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創立事業,滿足兩個需求點,才能平步青雲

文章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易經》:創立事業,滿足兩個需求點,才能平步青雲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人聚財來,人去財散。

在這樣一個時代,早就脫離了單打獨鬥的過去,只有齊心協力聚集眾人的力量,才能茁壯成長迎來自己想要的目的。

所以,一個人的智慧在於凝聚人力,人聚集了,財自然也就來了。

孔子曾說:一個人能夠得到朋友的信任,他才能得到上司的賞識,最終創立自己的事業。

身邊圍繞朋友的人,不光是自己的人脈加強,善於積累資源,而且身邊朋友多的人,說明個性開朗,圓融。

相比之下,那一些孤僻,特立獨行的人,通常是有一些偏執的個性,這樣的人也不利於創立自己的事業。

這種人即便是有自己的想法,也會因為難以得到外力的支援,而錯失掉好的機會。

總的來說,朋友,不光是自己外在援助的力量,還有內在精神的安慰和鼓勵,而一個人想要得到朋友的信任,必須具備兩種狀態。

《易經》:創立事業,滿足兩個需求點,才能平步青雲

一:誠

《易經》之中說:六五:厥孚交加,威如,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六五爻辭,前來侵犯的敵人被緊緊地捆綁,得勝的人威風凜凜,這是吉利的。

在《象傳》之中說:前來侵犯的敵人,被緊緊的捆綁,得勝的人用誠信來表現自己的志向,威風凜凜,之所以吉利,是由於眾人敬畏,所以能夠平安而不困憊。

一個人如果想在事業上得到一個人的幫助,首先就要具備高尚的德行。

因為只有高尚的德行,才能贏得朋友的信任,沒有人會和一個奸詐狡猾的人在一起長久的相處。

這個世界上,誰都不是傻子,一個投機耍滑的人,必然會被別人發現。

只有真誠的對待一個人,讓別人看到你的誠意,想要成功先要真誠,才能在人群中樹立微信,吸取更多的外在朋友的力量,自然能夠成就事業。

《易經》:創立事業,滿足兩個需求點,才能平步青雲

孔子曾反覆強調“信”這個字,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一個人如果不遵守信用,不懂得誠信,那麼他就沒有什麼值得肯定的地方了,失去了誠信,一個人就失去了一切做人的人格,無論古今都是如此。

所以儒家中,就把誠信作為人生的基本準則和道德體現。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應該怎麼治理國家?”

孔子說:“讓糧食充足,讓軍備充足,讓老百姓信任執政者。”

孔子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這三項需要去掉哪一項呢?”

孔子說:“去掉軍備。”

子貢說:“如果必須還去掉一項,那麼兩項之中去掉哪一項呢?”

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離開的,但是信任是永遠要存在的。”

《易經》:創立事業,滿足兩個需求點,才能平步青雲

二:善

《易經》之中說: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九爻辭,上天保佑吉利,也沒有不順利的地方。

在《象傳》之中說:大有是大吉大利之卦,得到了上天的保佑,只要能夠按照客觀規規律去辦事,待人親和善良,就能獲得幸福的生活。

但是做人要懂得知足,善良,順應天道,才能成就自我。

善良其實是一個人內心的一種力量,善良的人才能在事業中百事可成,因為善良,別人願意相信他,因為他善良,別人願意動用自己身邊的資源去鼓勵他。

有這樣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你儘管的去善良,不要管自己的以後的結果如何,善良的人結果一定不會差。

即便善良的人沒有得到別人的大富大貴,但是他的內心平和,內心充滿正能量,是別人無法達到的極限。

《易經》:創立事業,滿足兩個需求點,才能平步青雲

佛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兩句話就是出自佛經,佛的弟子目連說: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報”就是報應的意思。

人生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善良的人必然能得到別人的支持,讓人生往好的方向循環。

很多人不相信善良,就是沒有看到善良帶來的回報,其實我們不必計較這一些,善良的回報並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甚至是我們主觀意識所無法察覺的層面。

但是在客觀的狀態中確實存在,所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儘管善良就夠了。

一個善良誠信的人,必然在生活中能得到朋友的幫助,身邊聚集越來越多的外部力量,這樣的人,才能積蓄力量,往更好的方向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