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什麼立非親生的劉弗陵為太子?


公元前141年,

十六歲的劉徹登基成為大漢朝的皇帝。

公元前87年,

七十歲的劉徹在五柞宮駕崩。

劉徹在位五十四年,是僅次於康熙、乾隆皇帝,在位時長排行第三的皇帝。



漢武帝一生文治武功可彪炳千古,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子嗣稀薄,準確地說所生的兒子少,就六個:劉據、劉閎、劉旦、劉胥、劉髆、劉弗陵。

漢武帝為什麼子嗣少,用現代醫學分析原因可能有兩點

一、漢武帝早年孜孜不倦地求仙問道,估計被方士們忽悠沒少吃什麼玉屑、汞煉成的丹藥什麼?損傷了機體。

二、漢武帝即位之初,竇太后掌權,皇位沒做穩之前,需要依靠阿嬌皇后和長公主嫖,阿嬌不會生育,四處尋醫問藥,據說光花的藥錢就上百萬,這期間漢武帝的身體和心理不可能不受影響,因此他喜歡微服出去狩獵,甚至有龍陽之好,也就順理成章。



關於劉弗陵是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其實是存在爭議的。

第一,劉弗陵出生的時候,漢武帝已經六十二了 ,六十二高齡還有生育能力嗎?

理論上有,但是畢竟少。

第二,劉弗陵是懷胎十四個月生下來的,用現代科學技術解釋,這顯然不符合科學邏輯。

第三,燕王劉旦起兵討伐。

漢昭帝初立,皇帝的繼位詔書發佈給諸侯時,燕王劉旦不服,說詔書的玉璽蓋的比平時小,是偽造的。

說自己身為漢武帝長子不被立,大臣卻擁立一個八歲的小屁孩,重蹈呂后亂政覆轍 ,提出“立者疑非劉氏。”還四處散步劉弗陵不是漢武帝兒子——“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

燕王劉旦還勾結上官桀和蓋長公主謀反,最後被鎮壓。

第四,有人冒充衛太子。

昭帝在位第五年,夏陽男子張延年跑到未央宮北闕,自稱是衛太子,冒充已經死去的太子劉據,在皇宮門前堂而皇之的叫囂,最後以誣罔罪,被腰斬。

當然,我相信漢武帝應該是篤信這個孩子是自己親生的骨血,老年得子,漢武帝對劉弗陵的疼愛可想而知。



而且,漢武帝之所以那麼喜歡小兒子,決定寧可棄長君而立幼子,我本人揣測漢武帝應該還有一重因素在裡面。

那就是,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懷念,對霍去病的兒子懷念。

霍去病英年早逝,年僅二十四歲。雖然他曾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但他卻留下一個兒子霍壇。漢武帝非常疼愛這個孩子,讓他承襲霍去病的爵位,把他撫養在身邊,根據《史記》記載,漢武帝在泰山舉行登壇祭祀時,身邊除了宦官,還帶著霍壇,僅就霍壇。似乎比親兒子還親。



可是就在泰山祭祀完,漢武帝到海邊求仙時,霍壇卻暴病而亡,從生病到死就一天時間。

當時劉徹漢武帝的心情應該悲痛不已,原定的行程也做了大的調整,即便他一生再冷酷,但是霍壇的死,肯定給他造成巨大的心裡傷害,而這個時候劉弗陵出生,也許在他內心,漢武帝劉徹把劉弗陵當成了霍壇再世,把劉弗陵當作是上天的一種恩賜。

這種情愫下,漢武帝對小兒子的感情自然不一樣。



當然也可能是鉤弋夫人在漢武帝身邊,知道他對霍壇夭折,有太深的不捨,想法子生一個兒子,當然這也不是她想有就能有的,但是,宮廷裡,每個人都在為權力算計,不排除有人挺而冒險。

但是,這不過是一種揣測,之於劉徹來說,他一定是篤信這個孩子是他的血脈,並鄭重其事傳位給自己疼愛的兒子,將其託付給幾個倚重的顧命大臣。

說劉弗陵不是武帝所生,後人就是不嫌事多~大家姑且隨意一聽,純屬笑談,別當真哈

不然漢武帝該衝你瞪眼了~


開涮歷史


劉弗陵到底是不是漢武帝的兒子,坊間還是存有爭議的。

漢武帝有6個兒子。


太子叫作劉據,這是漢武帝與皇后衛子夫生的兒子,也是他最喜歡的兒子。可是,劉據因陷入巫蠱之禍,被小人江充陷害而死。

次子劉閎18歲就病死了。

三子劉旦。太子劉據冤死後,按照立嫡立長的順序,太子之位本該是屬於他的。然而,兩年過去了,漢武帝卻遲遲沒有動作,太子之位一直空懸著,劉旦的心也空懸著。

眼見漢武帝朝不保夕,命不久矣,這時候,劉旦坐不住了,生怕快要到嘴的肥肉被別人搶走,於是給漢武帝去了一封信,信中請求“宿衛長安,以備不虞”,漢武帝看了之後雷霆震怒,殺掉了來使,削去了劉旦三個縣的封地,並且還發了一通感慨:

生子應置於齊魯之地,以感化其禮義;放在燕趙之地,果生爭權之心。

正是由於這封“迫不及待”表達內心想法的信,讓劉旦徹底失去了太子之位。


四子劉胥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平時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平時就幹三件事:打獵,泡妞,賭博。這個人根本難入漢武帝法眼,並且劉胥和三子劉旦是一個媽生的,漢武帝討厭劉旦,自然也不喜歡劉胥了。

五子劉髆早亡。

六子劉弗陵。我們知道,最終劉弗陵勝出,他八歲做了皇帝,二十一歲就駕崩了,他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說起劉弗陵,不得不提鉤弋夫人。提起鉤弋夫人,又有一個美麗而荒謬的記載。

且說,花甲之年的漢武帝外出巡遊,到了河北的地界,這時候隨行的占卜師指了指遠處的一團雲氣,對漢武帝說:“皇上,雲氣之處必有奇女子,她能給皇上帶來福音。”

漢武帝一聽大喜,就派人去尋找,半個時辰之後,果然隨行官員帶來了一個神秘女子,這個女子十四五歲,貌美如花,儀態萬千,是個標準的美女,奇怪的是她雙手一直緊緊握拳,像是抱著什麼神秘寶貝似的。


漢武帝感覺非常奇怪,一問方知這個女子自打從孃胎裡出來就是這個樣子,手始終無法分開。漢武帝嘖嘖稱奇,拉住該女子的手想一看究竟,這時候奇蹟出現了。

女子的雙手突然鬆開了,眾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齊聲附和道:“皇上,這是天意啊!此女子與皇上有緣分啊!”

漢武帝就把這個女子帶回了宮裡,百般寵幸,不久之後,這個女子就懷了孕,漢武帝很高興,封她為婕妤,稱其為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懷了劉弗陵之後,整整十四個月,才生下來劉弗陵,而上古的堯帝也是待著娘肚子裡十四個月,劉弗陵與堯帝不謀而合,後來有人說鉤弋夫人就是堯母。


漢武帝覺得這是上天給的啟示,劉弗陵就是上天派下來繼承皇位的,於是他順應天意,立了劉弗陵為太子。

這就是劉弗陵繼位史末。

然而,有人懷疑劉弗陵不是漢武帝的兒子,而劉弗陵繼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騙局。

理由一,漢武帝遇到鉤弋夫人已年近六十,古人到了六十基本上就到人生終點了,很難再有生育能力。

理由二,懷胎十四個月不符常理,按照現代醫學,女性懷胎到了後期,羊水雜質越來越多,假如到了十個月還不生產,胎兒極有可能胎死腹中。

理由三,江充、鉤弋夫人和占卜師是一夥的,江充利用巫蠱之禍害死了太子劉據,占卜師將懷了孕的鉤弋夫人引薦給了漢武帝,鉤弋夫人生下了劉弗陵,一切水到渠成。


然而,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漢武帝只是老了,不是傻了,身邊的女人到底有沒有懷孕,懷的是不是自己的種,難道漢武帝會不知道?

依我看,漢武帝比誰都清醒,因為他才是真正的幕後總策劃。

最大的可能是,漢武帝想立劉弗陵為太子,但是外面的阻力實在太大,首先第一大阻力是三子劉旦,理由前面已經說過;第二大阻力是同情太子劉據的大臣,劉據是被冤枉的,漢武帝為其平了反,劉據死後本可以立兒子劉病己繼承大統的。

漢武帝為了消除阻力,堵住悠悠眾人之口,這才虛構了偶遇鉤弋夫人以及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之說,意圖藉助於“天命所歸”以達到立劉弗陵為太子的目的。

大家認為呢?


一半秋色


 

關於劉弗陵是不是漢武的的親生兒子,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鉤弋夫人是在漢武帝六十多歲了時生的劉弗陵。但是古代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漢武帝六十多多歲時早就沒有了生育能力。而且說劉弗陵是鉤弋夫人懷胎十四月才生的,按理說是不可能的。除非劉弗陵不是漢武帝親生,為了給劉弗陵增添神秘色彩才故意這麼忽悠漢武帝的。而另一方面有的人卻說漢武帝雄才大略,不可能連劉弗陵是不是自己的兒子都不知道。但無論怎樣,漢武帝在他病重後,立了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這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在太子被廢,漢武帝病重之時,除了劉弗陵,當時並沒有更好的人選,所以無論劉弗陵是不是武帝的兒子,要想天下能夠在劉家繼續流傳下去,也只能將皇位傳給劉弗陵。為什麼會這麼說,難道武帝沒有其他兒子了嗎?

巫蠱之禍發生的第四年,漢武帝劉徹病重,在衛太子劉據死後,漢武帝只剩四個兒子了。三子燕王劉旦,四子廣陵王劉胥,五子昌邑哀王劉髆,小兒子劉弗陵。

先說劉閎,劉閎是漢武帝的次子,哥哥劉據早早被立為太子的情況下,劉閎被漢武帝封為齊王。後來在公元前110年,劉閎因病早亡。

劉旦是漢武帝的第三個兒子。劉據死後其實劉旦成了事實上的老大。按照傳統他應該被立為太子。只要這個傢伙沉下心來,其實皇位早晚都是他的。但劉旦錯就錯在操之過急了。太子劉據剛死寫,劉旦就派出了使者,請求能進京侍奉父皇。沒想到劉旦此舉惹怒了漢武帝。於是武帝將劉旦的使者關進了監獄,以此來警告劉旦不要有非分之想。後來劉旦又因為藏匿罪犯,被朝廷處罰,剝奪了封地。從此劉旦徹底失去了武帝的歡心,也失去了皇位候選人的資格。

劉胥是漢武帝第四子,他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不高。他窮奢極欲,,喜歡遊玩,舉止輕浮,毫無法度,所以漢武帝一直都不喜歡他。因此劉胥早早的就被排除在立儲之外。不過劉胥活的時間卻挺長的,據說活了七十多歲,是一位長壽的王爺。這點倒是遺傳了漢武帝。

昌邑王劉髆是漢武帝的第五個兒子,他的母親是漢武帝寵妃李夫人。劉髆的舅舅李廣利出征匈奴的時候,漢武帝知道了李廣利曾經和左丞相劉屈氂詛咒漢武帝、謀立劉髆為帝。於是將劉屈氂處以腰斬,將李廣利家屬投入了監獄。李廣利知道後,就投降了匈奴。漢武帝知道後更是怒不可言,所以武帝是不可能立劉髆為太子的。

幾個哥哥被排除在地位候選人之外,所以也只剩劉弗陵了。傳聞,武帝在託孤時,已經知道太子之孫流落民間之事,於是武帝臨終指定了四個輔政大臣——大司馬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和御史大夫桑弘羊。名為輔佐,實則監視。據說後來霍光查明劉弗陵並非武帝親生的兒子,於是就把他殺了,而當時的劉弗陵只有二十一歲。

劉弗陵究竟是不是武帝的親生兒子。劉弗陵究竟是不是霍光殺的,千百年來,莫衷一是。也許,這些謎底只有等後人來揭曉了。

(歡迎大家探討,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教。)


三七的歷史書屋


在漢武帝死後,確實是有人打著劉弗陵為野種、非武帝親生子的名義,發起叛亂。

劉弗陵是鉤弋夫人自稱懷孕14個月生下的,故而引人懷疑。

鉤弋夫人在太始三年(前94年)誕下劉弗陵。

根據《漢書》記載:

  • 太始三年生昭帝,號鉤弋子。任(妊)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亦然。”


這番話確實是荒謬。

14個月的懷孕,只有沒有相關醫學知識的古人才會相信。而這14個月的孕期,在漢武帝看來,仿如上古的堯帝,故而武帝非常高興。

在漢武帝臨終前,劉弗陵被立為皇太子,隨後即位皇帝。


但是,老皇帝糊塗,不代表其他人也傻。

劉弗陵剛剛當上皇帝不久,漢武帝的另一個兒子燕王旦就公開宣稱劉弗陵非武帝之子,皇室血統被混淆了,隨而發動叛亂。根據《漢書》的記載,燕王旦聲稱:

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

不僅如此,燕王旦還把劉弗陵比作呂后偽立的少子弘,天下皆知其非漢惠帝之子,故而希望大家像迎立文帝那樣擁立他。

總而言之,歷史上確實有人對劉弗陵的血統提出過質疑。


HuiNanHistory


關於漢昭帝,一直有兩種說法,第一種便是正史上的,劉弗陵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另一種便是相反的說法了。那麼劉弗陵到底是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呢?

有些人認為劉弗陵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而是大臣江充的兒子。原因有以下幾點。

  1. 趙氏懷胎的時候,漢武帝已經進入了晚年,所以這就降低了漢武帝使趙氏懷孕的機率。

  2. 懷胎14個月這種說法並不可靠,很有可能是串通好騙漢武帝的,因為上古堯帝是懷胎14個月,用這種說法能夠博取漢武帝的歡心。

  3. 漢昭帝8歲當的皇帝,20歲便身亡了。其中原因很可能是漢武帝交代的。漢武帝可能發現了劉弗陵不是自己親生兒子,所以想盡早把劉弗陵除掉,這樣江山才能繼續是劉家的。

漢武帝為什麼立劉弗陵為太子?

漢武帝一共有6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劉據,齊懷王劉閎,燕刺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昌邑哀王劉髆,以及漢昭帝劉弗陵。

漢武帝的6個兒子,一個比一個不省心,劉弗陵算得上是好的了。大兒子劉據原先是太子,不過在巫蠱之禍中兵敗而自殺,二兒子劉閎早逝,三兒子劉旦時刻想被立為太子,在漢武帝病重時提出要進京宿衛,結果被漢武帝訓了一通。五兒子劉髉在漢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就死了,而四兒子劉胥在漢武帝時期只知道嬉戲遊樂,所以在漢武帝心中他是沒有資格做皇帝的。因此,僅剩下劉弗陵了。

劉弗陵是小兒子,他母親是趙氏,也就是鉤玉夫人,別稱鐵拳夫人。趙氏在沒進宮之前是一個奇女子,據說她從小手掌就不能伸開,一直處於握拳狀態,後來漢武帝劉徹召見她,讓她打開拳頭,發現手掌中有一塊玉鉤。

也正因如此,趙氏深得漢武帝的喜愛,當然她也不負眾望,讓漢武帝老年得子。不過這個兒子不簡單,因為他是懷胎14個月才生下來的。在古代只有五帝之一的堯帝才是懷胎14個月。愛屋及烏,漢武帝寵愛趙氏,所以也極其寵愛小兒子劉弗陵。

而且劉弗陵很像漢武帝年少的時候,身體強壯,聰明伶俐,因此漢武帝將劉弗陵立為了太子。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如果你有其它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一起討論有趣的歷史故事。

理科男讀歷史


首先說結論:劉弗陵百分之百是漢武帝的兒子,絕對不容懷疑。

其實根本用不著分析62歲的漢武帝是否有生育能力,也用不著分析鉤弋夫人是否懷胎14個月才生下劉弗陵,我只相信一件事,當事人的判斷能力。



漢武帝是誰啊?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鼎鼎有名的西漢最著名的皇帝,沒有之一,一生創造了無數功績。

漢武帝15歲即皇帝位,23歲就敢跟調整國策與匈奴開戰,在位54上,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第一個深入匈奴腹地與匈奴作戰的中原皇帝,第一個將西域納入華夏領土的漢朝皇帝,第一個將朝鮮半島歸入華夏管轄,第一個開創絲綢之路的漢朝皇帝,第一個將漢民族聲威遠揚的漢朝皇帝等等。



這麼一位皇帝,會把自已的江山傳給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如果你真這麼問,還是不懂歷史和華夏傳統,自從堯、舜、禹開啟禪讓制,到禹的兒子啟結束禪讓制,開啟血緣傳承繼承製之後,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傳承都是血緣傳承。



不僅是血緣傳承,而且還有嫡長子繼承製這樣的宗法制,這些制度是不可能改變的,一旦改變,天下必定大亂,漢武帝也不例外,他是絕對不會將自已的帝位傳承給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無論這個人是誰。

無論是從歷史上,還是從漢武帝自身的態度來看,漢武帝都認定了劉弗陵是他的親生兒子,並且安排了輔政四重臣給劉弗陵輔佐,就足以說明問題了,難道你會覺得自已比漢武帝聰明?漢武帝被人騙了,卻沒有察覺嗎?



雖然鉤弋夫人出身神秘,史書對其描寫也頗有神話色彩,比如鉤弋夫人的手從出生到遇見漢武帝之前都是緊握的,沒人能打開,除了漢武帝,這些神秘事蹟只不過是為了增添神秘色彩而已。

史書說劉邦是他媽和龍生的呢,史書還說劉邦到哪裡,就有一股白氣跟著他到哪裡的,這些都當不得真,在科學技術落後的古代,有些解釋不了的事情,用神話代替是非常常見的,哪怕是出現在史書中。



而鉤弋夫人所謂懷胎14個月也不過是為了增添自已的神秘色彩,為將來的皇帝之位作鋪墊的,要知道當年漢武帝他媽生他的時候,還說夢到肚子中有太陽呢,這些不過是為了增添神秘色彩,以及天意所為。

我相信漢武帝的選擇和判斷力,況且漢武帝又是唯二的當事人之一,對於自已62歲有沒有生育能力,漢武帝會不清楚嗎?雖然晚年的漢武帝有過糊塗的時候,比如巫蠱之禍,但漢武帝還沒有糊塗到連自已能不能生兒子都不知道。



再說了,漢武帝原本沒有打算立劉弗陵為太子的,因為原本就有個太子劉據,這是漢武帝的嫡長子,劉據已經當了幾十年的太子了,如果沒有巫蠱之禍,根本就不存在換太子的意圖,而且劉據因為巫蠱之禍而死,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並且在劉據去世之後,首先被考慮立為太子的,也不是這個劉弗陵,而是漢武帝其他的兒子們,經過一個又一個的考察,到最後,都不爭氣,漢武帝才考慮這個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立為太子。



再說了,如果沒有血緣關係,滿朝文武百官也不會答應,如果將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立為皇帝,將會天下大亂的,而漢武帝其他有血緣關係的兒子絕對是第一個起兵造反的。

漢武帝為什麼會立劉弗陵為太子呢?

簡單的說,就是劉弗陵最聰明,漢武帝覺得劉弗陵像自已,再加上其他兒子不爭氣,於是漢武帝立劉弗陵為太子。



漢武帝的長子劉據因為巫蠱之禍自殺身亡,漢武帝的次子劉閎18歲就去世,三子劉旦在劉據去世後,主動上書到京城,有逼漢武帝立其為太子的意圖,被漢武帝削地處罰,也失去太子之位。

漢武帝的四子劉胥因為喜好玩樂、搏擊,沒有法度,也被排除太子之位,漢武帝的五子劉髆因為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密謀立劉髆為太子,並且賭咒漢武帝,而受到排斥,再加上劉髆舅舅李廣利投降匈奴,因此也不可能立為太子。



考察來考察去,只有漢武帝幼子劉弗陵有資格又有能力被立為太子,於是劉弗陵就被立為太子,同時漢武帝殺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為的就是防止母壯主幼,外戚干政,太后淫蕩的事發生,漢武帝是絕對的冷靜和高超的政治能力。

這樣能力出眾的漢武帝會弄不清楚劉弗陵是否自己親生兒子嗎?這真是對漢武帝的汙辱啊!宮中有眾多的御醫告訴漢武帝生理常識,朝中有眾多的耳目告訴漢武帝釣弋夫人是否有陰謀,這些漢武帝是絕對能判斷的。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劉弗陵就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至於懷疑漢武帝62歲沒有生育能力的人,可以去補習下生理常識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是胡說八道啊,怎麼說劉弗陵不是漢武帝親生的?

這樣認為的人,大概是認為劉弗陵是其母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才出生的。但是我實在看不出這點怎麼得出劉弗陵不是漢武帝親生的兒子?除非是鉤弋夫人入宮前就懷上孩子。可是我們從史料判斷,鉤弋夫人生下劉弗陵時,已在宮裡好多年了。

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按理說,幼子繼位是不合“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那麼漢武帝為什麼要立他呢?

漢武帝一共有6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劉據,次子劉閎,三子劉旦,四子劉胥,五子劉髆,以及幼子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大哥呢,五個大哥怎麼當不了皇帝?

第一,長子劉據是前太子, 死於巫蠱之禍

劉弗陵有五個哥哥,其中二哥劉閎死得早,就不必說了。本來應該繼承皇位的人,當然是嫡長子劉據,他是武帝與衛子夫的兒子。由於劉據不贊成父親的酷吏政治,故而得罪了酷吏集團。酷吏集團利用晚年漢武帝疑神疑鬼的弱點,陷害劉據。劉據的悲憤之下,殺掉酷吏江充,並被迫武裝自衛。此舉被漢武帝視為叛亂,最後太子劉據兵敗,自殺而亡,成了出局者。

第二,劉髆的出局

武帝的長子、次子都死了,誰能繼承皇位,就成了眾人關注的問題。有幫大臣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開始企圖在立儲一事上施加影響力。在這些大臣中,宰相劉屈氂與貳師將軍李廣利分別是政界與軍界的一哥,他們聯手打算推五皇子劉髆成為皇太子。

為什麼選擇劉髆呢?

劉髆是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所生,李夫人生前是漢武帝最寵愛的人,死後漢武帝也仍很懷念她。俗話說愛屋及烏,漢武帝因為寵愛李夫人,把她的哥哥李廣利也提拔到軍界一哥,因此立其子劉髆為皇帝,似乎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宰相劉屈氂之所以贊成立劉髆,乃是因為他與李廣利是親家,李廣利的女兒嫁給劉屈氂的兒子。

然而,李廣利與劉屈氂謀立劉髆為太子,卻犯了大忌。在漢武帝看來,立誰為儲君,權力只在自己,其他任何人無權染指。與此同時,宰相劉屈氂的夫人被控告大搞巫蠱,詛咒皇帝早死。與巫蠱案沾邊,必死無疑,最後劉屈氂與李廣利都被滅族了。

這樣,劉髆也成為出局者。

第三,劉旦與劉胥的出局

剩下的諸皇子中,依長幼次序排名,最有可能作為接班人的,是燕王劉旦。

劉旦也自認為太子位非自己莫屬,不僅從長幼排行上,他是長者,而且他頗為聰穎,博學多才。他上書漢武帝,要求入皇宮宿衛,實際上想近水樓臺先得月。劉旦的自以為是,令漢武帝大為震怒,朕給你的,你才可以得到,朕不給你的,你想都不要想。漢武帝一怒之下,斬殺劉旦派來的使臣,並且削去他封國中的三縣。

燕王劉旦的弟弟廣陵王劉胥也是太子有力的競爭者。此人勇武有力,在這點上,頗與漢武帝相類,只是經常目無法紀,過失頗多,所以漢武帝也將他從人選名單中劃去了。

第四,為什麼漢武帝選擇劉弗陵

六個兒子,前五個已經出局,漢武帝的選擇餘地已經很小了,只剩下最小的劉弗陵。

還好,在所有兒子中,他最喜歡的是小兒子劉弗陵。

劉弗陵是公元前94年出生的,這一年漢武帝已經六十二歲。母親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才產下他,這被認為是吉兆,因而大臣們紛紛向皇帝表示祝賀。晚年得子的漢武帝對自己的小兒子非常喜歡。到了劉弗陵五六歲時,他的個頭已經比一般小孩子要大了,而且人很聰明。

漢武帝想將劉弗陵立為太子,可是有一個很擔心的事:這時劉弗陵還年幼,而母親鉤弋夫人也還年輕。如果劉弗陵繼位,年齡這麼小,大權肯定會落入母親之手,到時是不是還會重演呂后擅權的悲劇呢?

從這點看,漢武帝是懂歷史、懂人性的。母后當國的情形,在歷史上反覆上演,漢代有呂后擅權,劉氏的江山差點被呂氏取代。在秦朝有秦始皇的母親趙姬趙太后,與嫪毐穢亂春宮,成為秦之醜聞。漢武帝擔心的事,一是女主亂政,一是給自己戴綠帽子。最後他一咬牙,一狠心,除掉鉤弋夫人,為帝國除去後患。

事實證明,漢武帝的選擇是對的,劉弗陵也就是漢昭帝,是漢朝的一位明君。


君山話史


這個問題有些玄,把劉弗陵確定為漢武帝非親生的兒子,這個似乎是說不過去。

漢昭帝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漢武帝劉徹少子,母親是趙婕妤(鉤弋夫人),西漢第八位皇帝。

漢武帝劉徹共有六個兒子,太子劉據由於“巫蠱之禍”受牽連自盡而死;

次子劉閎早亡;

三子燕剌王劉旦在太子劉據自殺後,謀求太子之位,武帝大怒,削掉他三個縣邑以示懲戒,同時也失去了太子之爭;

四子廣陵王劉胥,行為沒有法度,失去了繼承人資格;

五子昌邑王劉髆由於其舅舅貳師將軍李廣利與左丞相劉屈犛詛咒漢武帝、謀立劉髆為帝的事情被揭發,失去立為太子的機會,在漢武帝駕崩前一年去世。

前87年二月十二日,漢武帝劉徹病重,將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立為皇太子。

二月十三日,武帝詔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輔佐少主。

二月十四日,漢武帝病逝。

二月十五日,劉弗陵登基為帝,是為漢昭帝。

由於漢武帝臨去世前才確定劉弗陵為皇太子,武帝三子燕剌王劉旦懷疑新帝位是朝中大臣操縱的結果。於是聯絡中山王之子劉長、齊孝王之孫劉澤等,密謀造反。

為了製造輿論,名正言順,就造謠說昭帝不是武帝親生的兒子,並稱是奸佞之臣所立的“偽帝”。

這就是所謂的劉弗陵不是武帝親生之子的來由。

是不是親生的,除了劉弗陵之母鉤弋夫人趙婕妤清楚,漢武帝自己應該是清楚的。

據說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劉弗陵,因為與堯的出生相似,武帝十分喜歡他。

如果不是漢武帝親生,難道他不清楚嗎?

這個說不過去哦。

還有一點就是,劉弗陵出生時,武帝已經六十三歲。年齡是大了點,但這個年齡還能生兒子也不稀奇。

既然漢武帝都沒有懷疑劉弗陵的身份,後人也就不必操這份心了吧。


豹眼看歷史


漢武帝劉徹是公元前156年出生。

漢昭帝劉弗陵是公元前94年出生。

也就是說漢武帝在62歲的時候,有了劉弗陵這個最小的兒子。在平常人看來,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甚至很多人認為劉弗陵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可是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漢武帝於公元87年去世,漢昭帝劉弗陵當年繼位,年僅8歲。


01劉弗陵的出身受到質疑,主要是在漢武帝死後。

漢武帝殺伐決斷,沒有人敢在漢武帝活著的時候,說這些么蛾子的話。要知道漢武帝連自己的兒子都能滅族,而且他兒子並不多,跟朱元璋、康熙沒得比,他只有六個兒子。

所以說沒有人敢觸這個黴頭,主動去找漢武帝的不爽。那麼這件事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呢?是在漢武帝死後,霍光輔政期間,諸侯王們想要造反的時候提出來的。

當時燕王劉旦包括長公主合謀想要廢掉漢昭帝劉弗陵,所以他們聯合起了霍光的親家上官桀。說來也奇怪,上官桀跟霍光是親家關係,卻因為一些小事,跟霍光徹底鬧翻了。

漢武帝在安排託孤重臣的時候,霍光是第一位的,上官桀緊隨其後,所以說大漢的天下,基本上就他倆說了算了。

拳夫人進為婕妤,居鉤弋宮。大有寵,太始三年生昭帝,號鉤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門曰堯母門。---《漢書》

為了達成政治聯盟,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並且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兒,也就是漢昭帝的上官皇后。後來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導致兩人的感情破裂。

這在道理上是說不通的,由此可見,上官桀之所以要對付霍光,目的就是為了獨自掌握大漢的權力。因為上官桀只有在霍光不在的時候,才能獨自處理國家政務,始終都是個替代品,這一點他非常不爽。

但是必須要師出有名,所以燕王劉旦他們就揚言,漢昭帝劉弗陵並不是漢武帝所生的兒子,而且說漢武帝歲數那麼大了不可能再生出孩子。

這件事也是情有可原的說法,畢竟古代人七十歲就算是長壽了,更別說62歲還能生孩子。而且漢武帝攏共活了70歲。這件事被霍光發覺以後,一場血腥的宮廷政變便展開了,殺了很多人,霍光平定了這場政變,卻也把漢昭帝嚇得不輕。

02劉弗陵的身世有沒有可以之處呢?

要說完全沒有,那也是騙人的,因為劉弗陵是呆在他老媽肚子裡14個月才生產出來。現在醫療發達,我們都知道了,一般小孩兒最多也就懷著9個多月,頂天了10個月生產。

漢昭帝卻在他媽媽肚子裡躺了14個月,這件事合理嗎?甭管合不合理,這件事漢武帝是非常高興的。因為據記載,堯舜禹時期的堯帝就是14個月才生下來,所以漢武帝認為自己的這個兒子極有可能是堯帝下凡了。

皇帝生了個兒子是堯帝下凡,還有比這件事更讓人高興的嗎?所以說漢武帝壓根就沒有懷疑過這件事的真實性。

3年以後,也就是劉弗陵3歲的時候,38歲的太子劉據因為巫蠱之禍滿門被殺。皇后衛子夫自盡而死。而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的地位相對來說則提升了不少,生劉弗陵的地方也被稱之為堯母門。

這個意思就很明確了啊,漢武帝放棄了太子劉據,而是選擇了這個年幼的孩子劉弗陵作為繼承人。

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後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雲陽宮。時暴風揚塵,百姓感傷。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識其處。---《史記》

這件事鉤弋夫人當然也非常高興,她才不會管太子劉據的死活,只要自己兒子能做皇帝,那她本人就是皇太后了。

結果她卻被她兒子劉弗陵給害死了。據褚少孫的說法,漢武帝是因為擔心出現呂后亂政的情況,所以殺掉了鉤弋夫人,立劉弗陵為繼承人。

可是我覺得這說不通啊,沒有呂后之亂,難道漢武帝就不害怕趙高之亂?權臣似乎比呂后還要可怕。畢竟呂后作亂,皇帝始終都還是姓劉,可是權臣作亂,這皇帝姓什麼可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殺掉鉤弋夫人這件事,我表示存疑,漢武帝深邃的思想裡,到底有怎樣的想法,這是我們不得而知的。

03漢武帝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還沒有到沒腦子的地步。

漢武帝晚年的確有些昏聵,他聽信了江充、蘇文等人的讒言,將自己的太子劉據給逼死了。這裡面有江充等人作祟的原因,當然也少不了漢武帝本人意願。

因為如果漢武帝真的喜歡這個太子的話,不管有多少人說他的壞話,漢武帝都不會放在心上,唯一的原因那就是漢武帝壓根就不喜歡這個太子。

既然不喜歡太子,那就只能想辦法把這個太子給除掉了,巫蠱之禍只是一個突破點,江充蘇文也只是利用了漢武帝的這個想法而已。

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將軍之廣明都郎,屬耳;調校尉以來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將軍為非,不須校尉。”是時,帝年十四,尚書左右皆驚,而上書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懼,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聽。---《漢書》

從堯母門這件事,就能看得出漢武帝是希望劉弗陵繼位的。劉據死的時候劉弗陵才3歲大,所以壓根就看不出聰明不聰明。由此可見,漢武帝到了晚年的確有些昏聵。

不過後來漢武帝終於看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心中非常後悔。他殺了那些元兇以後,又頒佈輪臺罪己詔,表明自己做錯了。

所以我們會發現,漢武帝雖然歲數大了,有些昏聵了,但是還沒有到那種沒有腦子的地步。從後來殺害鉤弋夫人這件事來看,漢武帝甚至還有為後世考慮的閒工夫。

所以漢武帝會容忍一個不是自己兒子的人,繼承自己的皇位嗎?但凡有腦子的人,都不會這麼做吧?不要說皇帝了,就算是現在這些普通人,家裡也沒個江山可以繼承的,他們也不會容忍養著別人的孩子。

漢武帝作為千古一帝,聰明絕頂,在這種事情上他不會犯錯誤。再說了這孩子不是漢武帝的,那又會是誰的呢?劉弗陵做皇帝以後,也沒見著所謂的生父有什麼好處,所以說這些都是陰謀家子虛烏有虛構出來的假象而已。

《史記》

《漢書》


江湖小曉生


大家普遍認為劉弗陵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大都是由於史書記載:太始三年生昭帝,號鉤弋子,妊生十四月而生……

上面這段違背常理的記載,使人就覺得是個笑話,哪有懷孕十四個月生孩子的,故而都認為漢武帝被戴了綠帽子,劉弗陵非漢武帝親生之子。這可能嗎?漢武大帝,誰敢給他戴綠帽?!

然而我們若仔細分析,便可推出這"妊生十四月而生"的幾種可能性。

1.醫學上有一種"假孕",又稱"假性懷孕",古時醫學不發達,無法解釋這一生理現象,假孕的症狀和真孕的狀態一樣,月經停止,噁心嘔吐,甚至還可感覺胎動,其實這有身體的原因也有心理的原因,大家如果感興趣可查閱這方面的知識。遠古的堯傳說也是懷孕十四個月所生,如果不是存心造假,應該都是這種原因,這裡的鉤弋夫人(即劉弗陵的生母)可能就是先出現"假孕"狀態,而後又真的懷孕了,前後加起來正好十四個月。



2.要麼就是鉤弋夫人存心說謊,因為她是漢武帝最寵愛的妃子,有心讓自己的兒子做皇帝,便效仿上古堯的出生假說懷孕十四個月。

以上就是分析劉弗陵是懷孕十四個月後所生,從史中可看出漢武帝是非常寵愛且看好他的。

古時都以長子為太子,而尊尚儒家的漢武帝為何偏立么兒劉弗陵為太子呢?我們一一分析。

長子劉據,也就是最先的太子,受宮中"巫盅之禍"牽連,而被逼自殺冤死。

次子劉閎,命短,十八歲就病死了。

三子劉旦,這位王子只是太過著急,沉不住氣,兩個哥哥一死,他馬上奏請父皇,要求進住帝都,美其名曰:保護父皇。古時的太子都是在京城居住,並任京城最高地方長官,而劉旦這一迫不急待的舉動,引來漢武帝震怒,這點小把戲豈能過漢武大帝的關口,於是被訓斥且削三縣的封地,在一邊涼快了,後來漢武駕崩,劉弗陵即位後,他打著劉弗陵不是皇室嫡出的口號造反,最終兵敗自殺。

四子劉胥,這個王子荒淫奢侈,不務正業,名聲狼藉,根本不在接班人之列。不過這位得以善終,活了七十歲。這世上事誰又能辯得明呢?

五子劉髆,也是犯了心急的病,本身他的舅舅李廣利投降匈奴,就是一大汙點,但他卻和左丞相劉屈氂勾結,妄圖加害漢武帝最寵愛的幼子劉弗陵,結果也被涼在一邊。後來死得也比較早。

所以六子劉弗陵年幼聰明,史書記載很有漢武帝的風格,且挾著十四個月才出生的先賢堯的不凡,自然皇位落在他的頭上了。


鉤弋夫人似乎如願以嘗,兒子終於成為未來國君,然而,現實殘酷得令人窒息,為了防止呂后專權的先例再現,防止母強兒弱,被女人再度執政的現象發生,漢武帝賜死了鉤弋夫人。

帝國之門歷來殘酷血腥,生於帝國的王子們,其實總在地獄之門徘徊,一不小心,灰飛煙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