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電和機械功能的不同步分離

一. 心臟工作的三步曲

從胚胎期開始的第一次搏動直到生命的最後一 息,心臟一直做著週期性收縮與舒張,其重要而簡單 的功能就是在心室舒張期有靜脈血不斷迴流到心 室,而收縮期心室又將血液打到動脈中去並分佈到 全身。因此,心臟是人體循環系統的中樞,起著一個 機械泵的作用,其不斷把從壓力低的靜脈返回的血 流經過心臟有力的收縮再打到高壓的動脈系統中。心臟的基本功能由“三步曲”組成。首先是心電活動, 隨後經電與機械的耦聯過程轉化為機械收縮,進而 機械活動能推動血流完成血液循環,完成心臟的泵 功能,形成電活動—機械活動—推動血流的三步曲。

二. 房室同步的相關概念

心臟的泵功能主要由心室完成(60%~80%)而稱 主泵,心房完成的比例低(15%~40%)而稱為輔助泵。該輔助泵的作用體現在舒張末期 P 波(電活動)起始 50ms 後觸發心房收縮,並推動血流跨過二尖瓣迴流 到左室,形成跨二尖瓣血流的 A 峰。而房室同步是指 心臟不停息的工作中,心室為主泵,心房為輔助泵, 兩者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心臟的泵功能,良好的房室 同步將有利於心功能的維持。

在房室同步的經典概念中,分成房室同步和房 室分離兩種情況:①房室同步:心電圖表現為“房波 前室波後”,即 P 波在前、QRS 波在後;這時心臟的機 械活動正常,心房起到輔助泵作用,並與心室協調工 作;②房室分離:當心電圖失去房波前室波後的規律 時,則為房室分離。常見的室房分離包括:心房顫動、 三度房室阻滯、室性心動過速、干擾性房室分離等。這時心房失去了輔助泵的作用,心臟的整個泵功能 均由心室完成。房室分離有時呈完全性,例如心房顫動、完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有時則間歇性出現,例 如不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

三. 心房顫動時的跨二尖瓣血流

心房顫動是最典型的房室分離,其規律的心房 P 波被快而不齊的 f 波替代,原來心房有節律的收縮此 時變成弱而不整齊的蠕動,使其原來擔負的 15% ~40%的輔助泵功能喪失。繼之,使患者心功能下降, 已有心衰的患者心功能將明顯惡化。這能解釋心衰 患者竇性心律時心功能還能勉強維持,一旦房顫發 生,可使心功能很快惡化,使患者立即發生嚴重的心 慌氣短而強迫原地坐下。

房顫時跨二尖瓣血流圖表現為單峰,即 A 峰消失 僅留下 E 峰,該 E 峰將緊隨在 T 波之後。因房顫的 RR 間期長短不等,而每個 QRS 波(心室除極波)之後 必有 T 波(心室復極波),而 QT 間期相當於心室收縮 期,心室收縮期後進入舒張期,舒張期的跨二尖瓣血 流形成 E 峰,每個 T 波後都緊緊跟隨著跨二尖瓣血流 形成的 E 峰。房顫時,RR 間期的絕對不整將延長 T 波 - T 波的間期不等,進而產生 E 峰 - E 峰之間的間 期也絕對不等(圖 1),心臟的舒張功能受到嚴重損害。

「干货」电和机械功能的不同步分离

四. 三度房室阻滯時的跨二尖瓣血流

三度房室阻滯是又一個典型房室分離的情況, 此時較快的心房律由竇律激動控制,心室則由緩慢 的室性自搏性節律控制,兩者的電活動處於完全分 離狀態,即使心電圖上的 P 波和 QRS 波十分靠近, 形成的 PR 間期也在 0.12~ 0.20s 之間,但兩者仍處 於電活動的分離狀態,不存在傳導與被傳導關係。

此時容易錯誤地認為,房室之間電活動的完全 分離也必然造成房室機械活動的完全分離,即心房 輔助泵的作用將完全喪失。但仔細分析圖 2 後則能 否定這一結論。

2 是體表心電圖和血流多普勒檢查的跨二尖 瓣血流圖的同步記錄。從上條心電圖的分析可知,竇性 P 波規律發生(80bpm),而規整的心室 QRS 波十 分緩慢(40bpm)。兩者各自規律發生而處於完全性分離狀態,圖 2 的上條是一幀典型的三度房室阻滯的 心電圖。

「干货」电和机械功能的不同步分离

下面分析同步記錄的血流多普勒圖,心電圖每 個 QRS 波的 T 波(收縮期)後,均有跨二尖瓣血流的 E 峰,這是心室舒張期左房血流在跨瓣壓差的作用 下流經二尖瓣形成。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心電圖第 1、3、5 個 P 波後均有清晰的 A 峰跟隨,這是心房 P 波觸發心房收縮的結果,心房的機械性收縮推動血 流跨過二尖瓣時形成 A 峰。只是第 1 個 P 波距 T 波 較近,使 A 峰與 E 峰融在一起。相反,圖中的第 2 個 和第 4 個 P 波後無 A 峰出現(圓圈標出),分析後可 知,無 A 峰跟隨的 P 波都落在心電圖的 QT 間期之 中,此時心室正處於收縮期,有力的心室收縮產生的 室內高壓已將二尖瓣關閉,並推開主動脈瓣進行射 血。因此,心室的收縮期二尖瓣處於關閉狀態,而 P 波引起了心房收縮,推動心房血流前行時,其“流出 道”已被關閉,因而不能形成跨二尖瓣血流的 A 峰,此時左房血流只能向心房兩側分流或向肺靜脈反 流。右房的這種收縮還能形成頸靜脈的“大炮波” (canon wave)。而落在 T 波結束到下一個 R 波之間的 P 波,其引發的心房收縮一定能推動跨二尖瓣的血流 而形成 A 峰。

從圖 2 能得到這樣的結論,三度房室阻滯時,心臟 的電功能處於完全性房室分離狀態,但就機械功能而 言,房室之間卻處於不完全性分離,部分心房 P 波還能 起到輔助泵作用,僅部分 P 波喪失了輔助泵作用。

應當承認,是超聲心動圖的檢測技術揭示和驗 證了心臟這一病理生理情況,並讓我們對三度房室 阻滯的心電圖有了全新認識。

①點擊文章開頭藍色字體“麻醉MedicalGroup”

③點擊“文章檢索”按鈕

④輸入關鍵詞(如,硬膜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