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班主任直言:学习上最吃亏的,是这3种孩子!愿你不是第一种

你还在为孩子学习成绩提不高而烦恼?

然而,让许多教育者们更担忧的,却是这一点——据今年上半年的微博一项数据调查,超6成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其中课业压力,是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要素。

俗话说:好的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

所以,我们喊了很久的减负。但效果,似乎一直不太理想。这其中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减负力度不够,甚至并不是体制内的教育压力过大造成的。一味的减负,也许更可能会加重这样的“睡眠不足”现象。

因为我发现,许多孩子是在生活习惯,学习方式、方法、效率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清华班主任直言:学习上最吃亏的,是这3种孩子!愿你不是第一种

01 学习时无法专注的孩子

在今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指出,除课业压力外,3C产品(手机、平板电脑之类)已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二大因素。

睡眠情况较差的孩子,有41.9%在睡前会接触电子产品;而在睡眠情况较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7.4%。

但我认为,这不单单是“睡前玩手机”,带来的影响。

我曾经找过40多个家长,搞了一个家庭调查,通过与他们孩子平时的学习状况进行比对,我发现像这样“睡前玩手机”的孩子,还普遍存在白天学习专注度低,真正入睡时间太晚的现象。

回家的时候不及时开始完成作业,学习的时候三心二意,导致学习时间的战线拖拉太长。表现上好像一直学习任务都在做,其实真正花在了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

“沉迷”电子产品对于孩子学习精力的分散、消耗,更值得每一位家长警惕!

清华班主任直言:学习上最吃亏的,是这3种孩子!愿你不是第一种

02 认为勤奋读书等于熬夜学习

早些年间,一本“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心灵鸡汤读物,让许多人误以为,哈佛大学的学生,真的每天都学到半夜凌晨。

在过去,我们看到的,许多媒体报道上学霸的成功经验,也总免不了熬夜苦读这一项。

或许这正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像“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促人发愤的成语典故,场景都是发生在令人昏昏欲睡的夜晚。这仿佛就像在暗示着什么。

但事实的真相,摆在眼前的是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从来不拼命瞎熬夜。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孩子是聪明,但结合我自己考上清华身边同学的例子,还有我从教10年的经历来看。他们还有一个特点,是学习效率高——会利用时间。

比如白天的课间,有的孩子就会把一定量的作业完成,做好课后的复习、课前预习,回家的路上就做好总结,回家先完成什么作业。

他们懂得利用自己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思考、总结。这才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清华班主任直言:学习上最吃亏的,是这3种孩子!愿你不是第一种

03 不会整理错误、缺漏的孩子

上面我们提到,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思考、总结,是一个“聪明的”、“会学习的”孩子的特点。

记得不知道谁说过的一句话:“勤奋不仅是一种态度,还应该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巧”。除了不熬夜学习、专注学习、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外,勤奋的人还应该懂得适时地总结自己的技巧,查找自己的漏洞。

很多中学生大考前几个月复习的时候,一味盲目刷题,很辛苦但是效果却不好,这时候我都会建议他们把自己曾经错误的题型拿出来看看。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这样养成整理的习惯,翻看的时候或因为没有分类整理,也不知道从何看起。

这样就看似花了很多时间做题、练习,但其实的效果却大打折扣。更有很多学生贪图刷题的量,所带来的“成就感”,完全不进行总结、反思的工作。

这样在学习上,其实一定是吃大亏的。

清华班主任直言:学习上最吃亏的,是这3种孩子!愿你不是第一种

中国老人们常说,吃亏是福。

但是在学习上,我希望每个孩子,都不要吃这3种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