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其他品种


苹果其他品种

1.王林

日本品种。原产日本福岛县,其起源通常认为是产于印度与金冠混植园中,以金冠种子播种后,从实生苗中选出。1952年命名,是日本的重要栽培品种。我国于1978年从日本引入,主要苹果产区已有少量栽培。

果实长圆形或近圆柱形,单果重约180~200克。全果黄绿色或绿黄色。果面光洁,无锈,果点大,有明显晕圈,果皮较厚。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汁多,风味酸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13%,品质上等。树势强,树姿直立,分枝较小,萌芽率中等,成枝力强,发中、长枝较多,枝条较硬。开始结果早,苗木栽后3年可结果。长、中、短果枝均有结果能力,以短果枝和中果枝结果较多,腋花芽也可结果,花序坐果率中等,果台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差,采前落果少,较丰产。在辽宁于10月中旬成熟,黄河故道地区于9月中旬成熟。果实耐贮,在半地下土窖中可贮藏至次年4月,贮藏中不皱皮。

适应性强,在黄河故道地区,西北黄土高原以及河北北部、辽宁等较冷凉地区均生长结果良好,但在长城以北栽培幼树有受冻和抽条的问题,应予注意。较易感斑点落叶病、黑星病,幼旺树结的果易罹苦痘病。幼树期间要注意整形,尽早拉枝开角,修剪以轻缓为主,疏直立枝,及时更新衰弱枝条。

王林是一个黄色优质品种,在果实的耐贮性、果面光洁无锈方面均优于金冠,用它给富士系品种授粉也很适宜。

苹果其他品种


2.早捷

美国品种。美国纽约州农业试验站育成,亲本Quinte×七月红,1964年杂交,1982年推广。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1984年从美国引入,并在黄河故道地区开展试栽,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已有少量栽培。

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50克左右。底色绿黄,覆鲜红霞和宽条纹。果面光洁,无果锈,果点小,不明显,果皮薄。果肉乳白色,肉质细,汁稍多,有香气,风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品质中上等。幼树长势旺,大量结果后树姿开张逐渐趋向中庸,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苗木栽后3年即开始结果,初结果时腋花芽结果较多,逐渐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自花不孕,需栽植花期相近的品种授粉,花序坐果率高,较丰产,采前有落果,需注意分期采收。在黄河故道地区于6月中旬成熟,在辽宁西部地区7月初成熟。果实不耐贮藏,在室内仅可存放1周左右。

该品种在早熟品种中为成熟较早、外观较好的品种。栽培中须注意幼树开张角度,果实成熟后分期及时采收。在湿热的暖地栽培要注意对早期落叶病的防治。

苹果其他品种


3.美国8号

从美国引进的美国8号苹果新品种,平均单果重245克,着色艳丽,风味甜脆爽口,抗病性、丰产性、早果性均佳。

果实经济性状:果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46克,最大果重352克。果实底色黄,果面光洁、浓红,蜡质中多。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多,风味酸甜可口,具芳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1%,品质上等。

生长结果习性:生长中庸,树姿较开张,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始果期较早,初果期以腋花芽结果为主,以后逐渐转为短果枝结果,一般花序坐果率80%以上,花朵坐果率18%以上。

物候期:4月上旬萌芽,5月初开花,7月下旬果实开始着色,8月中旬果实成熟。

适应性:抗旱、耐寒,对食心虫、金纹细蛾、早期落叶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等抗性较强,少量新梢有黄化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