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你很難到達的地方,他能帶你去

這些你很難到達的地方,他能帶你去

北京時間10月27日,據美國《新聞週刊》報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26日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遭美軍突襲時引爆了一件自殺式炸彈背心身亡。同樣是在敘利亞,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6日表示,如果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未能在土耳其與俄羅斯簽署的諒解備忘錄規定時間內撤出敘利亞北部“安全區”,土耳其將獨自採取行動清除庫爾德武裝。

處於動盪之中的國家不只有敘利亞,還有伊拉克。知名旅行手冊《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的撰稿人至少有7年未曾踏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土地。即使在制裁年代也照常出入伊拉克中南部地區的《孤獨星球》撰稿人中斷了對這個國家的記錄:部分原因是伊拉克政府迄今為止尚未恢復旅行簽證的發放,部分原因是全國安全狀況極為緊張。《孤獨星球》中東分冊的忠告是:“不可能也不應當成為任何遊客的目的地。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2014年7月3日,一戶剛剛從摩蘇爾逃出的伊拉克家庭由於無法擠進人滿為患的臨時收容所,被迫在曠野中露宿

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因為戰亂與紛爭不能駐足停留,但這不代表我們無法或者不用去了解它們,有一個人可以帶我們獲知那裡波雲詭譎的政治局勢和各個勢力之間的廝殺博弈,捕捉別具一格的社會風貌和人們日常生活的精神狀態,他就是劉怡。

作為戰地記者,對於為了尋求真相,冒險深入戰地是否值得,為何要關注那裡的戰爭以及那些正在遭受不公的人們,劉怡有他自己的理解:

“今天我們可以生活在一個相對平和和安定的環境裡,並不是因為我們比在“伊斯蘭國”肆虐下的這些阿拉伯人,或者庫爾德地區的人民更智慧、更勤勞或者更高貴。我們享受和平,而他們經歷災難,完全是因為偶然。我們和他們是完全一樣的、平等的人,運氣比較好並不構成我們忽視、蔑視他人的苦難。

他人的苦難某時某刻也可能在我們身上重演。關注他人的命運,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責任。”

作為《三聯生活週刊》資深國際時政記者,劉怡長期關注地理政治與安全衝突問題,整個2018年,他飛行十萬餘公里,前往八個國家,其中深度探訪阿富汗和敘利亞。2019年他又前往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和以色列。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2019年3月在巴格達“中東的查令十字街”穆塔奈比大街,劉怡找到了2016年採訪過的“回聲”舊書店老闆里亞德,把刊登有他照片的雜誌贈送給他

劉怡並不是帶著一種獵奇式的好奇心去往這些國家,並不是去一趟跑若干個城市,花幾個星期就足夠,他進行了多次探訪。在他看來,這些戰亂國家發生的那些重大事件,永遠是豐富的細節變化和緩慢的總體趨勢變化的結合,如果我們一概用簡單粗暴的幾句詞語概括,可以說今天的阿富汗與十幾年前沒有區別,都是處於混亂之中。

但如果從細節、從歷史變化的軌跡,現在的混亂和十幾年前的混亂,無論是在程度、規模還是細節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更。假使不能對它們做長期密集的觀察,分析每一階段的變化趨勢,是很難認清這一點的。

不僅如此,如今普通的中國人想要系統全面的瞭解這些國家的歷史和現狀,很多時候必須去讀歐美研究者和歐美記者的著作。而劉怡想基於中國的問題意識,用中文去書寫和記錄關於這些國家的一切。

那麼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等這些陷入經久不息的動盪之中的國家怎麼樣了?曾經輝煌的歷史和文明為什麼沒能在今天讓這些國家的人民生活的更好?恢復和平後,他們又該如何重建自己的國家?

請跟隨劉怡進入他在中讀開設的每週更新的電臺欄目“環球7日談”,聽聽他是如何講述這些因為戰亂與紛爭我們無法停留的國家的。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strong>點擊上圖免費訂閱26期“環球7日談”

01 尋路敘利亞

“當‘零’這個數字從人們口中飄蕩到空氣裡時,一朵紫色的焰火突然從多瑪之門正上方升了起來,接著鞭炮清脆的炸響和火藥燃燒騰起的煙霧引起了人群一陣歡呼。”

2019跨年夜,劉怡抵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與那裡的居民一起參與了在多瑪之門廣場舉行的,自2011年內戰全面爆發以來第一次恢復的跨年儀式,這是他在現場的親身經歷。身處在那樣的情境之中,劉怡非常直接地感受到敘利亞人民期盼和平到來的心情。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strong>點擊上圖,進入“環球7日談”

一年多以前也就是2017年秋天,劉怡曾在大馬士革度過一週。彼時每天清晨,他都會從賓館頂層望見迫擊炮彈和RPG火箭彈爆炸後升起的黑煙,與此同時,大炮就在不到7公里外的東古塔陣地上間歇性發出悶響。

相比2017年,劉怡明顯感覺到2019年的大馬士革變得更加平靜。但是伴隨著難民開始重歸故土,總人口在短期內出現了明顯上升,但救災物資和社會資源都不足以承載這些難民返鄉帶來的壓力。大馬士革市內的供水供電中斷的狀況都比2017年秋天更頻繁,本幣的匯率也依然不穩。

隨著他的採訪旅行進入到敘利亞中部和北部,重建的不利局面變得更加明顯。在敘利亞中部曾經被伊斯蘭國肆虐的地區,大量的戰前有數千名常住人口的農村鄉鎮,現在已經被完全拋棄,淪為廢城。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strong>點擊上圖,進入“環球7日談”

一個多月之後也就是2019年3月,作為唯一的中國記者,劉怡再次前往敘利亞,和他的攝影搭檔李亞楠見證了一個歷史時刻,就是“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境內最後一塊控制區巴古茲包圍圈的被消滅。隨後他們又進入了曾經被“伊斯蘭國”當做“首都”的歷史名城拉卡進行探訪。

現在的拉卡怎麼樣了?為何曾經有數千人的城鎮現在會淪為廢城?“伊斯蘭國”覆滅之後,當地人又該如何重建自己的城市?就在前不久,土耳其又出兵敘利亞,這又是怎麼回事?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strong>點擊上圖,進入“環球7日談”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strong>點擊上圖,進入“環球7日談”

02 “帝國墳場”阿富汗:

百年曆史中的變與不變

2018年7月,劉怡曾在阿富汗採訪兩週。那時,他常被一種時空上的錯亂感所困擾。在首都喀布爾市中心的智能手機商店和高級土耳其餐廳,物質消費的水平乃至服務規範已經和全球大多數國家相差無幾。

但僅需向南移動十幾公里,走進普什圖人貧民窟,便會發現:那些已經學會駕駛汽車的本地居民,依然將外國人視作天然的勒索、綁架對象,而在數百公里外的南方農村,另一群官員正在為自己從罌粟種植生意中分得的份額討價還價。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劉怡拜訪前阿富汗駐英大使瓦利·馬蘇德

一年後的2019年4月,劉怡又一次來到阿富汗,今年是阿富汗獨立一百週年。彼時在1919年第三次英阿戰爭結束之後,阿富汗擺脫了作為英國保護國的地位,獲得徹底的獨立。

同樣在首都喀布爾,劉怡看到作為阿富汗近代化重要象徵的建築達魯阿曼老王宮已被整修一新,在王宮附近他還非常感慨地看到了阿富汗開明君主阿曼努拉國王的畫像。

這位國王曾經創造了近代阿富汗歷史上的一系列第一:制定並且通過了第一部憲法,建立了阿富汗的第一所大學,第一個在阿富汗倡導男女平等和婦女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的君主。然而他對阿富汗的統治只維持了短短十年,就被保守派推翻了。

這位國王推動的這些舉措在今天看來都是進步且有利於人民的,那為什麼他會被推翻?為什麼他推動的這些事情得不到人民的普遍理解和擁護?或許2018年劉怡所看到的有關城市與鄉村的差異和差距只是表面上的顯現,更深層次的新興的城市商業集團,與基於本土的以宗教領袖,部落領袖和地主農民為基幹的農村集團之間的對立,根植於人們思想中現代與保守、城市與鄉村之間文化的碰撞和對抗才是問題所在。

如果進一步追問,為什麼在過去100年阿富汗的歷史上會週期性地出現進步力量和保守力量之間的拉鋸戰,並且把進步改革的成果完全毀於一旦?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傳統農業國家經歷的社會轉型,以及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生的陣痛?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strong>點擊上圖,進入“環球7日談”

03 不安的伊拉克

“從離開巴格達國際機場的第一分鐘起,我的視野就被形形色色的“牆”切割成為無數不相連的碎片:連接機場和市區的12公里高速公路完全被高大的混凝土圍牆和頂端焊接有帶刺鐵絲網的防護鋼板所包圍;在底格里斯河東岸的遜尼派聚居區阿宰米耶(Adhamiyah),一道5公里長、3.5米高的“巴格達牆”將老朽破敗的居民樓圍得密不透風。“

這是2016年劉怡到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時,那裡留給他的最初印象,他當時不禁認為,伊拉克人是否把全國所有的水泥都用來建造圍牆、隔離護欄和反坦克路障,才導致1/3以上的巴格達市民依舊蝸居在歷史超過50年的危樓中。

2019年3月劉怡又一次前往巴格達,然而這一次,他一離開巴格達國際機場就非常驚喜地注意到,從機場通往市區的高速公路兩旁的玻璃幕牆已經完全消失;部分路段上的防爆牆以及隨機設置的街頭安全臨檢點,幾乎消失無蹤;許多新的房屋賓館和商業建築開始裝修開業。

然而巴格達社會生活和商業秩序的復甦並不能說明它的未來無需憂慮,2016年劉怡對伊拉克未來政治和安全前景的一些擔憂,在2019年的這次旅行當中依然獲得了印證。

比如宗派林立造成的整個國家的分裂和部落化的趨勢,雖然獨裁者薩達姆(大阿里巴巴)已經倒臺,建立了形式上的民主政治議程,卻出現了一大群小阿里巴巴,這些主要政黨及其領導人總體心理依然是唯我獨尊,完全不願意分享權力,這也使得伊拉克整個政治版圖實際上變得更加碎片化和模糊化。

究竟有哪些政黨在控制伊拉克?存在哪些武裝力量在勾心鬥角?實現和平後的伊拉克,曾經的武裝人員何去何從?美國在伊的部署是否損害了中央政府對全國的控制力?目前伊拉克政治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什麼?還面臨哪些重大問題需要解決?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strong>點擊上圖,進入“環球7日談”

除了戰地系列,劉怡還在“環球7日談”中系統梳理了逝世的法國前總統希拉剋、津巴布韋前總統穆加貝跌宕起伏的一生金融大鱷索羅斯何以成為孤膽英雄、已卸任的哈薩克斯坦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為何不可替代;連續解讀頻頻陷入僵局的英國“脫歐”、多次會面卻都無果而終的“特金會”;

深入探討了亞馬遜森林大火背後的政治博弈、斯里蘭卡恐襲事件中高學歷作案者的襲擊動機、新西蘭槍擊案兇手的肖像素描和心理捕捉;悉數回顧烏克蘭、以色列、泰國、印度等國家的總統選舉;全面剖析2018年世界重大事件、伊斯蘭革命40週年,伊朗何去何從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百年意味著什麼。

未來,劉怡還會在每週為大家帶來最新、最受關注的環球時事。

如果你想要緊跟全球熱點、瞭解世界真相,收穫透過表象看懂世界本質,用獨特視角看待國際局勢的能力,歡迎收聽他每週更新的電臺欄目“環球7日談”。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strong>點擊上圖免費訂閱26期“環球7日談”

精品課《槍炮、貨幣與霸權》,歡迎掃碼試聽精品課《槍炮、貨幣與霸權》中的內容。

<strong>

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这些你很难到达的地方,他能带你去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zhongdu@lifeweek.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