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劉長鋒:對不起,請屏蔽我

對不起,請你屏蔽我

文丨劉長鋒

用了這麼久騰訊的產品,從企鵝到微信,直到現在,也只有現在,對微信確實有那麼一點點佩服。

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微信改變或者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有別於傳統的生活方式,舒適度和便捷性是無與倫比的。另一個是,在網絡與現實的交互中,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特殊空間。之所以說特殊,就在於它的半封閉性,與QQ、微博等不同,它在保持網絡開放性的同時,也隔絕了你與陌生人的接觸與聯繫。

原創丨劉長鋒:對不起,請屏蔽我

微信聯繫人當中,家人、親友、同學、同事是主體,剩下的基本就是在各種各樣社交場合(比如飯局)互加了但很少聯繫的朋友。關係相對比較單純。但是儘管單純,畢竟事實上它已是一個現實的小社會,它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人與人的交際與衝突,具有鮮明的社會性。

人處於社會中,不可避免會有接觸和衝突,至親的人之間也是一樣。基於這樣的現實,互諒和容忍就是不可避免的話題。問題非常現實,但也非常簡單。比如說,夫妻兩人,某個腳臭、睡覺打呼嚕,另一個必須得盡最大努力去接受、忍受,否則日子就沒法過下去了。畢竟,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更沒有哪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是人都會有缺陷和不足。但是同樣的情況,在比較鬆散的關係中,比如合租的好友中,你腳臭,你睡覺打呼嚕,那我可以選擇搬出去,選擇不與你合租,這是正常的,可理解的也可接受的,不影響大家還是朋友。

回到微信,微信產品的一個主要業務:朋友圈。有人把它當成了免費商店,做微商,從早到晚刷屏推銷產品;有人把它當成收納箱,沒黑沒明轉發雞湯甚至謠言;有人把它當成一種學習方式,交互推薦各種思想和美文;有人把它當成記事本,隨時隨地隨手記錄自己簡單的生活。等等等等,不一而論。總歸是各不相同、形形色色。正因為如此,在朋友圈裡的生活,喜怒哀憎就會自然體現出來。你喜歡的我不喜歡,你所做的可能他很討厭,因為這些,在事實上產生了某種影響、甚至是打擾,或者類似於炫富等等,無意引起他人的不適或者反感。

原創丨劉長鋒:對不起,請屏蔽我

正如前文,我之所以佩服騰訊和它的設計者們,恰恰在於,他們在網絡的設計構思中,很深刻地明晰了社會與人性的因素,在朋友圈的設計上,添加了屏蔽功能。你不喜歡我,可以選擇不看我朋友圈;我不喜歡你,我可以不讓你看我朋友圈,或者選擇讓你看多長時間的朋友圈。既避免了決裂、斷割聯繫,又有效防止了彼此帶來的不快,在默然間。

比如說我,我是一個三分之二的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是一個漫不經心的行路者。在朋友圈裡,喜歡隨時記下自己的一些所見所思,記下一些生活的點點滴滴。對於自己,不過只是一種便捷的記錄。同時,它所體現的不外乎兩點:信任、分享。我選擇發出信息,表明了願與你分享的態度,願意與你分享我的喜怒哀樂。同時,也是對你毫無防備之心(畢竟網絡信息風險不是一個小問題)。於我如此,於大多數人而言,我想,不過也是如此。畢竟這個空間不大,朋友圈的好友數是可數的、有限的。

原創丨劉長鋒:對不起,請屏蔽我

人與人不同,人各有自己的想法與思想,各有自己的認識與觀點,各有各的喜好與憎惡。你喜歡的未必就是別人喜歡的,甚至很有可能正是別人討厭的。我所推崇的,也可能恰恰就是你反感的。但是沒關係,我們都有得選擇,可以自主選擇看與不看。畢竟,這個圈子太小,用俗話來講,加了的都是緣分,萬千人裡相遇不易,互加更不易,不至於到了互刪和拉黑的份兒上。如果真要到了拉黑的份兒,也只能另當別論。

所以我,所以我們,都很珍惜這份難得的緣分。但是如果因為什麼,因為朋友圈的原因,引起你的不適或反感,我願十分誠懇地說聲對不起。對不起,如果我的朋友圈,對你造成了什麼影響,或者引起了你的不適,那麼,請你屏蔽我。

畢竟,屏蔽與拉黑不是一回事兒。畢竟,只是屏蔽而沒有拉黑!

2019.10.26凌晨

原創丨劉長鋒:對不起,請屏蔽我

劉長鋒,陝西銅川人,現居廣州。作品見諸《中國青年報》《解放軍報》《瞭望》《散文》《雜文選刊》《雜文報》《西北軍事文學》等刊物。

↓↓為您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