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點擊右上角【關注】教育資訊研究中心頭條號,獲取更多教育資訊和學霸秘籍

有不少家長反映,開學一個多月了孩子卻好像遲遲進入不了狀態,在生活上家長已經把料理得妥妥當當,為什麼孩子在學習上還是不主動,平時做事也拖拖拉拉?

為什麼孩子每天都要家長三催四請才肯去做作業?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承擔起學習的責任?

也有的孩子說平時在作業、考試中碰到難題不會解,完全沒有思路,上課又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導致開學就掉隊,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家長怎樣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主動性?而孩子們面對難題應該怎樣思考才是對的?對於教育和學習上的種種困惑,深本創始人鄒老師將親自為家長孩子們解惑:

孩子學習不主動的本質是缺乏責任感,家長應該這樣做!

很多老師家長們習慣了傳統的做法,不知道講題是替代學生思考,另外也擔心不講題,孩子就學不會,然而不讓學生動腦才是害了學生。

在生活中,家長們過多的“包辦”其實也是替代,剝奪了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家長對孩子太好,其實是對孩子不好!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事後張爺爺感到非常氣憤,求助鄒老師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壞”?又應該教育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長跟張爺爺一樣幫孩子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其中有一位媽媽每天幫孩子調好鬧鐘,有一次卻調錯了時間導致孩子起床晚了,上學遲到被老師責罰,而孩子回家就責怪媽媽連累自己被批評!

無論是被孫子“踢”的張爺爺,還是被孩子“責罵”的媽媽,鄒老師都表示同情和理解,為什麼鄒老師卻說是家長“教”孩子踢自己一腳,也是家長“教”孩子罵自己的呢?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應該被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首先,穿襪子是誰的責任?

爺爺非常愛護孫子,每天早上都幫孫子穿衣服、刷牙,喂吃早餐等等,日常瑣事通通包辦, 爺爺認為,愛護孩子,就應該幫他。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時間長了,穿襪子就成了家長的事,穿好了自然沒事,一旦穿歪了,孩子就容易發脾氣“踢”一腳家長。

出現這個狀況的本質原因其實是責任的問題。家長若是承擔了本屬於孩子的責任,孩子就會認為責任就是家長的。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有些家長說,孩子不做作業,為了讓孩子做作業,家長就用錢作為獎勵讓孩子做作業,從開始的1塊錢,加到5塊,10塊才肯做,如果沒錢,孩子就不做了,試問作業到底是誰的?

爺爺幫孫子穿襪子有三個結果,第一,孩子失去成長的機會;第二,會被同學、夥伴們嘲諷不會穿襪子;第三,孩子會認為穿衣穿襪子是家長的責任。

對此,家長們應該怎樣做才對?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首先是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孩子不會做就教,指出錯誤讓孩子改過來,其次,如果孩子穿好了就鼓勵,穿不好就批評

李爺爺這麼做不僅讓孫子學會了穿襪子,還學會了其他生活技能,孩子回到學校分享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受到老師同學們的表揚,自信心也隨之增加。

同樣都是孩子,同樣都是家長,但是做法不一樣,效果就會不一樣,人生也就不一樣。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但凡家長叫孩子做作業,那麼作業就變成家長的,你就要承擔責任,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跟孩子明確作業是誰的,不要用獎勵或代價形式讓孩子做,一旦這樣要求孩子,責任界限就會變得模糊。

家長首要任務要給孩子賦予責任,我們只有給孩子方法、給他們機會去思考、才能真正鍛鍊孩子們的能力,將來在大考中才能考出好成績。

下面我們來做一道中考化學題,當時有個學生很困惑,不知道正確答案是哪個,到底怎樣思考才是正確的?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當時我首先問學生,你是怎麼思考的?

他說,這道題考純淨物,一看石灰水就髒,鐵水也髒,於是在A和B之間猶豫了,也拿不定主意到底選哪個。

接下來我們用深本的方法去做,首先用知識思考才是對的,家長不但要學會這個方法,還要轉變觀念,懂得如何引導孩子怎麼思考!

引導孩子孩子正確思考,關鍵要讓孩子理解這兩個問題!

首先問孩子,用什麼方法思考才正確的?其次,題目考的是哪個知識點。

對於這道題,考查的不是哪個乾淨,哪個不乾淨,而是純淨物的定義。其實學生並不需要老師教才能學會知識點,學生們可以查書本,也可以上網搜索,讀懂了定義,就能用來思考解題。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當時那個學生查出了純淨物是由一種成分組成的聚合物,礦泉水有氫有氧,空氣包含氮、氧等元素,石灰水也有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也不止一種元素,而鐵水只有鐵元素,所以答案是D。

【思考題二】

下列屬於純淨物的是( )

A.純淨的礦泉水 B.純淨的空氣

C.潔淨的石灰水 D.鐵水

(*純淨物的定義:純淨物是指由一種單質或一種化合物組成的聚合物)


學生用知識思考,最後也做對了,他非常開心,回家後知道了複習的方法,先學會知識點,再用知識點思考,出題人其實很聰明,學生們做題不能表面,一定要認真,深入知識思考才是對的。

深本數學通過20年的潛心研究,發現了題目的本質規律,找到了科學正確的思考方法。接下來我們來講科學、正確的思考方法,甚至連家長自己也能想出來,親自經歷一遍能夠更好的理解深本方法。

用知識思考才是科學、正確的思考方法和思維模式!

那什麼是知識?為什麼知識這麼重要?

知識是數學上的定義,定理,公式等,知識是數學的法律,也是解題唯一正確的依據,大家要注意是唯一,而且知識是具體的、清晰的、用它思考一定對。

回到下面那道題,我們嘗試用知識來思考解題,這道題考查的知識是什麼?

其實就是考偶數的定義,只要我們掌握偶數的定義,用偶數的定義思考,就一定能想出來,而且一定對。

【思考題】在所有偶數中,最小的是____

A. -2 B. 2 C. 0 D. 不存在

(*偶數的定義:2n叫偶數,n為自然數,n=0,1,2,3……)


定義寫得很清楚,根據這個定義思考,這道題的答案便一目瞭然。

很多學生不知道用知識來思考,平時學習只會聽老師講,記背老師的解題模板,同時也有一些老師講課時只是表面過一遍,沒重視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點。

其實答案不重要,家長們要認真反思我們應該怎麼思考,怎麼引導孩子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們太長時間站在模仿的角度看問題,用做過來思考,不知道題目所蘊含的知識點,只是機械地記背老師的想法。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老師和家長也站在主觀的角度,把做過的經驗講給孩子聽,所以我們不難發現經常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老師、家長跟孩子對不上。

老師家長困惑,為什麼孩子總是不理解自己所說的,因為家長老師們著急,站得的角度比較高,只是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孩子,由於孩子沒經歷,所以沒感覺,也理解不了。

因此,家長們一定認真反思這個問題,而深本站在客觀知識的角度看問題,一定對!


家長看過來,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今天分享的是正確的解題思考方法以及家庭教育的智慧,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考方法,讓孩子學會思考,而家長則學會如何引導。

深本的學習方法能夠讓孩子自己能學會沒學過的知識,長期堅持使用深本方法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也提升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不用家長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