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的“乱象”,学生真的需要无时无刻地学习,才能算努力吗?

豆焖饭


衡水中学的学习气氛,怎么能用“乱象”来评价,类似衡水中学这中氛围的学校,家长都求之不得,又怎么能批判这种氛围呢?

一般来说,我们看横竖中学,不是看他如果管理,而是应该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学生自发的学习,从早到晚、每时每刻书不离手,是教师的严格管理?我看未必,应该是这所学校自高年级至低年级自上而下的感染导致,类似于企业文化,外加这所学校云集了各省各市的学霸人物,不出成绩才是怪事。

以前,我们总是教育一个人要有恒心、有毅力,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不是难事,难事是可以坚持一年甚至多年,这就是我们要教导学生的核心。在衡中,他们的一日生活作息,可能我们敢保证坚持住,但是这样的生活持续一年,你能保证自己能坚持住,我看多数人未必能坚持住,这也是我很看好衡水中学的原因。


衡水中学这种刻苦的学习方式,表现出来的也仅仅是学校被传的“地狱式管理方式”,其实,在我看来,这只是外在表现形式,真正的是内在的学习热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校到衡水中学取经却难以学会的原因所在,毕竟学习过程固然好模仿,但其内在的学习热情却难以“剪切、复制”。

当然,这样的学习也并不是所说的无时无刻的学习,学校也会安排这种日常的其他活动,不然这种频度的学习,会把人学傻了,也难有人有所成就。如同我们常说的,学校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时间多寡,更多的则是学习效率,别看衡水中学的学习规划如此不仅任性,其学习效率也非常之高,仅仅是学校老师为学生出的考试题目,便是经过深思熟虑,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就是每年的高考成绩。


总之,题目所说的“乱象”实在不敢苟同,毕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衡水中学就是榜样,中国教育的楷模。


小猪的教育经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学生无时无刻的学习难道不对?不要说什么素质教育、考试机器之类的话,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上大学是他们能够改变阶层、命运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如果学生努力学习是乱象,那什么才是正常的?

作为一名在衡水长大的80后,对这个问题颇有感触。似乎把我带到了十多年前的高中时代。

我上中学的时候衡中虽然也很优秀但是还没有现在这么有名气,我当时就读于另外一所衡水优秀的高中,但是那时候的水平和衡中也想去不远,所谓的衡水模式都是一样的。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跑操,六点开始早读,晚上九点半下自习,每个月休息一天半。

你可以不努力,但是有一天你会后悔为什么不努力,也会遗憾为什么没人逼你努力!

我很庆幸有一群逼自己努力的老师,有一所逼自己的学校。


书包里的手机


衡水中学从开始实施军事化管理模式以来,就一直饱受争议。外界对衡水中学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衡水中学的高强度训练模式,另外一方面是衡水中学存在“掐尖招生”。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论是理论还是经验都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就越好。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并不是成简单的线性关系。

学生在学习中花的时间越长,确实能够表明学生学习越努力,但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是学习效率。

也就是说,如果在单位时间内,你能够学到的知识越多,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越熟练,那么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概率就越大。

在很多学校里面,都会遇见这样的学生,他们每天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在学习上,一天要花10---12个小时,甚至每天连吃饭的时间,也要挤出来学习,但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效率非常低。

而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等。

如果一个学生的脑子特别聪明,接受能力特别强,那么学习效率自然特别高。

但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的智力都处于中等水平,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教学质量方面在短期内也是很难改变的,像在衡水这样的地区,要想在短期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非是学校能够给老师开出,远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3倍的工资,才能够吸引到比较优质的老师。

正是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而有些因素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另外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所以国内的高中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超级中学的发展路径都极其的相似,这些学校采用的方式都是以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管理,学校的管理理念是老师苦教、学生苦学、校长苦抓。

如果你去一些中西部地区的知名高中,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升学率比较高的高中,你就会发觉,这些学校里面多多少少都会有衡水中学的影子,只不过衡水中学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比如,曾经的超级中学——黄冈中学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模式,衡水中学和黄冈中学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了量化管理。

衡水中学引入量化管理之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再一味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通过严厉,甚至几近苛刻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强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

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知名高中,在发展的过程中,和衡水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些学校通常的做法是,通过高薪聘请优质教师进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而吸引优秀学生报考。

比如,在今年的5月份,是深圳中学的新增教师名单,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些教师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于名校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

深圳中学之所以能够吸引,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前去中学任教,主要的原因是深圳中学新入职的教师年薪是20万起,这对于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的成绩就越好,衡水中学也没有过分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外界干扰,进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强度和学习效率。

至于题主说的,衡水中学的模式是不是教育的“乱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很多人都在批评像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批评者认为,衡水中学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得益于跨地区掐尖招生,跨地区掐尖招生,打破了原来的教育均衡,影响了其他学校老师的士气,也加剧了该地区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

这样的批评确实有道理,但有可能刚好弄反了因果关系。衡水中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开始生源质量就特别好,而是以后升学率提高了之后,吸引了很多高分考生的报考。

特别是在当前,高考的录取模式仍然是以分数为唯一的标准,如果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比较高,一些高分考生,即便是孩子不愿意选择这些学校,家长也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报考这些学校。

换句话说,掐尖招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可能,主要得益于现在的考试模式,只要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比较高,那么这个学校就不愁没有优质的生源,学校有优质的生源,学校的升学率就进一步的提高,除非是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升学与考试


给出问题的居心叵测,引导人们去黑衡水中学。

衡水中学是继黄冈中学以后基础教育的又一面旗帜,历年来高考的各种数据我就不再赘述,不了解的可以自行百度。

我是高中教育的从业者,我深知一个学校的高考成绩可以说明什么。"衡水现象"的出现,给我的印象是震撼的。

有人以衡水中学的高考成绩好,说他是应试教育,诋毁衡水中学不是素质教育。有人认为衡水中学的生源好,说他是掐尖,妨碍了教育的公平。

衡水中学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所普通中学,他的崛起是一代一代衡中人努力拼搏的结果,优秀的教育质量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信赖。他们的负出当得起这么好的生源。如果说教育有竞争的话,这种不靠行政资源胜出的优势资源的聚集更具有说服力,更是市场的良性选择。

如果说衡水的高考的惊人成绩就不是素质教育的话,那就是对高考制度的全盘否定。迄今为止,高考制度的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是最公正公平的,也只对学生素质素养最为全面的衡量。如果高考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素质,那是对高考评价体系的侮辱。因为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素质高肯定分数高。

衡水中学的成功经验,就是在高考中的激励和点燃。在人生中,这种教育将使学生受用一生。这不是素质教育是什么?

今年高考我所在的高中120多人参考,高优率81.2%,有两人被北大丶清华录取。我就觉得很了不起了,但同衡水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希望我的学校能向衡水中学看齐,成为一间不负家长和学生期望,社会满意的学校。


彼山苍苍


“衡水中学的‘乱象’”,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身是有问题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所谓“乱象”即紊乱之象也,又扰乱正道也。请问衡水中学有紊乱之象吗?衡水中学扰乱社会正道了?没有吧!衡水中学固然有他的办学特色,且教学成果是丰硕的。今年河北衡水中学的高考成绩单是举世瞩目的,囊括了河北省文理两科的第一、二、三、四名,理科710分以上32人,占全省的84%,文科670分以上20人,占全省的77%,文理科600分以上3145人,一本上线率92.4%。2018年衡水中学的高考,文科600分以上人数占全校考生的62%;理科600分以上人数占全校考生的67%等等,从2012年到2019年,衡水的高考成绩单是震惊整个教育界的。通过根据,从衡水中学毕业的学生也都是出类拔萃的,这么可喜可贺的教学成果,做为我们国人当然得肯定,无辜的扣上“乱象”这个黑帽,实在是冤枉,随意给人家扣上黑帽,岂不成了美国,美国的不诚信,不讲公道,出尔反尔,现在又外出事实,给中国扣上了“汇率操作国”这样的大黑帽,实在可恶!

问题中提到学生无时无刻的学习,这个应该建立在学习自主的基础上了,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从学习中寻找快乐,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这是学生最大的幸福。无时无刻的学习并不是强迫学生被动的学习,如果是强迫性的,如果学生是被动的,我相信,衡水中学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所谓的努力是超出一般人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更多的创造来自于有目的性的学习和实践。


文史第一揭秘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黑衡水的人一是同行自己做不到就去诋毁他人,二是所谓的学者专家,因为衡水模式打了他们的脸。三是不良家长,他们嫉妒别人家孩子学习好有前途。

学习和工作一样都必须努力才会有成果,我们总在鼓励和奖励工作认真有成效的人。一个人如果不付出时间和精力能有好的工作效率吗?尤其高尖端的科技行业,哪个不是没日没夜的奋战才成功的?


空山画雨


所谓努力学习就是:

1. 读过的东西理解了并可以给别人解释的简单明了,让别人也理解;

2. 做过的题可以不保证全对,甚至可以不会,但是结果一定是自己能做得到的最好的结果;

3. 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可以理解老师解题的思路和分析的过程;

4. 最后一点,经过努力学习,自己的反应会更快,做题的速度会提高,效率和准确率也会提高


乐龄1056


黑化“衡水中学”不可取,掐尖论、疲劳论、素质教育论等等无不其用,可是作为高考的终点各个名校,难道他们是傻子,衡水中学大部分走出去的孩子有几个被名校开除的,这说明这些孩子符合名校教育体系与理念。我相信衡水中学的理念是适合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战场的,没有努力没有付出没有抗压能力,社会大学不会给好脸子的。无病呻吟的人必将淘汰。


趋势决定决策


邓公小平说:“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衡中附中,升学率高就是好高中。

考上大学不易,考上好大学更不易,考上北大清华最不易。十几年寒窗,多少花费?多少心血?谁不想进大学?谁不想进个好点大学?

衡中帮学生跳出农门,进入大学,改变了命运。

为提高学校升学率,衡中校长、老师的付出实非一般中学校长、老师所能比。

衡中,衡中,教育事业的明星。


海顺Ideas


环境不同,教育方式就不同。一般直辖市和各省的省会以及一线城市比较发达。学生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学习,而且教育机构繁多,教育水平较高,教育环境很好。而其他地区由于贫富差距不同,教育环境就不一样,家庭重视教育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孩子的学习程度不同,如果没有硬式填鸭式的教育,那么孩子的成绩肯定远远不如其他发达地区成绩。不这样是在是不成啊。这也是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