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表演類綜藝在今年Q4扎堆?

為什麼表演類綜藝在今年Q4扎堆?

近期一檔導演選角真人秀《演員請就位》在騰訊視頻上線,節目設計和嘉賓安排頗有思路,一上線就吸引了不少關注

为什么表演类综艺在今年Q4扎堆?

這個節目同時又把一個詞從去年的這個時候拉回到我們的面前——“表演類綜藝”

從浙江衛視2017年的《演員的誕生》躥紅開始,各大平臺便紛紛著手佈局該領域,去年除了《演員的誕生》續作《我就是演員》繼續在專業性的領域深耕外,愛奇藝還緊隨其後推出了自己的S級綜藝《演員的品格》,嘗試與當時火熱的偶像選秀進行結合。

到了今年,除了浙江衛視和愛奇藝兩個老玩家以外,騰訊優酷也都不甘落後攜自己的新作入局,甚至連央視都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這個領域的興趣。

为什么表演类综艺在今年Q4扎堆?

同一選題方向爆紅之後產生多部同質綜藝在中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集中在如此短的週期內爆發卻並不多見。有如此效果一定不僅僅是製作方跟風和模仿這麼簡單,而是有多方面多層次的原因共同作用所致。

一、演員的掙扎

中國的人口基數龐大,每年通過各大藝術院校培養的藝人非常多,如果再算上自己在各大網絡平臺上野蠻生長的網紅和主播,這個數量將會更加難以估量。

FUNJI(ID:FUNJIdata)曾經做過一次統計,基於目前網上能找到的所有影視綜音等作品數據,一共能找到67076名藝人,其中的參與過影視作品並且在演職員表中留下姓名的演員有22727人。

为什么表演类综艺在今年Q4扎堆?

圖為2019年中戲招生專業考試考場門口

22727人是什麼概念呢?

一個日常關注影視作品的普通觀眾認識的演員不會超過250人,也就是說幾乎每100個演員中只有1個人能給觀眾留下印象。

再加上近些年愈演愈勝的頭部流量聚攏效應,和9億事件之後管控力度的加強,不管是剛畢業的新秀還是沉寂多年的戲骨,這幾年都感到越來越迫切地渴望曝光機會。

如此緊迫的大環境下僅靠影視劇的上鏡機會顯然是不夠的,2019年截止到今天國內所有的影視作品中(包含已開拍未播出),參演演員共計只有3378人,也就是說還有將近兩萬人今年是沒有戲演的。

为什么表演类综艺在今年Q4扎堆?

在演員們如此強烈的曝光需求下,表演類綜藝這個新品類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不僅演員新人、流量明星希望在節目中嶄露頭角,老演員們也同樣希望在這裡找到更多機會。因為相比演一部劇或電影,綜藝在曝光效果上的投入產出比實在太高了,而且相對於其他節目,表演類綜藝還不需要藝人去刻意展現個人人設,只需要展現足夠強的業務能力即可,相對也更真實和輕鬆一些。

而從節目方角度出發,表演類綜藝這個選題也足夠友好。由於演員供給側的壓力,綜藝選角的範圍和成本相比其他已形成套路的老綜藝甚至更有優勢。相比於其他小眾綜藝(如街舞、說唱),演員綜藝由於影視作品語料豐富和演員的充足儲備,杜絕了小眾類型綜藝做幾期就素材不足的問題。

二、短視頻時代的影響

2019年一面是經濟寒冬,一面卻是短視頻火熱。短視頻今年持續保持高增長的態勢,獨立用戶數已達6.4億。

近些年隨著智能機不斷普及,移動互聯網人口增長放緩,各大巨頭都將矛頭從獲取活躍用戶數轉向了搶佔用戶時間。

下圖截取自酷鵝用戶研究院對短視頻用戶的研究報告——

为什么表演类综艺在今年Q4扎堆?

數據顯示,2019年Q1短視頻對移動互聯網用戶時長的佔用增速遠超其他類型,說明它依然是目前最火熱的風口,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這股風潮還將繼續持續一陣子。

短視頻改變的不僅是觀眾對視頻時間長短的要求,更是加快了內容消費的節奏。隨著最早的musical.ly在北美爆紅,短的視頻內容消費開始正式侵入普通人的生活。YouTube最早意識到內容消費節奏變快的趨勢,在2016年10月就推出了視頻2倍速播放。

加速的內容消費逐漸成為常態,現在擁有3.2億日活用戶(2019年7月數據)的抖音已經是今年各大影視劇很重要的宣發平臺。而這個節奏也在改變影視作品的生產。當大家看慣了短視頻這種密集觸發興奮點的內容形式,再轉回傳統影視劇時難免會覺得信息密度不足、節奏緩慢。

此時表演類綜藝就變成了一個非常適合的出口,將喜劇張力最強的影視片段集中穿插在一期節目中,再搭配上嘉賓們鮮明的人設和專業的配合做輔料,瞬間成為最符合當前觀眾審美需求的快消內容品類。

洗腦bgm搭配上固定情節視頻的廣泛傳播是抖音帶來的“耳蟲效應”,而對應的快節奏的戲劇內容也會有“劇蟲效應”,當你開始逐漸不再關心男女主如何慢慢互相喜歡上,而將注意力集中於精彩的反轉和情緒爆發時,其實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淪陷了。

三、後偶像時代演戲更容易火

表演類綜藝不僅是演員的曝光出口,也可能是流量藝人的轉型路徑。

都說18年是偶像元年,去年年初愛奇藝仿製韓綜《PRODUCE 101》推出《偶像練習生》,上線兩個月播放量就突破20億,成為全年的收視冠軍。之後愛優騰三大平臺又陸續推出了多檔同類型的選秀綜藝。而選秀節目的爆火讓原本還算小眾的飯圈文化成為了更多人的共同語言。

在單純的選秀之外,大家也開始把注意力引向給更多出演電視劇的藝人。去年夏天的朱一龍、白宇、鄧倫;今年的李現、肖戰、王一博,都在飯圈文化和爆火作品的持續發酵下獲得了巨量關注,從普通演員、流量愛豆上升為粉絲消費能力極強、具備流量屬性又有作品的明星。

为什么表演类综艺在今年Q4扎堆?

在王一博、肖戰這類練習生出道的愛豆背後,還有更多來自400多家經紀公司、立志成為明星的偶像型、流量型藝人。選秀節目正一季不如一季,流量藝人通過偶像選秀節目能獲得的曝光,可能還不如去露臉一部電視劇。甚至對已經成團出道的藝人來說,跑去演戲也成了跳脫出團體偶像的轉型機會。

所以,演戲也正成為流量藝人的香餑餑。表演和選秀競爭結合也成了表演類綜藝的一大形式——愛奇藝的《演員的品格》和優酷待播的《演技派》都是這個模式。

就在我們探討表演類綜藝扎堆現象的原因時,浙江衛視的《巔峰對決》也官宣定檔了,今年Q4註定成為表演類綜藝競爭最為激烈的季度。

總結來看,FUNJI認為這類綜藝選題扎堆的背後原因——有內容消費的客觀變化,內容消費節奏越來越快,用戶想看信息密度大的短內容作品;也有更多演員、流量藝人扎堆,供給反推需求的原因。如果選角和節目機制合適,我們很可能會在今年Q4看見新的現象級爆款。

但同時,我們也奉勸,沒有準備好的藝人還是不要上節目露怯了。畢竟,“

螞蟻競走了十年”,也會成為一個毀掉演員生涯、難以撕掉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