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去先吸10塊錢兒的?小漁村富得流油,老傳統晒蝦打蝦,想吃太難


這是深秋時節在小漁村權家屯司空見慣的場景——曬青蝦。司空見慣並非簡簡單單,那麼,這個位於遼寧丹東的小漁村,究竟有多不簡單呢?富得流油,甚至呼吸一口都是錢。

海鮮味兒的熱氣,氤氳升騰。這位大姐一邊攤鋪剛剛煮熟的青蝦,一邊笑呵呵地說:味道怎麼樣?先吸10塊錢兒的?僅僅吸10塊錢怎麼可以,不嘗幾口曬乾的青蝦,枉來這裡走一遭。小漁村人對自己的曬蝦自信滿滿,“東西好價格就高啊,一斤活青蝦,收貨價20元左右,曬乾了賣得多少?除了打蝦米去蝦皮,其他的我們都是手工作業。”

大笊籬往大鍋裡這麼一焯,煮熟的青蝦就被撈了出來。濃郁的鮮氣撲面而來。看上去,這樣的過程似乎簡單、笨拙甚至原始:大鍋、清水、食用鹽……煮青蝦的大姐來了一句:這是要上餐桌的高檔食材,不能搞得花裡胡哨。


煮熟的青蝦被攤鋪在架子上之後,得抬到院子裡曬。曬蝦打蝦米固然很賺錢,但完全受制於天氣:陰雨停,晴好曬,只有在這樣通透的天空下才能甩開膀子大幹。

其實戶外曬蝦更像是一個瀝乾水分的過程。想使熟蝦成為幹蝦,必須經過後續的烘乾過程。

小漁村的男人將曬得半乾的青蝦放到烘乾機裡。很早年以前沒有烘乾機的時候,幹蝦的獲取完全依賴戶外陽光,過程比較漫長。

女人們將烘乾的青蝦倒進打蝦米的裝置裡。蝦皮被篩出來,裡面就是半成品的蝦米了。很早以前,這個過程只能使蠻力:將幹蝦裝進麻袋,漁村裡的男人對其摔打去皮,這也是打蝦米最耗力氣的環節,效率低。

打出來的蝦米是這個樣子,但這還不是能擺上餐桌的蝦米,接下來需要更為繁瑣的篩和挑挑揀揀。

這僅僅是篩。篩過之後,要對留在篩子上的蝦米挑挑揀揀,剔除其中的細小雜物,等著買家來驗等看貨,整個過程精益求精。如果不過關怎麼辦?返工,沒得商量——能把蝦米擺上餐桌,的確不簡單。在此,為祖祖輩輩曬蝦打蝦米的小漁村人點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