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废话在前:

MOD主机算是DIY装机里头最高级的玩法了,可以最大化的满足玩家对于个性化外观及极致散热的追求,或许正因如此吧,目前市面上酝酿出了各种主打视觉及散热的开放式品牌机箱,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些有着未来机甲风格的机箱,也真心是会比较吸引的一些萌新玩家的眼球,不过当朋友想要用到这么一款机箱的装机时候,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想着可能要上分体式水冷比较的折腾,不过并没有,考虑这类型的箱子基本并不会不存在什么散热上的瓶颈,也只是单纯的喜欢外观而已,所以选用常规的搭建,上水以后再考虑,想着自己也是没搞过此类型的机壳,出于好奇心也就搞了起来,最后出来的效果其实也还可以。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朋友选用这么一款机箱装机,硬件上选择自然也不含糊,CPU选用的是最新的3代锐龙R9 3900X,搭配到的也是最新的X570主板,显卡则是顶级的RTX 2080TI,另外整机除了具备有高规格高性能,也搭配了不少的光污染元素用于装饰点缀,毕竟RGB也可以提升性能哈。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具体配置:

CPU:AMD R9 3900X

主板:微星 MPG X570 GAMING

显卡:影驰 HOF 名人堂十周年 2080TI 铂金版

内存:威刚XPG龙耀D60G DDR4 3200 8GX2

存储:三星 970 EVO PLUS 500GB / 威刚 XPG S11PRO 512GB

电源:安钛克 HCG 850W金牌

散热:乔思伯 光影360 幻彩一体式水冷

机箱:乔思伯 MOD-3 开放式机箱

成品展示: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整机正面效果。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卸下侧板玻璃,内部硬件一览,朋友给到的硬件配色并没有刻意的搭配,不过给到也基本就是目前主流的黑白灰,开机后各种RGB灯效再做搭配。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对于选用的这台乔思伯MOD-3机箱,真心是我接触过造型最浮夸的一款,或许是年纪原因吧,真心有点欣赏不来,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类型的机箱真心还挺火的,整体采用的是铝合金面板拼接而成,材质用料方面也是符合其产品的定位,搭配机甲的造型风格也比较合适。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主板选用的是微星的MPG X570 GMING,虽然只是定位于入门级玩家的游戏主板,但是供电部分应付3900X还是OK的(即便是后期3950X这种狠货,估计也是问题不大),拓展部分也是比较的全面,带有TYPE-C及WIFI蓝牙,灯光部分支持到5V及12V两种。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散热部分选用的是乔思伯光影360一体式水冷,360的冷排规模应付3900X是会比较的踏实一些,不过估计朋友选用这款产品的主要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这款产品的给到灯光特效比较的足吧,自带三枚5V的幻彩RGB风扇,冷头部分的灯光设计近似于恩杰的海妖,同样采用的是无限反射光圈灯效,也会比较的出彩一些。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为了追求光污染,也是为了填满机箱的风扇位,机箱前置同样也是搭配了3个乔思伯的5V幻彩RGB风扇,只不过并不是和冷排同款,而是灯光更加泛滥的FR-730,内外双灯组的设计,实际给到灯光效果会比冷排原装的更加的出彩一些,直接连接到水冷的控制器上即可实现同步。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内存的选择显然也是为了给到更足的光污染效果,选用的是威刚XPG龙耀D60G,在众多灯条里头的确是蛮独树一帜的,这款产品给到灯光覆盖面积会比较的足一些,不单单只是顶部,连同侧面均有带到,真心是会比较吸引那些喜欢RGB灯光的玩家。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显卡选用到的是影驰HOF名人堂十周年的RTX2080TI,同样也是一款独树一帜的产品,采用通体白色的外观设计,在一票乌黑的显卡里头,颜值真心会是比较的能打。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不过个人对于这张的第一印象,倒不是被外观所吸引,而是上手的重量,真心是重量级的,不夸张的感觉到这是我抓过最重的一款显卡,或许是因为采用风水混搭的散热模式,不过风冷给到规模就可以完全满足需要,实际上机后的效果真心也是挺给力,水冷混合模式也只是增加其可玩性吧。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朋友选用这么一款风水混搭的显卡,或许也是为了将来有可能上水做准备吧,另外估摸着还是因为灯光,这卡给到的发光的地方会比较的多,特别是正面风扇的位置,搭配十周年的年轮造型,这里会比较的出彩一些,只不MOD-3这款机箱并不支持,白瞎了哈。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对于一款旗舰级的显卡,十周年HOF 2080TI的用料方面自然也不用说了,供电部分采用的是3个8PIN接口就可见不一般了,遗憾的是十周年并没有延续之前常规HOF版本,供电接口侧移的设计,正侧带到线材会显得不那么的清爽,这边搭配黑白配的定制线修饰下。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微星 MPG X570 GAMING带有两个M.2接口,不过仅有一个位置带有散热马甲,主盘选用的是三星的970 EVO PLUS 500G,考虑到散热,副盘则是选用带有散热马甲的威刚 XPG S11PRO 512GB,同时性价比会比较高一些,合计近1TB的容量应付常规使用也是足够了。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电源选用的是安钛克的HCG GAMER 850W金牌电源,通过80PLUS金牌认证,850W的额定功率,应付这个平台还是搓搓有余的,即便是未来的3950X也是问题不大。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类似乔思伯MOD-3的此类开放式机箱,虽然拥有着酷炫的外观造型,且可以最大化的优化散热效果,不过这样敞开式的设计,对比传统封闭式机箱的设计,很明显的是其会更容易的堆积灰尘,且安全性也会较差一些,所以这种机箱是天使也是魔鬼,想要驾驭它并不容易,会比较适合经常折腾的骚包使用,且用且折腾吧。

相关配件展示: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主板是个人推荐选用的MPG X570 GAMING EDGE,之前装机案例有选用过,做一款主打性价比的入门级游戏X570主板,个人觉得整体的做工及用料真心还是蛮不错的,特别的纯合金材质I/O散热马甲设计,让我印象深刻,应付3900X这级别的CPU,看着心里会踏实一些。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按照官方的说法采用的是11相的供电设计,搭配的CPU供电采用的8+4的设定,供电部分的下料在这个价位里头主板算是比较良心的了,满足3900X及3950X不成问题的。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I/O部分采用的是一体式的设计,整个模块采用的纯铝合金材质打造,相比常见的塑料马甲贴心多了,除了比较YY以外,也可以更好的辅助到供电部分的散热需求。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I/O接口部分包含有BIOS更新按键、针对电竞游戏的传统PS2键鼠接口、两个USB2.0接口(其一个用于读取BIOS文件更新的)、WIFI蓝牙无线接口、USB 3.2 GEN1 X2和HDMI接口、USB 3.2 GEN2 X4(其中一个为TYPE-C形式)、LAN接口及常规的音频输出接口(搭配有光纤输出)。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X570采用了全新的PCIE 4.0规范,主板提供2条PCIE 4.0 X16插槽、可以实现双卡串联,单卡16,双卡则为8+8,另外还配了3条PCIE 4.0 X1小插槽,合计给到了5个PCIE接口。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音频部分采用了常见的分割线设计,搭配有高品质的音频专用电解电容及声卡防护罩,实际使用搭配驱动可实现游戏中的声音追踪定位。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主板主要的机箱外接接口均设计在主板的下沿,方便安插及布置,一横一竖给到两个USB3.2 GEN1的拓展外接接口。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6个SATA接口,接口位置上的PCB不规则的下凹设计,实际上机后可以更好在箱内操作安插,而微星在芯片散热风扇上的设计还真是挺有心的,位置上比较的接近主板边缘,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风扇被显卡挡住,从而影响到散热效果。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搭配4条内存卡槽,最大可以支持到128G的内容容量,单条32GB,配备微星DDR4 内存加速技术,实现更好的信号传输及兼容性,24PIN接口右侧带有BUG纠错灯,方便玩家排查电脑故障。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内存上沿带有12V及5V的RGB接口,另外还有一个12V的位于主板的下沿。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主板共提供了两个M.2接口,其中一个带有散热马甲,和南桥芯片组的风扇马甲为一体式的设计,安装需分离拆卸出来。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苦于预算吃紧,并没有选用X570的最佳伴侣PCIE 4.0规范的固态,主盘选用的是三星的970 EVO PLUS 500G,搭配自家3D TLC NAND,实际对应的读写数据,也是足以满足日常需求了。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考虑到散热,副盘则是选用带有散热马甲的威刚XPG S11PRO 512GB,采用威刚自封的镁光64层3D TLC NAND,保修同样也是5年,实际使用对比测试相比970 EVO PLUS差不并不是很大,性价比还是蛮高的,选择三星或许只是跟风而已。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目测PCB正反面均安排有闪存颗粒,选用了来自慧荣SM2262EN主控,祖国宝岛台湾省产的,支持8个NAND通道和高速的PCIe Gen3 x4规格,以及最新的NVME 1.3协议和SMI专利的NANDXtend ECC技术。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S11PRO红色散热马甲采用贴片式的设计,规模真心算不上厚实,属于轻薄类型的吧,不过由于位置上方有显卡风扇可以照顾到,实际效果倒也是可以接受。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内存搭配到也是威刚的XPG龙耀D60G,搭配这款内存更多还是因为RGB灯光足够的泛滥。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购买的是16GB的套条(8GX2),满足日常使用还是够用的,实际真心还是4条会更璀璨一些,卡预算咯,默认频率为3200HZ,时序为CL16-18-18,电压为1.35V。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在众多灯条里头的确是蛮独树一帜的,灯光不单单只是只有顶部,外观部分基本都是导光材质组成的,严格来说这马甲算不是散热只用的哈。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上机效果也还是蛮不错,对应灯条基本大同小异,灯光支持各大主板厂商的灯光同步技术,同时也自带配套的自己灯控软件。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这台主机的由来就是因为搞到了这颗3900X而来的。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专注性能,为赢而生,三代锐龙真心有资格这么写,3900X第一次将12核心应用的主流平台上面,不久以后还有一颗3950X再刷一波,这几年托着英特儿引领着科技的进步。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限时抢购的3900X上机,三代锐龙CPU上的防呆小三角非常的小,这需要新手玩家留意观察下,避免悲剧发生。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显卡是影驰家最新推出的HOF名人堂十周年RTX 2080TI,作为一款颇有收藏纪念价值的显卡,这款显卡采用礼盒式的包装设计,体积非常的硕大。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内包装搭配有白色珍珠棉包裹,显卡本体占用到的位置还不到一半,你就可以想象得到这款显卡的包装体积有多么的大。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给到的附件还是蛮丰富的,包括有供电转接线(镀银材质的)、显卡状态显示屏(改为分离式的设计)、显卡支架(酷冷定制的)、手套及一个U盘形式的安装驱动。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对比之前名人堂RTX显卡,这次纪念版的外观设计真心是给力了许多,正面采用了三颗10CM的散热风扇,支持风扇停转技术,辅助色从之前的金色更换成了黑色及银色。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中间的风扇被精心的设计成一个带有时间齿轮,搭配有2010-2019的年份数字,寓意着名人堂走过的10个年头,整体形成一个字母G,同时银色部分具备RGB幻彩灯效。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显卡顶部带有水冷模块,右侧为NV强制带有GEFORCE RTX的英文名称,这个也是具备RGB灯光的,左侧则为名人堂的金属标识。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供电部分依旧采用的是3个8PIN接口,遗憾的是十周年并没有延续之前常规HOF版本,供电接口侧移的设计,会来得更美观一些。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水冷模块上下均设计有进出水孔,风水混搭的散热模式,可以增加显卡的可玩性,得到较低的温度表现,提升更好的超频体验。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白色的金属背板,采用是电泳工艺实现的,辅助有不规则的银色条纹修饰,核心部分带有开孔散热,右侧带有名人堂10周年的圆形图标LOGO,这个地方也是具备RGB灯光。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显卡末端也是精心设计过的,带有HOF PLATINUM的型号标注,手头这款为铂金版,貌似还有两款,只是在细节配色上及核心频率上做了点调整,另外末端还有带有一个拓展接口,用于外接附件中的显卡监控显示屏。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I/O和公版接口保持一致,3个DP接口、一个HDMI接口及这代黄卡特有的一个TAPE-C接口,比较特别也就是额外配有一个物理开关(用于超频,一键开启风扇全速运转)。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乔思伯的这款水冷产品,支持AMD及INTEL全平台安装,支持ARGB光效,属于灯光比较泛滥的一款产品,自带灯光系统及无线控制器,同时可以支持同步各大品牌主板。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风扇出厂即预装到冷排上面去了,风扇扇叶采用的是透光性较强的白色半透材质,扇叶中间印着乔思伯的LOGO。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冷排部分采用的是14条水道的设计,散热鳍片的观感上还是挺密集的。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而对于这款产品比较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在冷头的设计上,顶盖采用的是镜面玻璃材质,搭配有无限反射光圈灯效,有点类似于恩杰海妖的灯光效果。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采用纯铜底座,内置有90片鳍片,120CM²散热面积的微水道设计,具体的散热效果后面会有测试。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乔思伯品牌的变色龙FR-730 ARGB幻彩风扇套装。三个风扇一套,带有风扇连接控制器,支持乔思伯对应的软件控制,自带风扇控制器,实际也同时支持外接到水冷的控制盒上。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内外双灯组光环的设计,对比传统RGB风扇,FR-701灯光部分会更加的泛滥,整体被半透材质覆盖,也显得非常的不一样。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这款产品分为普通版及专业版,专业版接头采用的非常规的设计,只能搭配自带的控制器使用,连接到主板的USB接口上面,通过配套的桌面软件实现灯光及转速的控制。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电源选用的是安钛克的HCG850W,海韵代工,采用全桥构架,全日系电容的设计,支持线路保护及温控风扇停转技术,安钛克官方给到的质保时间为10年。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通过80PLUS金牌的标准认证,实际最高效率达到了92%,850W的额定功率应付单卡高端平台还是搓搓有余的,较高的功耗比及转换率,省电的同时也可以带来更好的静音表现。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电源本体采用的是14CM的短机身设计,具体尺寸为140×150×86mm(LxWxH),短小的身材可以更好的兼容到机箱,安装及拔插模组线也会更加的方便。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散热风扇采用的是一款300PX FDB的液态轴承的12CM静音风扇,通过开关可以实现低负载停转,从而实现更好的静音效果,对比部分电源,HCG系列风扇罩采用的是一体式设计,较为紧密进风孔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昆虫的祸害,同时也能避免装机过程中螺丝落入电源内部的尴尬情况发生。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全模组的的设计也是现在高端电源的常规操作了,对于DIY玩家来说,真心用了就回不去的东西,安钛克HCG电源的模组方面均配有文字的区域符号说明,其中PCIE和CPU供接口是通用的共计5组,通用使用起来会比较的方便,SATA及MOLEX则为4组,而24PIN则为合二为一的两组。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和海韵及其代工的电源一样,风扇的切换按钮安排在电源接入口的旁边,默认按压为正常运行,而松开可以实现70%负载一下风扇停转运行。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机箱选用的是未来科技感十足的乔思伯MOD-3,采用的是半开放式的机甲风格设计,可以最大化的满足玩家对于个性化外观及极致散热的追求。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整体采用这类机箱比较常见的铝合金面板拼接而成,材质用料方面会比较符合其产品的定位,也比较适合这类型的机甲造型风格。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整体的体积较为庞大,算得上是全塔机箱范畴。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左右两侧均采用的是钢化玻璃透侧的设计。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机箱的正面设计犹如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的头盔,由两块弯折的面板组合而成,连结处带有V字行的幻彩ARGB灯带(支持连接主板做灯光同步),设计上有点头盔眼睛可视部分的感觉。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由于机箱是通过面板拼接组成的,所以机箱的尾部为敞开式的设计,不需要搭配常规机箱的挡板位及风扇排风位,只给到了一个PCI支架。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机箱的顶部面板为可活动式的设计,装饰的同时也具备有防尘的效果吧,里头带有一个可支持安装360规格的冷排支架,带有附件可选择将其固定为开启状态。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底部采用的是常见的橡胶垫固定,底部同样也是敞开式的。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整体可以很方便做拆卸及拼装,铝合金面板为2.5/2.0mm规格,左右钢化玻璃为4.0mm,通过金属的圆棍连接。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开放式的内部结构,非常便于硬件的安装,主板采用的式倾斜式的安装方式,最大只能兼容到ATX规格的主板,显卡则最高可支持到40CM的长度,带有独立水泵安装位,对于这类机箱,其实还是用于搭建分体水冷装机会比较合适。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PCI挡板及电源的安装位均采用的是支架的形式,可以轻松移除,这边的电源支架被快递震到歪掉,还好铝合金拥有一定的韧性,可以调整过来。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机箱前置可以添置三颗12CM的风扇用于进风,只是并不支持挂120或者240的冷排,也就是整机最大仅支持到安装一个360冷排而已,限制了分体水冷的规模。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背部的走线空间会比较的足,不过由于采用透明玻璃的形式,所以对于走线美观程度要求会比较的高,另外带有SSD和HDD的安装位。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最后看下机箱的I/O部分,带有USB3.0 X2、音频输出输入接口及开关按键。

性能测试: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对于三代锐龙,超频多半是瞎折腾的,能超也超不到哪里去了,所以这边保持默认,内存小超下,干到3600HZ,对于X570主板,再上去意义也不大,对应的FCLK Frequency固定为1800HZ,和内存频率形成1:1,显卡默认给到频率也还不错,同样也就不折腾了,机箱玻璃侧板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室内温度28度左右,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3900X CPU-Z跑分,默认单核性能已经是十分接近9900K了,多核心则完全是吊打,且下个月还有一颗16核心的3950X要发售,这代AMD真心是YES了。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选用的威刚XPG龙耀D60G用到的是海力士的内存颗粒,默认3200HZ,时序为CL16-18-18-38。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X570平台,直接干到3600就能发挥其最好的性能了,给到的时序为18-20-20-38,AIDA64测试如上,表现尚可。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三星的970 EVO PLUS 500G跑分,表现真心是蛮强悍的。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威刚XPG S11PRO 512GB跑分,表现尚可,对比970 EVO PLUS差距并不算太大。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Time Spy总分13913。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Time Spy Extreme总分6686。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Fire Strike Extreme总分15728。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Fire Strike Ultra总分8193。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Port Royal总分7794。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娱乐大师电脑综合性能得分757755。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绝地求生 超高画质 2K分辨率 平均帧数133左右。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守望先锋 极高画质 2K分辨率下 平均208帧左右。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APEX 全高画质 2K分辨率下 平均帧数126左右。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最终幻想XV,最高画质,2K分辨率下,得分9703。

记一次怪兽机壳的装机体验:X570 / 3900X / RTX2080TI

这台主机真心是我个人装过最浮夸的一台,对于这类开放式的机箱,个人建议:首先你要一张大桌子,放地板肯定就成吸尘器了;然后就是要有一颗喜欢折腾的心,会比较适合高玩得骚包玩家;最后真心感觉还是比较适合组装分体水冷。那么以上就这次装机体验的全部内容,如上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吧,谢谢您的浏览,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