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其他品種


蘋果其他品種

1.王林

日本品種。原產日本福島縣,其起源通常認為是產於印度與金冠混植園中,以金冠種子播種後,從實生苗中選出。1952年命名,是日本的重要栽培品種。我國於1978年從日本引入,主要蘋果產區已有少量栽培。

果實長圓形或近圓柱形,單果重約180~200克。全果黃綠色或綠黃色。果面光潔,無鏽,果點大,有明顯暈圈,果皮較厚。果肉乳白色,肉質細脆,汁多,風味酸甜,有香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2%~13%,品質上等。樹勢強,樹姿直立,分枝較小,萌芽率中等,成枝力強,發中、長枝較多,枝條較硬。開始結果早,苗木栽後3年可結果。長、中、短果枝均有結果能力,以短果枝和中果枝結果較多,腋花芽也可結果,花序坐果率中等,果臺枝連續結果能力較差,採前落果少,較豐產。在遼寧於10月中旬成熟,黃河故道地區於9月中旬成熟。果實耐貯,在半地下土窖中可貯藏至次年4月,貯藏中不皺皮。

適應性強,在黃河故道地區,西北黃土高原以及河北北部、遼寧等較冷涼地區均生長結果良好,但在長城以北栽培幼樹有受凍和抽條的問題,應予注意。較易感斑點落葉病、黑星病,幼旺樹結的果易罹苦痘病。幼樹期間要注意整形,儘早拉枝開角,修剪以輕緩為主,疏直立枝,及時更新衰弱枝條。

王林是一個黃色優質品種,在果實的耐貯性、果面光潔無鏽方面均優於金冠,用它給富士系品種授粉也很適宜。

蘋果其他品種


2.早捷

美國品種。美國紐約州農業試驗站育成,親本Quinte×七月紅,1964年雜交,1982年推廣。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在1984年從美國引入,並在黃河故道地區開展試栽,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省已有少量栽培。

果實扁圓形,單果重150克左右。底色綠黃,覆鮮紅霞和寬條紋。果面光潔,無果鏽,果點小,不明顯,果皮薄。果肉乳白色,肉質細,汁稍多,有香氣,風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品質中上等。幼樹長勢旺,大量結果後樹姿開張逐漸趨向中庸,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苗木栽後3年即開始結果,初結果時腋花芽結果較多,逐漸以短果枝結果為主。自花不孕,需栽植花期相近的品種授粉,花序坐果率高,較豐產,採前有落果,需注意分期採收。在黃河故道地區於6月中旬成熟,在遼寧西部地區7月初成熟。果實不耐貯藏,在室內僅可存放1周左右。

該品種在早熟品種中為成熟較早、外觀較好的品種。栽培中須注意幼樹開張角度,果實成熟後分期及時採收。在溼熱的暖地栽培要注意對早期落葉病的防治。

蘋果其他品種


3.美國8號

從美國引進的美國8號蘋果新品種,平均單果重245克,著色豔麗,風味甜脆爽口,抗病性、豐產性、早果性均佳。

果實經濟性狀:果近圓形,平均單果重246克,最大果重352克。果實底色黃,果面光潔、濃紅,蠟質中多。果肉黃白色,肉質細脆、汁多,風味酸甜可口,具芳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2.1%,品質上等。

生長結果習性:生長中庸,樹姿較開張,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始果期較早,初果期以腋花芽結果為主,以後逐漸轉為短果枝結果,一般花序坐果率80%以上,花朵坐果率18%以上。

物候期:4月上旬萌芽,5月初開花,7月下旬果實開始著色,8月中旬果實成熟。

適應性:抗旱、耐寒,對食心蟲、金紋細蛾、早期落葉病、斑點落葉病、炭疽病等抗性較強,少量新梢有黃化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