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挣钱,92岁老人哈尔滨街头摆摊40年!年年从海南飞回来给人修鞋

前几天,

“身边正在消失的职业”,

被推上微博热搜,

很多网友都提到了修鞋匠,

纷纷怀念起,

当年巷子里那混杂着浓厚市井味的小摊。

不为挣钱,92岁老人哈尔滨街头摆摊40年!年年从海南飞回来给人修鞋

今年92岁的冰城老人马全才,很可能是目前全国年纪最大的修鞋匠。他每月退休金3000多元,每年到海南过冬,夏秋回哈尔滨摆摊修鞋。

他修鞋不为生计,只为锻炼筋骨儿,儿女们劝他歇歇,老人却摆摆手,笑道:“邻居们还等着我修鞋呢,我的目标是修到95岁!”

不为挣钱,92岁老人哈尔滨街头摆摊40年!年年从海南飞回来给人修鞋

九旬“劳模”

过大寿当天仍要上半天班

10月19日上午9点半,哈市香坊区安居社区。在一间不到四平米的修鞋铺里,92岁的马全才老人正忙着帮一位女士换鞋跟。小屋里摆满了各种修鞋材料和工具,墙上挂着一面印有恭贺新婚字样的老镜,看上去年代感十足。

单从外表看,马老一点儿也不像个“20后”,一些来修鞋的人问他:“大爷,你今年七十几了?”他嘿嘿一笑,有点儿得意地答道:“92喽!”他眼神儿很好,修鞋时甚至连老花镜都不戴。一位拎着运动鞋在修鞋铺门口排队的小区居民,跟记者夸起了马老:“这片就这一个修鞋铺,多亏了马大爷,要不我得拎着鞋多走两站地!他干活细、要价低,大家都爱找他修鞋。”

不为挣钱,92岁老人哈尔滨街头摆摊40年!年年从海南飞回来给人修鞋

马老在安居社区修鞋快十年了,他以前住在这儿,几年前,孩子给他换了个比较远的电梯房,因为舍不得离开这些老顾客,每天早上拎着饭盒,坐12站公交车来这修鞋,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半一直守着铺子。

马老有十个儿女,如今四世同堂,大女儿都七十岁了。“咱家不缺吃不缺穿,你还折腾啥?”老伴、儿女、孙辈们轮番劝老人在家享福,可他偏不听,“我在家闲着太难受,必须得出去耍手艺!”

别看马老平时笑眯眯的,其实是个倔老头儿,还在自个儿心里安了个“打卡机”。

有一回,他早上六点多去道外进修鞋的材料,结果回来时一路堵车,害得他“上班”迟到了,家人中午来接他下馆子,他赌气不去,硬是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有时候下雨,家人开车来接他回家,他也拒绝“早退”,理由是“我跟人家约好了四点半之前来取鞋,鞋没取走我不能回家!”

不为挣钱,92岁老人哈尔滨街头摆摊40年!年年从海南飞回来给人修鞋

马老的女儿笑道:“我爸特‘敬业’,是我们家‘劳模’,谁劝都没用,就连过大寿当天都得修半天鞋,下午聚餐的时候才肯回家。”

1942年到老道外学做鞋

退休后在街边修鞋40年

马老的修鞋铺,每年从5月初营业到10月末。一般10月末,他会跟老伴一起去海南过冬,要不是孩子们拦着,加上铁路部门不让带工具,老人原本是想把修鞋摊支到海边的。

不为挣钱,92岁老人哈尔滨街头摆摊40年!年年从海南飞回来给人修鞋

老人在海南的留影

由于他年岁太大了,坐飞机耳朵不适,每年5月初,他乘火车返回哈尔滨,虽然旅途劳累,但马老只在家调整一天,便拎着饭盒去修鞋了。

马老对修鞋情有独钟,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不但能修鞋,还会做鞋。他出生在河北,14岁闯关东,到哈尔滨老道外的一家制鞋铺当学徒工。

“当年,我跟一位姓王的师傅学了三年手艺,那时候啥鞋都做,皮鞋、便鞋、棉鞋……没有我不会的。”学徒期满后,他又辗转在道外、南岗的制鞋铺里打了几年工,回忆起当时做的鞋,马老很是感慨:“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好看的鞋,大家都太穷了,有人买不起现成的鞋,就从家里拿来没坏的鞋底和鞋面,让我帮忙拼出一双鞋来。”

虽然现在的鞋越来越贵,但马老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咋这么不结实呢,不是今天开线就是明天折底,我们以前做的鞋可不这样,一双能穿好久呢!”

1953年,他到哈尔滨铁路局工作,此后在三棵树工务段当了27年的养路工。但他一直没扔下做鞋的手艺,每年给儿女和邻居们做几十双鞋。

不为挣钱,92岁老人哈尔滨街头摆摊40年!年年从海南飞回来给人修鞋

“上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特别羡慕我,夸我的鞋好看,方口鞋、布鞋、靴鞋……我爸都会做,他还把皮手套拆开给我做鞋面,当年可洋气了。”马老的女儿告诉记者,父亲退休后,在道外四商店附近支起了修鞋摊。

以前家住道外的时候,父亲的“粉丝”可多了,很多邻居们专门找他修鞋,要是在街边找不着他,就拎着鞋回家了,惹得其他修鞋摊很是嫉妒。后来家搬到香坊区安居社区,算起来,他退休后已经修鞋将近40年了。

小区难觅修鞋摊

他打算“服务”到95岁

“人不能总待着,比如我,一闲下来就犯困。我都92岁了,我现在就想着怎么开心就怎么活,修鞋能让我开心,我就一直修下去!”马老一脸认真地对记者说,虽然他现在每月只赚几百块钱,但觉得日子很充实,尤其是现在小区附近修鞋摊难觅,他守在这儿,居民们方便,修鞋不必跑远道儿。

据记者观察,马老修鞋非常细致,不糊弄人。给客人粘鞋底,他仔仔细细地用胶粘两遍,换鞋跟、换拉锁,价格也比正常价格要便宜好几块钱。这么多年,他还始终秉承着手艺人的老规矩:小活儿不收钱。比如帮人缝带子,他觉得是举手之劳,有人要给钱,他不要,遇到残疾人,他也不收钱。附近的老顾客对老人也很好,经常不让他找零,每回双方都要经过一番推让,有人只好扔下钱就跑……

不为挣钱,92岁老人哈尔滨街头摆摊40年!年年从海南飞回来给人修鞋

当然,马老也有上火的时候。十多天前,一个素不相识的小伙子来他这儿,说不小心把门锁上了,要去妻子那儿取钥匙,管马老借了26块钱打车,他给对方拿了30块钱,半个多月了也没来还钱。

马老起初有点儿郁闷,这几天他自我安慰道:“谁还没个困难的时候啊,小伙子肯定是遇到啥难处了,下回该借还得借啊!

92岁了不但身体好还能修鞋,聊起“长寿秘诀”,马老说,他除了耳朵有些背,其他啥毛病都没有,“我每天能吃能睡,一顿两碗饭,孩子们都吃不过我,我睡眠也好,晚上十点睡觉,一觉能睡到早上五点。”

而马老的食谱显然不太具有“参考价值”,他爱吃红焖肉和肘子,喜欢甜食,尤其爱喝甜饮料。在他女儿看来,老人身体好,主要得益于爱运动,而且心态特别好。

聊起何时“退休”,马老笑道:“80岁的时候,我觉得我身体还行,能修鞋修到85岁,到了85岁,我觉得还能继续修,就寻思到90岁吧,这一晃又两年了,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修到95岁,哈哈,到95岁说啥也不干了!”

今年,马老的儿子想留二老在家过个年,老两口便没去海南,马老说,他不打算过早猫冬,准备一直修到“大冷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