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去世后在慈禧身上发生三件大事,是哪三件?

小姐姐讲史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5日)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三刻,慈禧走完了她74年的人生路程,恋恋不舍的闭上双目,她似乎还有话说,嘴巴尚未闭合。慈禧死后发生了三件让人感到奇怪的大事,到底是哪三件呢?

一、慈禧死后在她身上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是:慈禧被风光大葬,天气骤变。

慈禧死后一年才被下葬,宫里相关人员为她的死后事,忙活了一年。李连英把她的浑身上下都涂上香料腌制起来,慈禧从头到脚都装饰有奇珍异宝,隆裕皇后还在慈禧嘴里放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慈禧棺材里的陪葬品数目更是惊人,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最低在5000万两白银,她恨不得让人把全世界的珍宝都装到她的棺材里。根据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太监李莲英和他侄子所做的《爱月轩笔记》中记载,慈禧太后价值百万两白银的棺材内,仅珍珠就高达近两万颗,宝石、玉石数百,慈禧太后头顶翡翠荷叶,工十两五钱四分,叶满绿筋,天然长成与真荷叶极为相似,制价385万两,更是价值连城。其余空隙处全用珍珠、宝石等物填满,然后又盖上网珠被子一床……仅棺内珠宝而言,共计制价、估价已在73195400两白银。

1909年11月9日慈禧被风光大葬,因为陪葬品太多,葬礼太宏大,出殡之时,光给慈禧抬棺材的就有数百人,轮流抬棺,护送慈禧随行人马好多纸做的,纸将纸兵、纸轿纸马,跟真实的人和物一般大小,远看根本分辨不出真假。所有皇室人员、文武百官全部出动,还有许多的外国人也参加了,可就在所有人给她举行葬礼时,天空忽然黑云密布,天地间阴暗起来,紧接着大风不止,一种恐怖的气氛笼罩起来。240里的路程,送葬队伍整整走了五天,才将慈禧下葬定东陵。慈禧的葬礼更是空前盛况,比历代任何一个皇帝的葬礼还要隆重。

这件事让人奇怪的是,大清摇摇欲坠,内忧外患,慈禧太后还要举行这么隆重的葬礼,而且陪葬品数目惊人,狂风乌云的天气在向人昭示着大清将存在不长。慈禧一生奢靡惯了,她讲究面子,讲究排场。慈禧一顿饭要吃108盘菜,慈禧过六十岁生日,单就置办金银首饰等必备品就花了上百万两银子,这个60大寿办下来一共花了1000万两,其中还挪用北洋军军费,她根本不管中日战争军费紧缺,被慈禧掌管40多年的大清,国库已经亏空,内忧外患,灭亡是必然。

二、慈禧死后发生在身上的第二件大事是:陵墓被盗

1928年,孙殿英这个大麻子,以“军事演习”为名,用炸药炸慈禧墓。随着“轰”地一声巨响,慈禧太后的铜墙铁壁陵墓被炸开一个洞,这些盗墓贼用了七天七夜时间,把慈禧墓还有乾隆的墓里的宝贝洗劫一空,装了整整30辆大车。军阀孙殿英盗慈禧陵时,开棺后非常镇静,慈禧死后整整20年了,没想到尸身竟然不腐,慈禧像睡着了一样。

孙殿英一伙看到这么多的宝贝,先是惊诧后是疯狂抢夺,慈禧遗体被抛出棺外,嘴里的宝珠被抠走,就连慈禧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光了,下体仅剩一条内裤,慈禧头上戴的,脚上穿的也都被悉数带走,脚上仅剩一只白绫袜子。这件事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慈禧太后都死过20年了,尸体竟然不腐,后来科学验证了疑点,原来她尸体不烂,是因为尸体经过了周密的处理,用各种香料、防腐剂等腌制过了,另外她的墓穴封得很严实。

三、慈禧死后发生在身上的第三件大事是:慈禧被重新入殓,入殓时尸身长白毛

慈禧太后的尸体,在她的棺材旁边憋屈了40多天以后,溥仪才得知自己家里的祖坟被盗,他悲伤痛恨;溥仪立即电召北京皇室贵族和大清遗老遗少赴津商讨该怎样处理慈禧的尸体这件事,经过“御前会议”,溥仪派载泽、耆龄、宝熙等70多人前往东陵对慈禧重新安葬。

另外溥仪上告孙殿英,要求严惩此人,他发誓:不报此仇,就不配为爱新觉罗子孙。

当载泽等人进入地宫,看到慈禧遗体惨不忍睹:当年风光威武的慈禧此刻正趴在棺盖上,头朝北,脚朝南,肢体扭曲,在地宫里已暴尸40多天,遗体上出现了许多斑点,还长满了白毛,她的嘴巴被撕裂。曾经权倾天下的慈禧老佛爷,令许多的王公贵族敬畏万分,没想到死后竟以此面目视人。这些遗老遗少对此羞辱,却无能为力。他们面对如此惨境都放声痛哭起来。

载泽等人见内棺尚好,众人就将慈禧的遗体抬进棺材内,用慈禧仅剩的遗物:一件黄缎袍、一件坎肩盖在慈禧尸身上,盖上棺盖,再用漆封上棺口,重殓完毕后封穴。

第三件事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慈禧尸体长白毛。有人怀疑慈禧是要变成僵尸,是尸变,其实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慈禧被抛尸地面后,在地上躺了很长的时间(40多天),地面潮湿,再加上慈禧身上的那些香料和地面发生反应,所以就会出现士兵们看到的长白毛现象。

谢谢指正


中国人文历史徽鉴


慈禧是一个贪财如命的人,她生前享受荣华,极尽奢华,她死之前仍不忘记把自己的随葬品交待清楚,把大量财富带到地下,享受永久的宝贵。

慈禧死后她身上发生了三件事情,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留下无限话题空间。

第一件:关于慈禧的随葬品究竟有多少,可能至今没有人知道。

据李莲英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先在棺材底铺上3层金丝串珠宝绣花锦被,被面上镶了13604颗珍珠,以及85块宝石,祖母绿2块,白玉203块,上面再盖一层丝褥被,被面绣有2400粒珍珠,在这层珍珠上又盖一层绣佛串珠薄褥,薄褥上面绣有1320颗珍珠。这3层被子和珍珠加起来有一尺多厚。

棺内头部放了一个翠玉荷叶、脚下放一个粉色碧玉莲花。慈禧的尸身穿的寿衣上,仅两件衣服上就用了大珍珠420颗,中珍珠1135颗,小珍珠450颗,各色珠宝大小一共1135颗,胸前佩戴的两串朝珠珍珠800颗,宝石35颗,凤冠上的镶嵌一颗特大的外国进口珍珠。两只手壁间放了18尊蚌佛,身帝198尊佛像,脚下翡翠西瓜、甜瓜、李子、杏、桃等200多个,身子左面有一只玉藕,右侧是一珠红珊瑚树,为了填充空隙又倒入了四升珠宝,共计1000多颗。

其中最昂贵的当属她口中所含的那颗价值8亿人民币的夜明珠了,这颗珠子由两半组成一个近似的球体,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据说夜间百步之内,足以照见每一根头发,这珠子可保尸体不化,当年孙殿英盗墓时,打开棺材,慈禧面色红润,尸身没有任何腐烂败坏的迹象,这都是这颗夜明珠的作用。

这一棺材的珠宝按当时的估价至少5000多万白银,只可惜这些丰厚的陪葬品最后都便宜了军阀孙殿英。

第二件:诡异的阴兵借道

慈禧下葬的过程,可以说是奢侈至极,她用了7920人来抬棺材,再加上走在最前面的棺材护卫队,足足有上万人之多。最吸引人眼球的并不卫队,而是这些纸兵纸马,这些看起来像真人的纸兵是用来在阴间保护老佛爷的,而出殡当天天气阴沉,大风狂吹,直吹的送葬队伍睁不开眼睛,这些脸色苍白的纸人目的看起来就像是阴间派来为慈禧开道的阴兵。

第三件:滴血诅咒

根据李莲英的描述,慈禧出殡当天他看见了棺材中有血夜流出,大家都知道,人死后血液是不可能流动的,更不会有血液渗出的现象。而当时抬棺的杠子手分明看见路上都有血滴出,于是李莲英让杠子手边走边用土将血点掩盖起来,当天晚上,李莲英整理柩布时发现在棺材后有20个多七窍流血的死老鼠,后来这一流言传出,人们再联系当天阴兵开道的情形,认为这是慈禧对清朝的诅咒。

慈禧死后,不到3年,清朝就灭亡了,于是迷信的人们就认为是慈禧的诅咒灵验了。其实站在近代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清朝的灭亡情况,那不过是一个新的社会体制对一个腐朽的王朝的取代,和诅咒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德国人拍摄的慈禧葬礼出殡老照片)

当然棺材滴血这个事情听着就有点渗的慌,我自己在写这个地方的时候,脑子里都充满了想象力,如果这是真的,那可想当时负责抬棺材的人内心的恐惧了。

对于慈禧死后发生的这三件大事,我相信只有棺材里的珠宝是真实的,至于滴血诅咒这种封建迷信,不过是当时的百姓对慈禧统治下列能的清王朝的一种怨怼,人们更愿意相信清朝是慈禧一手灭亡的,即使慈禧死前清朝还在,但是清朝的灭亡也是她诅咒的结果。


雨霁视角


慈禧(1835~1908)是同治皇帝的母亲,最初她只是咸丰皇帝的一个“贵人”,人称“兰贵人”。

清朝后宫称号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在、官女子。

叶赫那拉氏(慈禧)17岁被选秀入宫。当时像她这样的女子后宫一大把,一个小小的贵人根本不会引起咸丰的注意。

怎样才能让皇帝喜欢呢?

兰贵人利用自己会叠纸飞机的优势,成功吸引了咸丰皇帝的注意,好色的咸丰急不可待在颐和园“别墅”临幸了兰贵人(有资料说是在颐和园野合)



谁知道咸丰“一枪”命中,兰贵人为咸丰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同治。之后咸丰大喜,火箭式提升兰贵人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慈安皇后。

咸丰死后,同治称帝,慈禧联手慈安皇后除掉了“顾命八大臣”,从此开始了“两宫垂帘听政”的朝局。

当扫清所有障碍后,慈禧成了大清的实际掌权人。

公元1908年11月15日17点,进入皇宫58年,对大清统治达48年的慈禧撒手人寰,享年74岁。

说实话,慈禧去世并不奇怪,毕竟到了风烛残年的年龄,可是光绪皇帝却抢先一步死在了她的前一天了,这就让人意外了,光绪毕竟还年轻。难道这是巧合?怪异的事情还在后头,亲们接着往下看。

慈禧去世对大清来说是一件大事,光绪皇帝是傀儡皇帝,谁拿他当回事,朝廷早早就把他草草入葬了。



当时的大清实际掌权人摄政王载沣(溥仪的老爸),要聚敛一国之财富为慈禧一人举办豪华葬礼。但置办所需的物品和事项需要时间,于是决定把慈禧用冰块冷冻防腐处理放置一段时间。

准备了将近一年,大清为一个葬礼的花去了120万两白银,这不包括陪葬品。据说慈禧的陪葬品价值上亿,一个夜明珠就价值连城。

万事俱备,载沣决定于当年(1909年)十月风光下葬,慈禧的陵墓位于普陀裕定东陵,从北京到东陵,要走六七天的时间。

准备了将近一年,谁知道在下葬时仍然出现了意外,接连发生了三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哪三件事呢?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



一、“阴兵借道”之说

就在去东陵下葬的第一天中午,本来晴空万里,突然之间狂风大作,要知道这是秋天的十月,不应该有大风。“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是这个季节的特点,然而平地起风暴,这就不能不让人吃惊了。

狂风吹得人站不住脚,道旁两边看热闹的老百姓抱着头纷纷逃窜,只见纸扎的“人”和“马”却个个怒目圆睁,狂风对他们丝毫不起作用。

大活人吹的跌跌撞撞,而纸人纸马却微丝不动。冷眼一看就像上千的阴兵在保护着棺椁。

原来载沣考虑到在路上要行走六七天,出于迷信心理,让人纸扎了上千名和活人一般大的纸人,还有一些高大的纸马,活灵活现和真的无异,所以当时流传慈禧借“阴兵开道”。

还说慈禧显灵了,最后在人们面前抖威风,意思是她能通神。



还有人说天气有变预示大清要亡,是天意。

据说慈禧生前曾在一次御前会议上训斥大臣,她指着桌上的蜡烛说,“有人要大清灭亡,除非灯头向下”。

慈禧病重前,颐和园早就按上了电灯,她死后,为了明亮些,她停葬的房间就拉上了电灯,这不是灯头向下了吗?果然在她死后不到三年,民国代替了大清,清朝灭亡了。

二、“棺椁流血”事件

就在去东陵下葬的第五天路上,大太监李莲英突然发现棺材里往外滴血,这是不详之事,会妨害后代,有死不瞑目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人死后血脉就会停止流动,人全身蜡黄没有一点血色,再说慈禧死后放了一年左右,不可能再流血。



李莲英越想越害怕,“难道老佛爷要诈尸,停葬期间防腐工作做的很好,没有腐败现象”。李莲英心中充满了疑问,他决定下葬太后时查看一下究竟。

此时李莲英叫过两位小太监,吩咐他们用土把路上的血迹覆盖,不要惊动任何人。

三、夜明珠取不出来事件

走了七天终于到达了东陵,李莲英要解开心中的疑问。当棺椁放置在陵墓高台后,李莲英查看了一下棺椁四周,没发现什么异常。

经过请示摄政王载沣的同意,李莲英打开了棺材盖,他第一眼看到慈禧面容栩栩如生,肌肤如平常一样,就像一位沉睡的贵夫人。

再一看她的身旁有五、六只七窍出血的死老鼠,李莲英恍然大悟,原来老鼠吃了棺材里的东西中毒身亡,路上棺材里滴出的血液原来是老鼠的血。



李莲英猛然想起了一件往事,慈禧活着的时候,为了压制光绪,派人把光绪祖坟上的一颗白果树砍了。

原来有人说醇亲王祖坟上的白果树是棵有灵性的树,“王”上有“白”果树不就是一个“皇”字吗?

当人砍倒白果树时,白果树流血了,吓得人都跑了,事后李莲英得知是有条蛇钻进了白果树的树干,砍树时砍断了大蛇,所以白果树流血了。

李莲英释然了,有些事都是人们胡思乱想附会上去的。

李莲英正在胡思乱想,猛然发现慈禧的口中夜明珠忽明忽暗,他很纳闷,想把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取出来看个究竟,但是任凭李莲英如何用力也取不出来,这让他吃惊。

当初是他亲自放进去的夜明珠,现在想取出来事比登天还难。李连英满腹狐疑匆匆盖上了棺材。



转眼19年过去了,公元1928年春天,东陵大盗孙殿英盗掘东陵墓,为了取出慈禧口中的夜明珠,竟然把慈禧的头砸烂了,慈禧一生爱财,死都不肯张嘴,最后竟然落得抛尸荒野。

当然李连英此时不会知道这些事儿,此时李莲英已经死去19年了,他更不知道,夜明珠忽明忽暗,是因为折射光线的问题。

综上所述,慈禧死后的三件事其实并不奇怪,不过是人们为她的一生附会了一些传奇色彩罢了。


秉烛读春秋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

即使我叶赫族里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将建州女真灭亡!(叶赫部首领布扬古)

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908年的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死前还毒死了光绪皇帝,不过大清王朝也就在几年之后就灭亡了,所以也有人说慈禧太后的奢侈,陪葬的却是大清王朝,还觉得“叶赫部女子要灭爱新觉罗家族”的咒语是一语成谶了,因为慈禧太后就是来自叶赫部。

咒语当然是巧合,不过慈禧太后作为晚晴的实际掌权人不作为倒是事实,虽然当时的大清王朝已经走向没落了,但是换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也许还是可以延缓灭亡的时间,很可悲的是还是慈禧太后掌权,早早灭亡的结局也是注定的。慈禧太后这样一个祸国殃民的人物故事是很多的,不仅生前的故事多,死后都还是让人津津乐道,在她死后有过三件大事情:第一,葬礼豪华;第二,陵墓被盗;第三,葬礼时臭气熏天,被盗时尸身未腐。

1909年,慈禧葬礼豪华。

慈禧陵建筑豪华,超越了清代所有帝后的陵寝尤其棺中随葬的珠宝更为珍贵。《孙殿英东陵盗宝记》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1909年慈禧太后才被下葬在菩陀峪定东陵,清朝皇室人员花了很长时间去准备慈禧太后的豪华葬礼,慈禧太后葬礼的规格超过了清朝所有的帝后,甚至超过了光绪帝。光绪帝只有120抬棺,慈禧太后却有128人抬棺,慈禧太后陵墓中陪葬的宝物更是无数,价值无法估量,价值连城。慈禧太后的葬礼规格已经不是帝后了,和皇帝的规格差不多了,甚至还要豪华。

1928年,慈禧陵墓被盗。

慈禧太后生前无比荣耀,死后陪葬品无数,想的当然是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她死后20年后,自己的陵墓会被孙殿英打着军演的幌子盗了。孙殿英盗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拉走了几十辆车的宝物。孙殿英不仅盗走了慈禧太后的陪葬品,还把慈禧太后穿的衣服都拿走了,因为衣服上镶嵌有宝物,甚至能还把慈禧太后的牙齿都敲烂了,因为要取她嘴里的那颗夜明珠。

慈禧太后的尸体没有腐烂。

不过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是慈禧太后下葬的时候臭气熏天,可是被盗墓的时候却尸身未腐。其实是因为给慈禧太后送葬的不仅有清朝皇室人员、官员等等,还有马队、骆驼队等动物了,葬礼上的臭气熏天是这些动物的粪便;至于为何尸身未腐?孙殿英解释是因为夜明珠的神奇功效,其实这个时候慈禧才去世20年,用了最好的棺木,也做了最好的封防腐处理,不腐也就不奇怪了。


湘西小木鱼


慈禧一生说过三句最无耻的话,“若有一人使吾不欢,吾令天下不欢”,“宁与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慈禧去世后,据说也发生了三件大事。事实上,对慈禧的葬礼,留有文字与相片的记录,是在沈弘的《晚清映像》里,书中拾有一些外籍人士对当时葬礼的观感与相片。



第一件大事:慈禧的葬礼进行过程,发生了老百姓口中所说的“阴兵借道”。

所谓的“阴兵借道”,按老百姓的说法分三种:

一、古代军队的将士阵亡之后,他们的魂魄却认为自己没有死,还停留在作战的时间与场景,久久没有散去,在一些极阴之地,他们就会出现。

二、历史上发生大灾难,死亡人数极多,许多冤魂聚集在一起不愿离开,地府就会派鬼将鬼差来捉拿。

三、在阴间的鬼道之中,他们也有自己的军队,但这些阴兵碰到阳间的军队时,会被阳气所阻挡,于是鬼王使用神通将阴兵现成人形,以能让阴兵顺利穿过阳间的军队。



据说慈禧的葬礼队伍走到半道,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阴森恐怖,这对北京的11月份天气而言,是极其反常份事情。而在道路两旁观看葬礼的老百姓说,这是阴兵借道现象。

科学的角度而言,显然是不存在所谓的阴兵借道,但是天气的突然怪异,老百姓更愿意说是太多的冤魂聚集在一起对慈禧报复与仇恨,即上面所说的阴兵借道的第二种,因为慈禧统治下的晚清,有太多冤魂,单单一个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就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这一切,可以说是老百姓对慈禧统治不满的另类表达。



第二件大事:慈禧的棺椁出血。

按照正常的医学常识,一个死人不可能有血流出来,何况慈禧是在1908年11月15日逝世,但直到1909年11月才下葬,中间相隔了一年。

《晚清映像》写道:几个月来,报纸上尽是有关慈禧太后葬礼的报道。在直隶总督端方的命令下,从紫禁城到清东陵平整道路的巨大工程早就已经开始,给太后送葬的队伍在这条道路上要走整整五天。

慈禧生前极尽人间奢华,希望死后,也可以尽享荣华富贵,所以在逝世之前,她命人耗费巨资修陵墓,葬礼要风风光光举办。因此,慈禧的葬礼推迟了一年的时间才进行,仅从紫禁城修一条大道到清东陵,全长150公里,葬礼队伍须走五天五夜才能到达,此项的耗费已经是天文数字,何况还有其它的人力、物力,更有殉葬品,这对满目疮痍的晚清而已,慈禧的葬礼无疑是再补上一刀。



《晚清映像》写道:早在8月份,就已经烧过大量用纸糊的冥财。这些东西都代表了她所心爱的财物,做工精巧逼真,惟妙惟肖。它们包括钟表、梳妆台、烟杆,以及一大群纸糊的假人,后者将在冥间伺候慈禧太后。还有成队的纸糊士兵,他们是在举行真正葬礼的两天前在故宫午门外被烧掉的。

慈禧的棺椁出血之说,据传是出自李莲英之口。葬礼队伍在行走的过程中,李莲英一直伴随在慈禧的棺椁旁边,突然间他发现有红色液体流出,按老百姓的说法,是慈禧坏事做得太多,尸体也停放了一年,被老鼠钻进棺木中咬了她的尸体,让她不得安生,导致出血。

这明显是老百姓泄恨之说而已了,从心理角度来看,这也可以理解,但从客观事实的角度而言,则不科学的。一、慈禧的棺椁必定是密封的,不会有红色液体流出,再者,尸体不会出血。二、退一步而言,即使棺椁密封不好,即使有红色液体流出,也可能是慈禧尸体防腐的化学品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有红色液体。三、纵使真的发生了这些怪事,李莲英也不会说出来。



第三件大事:慈禧口中的夜明珠。

据说,为了让慈禧的尸身保持得如生前般完整不腐烂,他们放一颗夜明珠在她的口中,但在葬礼队伍行走时,棺椁的晃动,让夜明珠掉了出来,然后整个葬礼队伍都闻到浓浓的臭味,很多人呕吐不已,人们认为是慈禧的尸体变臭了。

至于夜明珠能不能保得慈禧的尸体不腐,这暂且是个谜,但古时人们倒真的有给死人堵上七窍的做法。而也有人说,孙殿英在偷盗慈禧的陵墓时,把她的头骨敲烂了,才能把这夜明珠取出来,取出来时,整个尸体即时变黑了。这些应当是人们的瞎侃而已了。



但若说葬礼队伍闻到臭气,这倒是可以理解,可绝对不是尸体的臭味,它是来自于葬礼队伍本身。因为整个送葬队伍要行走150公里,时间长达五天五夜,人、畜数量众多,随行物品繁多,人行走会有汗渍,马匹会有粪便,各种各样的气味混合起来,有臭味就不足为奇了。

慈禧生前说,若有一人使吾不欢,吾令天下不欢,结果她死后,她的陵墓给孙殿英盗了,这个令天下不欢的女人,落得尸骨不知所踪的下场。


我就是竹韵


公元1908年11月15日17时,在光绪帝被发现死亡的第二天,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同治帝生母,实掌大清王权长达24年的风云人物——叶赫那拉·杏贞,也就是后人尊称的慈禧太后于仪鸾殿逝世,享年73岁。

不是什么人去世的时候都配被称呼为“逝世”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用“逝世”二字形容慈禧,未免是一种美化,“死”或者“下地狱”可能会更适合她。这样的结论,当然也完全有理由的:

1884年,刚掌权的慈禧便发动“甲申易枢”,将以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时人称此为“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自此清王朝的官僚阶层愈发无能腐败,直接直接加速了外国侵略者瓜分中国的步伐。


1894旧历甲午年,恰逢慈禧60岁大寿,清政府从北洋水师的军费建设中拔出白银几百万两用于慈禧寿辰建设。这一荒唐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甲午中日海战本已通过“洋务运动”强身健体的北洋水师战败。关于慈禧挪用军费导致北洋水师战败的结论,史学界说法不一,但是肯定有海军公帑化身颐和园的一砖一瓦,别管是谁的主意,老太太的骄奢淫逸作风谁也没法帮她洗净。

1898年,残害戊戌六君子并囚禁光绪帝,中国最早的维新变法运动在以她为首的封建势力顽固派中历经103天,以失败告终……

总之,她的诟病是难以数尽的,后人对她的评价也都更偏向于负面,说她一人误一国也绝非夸大。那么就是这么一个罪不可赦的人,她死后在她身上又发生了哪三件怪事呢?


一,苍天有眼风云变,群臣无辜历艰险。

对于一般死者而言,家属会在TA去世后的几天内就举办完丧事,然后让其入土为安。可是我不明白身为大清王朝的罪人——慈禧为什么连死后还要被人“供养”长达一年之久。对于慈禧的丧礼,清王朝丝毫不敢懈怠,以当时最隆重的标准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据说在她死后的第二天就被装入拥有大量顶级金银珠宝作为陪葬品的金丝楠木棺中,除此以外,隆裕皇后还亲自在慈禧嘴里放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以表心意。总而言之,当时你能想到的奇珍异宝,她的棺木中应有尽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1909年11月9日,已死长达近一年之久的慈禧才被下葬。百余人抬着满是珍宝的棺椁缓缓经过京城的闹市区,向着菩陀峪定东陵走去。然而就在此时,风云突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黑云遮蔽,顷刻狂风大作,整支送葬队伍被一股诡异的大雾所笼罩,由于狂吹不止的大风,前往送行的人被吹得东倒西歪,有些用于陪葬的纸人都已漏出木质骨架,黄纸白钱随风乱舞,场景像极了现今影视剧中的猛鬼勾魂。

240公里的路程,送葬队伍历经“磨难”,花了整整五天才达到了东陵,经历这等怪事后,终于送走了“遗臭万年”的老佛爷。据当时传说,京城的那场大雾并非雾霾,黑云大风却不见雨水,那么这种离奇的天气现象应该怎么解释呢?

作为文科生的我,在中学地理也学过一些气象知识,北京冬季受到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可能会与前方相对温和的暖湿空气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后,风向会转为偏北,风力猛增到6级以上,甚至可达8-10级,所以这或许就能解释狂风大作的原因;另外由于北方的冬天比较干冷,空气中缺乏充足的水汽,即使气温和凝结核达到降水的标准后,也无法形成降雨。(纯属个人观点,若有不妥,望请指正,谢谢。)

二,“军事演习”盗皇墓,不腐慈禧被抛尸。

1928年,也就是在慈禧下葬的第19年,她也迎来了一段被人“侮辱”的历史:同7月上旬,时任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由,驱走东陵全部守陵人,并封锁关隘,30里内实行戒严,随后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盗墓行动。一声爆炸后,慈禧的墓被破坏力强大的炸弹打开了。兵匪从明楼出发,经过哑巴院,来到脚下金砖,头上金龙的地宫,这些兵匪们争先恐后地将目光所及之处的黄金占为己有。打开慈禧的棺椁后,令他们震惊的是慈禧不腐的遗体,俨然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但是他们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将慈禧不腐的尸体抛至棺外,然后将里面的绝世珠宝洗劫一空,连慈禧嘴里的夜明珠也没有放过,硬生生撬了出来。接着又开始对乾隆裕陵的洗劫……

真个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那么下葬近二十年的慈禧是如何做到尸体不腐的呢?

原来在她归西后的不久,宫中的人就按照她生前的吩咐对她尸体进行了涂抹香料处理,再加上棺椁密封性好,深埋地宫有效隔绝水气,难形成腐烂的条件,所以也就有了兵匪们所看到的场面。



三,遗体重殓日,满身白毛时。

只能说是孙的盗墓计划过于完美,以至于清皇室的家眷在一个多月后才得到东陵被盗的消息,溥仪派代表急忙派人前往东陵盗墓现场。他们赶到东陵后,发现地宫内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慈禧遗体被一块椁板压着,脸朝下趴着,两颊塌陷,眼成黑洞,花白头发上扎着一根红头绳,袜子被脱下一半,绣花鞋扔在地上,半裸的上身已长出白毛。

大家哀叹之余,立即派人去查看金丝楠木棺有没被劈坏,所幸的是这口棺木质量并没有让大家失望,也就将就着把慈禧遗体重新装了殓,放回棺内,盖棺封口。然后关上地宫大门,重新封好炸开的金刚墙,算是将慈禧做了第二次装殓。

第三件怪事想必大家都能解释原因了,40多天前还神似“睡美婆”的慈禧短短一个多月会满身长白毛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遗体从干燥的内棺中移出后,没有了后人专制的“保护层”,容易受潮腐败;另一方面就是与地面接触的遗体吸收了水分与体表的香料发生反应,才出现了“白毛”慈禧生前的所作所为,也终于在死后得到了“报应”。

虽然这三件怪事或许可以用现代科学知识加以解释,但是她对于这个国家的作为却已载入史实。

文章的最后,我也想用臧克家先生的《有的人》来表达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历来现实



1908年11月,慈禧在弥留之际干了三件事,从而影响了此后中国时局的走向。

1908年11月14日,慈禧让人给光绪送去了一碗“酸奶”,没过多久,隆裕皇后身边的太监小德张便慌慌张张地跑到太医院,然后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受到了惊吓的消息——光绪皇帝驾崩了!

让人毒死光绪,是慈禧临死前干的第一件事。

慈禧在确定光绪皇帝已经死了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召见了醇亲王载沣,然后迅速颁发了好几份懿旨。

她在懿旨中宣布了两件事,一是让载沣的儿子溥仪当皇帝,二是让载沣当摄政王,总揽清政府一切军政事务。

这也成了慈禧在临死前所干的第二件和第三件事。

慈禧在1908年11月14日这一天一口气干完了这三件事之后,终于重重地喘了一口气,她总算可以安安心心地死去了。

所以,在光绪皇帝死后没过24个小时,慈禧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呜呼哀哉了。

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被洋人给活活吓死了。

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给自己的儿子载淳留了好几手,先是任命了所谓的“顾命八大臣”,然后又让慈安和慈禧各自掌管一枚印章,如此一来,各方便可以相互牵制,从而保证载淳这个小皇帝不被任何一方弄成傀儡。

不过,这一切只是咸丰的幻想,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留下的后手竟然会被一个只有26岁的寡妇给一手废了。

1861年11月2日,慈禧联合奕訢、奕譞等人,向咸丰皇帝所任命的“顾命八大臣”发难,将“顾命八大臣”一个接一个地扔进了牢狱之中,然后将年号“祺祥”改为了“同治”。

慈禧之所以将年号改为“同治”,用意可谓是路人皆知,她要和小皇帝一起统治清王朝。

可是,虽说是“同治”,但她的儿子却从来没有掌握过话语权,俨然成了慈禧手中的一个傀儡,最后抑郁而终。

从1861年到1908年,慈禧统治了清朝47年,近半个世纪之久,武则天掌控唐朝和武周时间都没这么久。

慈禧死后,在她的身上也发生了三件事,这似乎是一种宿命的轮回。

因为慈禧和光绪死在相邻的两天,所以清政府几乎是在同时给他们操办葬礼。不过,光绪毕竟是皇帝,又先死一天,所以清政府也只能让光绪优先下葬,给光绪办完了葬礼之后,再继续给慈禧办葬礼。

此外,清政府也考虑到慈禧曾经作为清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所以给她准备了最高规格的葬礼。

如此一来,慈禧的葬礼便被拖延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慈禧好不容易等来了自己的葬礼,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葬礼进行的过程中,却又发生了两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

第一件事便是所谓的“阴兵借道”之说。

慈禧的葬礼是在深秋之时,在经历了丰收的喜悦之后,也迎来了满目的萧瑟,偶尔吹过一阵秋风,也会让人感到苍凉或是阴冷。

慈禧出殡之后,夜幕逐渐降临,人们的视野也随者夜晚的到来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当所有人正在准备休息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风,风沙席卷,让人睁不开双眼,只能将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这个糟糕的世界。

这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他们眼里所看到的竟然是在风中跑来跑去的“阴兵”!

实际上,清政府当时为了“保护”死去的慈禧在阴间能够继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特意让人扎了无数的纸人——有宫女,有太监,也有军队。

这些纸人有的已经被烧了,有的还没有烧,所以,风一吹,没被烧掉的纸人便“跑”了起来,从而在黑夜中形成了一个惊悚的画面。

第二件事则是所谓的“棺材滴血”之说。

话说慈禧出殡之后,一百多人抬着慈禧的灵柩晃晃荡荡地赶着路,为了慈禧灵柩的安全,清政府专门安排了数百人轮流抬灵柩。

可是,走着走着,突然有人发现,慈禧的棺材里突然往外渗出了血,不由一惊,赶忙向李莲英汇报了此事。

李莲英亲眼看到慈禧棺材滴血之后,心里也忍不住打鼓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慈禧明明已经死了一年了,怎么还会流血呢?

当晚,李莲英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随便找了个清理灵柩的理由,上了慈禧的灵柩,然后发现了“棺材滴血”的秘密——原来是灵柩上有十数只死老鼠在“滴答滴答”地淌着血。

这事后来被人传的神乎其神,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对慈禧,甚至是对清朝的诅咒。

第三件事发生的时间,已经是慈禧死了20年之后了。

1928年,军阀孙殿英率领所部驻扎在蓟县一带,当时刚刚脱离了奉系的马福田因为没有军费,所以便打起了盗掘清东陵的主意,孙殿英奉命赶走了马福田之后,也打起了清东陵的主意。

孙殿英为了掩人耳目,打着军事演练的旗号赶走了清东陵的守陵人和住在周边的人,然后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

孙殿英用了几十辆车,运光了慈禧几乎所有值钱的陪葬品,饥渴的孙殿英连慈禧的衣服也没放过,扒光了慈禧的衣服,然后抠出了慈禧含在嘴巴里的夜明珠。

然后,将慈禧的尸体随意地扔在了一边,所以当载泽等人奉命进入慈禧陵墓重新安葬慈禧的时候,他们所看到的一幕是慈禧赤身裸体地趴在棺材板上,浑身长出来白毛。

慈禧统治了清朝47年,风光了近半个世纪,在生活上可谓是奢靡无度,对于百姓可谓是极尽剥削之能事,可是对于侵略中国的洋人,她却卑躬屈膝,奴相尽显。

她曾经说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她也说过: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这个女人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也祸害了中国半个世纪,对于中国后来40余年的纷乱,她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她也自知罪孽深重,为了不被光绪报复,特意在临死前让人毒死了光绪,当她以为毒死了光绪,自己死后便可以安枕无忧的时候,她却算漏了一个人——孙殿英。

慈禧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会被一个三流军阀掘墓扒衣,她一生的骄傲也毁在了孙殿英这个三流军阀的手上。


吾与吾国


慈禧作为晚清的最后一个太皇太后,

在同治,光绪两帝成年后,不仅没有放权退隐深宫,反而一再阻碍皇帝成年亲政,独自执掌大清皇权四十八年,临政期间,不仅没有励精图治,好好辅佐皇帝,反而滥用皇权,亲己排异,怕自己皇权不稳,排斥新思想,阻碍戊戌变法,更怕自己的亲信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不断扩大,危及自己的地位,削减军队开支,并且骄奢淫逸,以一己私欲,动用500万军费为自己办大寿,兴修颐和园,圆明园。自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仓皇西逃,到1908年撒手人寰。死后再其身上发生了许多怪异之事,其中三件最为人熟知乐道:

葬礼抬棺之日,风云大作,雷雨交加

慈禧去世,清国举行了声势极大的国丧,而出殡就是这个仪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当时一名荷兰人有幸目睹了全过程,据他所,出殡当天,场面盛大,给慈禧抬棺的就足有百人,而护送慈禧棺椁随行的车马牛人都是用纸做成的,纸将纸兵、纸轿纸马,其大小尺寸都跟现实中真实的人和物完全相同,在远处根本分辨不出真假,抬棺随行之时,撒纸钱宛如无限纸钱从天而降,随风而飘,随行的地上铺了满满一片,声势浩荡。

而在出殡过程中,出现了及其怪异的一幕,在抬棺行进中,本来晴空万里的天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进而开始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传闻狂风吹得人眼睛根本睁不开,纸马纸车,纸兵纸将大部分被淋湿。

事出反常即为妖,古代的人们都十分相信天象,认为眼前的雷雨交加,狂风大作,预示着清朝即将灭亡,果不其然,在慈溪死去的第三年,清朝果然灭亡了。

慈禧尸身不腐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当时大军阀孙殿英为了扩充军费,招兵买马,于是就炸了慈禧的清东陵,或得了众多的金银珠宝,挖开慈禧的棺椁一看,发现慈禧在里面栩栩如生,尸身并没有任何腐烂,就像睡着了一样,孙殿英及众人大惊,但是随即发现慈禧口中有东西,便命人取出后发现,是一颗夜明珠,而取出夜明珠后的慈禧尸身,迅速干瘪成一个干尸。

原来这颗夜明珠,是慈禧生前最喜欢的宝贝,慈禧生前命令李莲英在她死后,将夜明珠放入她的口中,因为传说夜明珠有防止身体不腐的作用,十分珍贵。而后世学者认为,慈禧的尸体死后肯定受过特殊处理,因为开墓期间有一阵弥漫不散的香气,并且慈禧的棺椁密闭性十分好,所以才会让尸体保持原样而不腐。

慈禧棺椁流血

这件事发生在慈禧死后举行葬礼的当天,前面说过,慈禧安葬过程,百人抬棺,朝清东陵而去,而在众人抬棺过程中,出现了更为奇异的现象,因为慈禧的棺椁中忽然渗出了大量鲜血,这一发现,让现场抬棺的众人吓了一跳,尤其是慈禧生前最喜欢的太监李莲英,李莲英深知慈禧去世前并没有受伤,身上没有伤口,血液自然无法渗出,而且李莲英怕慈禧尸体腐烂,命人用最昂贵的香料来处理慈禧的尸身,所有也不会有血液流出,那么血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后来民间有传言,有人好奇,打开了慈禧的棺椁,竟然发现里面有数十只死去的老鼠,而更离奇的是,每只老鼠都是七孔流血而死,所以才有血渗出棺材外。

慈禧死后的种种现象,即是对她生前做出的种种错事的惩罚,也是预示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清朝彻底覆灭,更预示着延续中国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彻底崩塌。


丫丫说史


慈禧这位晚清政府的最高领导者,她掌控的大清王朝腐败无能,闭关自守,为了求得一时的安宁,割地赔款,签订了一条又一条丧权辱国的奇耻大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臭的名声,遭到世人的唾骂。终于在光绪皇帝去世的第二天,慈禧也随之而去了。然而,在她去世后,在她的身上发生了三件大事,件件让人毛骨耸然,是哪三件呢?

慈禧是一个很迷信的人,生前,她无论做什么,都要选择黄道吉日。所以她死后,由操办她丧事的法师,选了1909年11月5日这天,安葬到河北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死后,在她身上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送葬时下起了狂风暴雨。因为北京紫禁城离河北定东陵有142公里,慈禧的送葬队伍需要在路上花费四天的时间。 慈禧的葬礼很隆重,送葬的队伍绵延好几公里。有120多人给她抬棺材,队伍的最前面是摄政王、王公贝勒和军机大臣,接着就是一对彪悍的骑兵,再往后就是蒙古人赶着一大群骆驼,载着帐篷和行宫用品。接着后面就是一长溜儿万民伞队,后面还有一队显贵的喇嘛,拿着满族祭器,佛教法器和锦旗。队伍由数万人和数千头牲畜组成。还有什么纸兵纸马等等。总之,场面超级盛大。


然而,送葬队伍刚出了北京城,原本是晴朗的极好天气,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狂风暴雨,送葬队伍一下就被刮得东倒西歪,陪葬的纸人也吹得乱七八糟,场面极其恐怖,就像到了阴森的地狱。

古人迷信,很注重天象,有人就认为,慈禧治国无能,惨遭外国列强欺凌,几乎要到亡国的边缘了,而慈禧还搞这么隆重的葬礼,遭到了天谴,天降狂风暴雨,也就预示着大清王朝就要灭亡了。果不其言,慈禧死后仅仅三年,大清王朝就灭亡了。


第二件大事就是,安葬时棺滴血。当慈禧的棺材到达定陵的地宫门外,正要抬进地宫时,棺材下面有鲜血滴出来,特别的吓人,有人认为是老鼠的血。因为此时,慈禧已经死去一年多时间了。当时没有冷冻技术,保存方法就是在尸体上撒上香料,而棺木没有盖上,老鼠就进来偷吃香料。安葬时,将棺木封盖了,一些老鼠就被关在了棺材中,饿了吃香料,但是没有水喝,所以老鼠都七窍流血而死。


据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棺材的滴血,应该是香料。因为慈禧的棺材里放了大量的香料,而送葬的路途又遥远,路上的颠簸导致防腐液、香料从棺材中流了出来,它的颜色和血差不多,被人误认为滴血。 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被盗时尸骤变。慈禧死后20年,大军阀孙殿英盗了慈禧的墓,开棺后吃了一惊,发现慈禧的尸体竟然不腐,就像睡着了一样。将所有的奇珍异宝抢夺完以后,还发现慈禧的嘴里有一颗夜明珠,那可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取出这颗夜明珠的一瞬间,慈禧太后的尸体变成了一个干尸,场面极其吓人。



后来,溥仪得知自己的祖坟被盗,就派人去重新安葬。当载沣等人一进地宫后,惨不忍睹,慈禧趴在棺盖上,肢体扭曲,已在地宫暴尸了40多天。她的嘴巴张开,好像还被撕裂了,遗体上长满了白毛。当时大哭,随后又安葬了。


据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慈禧的尸体在外面暴露了40多天,墓中地面,空中潮气很重,结果引起了慈禧身上的香料发酵长毛,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

慈禧死后,在她身上发生的这三件怪事,无论做怎样的解释,都说明了慈禧的腐败无能,遭到世人的谩骂。


迷萌乐


慈禧太后虽然是女人,但是却把持大清政权多年,影响了半个世纪的历史,而自从慈禧垂帘听政开始,慈禧就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慈禧,但无论是怎样的慈禧终究有离开的一天,在1908年的11月15日17时,也就是在光绪皇帝被发现死亡的第二天,慈禧也被发现在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其实也还不错了,垂帘听政48年,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大大小小的国事能全部处理好是不可能的,能够应付的来就很不错了。



在慈禧去世之后,还发生了三件让人震惊的事情。第一件:下葬之日天气怪异,据说有阴兵借道。慈禧的葬礼奢华无比,甚至可以说是大清为数不多的“最富裕”的葬礼,因为给慈禧陪葬的都是世界少有的宝物,什么翡翠西瓜、珍珠玛瑙数不胜数。今天主要说的是慈禧葬礼当天的天气,慈禧出殡,整个北京城就被厚厚的雾霾所笼罩,据说当慈禧的棺木走到陵墓附近的时候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但是就是不见下雨,而当时陪葬的纸做的人和马也被吹的东倒西歪,似乎是有阴兵借道,故意要毁坏给慈禧陪葬的纸人。



第二件大事,慈禧的棺木被打开之后,居然发现慈禧的尸体未腐。慈禧的陵墓并没有人特意去打开,但是却有人一直盯着,当初慈禧下葬的时候就奢靡无比,所以一直关注的孙殿英终于在慈禧陵墓附近剿匪的时候找到了下手的机会,用大炮把慈禧的陵墓炸开之后,直接对慈禧的陵墓洗劫一空,据说珠宝装了十几箱,而且孙殿英还把慈禧的棺木也打开了,抢走了慈禧身上的价值连城的衣服和棺木的无数珍宝,甚至还有含在慈禧口中的夜明珠,让人惊讶的是,孙殿英打开慈禧棺木之后居然发现慈禧尸体未腐,着实让人惊讶。



第三件大事,慈禧太后的尸体长满白毛。在孙殿英把慈禧的墓盗了之后,直接将慈禧的尸体丢弃在了棺木旁边,之所以知道这样的情况还是溥仪知道慈禧墓被孙殿英盗了之后派人去陵墓中手持才发现的,据说刚刚进去的时候发现慈禧趴在金丝楠木的棺材上,而那些人走近一看,居然发现慈禧的尸体长满了白毛,吓得当时进去收拾的人动都不敢动,还以为慈禧的尸体要发生尸变,去找孙殿英报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