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国产操作系统代替Windows有现实可行性吗?

不如无情


windows的发展其实就是占了一个先机,大家使用windows系统短则10年长则20几年,这20年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生态已经形成,想要短时间替换windows系统,很难。

从战略意义来说,替换windows系统是势在必行的事,但这也需要等待一个时机。一个操作系统想要成功,除了需要更多的软件应用之外,还需要更多的硬件生态,跟上一个行业的崛起,软硬件配合,才能够得到发展。

windows系统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微软一直扮演者技术提供者的角色。

我们使用微软的office Word、excel、PowerPoint等来完成日常工作,使用IE浏览器进行上网浏览网页,数据存储有SQL server,软件开发语言有.net框架C#语言,开发工具有Visual Studio,当然这不是全部的,但是也经满足办公开发的需要。windows的图形界面从最初的1.0到win10,界面越来漂亮,越来越简洁,也使大家更愿意使用。

同时吸引开发者和公司,开发windows版本的软件,这些都是带着商业目的,大家是为了利益,才开发软件来进行商业运作。同时也有更多的硬件公司,开发支持widows的硬件驱动,这就形成也一个软件和硬件的生态。

windows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开发者,同时开发者也依赖于这平台,诸如国内的腾讯、阿里巴巴,在早期的软件都是在windows平台上,就是因为它在电脑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

曾经腾讯发布LINUX版本的QQ,没多长时间就不能使用了,是因为LINUX的用户量低导致商业价值降低。最近腾讯又推出了基于LINUX的QQ版本,从战略意义上国内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了。

再如国外的软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adobe公司推出的系列产品Photoshop、Audition、 After Effects、Premiere Pro,有大量的创作者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创作。

这就说明一个操作系统想要得到大家的认可,首先就需要吸引到第三方公司的支持,如果更换了操作系统不能使用如社交软件、创作软件、购物软件,相信大家很快就会抛弃它的。

手机领域安卓系统就是占据了先机

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开发的操作系统,是一款开源的操作系统。安卓系统的发展就如windows系统一样,占据市场的先机,它相对于windows是开源的操作系统。安卓的开源吸引更多公司使用它作为手机的操作系统,定制属于自己的UI界面,就如华为、小米、魅族这些中国手机企业都是使用安卓作为手机操作系统。

所以一个操作系统的发展,离开不开一个行业的崛起,只要在占据先机,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进行软件应用开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就因为这么多手机硬件制造商使用安卓,才使安卓得到了好的发展。

国产系统deepin20对界面进行优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一个操作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硬件的支持

Deepin国产系统被称之为“最美操作系统”,但是漂亮的背后需要软硬件结合的生态,才能得到发展,如上面所说腾讯QQ发布了支持Linux的版本,同时华为的笔记本也预装了国产系统Deepin,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下来就是需要吸引更多的公司开发更多应用,Deepin是LINUX系统的发行版,需要使用到C++语言,在这移动网络的时代,各个公司的重心还偏向于安卓系统,开发电脑应用已经降缓,同时会使用C++的资源相对较少,开发电脑应用的吸引力不足。

如果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发布,统一电脑、手机、电视等的操作系统,实现一个软件兼容多个平台,这可能会吸一些公司来来开发软件应用,可能这是未来操作系统发展的一个趋势,去中心化。

总而言之,想要发展国产操作系统需要建立软件、硬件的生态之外,还需要一个时机,就如安卓系统和手机并肩发展,只有跟上了一个行业的崛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国产系统只是拿一个Linux系统优化个界面,就让用户使用,我想不会得到大家认可的。

以上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IT大叔Cc


有现实可能性,但是没有现实可行性。

Windows存在已久,不仅仅只是一个操作系统,还代表了一个庞大的社区生态和用户习惯。目前在PC端,基本上Windows和linux两分天下。想要替换Windows系统,那么就必须做到三点:1、研发具有等级别的且比较稳定的操作系统软件;2、围绕操作系统构建一系列的软件工具,而且要支持Windows上office文件的格式,也就是解决兼容性问题,还要拥有一批开发者,为社区不断贡献力量;3、提供服务的价格要低,这样用户才会用。要知道,国内主要用Windows的盗版。

从可能性上来考虑,如果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不计成本的投入,那就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打造这样一个生态是有可能的。实际上,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并不弱,只是缺乏好的平台来支撑。

从可行性来考虑,就完全不行了。我上面说过,要不记成本的投入。可是,这样的投入和产出是完全亏本的。当前,5G时代正在逐渐变成现实,操作系统也要相应的做出调整。Windows是PC时代的产物,花费巨额成本去替代Windows只是国民浪漫主义的狂热罢了。将资金投入更具有前瞻性的领域,然后再拨出一部分专门用来构建适用于特殊场景(军事机构、政府)的操作系统。这不仅有助于国家安全,还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当前有限的资源。

综上,替代Windows有可能性,但是没有现实可行性,因为这完全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木下小宅


目前,国内不怎么做系统,也是国内操作系统,暂未领先的原因。



要知道,操作系统于软件行业而言,可谓皇冠上的明珠,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真正流行的国产操作系统出现?这个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主要还是做不做的问题,不做的理由有下面几点:

操作系统是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几个流行系统,都是几千万行代码量级,研发新操作系统,需要巨大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投入。

操作系统生态非常难做。因为系统直接面向消费者,如果没有应用厂商,为系统开发应用,则无法推向市场;另外,系统切换成本,也远高于数据库,这也是为什么阿里的OceanBase成功了,但YunOS却不被市场接纳。

公司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研发新系统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低,没有意愿;大学和科研院,能力还有待提高。

技术上很难突破已有架构和设计上的桎梏。创新很难,如果沿袭开源系统的思路,则重新研发意义不大。


爱踢狂人


研发国产操作系统,从技术上来说是绝对没问题的,但要代替windows却很难。



windows已扎根这么多年,软件的生态已很完善,我们办公和平时用的软件基本都是基于windows的,如果要用新的系统,需要开发数量庞大的软件来代替windows中现有的软件,小的软件还好说,但一些大型的软件开发量就大了,比如ps、ae、pr、office等,而且这些软件公司也不一定会买你的账,为你的系统再开发一套出来,特别是国外的软件公司。



除了个人用户外,很多企业的系统也是基于windows的,想让他们换新的操作系统,再花巨资来把现有系统重新打造一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别说研发一个新系统,和windows并存了这么久的linux在软件生态上也不完善,虽然在服务器方面做得很好,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实在没有太大的价值。


负1楼


当然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并且windows系统稳定性上做得有点差劲。

战略安全意义上有必要

全国都用别个国家的操作系统,你不觉得奇怪吗?全国都是intel的cpu,你不觉得恐怖吗?我相信微软公司,但有时有些其他因素会影响,比如安卓对国内公司的影响。从电脑到手机,从硬件到软件,最基础最核心的都是别国的,别人如果心情不好稍微动点手脚,你能如何?

用户体验上有必要

windows给我的感觉就是入门容易,但不稳定。这个不稳定的原因,猜测背后肯定是众多bug甚至跟内核设计有关系。如果以此为经验,研发一个新的系统,对用户来说,有更多的选择

即使实现难度大,还是有必要

倒不是说技术难度大,再大有将宇航员送往太空难度大么? 难度主要是短期内没有利益,长期内却要付出太多。我国是有些企业在做扎实的底层研究的,从cpu到操作系统,但绝不是BAT这些商业驱动的公司,这些公司可以玩社交,可以玩游戏,可以玩搜索。但不会玩这些基础的、难啃的、不赚钱的硬骨头。

操作系统和cpu还不太一样,基于linux可以节约很多成本。但不要换个皮肤,做个中文化,就说自己是国产操作系统了。

一百年后,要是有后人看到我的回答,请帮我问问国产系统和CPU的现状


平凡科技



首先分析下windows为啥在我国这么火?

windows 系统大家都很清楚吧,我还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去网吧接触windows98的场景,电脑系统的界面怎么能这么酷,在没人教的情况下,我很快的熟悉了基本的操作。从windows95到现在的window10,微软的操作系统已经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庭,目前国内93%的PC装的都是Windows系统。市面上绝大部分都是用Windows的电脑,不学Windows就等同不会用电脑了。


我想问大家你买过微软的操作系统吗?想必大部分用的都是盗版吧,这就是微软高明的地方,先让我国用起来,用户的使用习惯一旦培养起来了就很难替换了,比如我们一直使用微信和qq聊天一样,其他的聊天软件想进入这个领域十分难。既然有免费的产品用,还有哪家公司原意投入没有盈利的产品呢?还有一点就是windows软件的生态比较强大,比如办公软件office,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必备技能。除了这些软件,还有许多公司为其开发大量相关的实用工具软件,为什么这么多公司原意投入,为其生态开发软件呢,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使用的人多吧,用的人多就有市场。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投入有多大

首先我们来看下windows的代码量有多少,windowsXP的代码量据说有4000万行,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7 的代码量就高达5000万行了,这么多代码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接近1000个人参与共同开发,耗时3年,这是纯技术投入啊,3年1000个人高级工程师在美国需要花多少钱?据说Windows Vista 这个系统花掉了200亿美金。这只是研发成本,还没算上周边人员的成本,比如测试人员还有临时工大约有数万人,可见规模之大。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现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代码规模,加上配套软件,规模超过1亿行一点也不夸张,如果在加上自研的生态软件,规模至少在十亿行,如果要维护如此规模的软件,着实不容易,不是简单的投入人力能力去解决的,开发软件不等同1+1=2这么简单,管理与维护这么大规模的软件,难度不亚于造芯片吧。


从0开始研发系统很难,可以基于一个系统内核上进行构建

如果哪天微软突然不让我们使用 windows 了,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应该有危机意识,尽快有替代方案,就好比华为手机有鸿蒙系统,电脑操作系统我们也应该如此,从上面分析,从0开始开发一个系统,要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想必国内的开发公司很难拿出这么多钱,投入这么多人力吧,而且做出来的也不一定有市场和相应的回报吧。


还有一个方面,偏操作系统底层的专业计算机人才,我国还是比较稀少的,这方面对人才的要求能力不是一般的高,个人感觉比人工智能人才还难找,一个公司想找几百个这样的高材生真的很难。这件事情我个人觉得还是国家出面来做好,毕竟关系到了国家安全方面,有国家支持一定能做成。


我们可以学习安卓系统和ios系统,他们的系统构建都是基于Linux或UNIX的,我国的操作系统也可以这么做,我们可以直接在Linux内核进行二次开发和构建,没必要从0开始构建。


最后给大家介绍下几款国产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

目前有这几款国产的操作系统:中兴新支点操作系统、红旗操作系统、优麒麟操作系统、普华操作系统!经过不断的测试发现:这几款操作系统流畅度都不错!经过体验,个人感觉还是中兴新支点操作系统比较容易上手,很适合个人办公使用。其软件生态还比较齐全,日常办公和娱乐都比较齐全:WPS、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QQ、音乐播放器、搜狗输入法、压缩工具、远程桌面连接,还有一些编辑软件……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电脑使用需求。


小节

今天给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研发国产操作系统十分有必要,我们已经错过了最佳开发操作系统的时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自主研发,基于linux 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还是可行的。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把用户体验做好和生态做好,再进行积极宣传,也许这个阶段会很长,但是现在要有危机意识,以防万一我国没有电脑操作系统的尴尬局面。


感谢大家阅读,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到留言区分享交流,如果你赞同我的回答,欢迎给个赞和转发,谢谢支持。

前端达人


个人观点:

谈不上替换,毕竟Windows不仅仅是一个系统,他是一整套生态环境,现有很多设计软件都是以Windows平台为基础。

开发一个系统不难,想现在国产deepin,个人认为做得挺不错的。但是配套的生态环境的搭建是很困难的。例如CAD,ansys等软件,不会为了一个小众系统再去开发一套软件,毕竟没有经济效益。

从国家战略来说,我认为系统还是得做,要有战略储备,像鸿蒙系统一样。万一被打了,不至于被一枪打死。

对于民营系统来说,我觉得可以参考Mac,从某一个专业领域进行突破,硬件,软件齐头并进,才能找到突破的机会。


PLM小将


有一个概念必须要先搞清楚,windows是一个操作系统,pc上的包括office系列在内的所有软件都是在windows基础上开发的。先把你看到的软件卸掉。剩下的东西才有一部分是操作系统。

所以研发一个windows没有必要,没有场景。就算系统完全能够做到和windows一样。windows生态圈的那些软件应用,也不可能迁移过来,因为windows是闭源的,其它的公司也不会为了一个刚起步的系统专门适配兼容重新开发,一个没有任何应用的系统对市场来说是没有价值的。这些门类繁多的应用,很难去处理。

当然现在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包括一些科技公司其实有投入资源在自研操作系统,但是目标绝对不是windows。大多数应该都是基于开源liunx或者类linux的,不会有公司和个人去专门复制windows,而且除了ui交互外也没法复制。所以紧紧是复制ui交互设计相关看得到的东西,基于开源的linux开发倒是有可行性。


gamedilong


现在没有这个可能。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会说做操作系统的容易,生态难,实际上操作系统很难。或许因为有了linux搞得大家都以为做操作系统容易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领域,如果想做好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举个例子,微软开发win10还是投入了1000个左右的开发人员,还不包括测试以及周边的配套,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包括华为阿里腾讯能有这么多操作系统的开发人员。

我觉得现在应该踏踏实实发展,遵守客观规律,等到国内计算机行业的水平发展到一定的厚度,有了足够的开发人员和技术积累,自然就会有操作系统的开发,而不是现在幻想着或者宣传着超过谁替换谁。


月轮山待过


C端市场短期内没什么机会。B端了就不一样了,不少公司,现在开始用瘦终端+云系统+云工具软件,而且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切实在开始实施了。长此以往,B端的企业操作系统,可就不一样了,逐步进入到C端,占得一席之地,就很难说了。但是,这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并且,一旦出现可替代产品,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态度与如今肯定会大不一样。导致了,操作系统无论手机还是PC,终端消费者而言,可能与今日的情形差别不会太大。B端,企业用户,办公系统,可能会逐步越来越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