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背一篇文章对于写作有帮助吗?

张海ded123-


你好!每天坚持背一篇文章,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如果能与其他的方法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写作能力的提升,除了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以外,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积累,包括故事、案例、名言名句、好词好句等的积累,通过背诵文章,能够达到积累素材的目的。

一、背诵文章的好处

我们平时都喜欢看文章,除了学生,很少有人再花时间去背诵文章,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背诵的重要性。

为什么老师会要求学生们背诵文章?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吗?不是的,背诵其实有很多好处。

1.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古人云“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很多时候,我们看内容只是眼睛在看,并没有用心,所以很多内容看过之后很容易遗忘。

如果动笔写,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在写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有意识地进行记忆,然后进行思考,内容就会不知不觉存放在我们的大脑中,如果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一遍,记忆会更加深刻。

背诵也一样,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不但眼睛要认真看着内容,用笔画出重点内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也要快速运转,口手脑眼并用,不但记住了文章的内容,还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深入思考。

学习不是走过场,手脑眼耳口并用,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2.有助于培养语感

很多人都说,写作要靠实力,语感没有用,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你没有语感,一件事情你怎么清楚地表达出来?你写的内容怎么让人喜欢?怎么用文字去打动别人?

写作不是简单的文字,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语感,词语之间如何搭配效果会更好,一句话用哪些词语,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背诵的过程中,除了记住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提炼每一句话、每一段的关键词,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行文逻辑,记住每个词语的使用方法。

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对于词语理解很透彻,还清楚了不同类型文章的行文逻辑,写文章的时候,就能产生条件反射,很多词语、故事、案例我们都会信手拈来,不再是绞尽脑汁去想文章怎样去写。

语感是培养出来的,当我们记住了大量的优质内容以后,大脑中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优美的语句和词语,既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每天能坚持背诵一篇文章,相信你的收获会大大超过文章的内容,不仅扩大了词汇量,还积累了更多好的素材,对你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光说不练假把式

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背诵文章的确对于写作有帮助,但如果只背,不动手去写,不做一些刻意练习,你的写作能力也不会提升太快。

前面说过,文章不是简单文字的堆砌,而是经过缜密思考后创作的作品,只有长期坚持去写,去练习,不断优化,习作能力才能有很大的提升。

1.摘抄好的语句

背诵的过程中,遇到好的语句我们可以摘抄下来,可以使用印象笔记或者其他笔记,提高记录的效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方便随时查阅,用更多的素材,丰富文章的内容。

摘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能锻炼自己写金句的能力。

2.每天做一些小的刻意练习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每天的时间很有限,很多人都没办法做到日更,但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做一些刻意练习。

比如写一个200字的场景描述;练习写几个金句;通过不同的方式积累文章素材;记录生活中的小故事……等等,不要小看这些小的练习,他们积累起来的能量是巨大的。

记录生活中的小故事,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养成细心、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积累文章素材,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出故事、案例、名言警句等等。

刻意练习,是一个人从小白到高手的高效训练方法,很多世界顶级的音乐家、作家、运动员都是通过刻意练习,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总结

背诵文章,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帮助,如果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不仅仅对于你的写作有帮助,还会提升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背诵的同时,如果能坚持练习,持续输出,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在写作路上不断精进。


大大的人儿D


先撂观点:有帮助,但方法比较原始,有更好的方法推荐。



我小侄子,二年级学生,有门功课是背课文。他每天几乎要背3遍课文,背完后,他能完成语文作业的填空题,但日记写得还是一团糟。

他背书很机械,纯粹地在背,没有培养语感,只是通过强化记忆,积累了少量的词汇。

背书,比拼的是记忆力,而不是理解力和思考力,这种方式比较原始,对写作提升的效果也不算明显。


我学新闻学,考研准备的也是新闻学,当时花了巨量时间背大量名词、历史史时以及理论,做大题的时候完全不会写。我当时参加考研训练班,看到有的同学大题答得非常详实,不仅有理论的解释,还有很多案例,我当时就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记住理论又记住这么多案例的。

直到毕业后,积累了一些认知提升的书籍和参加了一些写作训练营,才找到答案。



先给出2个观点:

1、写作确实需要积累和记忆,但背诵是较为低效的记忆方法,真正高效的记忆方法是搭建知识树,并且在不同知识间建立联系;

2、写作中文笔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读者的需求、作者的观点以及故事性。

一、写作知识盲区


1、为什么背诵是低效的记忆方法?

背诵只是在强化肌肉记忆,让你记住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十分零散的,而人的记忆力是十分有限的,很难去把零散的东西完全记住,尤其是在没有理解内容的前提下。

真正高效的记忆方法是搭建自己的知识树,让知识形成一张网状结构,零散的知识就能串起来了,我们记住的不再是一个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系列知识,非常牢固。

搭建知识树,除了输入新知识外,还要注重将新输入的知识与过去旧知识联系起来,这样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加深记忆。



2、为什么文笔在写作中不重要?

很多人都以为写作者文笔很重要,但其实文笔是写作最表面的东西,文章的真正内核是是否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是否有作者独立的思考以及是否具有故事性。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我们要照顾读者的感受,要有自己的独特表达,以及让文章变得有吸引力。

二、如何才能提升写作能力?

我虽然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但文字功底很薄弱,上大学前几乎没有看过课外书,缺乏最基本的积累。后面经历过一段痛苦的写作提升期,从每天挤不出300字,到能畅快地写出1500字,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提升写作的经验:



1、多写

不管你掌握了多少写作方法和技巧,写作都需要一字一字练习,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写起,这样你才能真正创造东西。不要担心自己写得不够好,只需要开始写。先从200字开始写,再写500字,最后再写1000字,逐步提升。

2、把自己当成是读者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读者,你会喜欢自己写的文章吗?很多写作者都抱怨,自己写的文章每人看,不被人欣赏。有的时候真的不是读者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文章代表着注意力,读者看了你的文章,是花费了他的宝贵时间,如果你的文章不能解决读者的需求,读者自然也就弃你而去了。

3、多思考

写作的本质是思考,文章是写作者的思考表达,只有当你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能够表达出不一样的观点的时候,你的文章才是值得看的,不然文章就会缺乏生命力。

4、提高逻辑性

文章的逻辑很重要,你不仅要准确地表达出你的观点,还要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论证你的观点,不要做到虎头蛇尾。

5、多阅读

写作是需要大量输入的,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也就没有写作的素材,你要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上厕所、候车、就餐都可阅读,远离电视剧、远离网络,从而转向自己内心的想象的世界。

写作是一个苦差事,但它是你与世界世界连接、打造个人品牌、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好方式,如果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的写作能力会有大幅提升,一起努力。


欢迎关注@新芽新呀金,让我们一起在成长的道路上狂奔。


新芽新呀金


1、小时候我们不会写作文,老师让读书之后背下来,后来慢慢的我们写东西的时候就知道要写什么。


2、初高中学英文的时候不会写英文作文,新东方教我们背新概念作文,不知道别人怎样,但是我发现我的英文作文水平突飞猛进,确实是在那个时间段开始的。后来因为懒没有把6册全部背完,不然今天应该啃个英文原版小说也挺轻松的吧。
3、很多人都以为写作是一种天分。当然我承认确实有差异,但是大部分人之所以成为不了专业的作家,甚至成不了写手,并不是因为天赋不够,而是压根没有坚持写。就是传说中的那句:你的努力还远远不到拼天赋的阶段。所以,首先坚持每天写作,甚至于不需要每天,但是能坚持保持一定的频率,对于写作能力都是很大的提高。
4、写作能力的核心,除了技巧,最重要的是持续的输出,除了想象力也要有很多生活的累积。而想要做到这个累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阅读和背诵,背诵比阅读积累得更快,但是也需要更大的毅力。这是最简单快速的累积方式,如果你愿意做,你会发现行之有效。
5、最后要明确一点,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作者。你的目标和方向,决定了你需要走怎样的途径,背诵到一定的量你会对文字有天然的感觉,但是如何消化和输出这些文字,既有天赋也有努力,只有明确你想去的方向,才能善用你的累积。

最后,祝持之以恒的人都能成功!


圈小姐的freestyle


我的观点:背文章与写作之间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坚持就会有帮助的。

文章的分类太繁杂,质量更是参差不齐,你清楚自己所背的文章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文章,你背它的目的是什么?欣赏它的文笔,优美的句子?还是文章中的论点,论据?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值得你学习?或是文章中有金句,你非常喜欢?

为什么我需要你确认自己背文章的目的后,再决定是否每天坚持呢?

因为每天坚持背一篇文章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都非常大。如果你没有搞清楚自己做这件事的目的,就付出这样的代价,真的太浪费了。

  1. 对于美句、金句,不需要全篇背诵。只需要摘抄,背诵单句即可。

  2. 对于论点论据,可以采用自己总结归纳,再使用自己的语言梳理论据的前因后果,适用范围的方法,整理精彩的,实用的论点论据,这样无需背诵,即可吃透文章内容,而且还方便自己下一次的写作运用。

  3. 对于文章结构层次分析,这种需求更无需全文背诵。只要把文章你欣赏的地方分析出来,顺理文章的整体架构,做好框架标记即可。下次你写文章的时候,翻开标记的文章框架,直接套用就可以了。用这样的框架写10篇文章,怎么都能把这类框架运用自如。

    总结:

    多写才是对写作最有效的做法,如其要求每天坚持背一篇文章,还不如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多写了,自然会产生自己对文字的熟悉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云移


经常遇到家长咨询怎样学好文科、学好英语,有效提升成绩。老师都会说:多看、多写,多记。的确简单几个字却是提高分数的不二法宝。

除此之外,你还能有什么捷径呢,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只有多记,这个记就是背,当然并非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这样的结果也只是短暂的强化的记忆,时间一长就会逐渐遗忘。只有在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的背才能印象深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背的科学。成功的经验因人而宜,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体会。但背确实是所有人提高写作水平、巩固知识来源的最好途径。

是人都有遗忘,背的过程就是同遗忘作斗争。一篇文章第一次读时也许肤浅,印象淡薄。第二次就会加深印象,如此反复,在遗忘—再背—再遗忘—再背诵;反复练习就会强化记忆,慢慢转化为我们的知识和能力。

背也是一个储存的过程。人们把大脑比作仓库,当你提笔写作的时候,脑子里要有相当数量的词汇才能写作流畅,文思泉涌。好比你仓库里储存有大量物资,当客户来提货时你才能保证货源,如果货架空空,你拿什么出货?背文章就好比进货,不断往大脑这个无底仓库堆积,一篇文章和一句名言格句背诵,天长地久,再加个观察和借鉴他人成功写作表达,善于思考你就会先人一步,厚积而写薄发,写作起来才会泉思如涌、一气呵成。

所以,坚持背那些好的文章,名篇名文是绝对有益的。对提高写作能力肯定是事半功倍。.


家在路上


有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才“熟读”呢,就会吟诗了。如果背诵三百首,做诗作文肯定可读可看的。

柳泉先生说过“书痴者文必工”的话,那是他的经验。——你不仿也试试!我试过。



涂之人995


这个不好说,爱读书是好事,会读书是聪明,死读书是呆板。背书也是如此 ,不动脑筋的背诵,没有意义。

1、一个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不去记忆书中的内容,不去分析书中的要点,这不叫读书,叫翻书,不如不读。

2、有一种人喜欢给自己定计划,比如一年阅读多少本书,一个月要读多少书,结果为了完成计划,每一本书只是泛泛而读,甚至囫囵吞枣,这样的阅读远不及静下来,细细品读一本书, 一个章节,一段话。

当然“数”的积累可以成就一部分的“量”,但量的积累很难撑起相当的“质”。要知道滥竽充数,成不了大气候。

3、一个人因为喜欢而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阅读去反思问题,这样的阅读很精彩,这样的阅读很值得,这样的阅读才是最佳阅读。

这样的阅读,会在不觉中提高你的认知,打开你的视野,提升你的能力,丰富你的世界。这样的阅读是一种质的飞跃。

4、仅仅背书,如同阅读,未必就能到达你心中想要的样子。

唯有在背书的同时去思考,在阅读的同时去反思。学会找问题,试着深度理解,才可以从阅读的记忆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增加你的生活经验。

如此,才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


文如烟


当然有帮助了,而且帮助很大!我觉得,再有知识的人,也不可能无所不知。若想不断持续的输出优质文章,需要不停的阅读。每本书,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有时,读书会有不同的新发现。粗略的读和细致的阅读感受也不一样。如你所说的,若背诵一本书,长期坚持下去,效果会让你自己大吃一惊。不过,我觉得除了诗词个个别经典段子,没必要背诵,能多读几遍,理解透了也就可以了。比如《红楼梦》,不同年龄的阅读,体会觉得不一样。有时你自己觉得自己已经读的恨熟练了,再读了也会有新发现。

即便不背,每天读书,你也会很了不起!


一串七珠读杂书


30万块钱每天想要有200块钱的利息,那一年的利息总共是7.3万,相当于年化利率是24.3%。

24.3%的年化利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那目前市场上有没有相关的理财产品可以达到这个收益水平呢?首先可以肯定有这样的理财产品,但是其对应的风险是非常高的。

目前市场上能够达到24.3%以上年化利率的有几类产品

第一、股票。

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投资过程当中相当刺激,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如果遇到行情比较好的时候,随便投资都有可能获得24.3%以上的年化收益。比如2019年1月份到4月份这段时间A股就表现相当给力,沪指涨幅超过20%,部分个股涨幅达到50%以上,如果赶上这波行情,你投资某个股票只需要2个涨停再加上一个额外3%的涨幅,就可以获得24.3%以上的年化收益。

但是,如果你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投资,那你随时有可能出现24.3%以上的亏损,甚至更多。

第二、风险型基金

基金也分为很多种,既有安全的货币基金也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还有一些风险适中的混合型基金。如果你想获得更高的收益,投资一些股票型基金获得年化收益达到24.3%以上也是很有可能的。比如下图是2019年部分基金的业绩表现情况,很多基金的年化收益达达到30%以上。

不过跟股票的发展趋势一样,股票行情好,这些基金的收益就高,相反,如果股票行情不好,这些基金也有可能出现亏损。

第三、黄金。

虽然过去几年黄金一直保持在低位状态徘徊,但在全球经济表现不理想或者美联储降息的时候,黄金的价格也是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比如进入2019年7月份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表现不理想,全球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再加上美联储的降息,国际黄金价格一路飙升。2019年5月底的时候,黄金价格还维持在1280美元左右,但截止目前黄金价格已经上涨到1540美元左右,3个月涨幅超过20%,如果按照目前黄金价格的走势来看,获得年化收益达到24.3%以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投资黄金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2013年中国大妈抄底世界黄金,和华尔街斗智斗勇,结果有些人被套了五六年的时间。

第四、期货。

期货比股票和黄金更刺激,因为期货可以高杠杆投资,遇到行情好的时候,说不定一天就可以获得100%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如果行情不好,也有可能出现本金全部亏损,可以说是一会天上一会地下,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过硬的资产才能玩。

第五、私募投资。

目前国内有很多私募投资机构,不过这些私募机构对投资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正常情况下要求投资人金融资产必须达到300万以上才可以。但现在也有一些私募机构对投资人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他们可能私下跟用户签订一些理财合同,然后把用户的钱汇集成一定的金额之后,再用某一个人的名义去投资。

这种私募投资,如果运气好的话,一旦所投的企业上市,就有可能获得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利润空间,但如果投资失败,那也有可能出现本金全部损失的风险。

最后提醒下,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

理财产品可以分为5个等级,24.3%以上的年化收益基本上属于激进型的,虽然这种投资可以获得比较可观的投资收益,但同时存在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建议你在选择什么投资渠道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

虽然24.3%的年化收益确实很诱人,但是投资的前提是安全,你目前有30万块钱,其实相对来说你抗风险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强,所以我建议你还是优先考虑一些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比如用20万购买一些银行大额存单或者国债,另外的10万可以购买一些混合型的基金,或者是分两部分,一部分投资基金或者一部分购买股票。这么做的目的是可以确保20万本金和利息的安全,另外的10万块钱又可以通过组合投资获得较高的收益。

这样投资兼顾收益和风险,不至于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万一出现风险了一分钱都不剩。

最后建议大家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如果自己的资产比较雄厚,收入也比较高,能够承受较高的风险,那可以适当的追求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但是如果大家的资产比较薄弱,收入也相对比较低,那建议大家首先考虑的是安全,只有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才有意义。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2043937383666145"} --}

发糕哥哥你


看见这个问题,我就想起金庸武侠剧《射雕英雄传》里面的一个情节——老顽童周伯通被黄药师设计,黄药师为了得到《九阴真经》让自己的老婆靠着过目不忘的本领把整本经书背了下来。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因为用脑过度,黄药师的老婆难产而死。


我挑这段情节只是想说明,每个人的精力和心力都是有限的,能够坚持每天背一篇文章当然是好,但损害也很大,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毅力。

背书是有好处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加理解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对写作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这个道理就和研究武功秘籍练功一样,同样一本秘籍给到不同的人手里,最后达成的功效和层次也是千差万别,说到底就是悟性不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背是背不完的,做到熟读已是不易。注重理解和体会,以及各种知识和素材之间的正向迁移,才能熟练运用于写作之中。

另外,要培养自己细致观察的能力,其实生活里的一点一滴都可能是灵感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