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讀完”一本繪本嗎?大多數人對此有很深的誤解

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問我:

“一定要讀完一本書,才能給孩子看下一本嗎?”

和她交流後,我才發現,很多父母對“讀完”這件事,有很深的誤解。

怎樣才算讀完一本繪本?

現在繪本已經很普及了,基本上有孩子的家庭都會去買一些繪本。

但我也意識到了一些不好的風氣。

“我們家孩子讀了XX本,你家讀了多少本啊?”

“我每年規定了孩子一定要讀完XX本書。”

還有很多自媒體散播的焦慮:

“3歲已經讀完1000本書,這位牛媽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但是你細想一下讀完的標準是什麼?發現這事就是一個坑。

怎樣才算讀完一本繪本呢?

孩子翻完一本書?

你給孩子讀一遍整本書?

你給孩子講一遍這本書?

一定要“讀完”一本繪本嗎?大多數人對此有很深的誤解

有的媽媽說:

“我給孩子讀一遍,陪著他翻完書,應該算是讀完一本繪本了吧?”

用以上的標準,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確實已經算是把繪本“讀完”了。

孩子已經看完,並且聽完了啊。

不過有的要求高的媽媽,又有不同的看法了。

“孩子能夠理解一本書,才算是讀完了。不然就是自欺欺人。”

但是理解的標準是什麼呢?要出個閱讀理解題目考一下,孩子是不是理解了這個東西嗎?

當媽的要累死了。

或者問一下孩子:孩子,這個東西,你理解了嗎?

孩子:媽媽,我理解了。

騙誰呢!!!

梳理一下這個邏輯你就會發現: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用讀了XX本書來顯示自己閱讀水平高,本身就不是那麼靠譜。

一定要“讀完”一本繪本嗎?大多數人對此有很深的誤解

忘記讀完這回事

我發現我在和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很少會有“讀完”這個概念。

我不會說,這些書讀過了,那我就把這些書收起來。永遠不會看了。

孩子看的每一本書,我都會好好保存,必要的時候,重新拿出來講,每一次講,都有新的東西加進去。

就拿孩子小時候最喜歡的一本 I am a bunny 來說吧!這本書從孩子1歲到5歲的時候,我都有和孩子講過。

孩子1歲的時候,我給他看書上的圖片。他總是被精美的圖片吸引。你給他講“花”,指著花,他就知道你在說什麼。這個時候,他可能還聽不懂這本書在講什麼。

等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還能講啥呢?這本書的內容啊圖片啊他都滾瓜爛熟了。

我會給他講大自然,季節是怎樣更替的。當從春天進入夏天的時候,會發生什麼?

光是春夏更替,就可以講好久了。氣候,溫度,關於春天的繪本,我們可以做一些什麼,春天的故事、歌曲等等……

有一本叫做Someday的書,我覺得可能一直讀不完。因為隨著孩子不斷長大,離開家庭,甚至是成家立業,等到自己撫養孩子的時候,才會明白裡面深層的含義。

所以,你看,用“讀完”去衡量一本書,真的是最沒意思的事情了。

一定要“讀完”一本繪本嗎?大多數人對此有很深的誤解

書的數量≠閱讀能力

成人的閱讀和小孩子的閱讀,其實性質差不多。

還記得很多年前收藏的一個知乎答案:

很多同學喜歡說自己一天能讀多少頁書,有些人一天能讀50頁,有些人能讀100頁。可是一旦你用“頁數”為單位來度量讀書這種行為時,從一開始你就錯了。如果你認真讀到了書裡去,是不會care、甚至會完全忽略掉今天讀了多少頁,今年讀了多少本的;當你沉迷於書中絢爛多彩的世界,當你的觀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是不會care、甚至會完全忽略掉今天讀了多少頁,今年讀了多少本的。當我們看手錶的時候,常是快等不及了;當我們數書頁的時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當我們唸叨看了幾本書的時候,常是連書名都記不全了。知乎網友 採銅

閱讀,在於一個“悟”字。很多時候,它和經歷、思考相關。

在我們之前推送的 英文親子共讀6年後,我才意識到我忽略了這件事 一文中,作者介紹了以下可以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運用理解力三層次,它包括:

1、記憶力:回憶書中細節的能力;2、推理能力:根據書中的情節文字或圖畫進行合理推理、預測並總結結論的能力;3、評價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能根據書中人物或事件發表自己的思考和評論。作者:芬芳

除此之外,為了加深孩子的理解,還可以講解很多延伸的知識與內容。畢竟孩子瞭解的“背景知識”越多,理解能力就會越強。

當然,我並不是說每一本都要按照這樣的流程講下來。

我的意思是:“讀”是沒有止境的。並不是每一頁看完就叫讀完。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將更多更豐富的內容給與孩子。

我始終認為,閱讀是一件很輕鬆又有趣的事情。我和孩子在書本里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很多。

這些無法用讀了XX本來衡量。

一定要“讀完”一本繪本嗎?大多數人對此有很深的誤解

下一次再聽到有人問:“我一定要讀完一本書,才能給孩子看下一本嗎?”

我會這麼回答:

沒有人規定你必須讀完一本才能讀下一本。親子共讀也不是把內容一股腦地灌輸給他,而是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狀態去調整我們的內容。

不用追求一下子講完一本書,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