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演员对角色的体会

戏曲是一种古老的表演艺术,是我国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凝练者和承载者,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美感,贯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浅谈戏曲演员对角色的体会

中国戏曲声腔演唱的基本要求就是“字正腔圆”,字正即吐字咬字清晰、准确,字与字之间的发音不能模糊不清、相互混淆,这样才能将戏曲蕴藏的情感与剧情变化明确表达出来,让戏词变得更加清楚、优美动听。

作为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员,不仅需要积极适应剧情、时间变化等,不得脱离剧中人物。必须保证表演的内容在剧本特定的情境中,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还要通过人物主观意识准确把握剧中人物所处的背景、环境等,只有更全面掌握人物行动,才可以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因此,戏曲表演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剧中人物的行动、活动等都演绎成生动化、形象化的动作行为,从而将表演艺术升华为个人艺术。

我从事戏曲表演工作已有30多年,主工花旦,正小旦,曾主演过秦腔传统戏《窦娥冤》、《杀狗劝妻》、《庚娘杀仇》、《海瑞训虎》、《天鹅宴》、《双官诰》等;现代戏《月上柳梢》、《油菜花开的时候》、《落叶礼赞》、《绿色大棚》、《打工妹》等,使我深有感触。

其中秦腔传统折子戏《杀狗劝妻》讲述的是曹庄辞官后,以打柴为生。曹庄有妻焦氏,甚不贤,好吃懒做,刁钻成性,尤对婆母经常虐待,吃穿不周。曹庄曾对之多方规劝,但焦氏一味蛮横,拒不认错。一天,曹庄打柴在外,焦氏乘曹庄不在,在家大吃大喝,却不顾婆母饿肚。曹母饥饿难忍,向焦氏讨口饭吃,反遭焦氏打骂。曹庄回家,曹母向儿子诉苦,曹庄怒气冲冲指责焦氏,焦氏胡搅蛮缠,耍赖使泼,引得曹庄火起,操刀欲向焦氏。焦氏见事不好,一边求饶认错,一边逃走。适有家养之狗跑来,曹庄怒气未消,一刀将狗砍死。焦氏经此一事,幡然悔悟,改变对婆母的态度,从此一家人和睦相处。

关于《杀狗劝妻》这出戏我是非常有感情的,这是我在省艺校(现在的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坐科七年的毕业剧目之一,当时我们学校邀请了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杨金凤老师为我们排导这出经典的折子戏,杨老师是以这出戏红遍三秦大地的,深受观众的喜爱与好评,也是杨老师的代表作之一,观众中甚至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快走快走,杨金凤的《杀狗》”,这足以说明观众对一个演员的喜欢程度。

杨老师给我们排戏非常严格,就一个出场要反复排练好多遍,直到满意为止。我敬佩杨老师,喜欢她所塑造的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焦氏形象,因此我在饰演这一角色的时候并非空壳模仿,而是用心塑造活生生的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需要那些完美无瑕的、如圣人般的人物,这些带着瑕疵却又让人感觉真实可信的人物仍旧可以打动观众。

戏曲植根于民间,在发展流传中又受到人民群众的检验。因而不能不反映人民的喜恶,人民的爱憎是鲜明的,反映在戏曲舞台形象的处理上也是爱憎鲜明的。含含糊糊、倾向不明或客观主义的处理,在人民心目中没有地位,这是戏曲的群众性和人民性在表演艺术上的反映。就其性格刻画的深度说,具有深刻的批判力量;但在艺术上却是精雕细琢,在进行道德评价的同时,充分满足观众对美的欣赏要求。

再谈谈我在秦腔传统戏《双官浩》中饰演二娘(刘千金)一角的点滴体会。二娘这个人物在剧中是主要配角,虽戏份不多,但却是全剧中矛盾的导火索。这一人物形象性格泼辣、善于刁难、刻薄刁钻,在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先要将自己置身于剧中人物,用心感受她的心里活动并转换到自己的意识里,再通过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表演就会与剧本中的角色最贴切。

二娘偷情求欢被三娘发现,二娘反诬三娘不良,随后弃子盗物另嫁。我在表演处理偷情这场戏时,从一出场假装家里什么事情都未发生,有意表演出睡意正浓却被三娘和老家院吵醒,当得知老家院和三娘发现了她的丑闻后已无法遮掩时,表现出穷凶极恶、极力争辩、嫁祸于人,运用了大幅度的肢体表演和声音的失控歇斯底里来表现二娘的内心活动,这样演出效果也非常好,更能让观众对这个人物的憎恨。

另外我认为主要演员与同台的其他配角演员之间,血脉交融,情感交汇,相互刺激,相互依存,好比“红花与绿叶”交相辉映,呈现出缺一不可的态势,有一首歌名叫“绿叶对根的情意”它表达了我的心声。在我看来,戏曲事业是“根”,而“绿叶”的情意正是我对事业热爱的象征。投身演艺事业三十年,在戏曲表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对艺术的无比热爱和执着追求与坚守,一直贯穿于我的人生之旅中。现代人塑造古代人物形象,这与现代人的生活经历、行为意识更是相隔甚远,就更需要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因此,演员要从自我出发,寻找自身与角色相近的东西和相似的情感,并加以扩大,还应设法抑制与角色相反的东西,通过演员的身心情感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演员要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必须要创造角色,理解人物,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把握角色的主题.挖掘人物的性格核心,这样塑造的艺术形象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一个演员能否成功的扮演好一个角色,首先必须对所饰演的角色与剧中其他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深刻认识,那么分析精研剧本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而才能准确把握表达和传达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感情起伏。

艺术来源于生活,剧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它将真实生活进行最好诠释,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找到戏曲艺术的存在价值。演员要在亲身体验基础上,借助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包括人物背景、遇事态度、思维方式等,充分理解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以及情感,从而演绎出形象、生动的人物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所遗留下来的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底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精神思想,为人们带来一定的文化熏陶。戏曲的每一个剧种都有它的观众群,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这正是戏曲生命力的强大之处。戏曲对生活的反映应该具备广阔性,却又不能丧失其针对性。

秦腔戏剧小品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短小明快,新颖活泼,形式多样,撷取生活中的某一件小事或人物的一个特征,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的某个侧面。

很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拿到了戏曲小品《瓜女子》剧本,剧中主人公瓜女子的艺术形象使我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在熟读剧本后,先对剧情发展的起因、年代、背景、经过、结局进行分析;对剧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生活动作等进行揣摩,对角色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内心就有了客观的见解,从而将人物形象真实、自然地表现出来呈现给观众。

1998年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春节戏曲小品专场晚会上,我主演的戏曲小品《瓜女子》脱颖而出;同年春节小品专场晚会中,《瓜女子》倍受观众喜爱,反响异常强烈;在“汇丰杯”陕西省首届电视小品大赛评比中,《瓜女子》独占鳌头,一举夺得大赛唯一的一等奖,我荣获最佳女主角奖;获陕西省戏曲小品大赛一等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9年4月,《瓜女子》被省文化厅推荐参加在合肥举办的“金狮奖”全国第三届小品大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激烈的角逐,《瓜女子》荣获综合二等奖,我个人荣获全国金狮表演奖、全国文华表演奖、曲艺政府最高奖、全国都市戏曲邀请赛金奖、最佳表演奖,使这种崭新的陕西戏曲小品第一次走出潼关实现了零的突破,本次又荣获代表当前我国舞台艺术创作最高水平的文华奖,更是在我省地方戏曲小品史上谱写了光辉的首页,为我省赢得了荣誉;紧接着《瓜女子》录像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台录像并循环播放,收视率一直创新高;在文化下乡演出中,场场爆满,掌声雷动经久不息。《瓜女子》得到了专家、领导、评委和观众的认可,并荣幸的受到李鹏委员长、陕西省省委书记李建国、陕西省省长程安东的接见。随后又排演了《瓜女子考剧团》、《瓜女子相亲》、《瓜女子夸富》、《迎亲路上》等系列戏曲小品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俗话说:戏无情不感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曲表演作为一种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思想新文化的表演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和喜爱。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出栩栩如生的戏曲剧目,曾经以为博大精深、深奥难懂的戏曲艺术其实就近在咫尺,并绽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振兴戏曲表演艺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戏曲艺术的土壤中萌芽,戏曲小品演绎万舞齐开玉树花!(通讯员 魏青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