的“追涨杀跌”,什么表现好买什么;另一种是,买入了就不管,长期持有十年。

那么结果如何呢?

先锋领航投资集团统计了两种投资策略的各种可能情况,最后发现,无论你是买成长股、价值股、大盘股、小盘股,甚至混合股,只要你根据历史业绩好坏来判断一只基金靠不靠谱,那回报一定是不如买入持有不动,不瞎折腾的策略。而且平均差距有2~3个百分点。

投资课堂:主动基金就能赚钱?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红色柱体图为持有不动策略,黄色柱体图为追逐业绩策略

2、专业人士就能更专业?

好了,你现在知道选出一只能给你挣钱的基金有多难了。有些人可能还想问,是不是因为我们还不够专业啊?对有经验、懂金融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不是会好一些?

同样,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大型机构,因为钱非常多,所以除了自己投资之外,也需要找专业基金经理来打理资产,比如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养老基金,哈佛大学的校友捐赠基金等等。所以对于这些机构来说,它们的天职,或者说是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把好的基金和基金经理给挑出来,然后放心地把自己旗下的钱交给这些基金来打理。换句话说,挑选基金的能力就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他们干的怎么样呢?

美国有两位学者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研究,他们选择了417只养老基金,研究了他们在1994 年到 2003 年这十年里的8755个基金选择决定,最终发现,这八千多个决定,没给基金带来任何价值。

投资课堂:主动基金就能赚钱?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比如,这些人会根据业绩,撤掉一些基金经理,换上新的基金经理,但事实上,被撤掉的基金经理在被撤掉之后,平均表现是更好的,而新换的基金经理,拿到钱之后,平均业绩就变成了负数。

说白了,这帮养老基金的专业人士也在追涨杀跌,判断能力也非常堪忧。而且,这种情况在各种机构里都相当普遍。本质上就是因为,能创造超额收益的优秀的主动型基金经理实在是太少了,别说我们了,就是专业人士也很难挑出来。

3、投中股神?

当然,有些人还可能不甘心,想:万一呢?万一我要把钱交给巴菲特或者彼得·林奇了呢?

好,我们假设这件事发生了,你发现了彼得·林奇这位股神。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我们都知道,彼得·林奇从1977年到1990年掌管了富达旗下传奇的麦哲伦基金。在他治下的这13年里,林奇先生的年化回报率是惊人的29.2%,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是当之无愧的股神。你要是真能一开始就发现彼得·林奇·,从投进去到他光荣退休,你的一块钱就能变成28块钱。

投资课堂:主动基金就能赚钱?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彼得·林奇

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一些别人忽视的地方。

比如说,你可以把林奇的这13年生涯分成两段来看,然后你就会发现,前半段的林奇确实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平均每年都要跑赢大盘超过25%。这个时候,他掌管的这只基金的规模有多大呢?平均在4亿美元左右。

后来,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发现了他,所以等到后半段,基金的平均规模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那这时候林奇的业绩如何呢?他平均每年跑赢大盘的幅度,已经从25%掉到了1%。

也就是说,在彼得·林奇掌管这只基金的前半程中,他的表现极为出色,而后半程他的回报已经和市场水平非常相近了,而后面这个阶段,当然也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发现了林奇超高的投资水平,把钱投给他的基金的阶段。

所以也可以说,投给彼得·林奇的绝大部分钱,其实并没有击败市场。

所以: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能力非常出色的基金经理,但是等到我们能发现他们的时候,可能已经很晚了。

投资课堂:主动基金就能赚钱?不要盲信专业光环

而那个时候受到基金规模、投资门槛、风格转移等等原因影响,我们想要从他们身上赚到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钱,也非常难了。而且由于投资这类基金还要付出额外的管理费和其他成本,跑输指数的可能性还更大一些。

所以,与其相信自己是可以发现千里马的伯乐,更理性的方式是投资被动复制市场的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