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尚方宝剑和丹书铁券,都是我们经常能够在古装影视剧中所能听见的两个词汇。在剧中

,尚方宝剑号称是“上斩昏君,下斩奸臣”,见到尚方宝剑就如同见了皇帝一样,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耀;

而丹书铁券和尚方宝剑的地位差不多,只要拥有丹书铁券,就算是犯了死罪也可以得到免罪;可你若是犯了谋反的罪名,就算是有了丹书铁券也仍然难逃一死。

那么尚方宝剑和丹书铁券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像电视剧中说的那么厉害?

尚方宝剑的来历

在秦汉朝代,设有一个机构叫做“尚方”,这个机构主要是用来掌管皇家所用的刀剑器物的。掌管尚方的长官就叫做“尚方令”,比如汉代的蔡伦,也就是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就曾在这个机构任职。

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皇帝御用的剑就叫做尚方宝剑,普通的臣子庶人都不能够用这个剑,在那时尚方宝剑并没有别的用处。

唐代的皇帝有时候为了嘉奖功臣,就会把自己的御用佩剑赏赐给功劳重臣,还会给他们“先斩后奏”的特权。因此,这个时期的大臣们都把拥有尚方宝剑看作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只有皇帝宠信的臣子才能够得到尚方宝剑,这代表着皇帝的宠信和重用,所以能拿到尚方宝剑的人是少之又少。尚方宝剑虽然允许人先斩后奏,但是为了避免滥斩滥杀,也将尚方宝剑的斩杀权限约束在法律范围之内。如果一个人并没有罪过而私自使用尚方宝剑斩杀了他,那么持剑者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在明朝就有滥用尚方宝剑权限的反面案例。明朝的名将袁崇焕因为在朝廷政事上与另外一位臣子毛文龙发生了冲突,矛盾日益激化。袁崇焕觉得毛文龙此人妨碍了自己成就大事,因此设计围捕毛文龙,以莫须有的二十条罪名加诸在其身上,最后动用尚方宝剑斩杀了毛文龙。

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毛文龙就算有罪也是罪不至死,而袁崇焕因私人恩怨斩杀毛文龙的事情最终也被崇祯皇帝知道了。崇祯皇帝最终以“袁崇焕擅自杀害毛文龙”的罪名,也处死了袁崇焕。

坊间流传,尚方宝剑可以“上斩昏君”,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皇帝无论是否昏庸,都不傻到将自己的性命交给一个尚方宝剑。万一尚方宝剑所托非人,臣子利欲熏心想谋朝篡位岂不是太容易了吗?所以,尚方宝剑根本没有影视剧中渲染的那么神奇。

丹书铁券的来历

还记得《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在紫砂记一篇,班得五仗着自己拥有太祖帝赐予的丹书铁券,因而做下种种恶行,甚至鱼肉乡民。而康熙皇帝虽然知道班得五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碍于丹书铁券也是手足无措。

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丹书铁券其实是汉高祖刘邦所想出来的一种契约书。当时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为了嘉奖帮助他完成大业的一批有功之臣,因此研究出了丹书铁券。刘邦将自己与重臣们之间的誓约用丹砂写在铁券上,然后再放进皇家的宗庙之内。

而丹书铁券的大意就是皇帝会给臣子功勋爵位,臣子应该保持忠诚为皇帝效命,除此之外并没有免死的功能。因为在后来,还是有不少有了丹书铁券的功臣被刘邦斩杀。

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在南北朝时期,皇帝经常会对宗亲或者是宠信的大臣们颁发铁券,有时候就连后宫之中的宦官也是有丹书铁券。这个时候丹书铁券已经被赋予了“免死”的功能。所以臣子们也纷纷主动向皇帝讨要丹书铁券用来护身。

一般丹书铁券免死的次数不超过三次。但是唐朝以来,丹书铁券更加泛滥,不仅持券者可以免死,他的子孙获了罪也可以免除。为了避免有人利用丹书铁券来逃避罪责,明太祖朱元璋进一步的完善了丹书铁券的颁发机制。

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朱元璋将丹书铁券的颁发门槛抬高,只有有功之臣,侯爵立下一定的竣工之后才能有资格拿到丹书铁券。他还对铁券设置了不同级别,不同尺寸,颁发的时候持券者和朝廷双方一式两件,等到使用的时候要首先要拿出来对比,以查实真伪。

明朝规定,丹书铁券除了谋反罪不可以赦免之外,其它的罪都可以赦免,并且较之前朝代也适当的减少了免死的次数。

号称“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剑能打败“丹书铁券”吗?

清朝开国以来,满族人接管帝位,掌管统治,他们有黄马褂、铁帽子王类似的东西来代替丹书铁券,所以也就没必要在沿用丹书铁券,丹书铁券也就消失了。

那么拥有了丹书铁券就一定不会死吗?其实不然,丹书铁券毕竟是由皇帝授予的,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里,如果皇帝不开心即使有了免死金牌也仍然是要死的。就像朱元璋在开国之后曾经授予了很多公爵丹书铁券,但是最后他们也都难逃一死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