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连出三招助你走出低谷

上位者想永在高位不退,而事实上爬得越高跌得越狠,甚至更多的人连爬的机会都没捞到,一直在生活低谷的泥潭里挣扎;情爱者想天长地久世世相守,终成眷属的都写成故事了,更多的人在相爱相杀,更惨的人一辈子都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有钱人想将财富代代相传但家有逆子,秦始皇还想长生不老呢,倾国之力给我们留了个皇陵之谜,哪有事事遂心?

道德经:连出三招助你走出低谷

今天在这篇文章里,连续解读《道德经》的第六章到第九章,因为无法割断,一气呵成,连续提供了三招,豁然解开了走出人生低谷的难题:

先从第六章开始,简单阐述一下事物的本质本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直白地翻译是: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我面前仿佛出现了一轮阴阳(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的:“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

第一招什么是天长地久?退就是进,置身于外,反而保全

马上进入正题,请理解《道德经》第七章中论及的“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翻译:天悠长,地久远,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是顺应自然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我突然想到佛法的利他心,也有同样的意思:“最大的自利就是利他”,你想要获利,首先要懂得并且做到“我为人人”然后才会有“人人为我”。 身陷低谷中的人们,可能想想自己有没有为他人做过些什么?你是管理者想想为员工争取过什么吗?体恤过下属的处境或想法吗?你是普通员工,想想你交给上级的报告是不是他想要的?你理解上司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压力吗?脱离出自己的角色,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想想。

道德经:连出三招助你走出低谷

第二招什么是上善若水?是不争,是透彻,是无私

很多大老板的办公室都挂着各种字体的“上善若水”,大多数人的理解是为人处世应该像水一样顺势而为,像水一样表面柔软实质坚韧,这样的理解对吗?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或讨厌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要选择停留在和善的环境中;心胸要保持安静和深沉;与人相处要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格守信用,遵守诺言;工作时要善于处理各种问题和关系;处事要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只有不争的美德和行为,所以才会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抱怨、愤怒等不开心。

当我们自己身处逆境的时候,都知道情绪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首先应当自省。自省自己看问题是否过于“阴暗”?所见即所得,其实是你内心世界的映射,内心纯净、善良、无私的人显得天真无邪,看见的都是简单而美好,可能是天真了些,但不代表傻。为何我们要怀疑这个世界的善意?让自己由内而外地变成一个嚼舌头、碎嘴、愤懑、阴暗的鹰钩鼻的老巫婆或神棍呢?

道德经:连出三招助你走出低谷

第三招记住适可而止,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这意思就非常明显了,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所有是别要求太过,水满则溢,人满招损,适可而止,留点空间和福气给他人也是给自己的。当然每个人的福泽厚薄不一,有些人厚些,能够爬上高位,有些人薄些,可能一生碌碌无为,但每个人正弦曲线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曲线上升得越高摔得也重,曲线起伏不大,平安一生也是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