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荷兰语或非洲语中,人们提到“Biltong”,某种程度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的意思就是“干肉条”。就是把牛肉或猎兽肉切成细条,撒上香草和调味料,用盐和醋进行保存处理后晒干,可以长期保存。如今,这样处理的肉干一般作为零食出售,但是在过去,对南非的初期荷兰移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食物。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1602年,六十家荷兰商行合伙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公司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船队,可发行货币,它垄断了西欧和香料群岛之间的往来贸易,经营东印度群岛的胡椒、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商品。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商船队从荷兰到远东的单次航程通常需要八九个月,穿越印度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为了补给淡水、蔬菜、水果和新鲜肉类等给养,需要在中途建立供应站。1652年4月,第一批153名荷兰移民抵达好望角,建立了非洲的第一个荷兰殖民地。这些移民都是东印度公司的雇员,根据东印度公司下达的指令来种植作物、饲养牲畜,产品由东印度公司定价收购。起初,公司并不打算将这些雇员永久留在那里。但不久后,一些荷兰雇员为了摆脱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控制,开始向内陆地区移民,这就是最初的“布尔人(boer)”,boer是农民的意思。再后来,更多的荷兰人和受迫害的法国胡格诺教徒前来定居,他们以开普敦为中心,向四周扩大为开普殖民地。其中一部分人修建了农场,还有大部分人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带着家畜从这个牧场到另一个牧场来回转移。后来,他们逐渐逐渐独立门户,所使用的荷兰语衍生出来的独特方言,最终成为非洲语的一种。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 上图是1804年塞缪尔.丹尼尔的作品,画的是大马车旁野营的布尔人族人。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这些布尔人一直居住在开普殖民地的外沿,有事的时候无法向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求助,并且转移到新的土地后,武力冲突成了家常便饭。刚开始他们是与住在开普地区的科萨人发生冲突,到了18世纪末,又与北东部的科萨人起冲突,当地的科萨人又不断受到持续扩大的祖鲁人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的农民建立了民兵组织,被称为布尔人的军队。布尔军队的成员各自属于自己的团体,但必须随时响应召集。这个军队,用军事术语来说就是非正规的轻骑兵队。他们在当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捕猎野生鸟兽,吃自带的药丸。而干肉条是一种重量轻、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还可以边走边吃,也可以放进炖菜和汤里煮,作为军队的粮食可以说是完美的。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 这是一幅关于布尔军队的画,是19世纪末德国画家哈因里希.艾格斯德鲁法的素描。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1795年,法国入侵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没落了,随后,英国趁机占领了开普殖民地,因为这里是通往印度的航线上一个重要的驿站。1814年,作为拿破仑战争的战后处理的一环,荷兰把开普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人开始把影响力扩大到布尔人居住的土地上。最初,英国还派军队协助布尔人持续跟科萨人作战,但在1830年代末,布尔人部落中出现了“应该大量移民到非洲内陆地区去”的意见,这也是继承他们先人传统的事情。他们向东北前进,建立了多个独立布尔人共和国,包括纳塔利亚共和国、德兰士瓦尔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构成了现在的南非东北地区。

这个大迁徙,也就是所谓的“伟大的旅行”是怎么开始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这似乎不仅仅是为了继承开拓者精神和为畜牧寻找新土地的愿望。有一种说法是,布尔人并不喜欢被英国统治,而且英国人似乎也不愿意帮助他们与哥萨人对战。布尔人此时已与科萨人持续战斗了60年之久,也没有为了结束纷争而引入促进人种之间平等团结的方案。另外,英国当时也在向废除殖民奴隶制的方向发展,但原本拥有奴隶的布尔人却几乎没有这个意愿。于是布尔人决定离开开普殖民地迁往内陆,维持原有经济结构,建立自己的国家,以摆脱英国的限制。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1836年春天,大批不满英国殖民政策的布尔人农场主,抛弃了自己的牧场和房子,驾着牛车,赶着牲口,带着全部家当和奴隶,离开原先居住的赫克斯河谷和布立德河谷,开始向南非内陆地区大迁徙。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 这是1900年左右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拍摄的照片,布尔人的确是一支顽强的军队。


布尔战争

自从19世纪50年代布尔共和国成立后,布尔与相邻的祖鲁王国缔结了和平,英国也在静观布尔人的动向。1867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在金伯利地区发现了钻石,接着在德兰士瓦共和国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金矿。因此,不仅是开普殖民地,世界各地的人也大量涌入这个地区,这个地区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且这个时期,英国在非洲实行扩张政策。例如开普殖民地首相塞希尔.罗兹曾表示,希望英国的殖民地从开普到开罗变成一片废墟。如果是这样,英国和波尔共和国之间的纷争将不可避免。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1880年爆发了第一次布尔战争,虽然这场战争在第二年就签订协议结束了,但在发现布尔共和国的金矿床非常巨大后,1899年又爆发了第二次布尔战争。这次战争比第一次更长,费用也更多。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第二次布尔战争,从布尔军队包围驻扎在利迪史密斯、马菲金、金伯利的英国军队开始,英国不得不向南非调遣大规模的增援部队。英国方面认为波尔军队数量少,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但在英国军队解开包围之后,布尔军队转变为游击战,这场游击战持续了两年都几乎没有要结束的迹象。布尔人即使没有粮食补给也能维持数周,只要吃野生鸟兽或随身携带的干肉条就行,这与需要不断补给的英国正规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英国人看到布尔人为了保卫自己国家的坚韧和斗志,决定重新全面考虑这次战斗的策略。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意识到仅仅使用军事手段是不能打破布尔军队的游击战术的,英国人以封锁为目的,开始了镇压作战。同时,英国军队司令官是布尔人,他们对布尔人的农场采取焦土政策,烧掉农作物和家畜,农场家族的所有成员被关进集中营。在那个强制收容所里,许多女性和孩子因为生病和饥饿而丧生。在这种野蛮战术之下,1902年5月,布尔人投降了,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讲和条件。战争终于结束了,布尔共和国归于大英帝国的统治下。再后来,这个地区的英属领地被合并,形成了南非联邦。1961年,这个南非联邦从英国独立出来,成为了南非共和国。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在这之前说到的布尔战争中,布尔军队在进行游击战时靠随身携带的干肉条来维持战斗力。对,现在要说的就是这个干肉条啦。干肉条通常分湿型、中等型和干型三种,这是由干燥时间决定的。以前是挂到户外晾干风干晒干,现在一般都是放入烤箱里低温烘干。湿型干肉条只需烘干1、2天,但如果是干型的,最长可放在烤箱里烘干大约两周。只要花两周,就能保存好几年。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 干肉条的传统做法。肉类保存处理后,自然干燥。


Boerewors农夫香肠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有肉干就一定会有香肠。农夫香肠是南非的特色,起源于开普殖民地的荷兰殖民者。在牛肉末里混合香菜籽、肉豆蔻、丁香等各种香料,灌进肠衣制作而成。荷兰香肠也是同样的制作方法,不同的是它使用猪肉而不是牛肉。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由农夫香肠进阶而来的是“干香肠”,使用材料基本相同,自然干燥之后形状更细,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如今,干肉条不仅能在南非买到,在世界各地的肉店和超市也能买到,特别是南非系的大型社区,绝对会有。干肉条大部分是牛肉,但也有使用其他各种肉来制作的。

在咱们国内大大小小的超市里,都能买到全国各地特产的牛肉干和猪肉干,各个地区制作的肉干口味口感都不一样。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有名的厦门猪肉脯、靖江肉脯、藏区的风干牦牛肉、内蒙的半干牛肉条、四川的灯影牛肉、云南火烧干巴、广西牛肉腊八......麻、辣、鲜、香,看着就很诱人。


《食史百味》漂泊觅新家、抗争为自由:布尔人与干肉条


形态也很多样,肉丝儿、肉粒儿、肉脯、肉条、肉肠、肉枣......除了牛肉、猪肉还有鸡、鸭、兔......

不说了,走~逛超市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