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央视讲述自己的“安居梦”,这位90后龙泉小哥直言“很幸福”~

上央视讲述自己的“安居梦”,这位90后龙泉小哥直言“很幸福”~

龙泉驿新城区 刘斌/摄

对于中国人来讲,房子不仅仅是栖身之所,也不全是油盐酱醋茶,更是一个精神的家园。斗舍之间承载的是归宿感,是自信心,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90年出生的古小强是技术工人,成都的一套保障房,让他和妻子有了崭新的生活支点,也让他们奋斗都市的理想不再遥不可及。

上央视讲述自己的“安居梦”,这位90后龙泉小哥直言“很幸福”~

古小强的新家 节目截图

“今年初,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产业工人古小强和妻子、女儿搬进了位于大面百悦城的配套公租房,一家三口享受着新家带来的快乐。”昨晚20:40左右,四集系列专题片《安居中国》第四集《美好新生活》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透过产业工人古小强的视角,龙泉驿区住房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得以展示。

上央视讲述自己的“安居梦”,这位90后龙泉小哥直言“很幸福”~

工作中的古小强 节目截图

2013年,老家在宜宾的古小强职业学校毕业后加入到成都经开区的“汽车产业大军”,结婚生子,在龙泉驿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由于经济压力,婚后曾在公司的职工宿舍里住了一年,今年初,成功申请到公租房的他,带着妻子和女儿搬进了位于大面百悦城的新家,家里的二胎宝宝也在孕育当中,夫妻俩还计划将老家的父母接到龙泉驿来,享受这里便捷完善的配套服务,这让他直言很幸福,也有了更多的动力提升自己,为龙泉驿的汽车产业贡献一份更大的力量。

古小强只是龙泉驿区住房保障工作中一个缩影。

上央视讲述自己的“安居梦”,这位90后龙泉小哥直言“很幸福”~

在加快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的进程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为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城乡人才柔性流动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我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见证哥从区住建局住房保障科了解到,自2009年以来,我区通过新建和采购等方式,筹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9个,共6538套、约34.2万平方米,其中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4453套。我区安排了总数的68.58%即3054套公共租赁住房用于保障经开区产业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住房困难,比住建部规定的30%用于保障外来务工(农民工)高出一倍多。

正是这样扎实的保障政策的推动,为更多产业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在龙泉驿扎根打下了坚实基础,让开放包容的龙泉驿汇聚起更多力量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