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為了讓鄰居寡婦摘棗吃,特意向親戚寫下一首求情詩,耐人尋味

杜甫為了讓鄰居寡婦摘棗吃,特意向親戚寫下一首求情詩,耐人尋味

杜甫為了讓鄰居寡婦摘棗吃,特意向親戚寫下一首求情詩,耐人尋味

老杜是一位真心實意為大唐謀生存、謀事業、謀發展的流浪詩人。少年時他漫遊吳越,裘馬清狂;中年入仕濟懷,躊躇滿志;晚年雖棄官入蜀,卻仍心繫天下蒼生。杜甫的一生與家國憂患難解難分,這種意識在他的作品中強烈顯現,沉鬱頓挫、憂國憂民的特徵,構成了記錄大唐由盛轉衰的"詩史"。

作為史詩級創作能手,杜甫擅長以小見大、以點帶面,通過小人物的命運影射大社會的現狀,他筆下的人物形形色色,他筆下的故事簡單平凡,卻都無一例外地發人深省,飽含深意。一切皆可入詩,即便是隔壁鄰里的一個寡婦,杜甫也能寫出一篇波瀾壯闊的千古名作。

杜甫為了讓鄰居寡婦摘棗吃,特意向親戚寫下一首求情詩,耐人尋味

《又呈吳郎》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公元767年,杜甫漂泊至四川夔州,居住在一所草堂裡,後來杜甫移居別地,將草堂留給了一個吳姓親戚。原本在草堂前有幾棵棗樹,鄰居中有個寡婦經常前來摘棗,杜甫在時不加阻攔,可吳姓親戚卻禁止打棗,寡婦只好找到杜甫說明緣由,杜甫這才寫下了這一首勸吳郎允許寡婦打棗的詩。

杜甫為了讓鄰居寡婦摘棗吃,特意向親戚寫下一首求情詩,耐人尋味

由於杜甫以前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的詩,因此第二次便是"又"。不過,題目中的"呈"字頗有意味,它的意義是呈送,是一個敬詞。然而吳郎比杜甫年紀小,且草堂是杜甫讓給他住的,不管怎麼說杜甫都佔理,可杜甫卻以尊敬的口吻下筆,可見其有求情的意思,讓吳郎不好意思拒絕。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杜甫直言自己居於草堂時,任憑西鄰撲棗而不加阻攔,因為她是一個柔弱的寡婦,沒有吃沒有穿,沒有贍養她的兒女。"無食無兒"是杜甫對婦人的客觀描述,也是規勸吳郎的有力話語。

杜甫為了讓鄰居寡婦摘棗吃,特意向親戚寫下一首求情詩,耐人尋味

3、 四句緊接一、二句,道出了寡婦打棗的原因:若不是由於貧苦才會做出這種事呢?正因為她對你心存恐懼,你才更應該與她親近。陝北地區曾有民歌流傳:"唐朝詩聖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面對寡婦偷棗,不僅沒有心生責備,反而意會出現象的深層原因,那就是百姓疾苦,不得不說,這種警世思想萬人少有。

4、 六兩句闡述了吳郎防備婦人的措施。吳郎為了不讓婦人打棗,便在院子周圍插了一圈籬笆,杜甫告誡他這完全是多餘之舉。最後的七、八句兩句是這首詩的頂點,是全篇意境的昇華,將全篇情感推向了高潮:婦人說官府徵稅已經逼得她一貧如洗,每當想起兵荒馬亂的時局就會流下淚來。

杜甫為了讓鄰居寡婦摘棗吃,特意向親戚寫下一首求情詩,耐人尋味

這兩句展現了杜甫詩歌以小見大的特點,他以個體寡婦的悲慘經歷出發,逐漸延伸到了當時廣大百姓受苦的社會根源上,體現了杜甫深深為百姓擔憂的心腸。同時,杜甫站在國家層面的立場上說給吳郎聽,是希望吳郎能夠站得高一些,看問題的思想能夠開一些。

寡婦因貧窮飢餓而摘些棗子吃,沒什麼大不了的,大家同為底層百姓,應該互相互助。在感慨杜甫的善心之外,杜甫的行為還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感受。我們試著來想:棗子是水果,幾個棗就可頂飽嗎?婦人因飢餓而偷棗的理由,是否太過牽強?

杜甫為了讓鄰居寡婦摘棗吃,特意向親戚寫下一首求情詩,耐人尋味

小解認為背後原因不乏兩種可能:其一,杜甫與婦人之間有不可告人的故事;其二,杜甫真心關注底層百姓,能夠注意到鄰居家的貧苦細節。很顯然,第一種可能性不大,杜甫此詩的出發點當為第二種。然而,第二種可能同樣令人有些困惑。

再怎麼說,杜甫也是出身京兆名門、混過工部的人,他竟然能為了一位寡婦的溫飽問題而不怕誤會,寫下一首思想境界如此高的詩,著實令人敬佩。大百姓而小自己,或許,這就是"詩聖"得來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