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平安最新人事變革

一文看懂平安最新人事變革

【這是雪貝財經的第124篇原創文章】

平安布棋

中國金融業的競爭,早已從槓桿的軍備競賽,進入到組織建設和精細化管理的比拼。就如巴菲特所說,CEO的價值應當來自資本配置,管理者除了投資者的身份不該有其他。

但是,除去財務上的表現,管理者的組織價值又從何而來?過去幾年,馬明哲正在給出他的答案——人力配置。

如果說為股東創造財富是所有CEO的終極競技場,那麼目前來看,為中國平安50多萬股東選拔高管團隊甚至接班人,則是創始人馬明哲最為核心的管理使命。

創業守城三十載,馬明哲深知打造百年老店,維持基業常青最終依靠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他創設的制度生命力。

2018年末,借鑑全球超大型公司的治理經驗,中國平安引入創設了“聯席CEO+職能執行官”的管理模式,這也是成立三十年來最大的一次高層變革。(見早前文章《平安革新》)

隨著中國金融業進一步的雙向開放,馬明哲未來還有著更大的使命——帶領中國平安在全球金融業的競技場贏下比賽。

A股最能賺錢的榜單中,儘管頭名一直是工商銀行,但它的淨利潤增速,前三個季度不到6%。

而中國平安的三季報顯示,實現淨利潤1295億元,同比增長63.2%,ROE(股本回報率)更是超過20%。

無論是增速還是ROE,這在其他大型金融機構的財報中無法想象。

一文看懂平安最新人事變革

超60%的淨利潤增速,也是平安近十年最高的三季報成績,這對於體量超過7萬億元的金融巨頭並不容易,放眼全球,也無人能望其項背。

大象何以起舞,並且估值也高於同儕?原因無他,來自於先進的公司治理模式和組織迭代。

一年前是創設聯席CEO,這一次則是對這一制度進行優化。

跟隨三季報一起發佈的,還有一則重要的人事公告:公司監事會選舉孫建一接替顧立基擔任監事會主席;董事會推薦謝永林、陳心穎接替孫建一、蔡方方出任公司執行董事,選舉任匯川接替孫建一出任副董事長;董事會聘任謝永林出任公司總經理,聘任蔡方方、黃寶新出任公司副總經理。

中國平安自去年就將業務調整為三大業務群,根據分工,謝永林管理公司業務群、李源祥統籌個人業務群、陳心穎負責科技業務群。

此次謝永林和陳心穎進入董事會序列,意味著三位聯席CEO全部手握董事會投票權,管理職能和戰略影響力都得到擴大。這也可以看出,此次平安董事會對於聯席CEO機制,持非常肯定的態度。

對於部分高管崗位和分工的調整,則顯示出董事會對這一機制的不斷優化,以及堅持人盡其才的方法論。

對於平安而言,孫建一到監事會能夠發揮其權威作用,任匯川接替孫建一,在董事會事務層面以及對外溝通協調上也有自己的比較優勢。

而謝永林出任集團總經理,兼任聯席CEO,在內部的問答交流會上,原總經理、現任副董事長的任匯川給出了他的邏輯:

由謝永林任總經理,可有效解決總經理崗位與聯席CEO機制之間存在的職責交叉和重疊問題,能夠進一步提高決策和執行效率,使分工更清晰、責任更明確、協同更有力,符合“聯席CEO+職能執行官”集體決策機制運作需要。

馬明哲的管理方法論曾談到,打造百年老店,既需要鐵打的營盤,也需要流水的兵。

有了先進的組織建設制度和公司治理模式,才有因勢因時的高管流動,這為平安業績超預期打下了管理基礎。

管理究其本質在於利用商業世界的不確定性,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不確定性越大,個人作出錯誤決策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此,中國平安的管理層選擇了“聯席 CEO+職能執行官”的決策模式,重大事項經三位聯席CEO討論決定,同時三大業務的職能執行官也有相應話語權,最大可能地降低個人在戰略層面上的失誤,提高決策效率,以集體決策對沖不確定性。

平安的公司治理範式可以概括為:集體決策、分工負責、矩陣管理。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樣的集體決策機制,和此前阿里巴巴的組織升級不謀而合。

一文看懂平安最新人事變革

2015年底,阿里巴巴升級了“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模式:前臺更加精簡,聚焦於客戶的需求並快速響應;支持類業務放在中臺,為前臺提供數據、業務和技術的需求。

“聯席 CEO+職能執行官”,實質是決策的分佈式架構。三位CEO降低了前臺業務群的決策負擔,扮演了管理決策層面的“大中臺”角色。

如今平安立足於“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綜合金融模式,以客戶服務為導向,這意味著客戶需求會指向一個個不同的小前臺,實際是由中臺快速提供數據、業務和技術。

要保證業務的敏捷反應,首先是確立決策的敏捷,其次是不同業務單元來分工負責。

這樣看來,“聯席 CEO+職能執行官”制度,滿足了複雜多元的金融業務對於敏捷決策的需求。

平安如此大的體量,“CEO+職能執行官”的管理設置,從組織架構上看,實則是讓每個經營中心同時也成為決策中心。

由於嚴格的利率管制、激烈的同行競爭,通常看來,銀行和保險行業極少看到寬闊護城河的公司。

其中在於,一般情況下,保險產品難以獲得高溢價,原因也簡單:投保人不會為容易複製的產品支付較高溢價,加上價格彈性相對有限,必須更多地依賴有效的成本管控。

於是,成本控制成為了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對於整個金融行業而言,成本優勢也是極為重要的護城河。

成本控制和成本優勢從何而來?由人才支撐的管理能力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馬明哲曾在內部談到,一支國際化的優秀人才隊伍+制度文化才能帶來持久的領先優勢。

一文看懂平安最新人事變革

此次人事調整後,平安的管理團隊越發呈現出年輕化、專業化、國際化的三大特徵,這三大特徵也為管理能力提供了極大的競爭壁壘。

首先是年輕化。

其中,平安集團總經理、聯席CEO、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51歲、聯席CEO李源祥54歲,集團副董事長任匯川也才剛剛50歲,聯席CEO陳心穎更是隻有42歲,CFO姚波49歲,高管年齡較其他大型金融機構,有著顯著優勢。

其次,專業化。

此次擔任總經理一職的謝永林,自1994年就加入公司,曾先後在保險、銀行、投資等業務線擔任重要職務,並在平安證券陷入萬福生科造假困境時,扮演過“救火隊長”,擁有跨行業的專業水平與經營能力。

陳心穎自2013年加入平安,目前統籌科技業務群。一位畢業於MIT的高材生,畢業後在麥肯錫工作一路升至全球合夥人。

在她掌舵下,平安在基礎軟件科技研發取得重大進步,註冊的專利超過2萬項,在全球金融科技方面的專利數量排名第一,在醫療科技方面的專利排名第二。

國際化最直觀的表現是,本土派與空降派的融合協同,並利用國際化的金融經營制度與理念,持續培養本土人才。

謝永林、任匯川是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平安的本土派高管,而李源祥、陳心穎和姚波,是自國際企業的外籍高管,

此前外界紛紛猜測馬明哲引入聯席CEO制度,也是為自己退休做準備。

任匯川也提到,作為集團董事長,馬董事長未來將繼續在公司的重大戰略轉型、商業模式創新、科技創新、人才梯隊培養和文化建設等方面,發揮核心領導作用。

年近90歲的巴菲特仍然活躍在投資與管理一線,還有2個月才64歲的馬明哲,才剛步入管理生涯的中年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