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5元/斤能否实现?

微尘微视界


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5元/斤能否实现?


笔者老家是山东的,在我们当地一般是种植两季农作物一般是一季小麦一季玉米,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小麦收获后卖的钱基本就够全年种地的费用了,也就是说农民辛苦一年最后的收入就看玉米价格了,也可以说玉米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经济收入。

临储玉米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作为战略储备,另一个就是用来调整玉米价格,也就是说临储玉米消耗殆尽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停止拍卖,最近得到的消息是2019国家临储玉米共拍卖8059万吨,共成交2191万吨,总成交比率27.19%。2019年拍卖前数量7546万吨,本年度拍卖完成后,剩库存5355万吨。而10月17日也是2019年拍卖的收官战,正如题主所说随着玉米拍卖停止,后续玉米价格走势将主要受市场经济影响。

2019年的玉米价格整体还是比较理想的,从4月份开始玉米价格就持续走高,在6月下旬达到了最高值,之后虽然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震荡,甚至有地区出现了下跌,但近期玉米价格再次反弹迎来上涨。从目前的供需关系看,市场上存在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但玉米价格想达到1.5元/斤还是非常困难的。

为何说玉米价格将继续上涨?

首先,最近几年玉米深加工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往年玉米深加工主要以淀粉等需求量不高的产品为主,而现在我国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其主要原料就是玉米,这势必会带动玉米需求量的上涨,而带动玉米价格走高。

其次就是上文提到的临储玉米,2019年拍卖收官后我国的库存玉米仅剩5355万吨,而这个量是无法对玉米市场形成强有力支撑的,也就是说无法控制玉米价格的上涨了。

再就是2019年受干旱气候的影响,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玉米主要产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旱灾,玉米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是玉米的供应量整体正在下跌。

为何说玉米价格不能突破1.5元?

虽然有多项利好刺激玉米价格的上涨,但是我国养殖端的玉米需求量正在走低,也就说玉米需求没有其它行业同深加工进行竞争,虽然玉米紧缺,企业需要抬高价格收购,但是缺乏竞争后企业不会可能无休止抬价,所以预计玉米价格将会达到1元/斤,但不会突破1.5元/斤。


果然悠


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5元/斤能否实现?

2019年产的玉米涨到1.5元每斤虽然是很多农民朋友的期望,但是不好意思,现实情况可能又会让大家失望了!

明年的国内玉米价格肯定不会达到这么高的价格!但是也还是会比2015—2018年这三年期间的国内玉米价格要高!

2019年新产玉米价格将是近年新高!

首先,2019年我国玉米市场行情肯定会比今年好转很多,玉米价格也会有明显的提升,这并不是笔者的胡言乱语,而是由我国的玉米供需形势所决定的。

首先是我国的玉米需求量将会在2019年继续延续这两年的高涨态势,创下一个历史新高应该是问题不大,特别是我国玉米深加工领域的需求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的在增长,助推我国玉米需求量的大增。

同时,我国决定今后大力推广生物乙醇汽油也是极大利好未来国内玉米供需形势的改善。

在市场对于玉米消费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之下,明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并不会有太大的改观,毕竟我国的土地面积有限,而且还要保证稻谷、大豆等其他秋粮作物的种植和产量,所以这也决定了2019年我国新产玉米供应量非常有限。

同时,我国玉米库存量现在已经降至8000万吨左右,恢复到正常水平,已经无法为玉米市场提供足够强力的支撑。

所以,2019年,我国玉米市场之中将会出现更大的供需缺口,新粮产量不多,玉米库存不高,进口量不变,企业唯有高价收粮这一条路可走了!

2019年新产玉米价格不会肆意上涨!

但是,要想达到1.5元每斤,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可能!

个人以为,明年的国内玉米均价将会彻底突破1元/斤,优质玉米价格甚至有望上探至1.2元每斤左右!

但是再高的话,企业承担不起了,他们将会再度像14年那样,大量采购进口玉米替代品......


钟情三农


笔者在此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2019年产玉米的最高价格肯定达不到1.5元每斤。

明年,优质玉米的价格最高点可能就是1.3元每斤,而东北地区的玉米现货价格最高可能也就是不到1.1元每斤



2019年全国玉米价格普涨

为何我对于明年全国玉米价格的整体上涨抱有如此大期待?其实还都是源于我对于2019年我国玉米供需形势在今年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好转的基本预判。

简单来说,纵观2017至2019年我国玉米供需形势变化。

去年,我国玉米供需首次出现供需缺口,

今年,我国玉米供需缺口达到3000万吨以上,

明年,这一数值只会增加,不会减小。

通俗一点来说,这三年来,国内市场中的玉米越来越紧俏和稀缺,其价格越来越高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1.3元每斤或为明年玉米最高价

虽然我一直对于来年我国玉米市场价格行情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届时,国内玉米价格在今年的基础上再度走高,创下近四年来的最高值应该是问题不大。可是,价格上涨归上涨,但也得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会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上涨。

个人以为,2019年,1.3元每斤或许已经是全国各大产区玉米价格的最高点,而这个价位很有可能出现在山东地区,而与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东北无缘。

我再大胆的猜测一下,2019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或将整体突破一元每斤大关,而优质玉米的价格表现最高可以达到1.05元每斤以上,如果想有更高的价格表现,难度就非常之大了。


粮油市场报


今年的玉米情况,用扑朔迷离一词来说最为恰当不过,从高开到低走再到如今的价格有所反弹,今年的玉米价格有些难以捉摸。但根据如今市场以及粮源来看,今年的玉米价格虽然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会像很多人说的“玉米没戏了”那么悲观,反而这几天,玉米的价格已经出现了不断的上涨,玉米行情短时间内也比较乐观。

关于玉米乐观的方面,主要有3个好消息:

第一个:今年玉米的产量比不上去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受各种极端天气的影响,预计今年玉米的总产量比去年少了193万吨。在总体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哪怕是今年对玉米的需求有所下降,但这依然是一个利好条件,对玉米价格必然有所影响。

第二个:国家对市场价格会设置底线

就如题主所说,今年玉米市场已经完全进入市场化,但实际上在收购主体市场化的同时,国家也会引导市场价格,设置底线,避免“粮贱伤农”。

当市场价格威胁到粮农生存的时候 ,就是释放信号,粮价也会应声而涨。就比如今年3月份,国家队收粮出手,市场收购主体也会随之跟上,粮价也就涨了起来。

第三个:玉米需求已经无法在降

今年玉米需求端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猪养殖行业的受损,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危害,我国生猪存栏量已经无法再下降了,也就是说需求量也很难再继续降低了。而随着生猪养殖的恢复,需求量也只会不断的上升,于玉米价格利好。

所以综上各种因素来看,今年个人对玉米行情的观点是:短时间内,玉米行情将大体稳定,但今年难以出现大涨的可能性,而且千万不要扎堆卖粮,要适时出手,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等到明年5-6月以后卖粮。


骏景农业


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15元/斤能否实现?



2019年玉米价格上涨是可能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具体玉米价格上涨的幅度来说,大幅度上涨是有可能的,但是相比目前的玉米价格,2019年玉米平均价格达到1.2元每斤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对于玉米价格达到1.5元每斤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毕竟我国云贵地区的玉米价格最高,目前已经达到了1.18元每斤。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是玉米的消费大国,明年的玉米消费量,有关专家预测在二点七亿吨左右,这个庞大的玉米消费量的确会刺激玉米价格的上涨,就今年的玉米缺口掉,有关专家预测在4000万吨,所以明年的玉米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定局。

其次,我国的临储玉米目前还有8000万吨,预计在明年4月份开始进行拍卖,而今年已经拍卖了1亿多吨,但玉米价格却比去年每斤上涨了0.1元,所以8000万吨的储存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国内玉米市场的消费。但进入拍卖工作以后,玉米价格会有所下滑,估计玉米价格明年上涨较大的时间应该在下半年。

第三,由于我国对玉米的新能源开发,每年以1000万吨的产能能增加了,这也使得我国对玉米的消费量增加。这么庞大的消费量,必须拉动玉米价格的上涨,所以明年的玉米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第四,就目前的非洲猪瘟病的发展趋势来看,而且蔓延程度之大,影响力之高,也没有特殊的疫苗防疫,也没有特殊的药品治疗,所以非洲猪瘟病一时难以进行控制。这也使得我国都有外国的肉类产品,一时难以进行进口主要是为了帮你治非洲猪瘟病的传播,这也使得我国的养殖行业行情会一路看涨,就目前我国的养殖行业行情是很好的,所以也会扩大养殖规模,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占到了16的60%到70%的比例,当然也扩大了玉米的使用量。

第五,我国对玉米的面积进行调控性的减少,也减少了玉米的种植补贴和种植补贴的领域,这也使得玉米种植成本增加,迫使着玉米价格上涨。加上今年的自然灾害现象,导致了全球的玉米减产,明年的玉米消费量又大增,所以玉米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有了可靠的依据。



总之,2019年的玉米价格很难进入完全市场化,毕竟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开支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玉米的产业链受到玉米价格的变动影响很大。玉米的价格波动如果按经济学家的上涨的比例来看,明年的玉米价格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如果达到1.5元每斤的价格,可能性进展很小,但是也是有希望的,这需要看明年的玉米的生产总量、各国对玉米的补贴力度以及气候等因素决定的。


三农一姐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明确的给你答案:2019年玉米价位1.5元/斤不现实。

从当前玉米拍卖量看,今年已经拍卖出了1.0014亿吨的玉米,大大降低了临储库存量,据媒体预计目前临储方面的库存量顶多维持在8000万吨上下;而另一方面国内来说玉米需求旺盛,年度需求量将达到2.6亿吨,相对于我国年产玉米2.2亿吨来说年度缺口量将高达4000万吨。

基于以上情况,媒体和专家也普遍看好来年的玉米价位,当然也吊足了不少农民对于来年玉米价位的期待。这不就有网友喊出了明年1.5元每斤的玉米价位!不过我们还是要根据当前情况,来综合考量,并不是说供给短缺就会造成国内粮价直线上涨。否则的话,我国的社会也就难以稳定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国际粮价。就当前来说,在我国对美国加征了25%的关税后,美国方面的进口玉米价位将达到2100元每吨,也就是说国内的玉米价位很难超过这样的进口玉米价位,而即便是超过这个价位也不会多,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1.5元每斤是什么概念,每吨3000元!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内当前的玉米价位,每斤不过1.05元,而这还是属于比较高的价位,年度玉米价位上涨45%,您觉得现实吗?

其次,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具备弹性。在如今我国大力去库存的节骨眼,春季国家甚至对于玉米深加工企业推出了补贴政策,来刺激深加工企业加大提高产能。但是在如今我国库存量仅8000万吨上下的时候,这样的库存量可以说已经算是比较合理的区间了,国家不会为深加工企业推出补贴的,自然产能方面也不会再度过多扩张,而且在玉米价位逐步增高,利润稀薄的情况下,也会迫使产能的缩减。

最后科学兴农再来谈一点,当前养殖业并不景气。大家知道由于疫情的因素,许多有益于扩大养殖产能的企业和养殖个人也踌躇不前,而且疫情因素有扑杀了大批生猪,导致国内对于饲料玉米的需求也不会太过旺盛。

综上来说,明年国内玉米的需求端并不见得就比今年大,甚至大幅度缩减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了在玉米深加工方面我们也不能对玉米太过悲观,而今国家大力发展乙醇汽油,其原料也正是玉米,在这一方面来说,今后玉米还是很有市场的,但是1.5元每斤的玉米确实是不现实的,请注意,不要忽略临储的存在,在我国临储的作用就是要稳定平衡物价的,更何况在新中国历史上可还没有一年大幅度上涨45%的先例呢。


科学兴农


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5元/斤能否实现?

符合更多方的利益,假如2019年玉米市场化后,农户的种植玉米收益将会更高了,现今段亩收益一千多元,市场化后价格随市场波动,亩收益能提高至2000元/亩。其主要在于玉米市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有关,同时在市场的引导下,种植户、收购商、贸易商三者之间更加紧密。

能各个方面考虑能不能上涨至1.5元/斤?1、在临储玉米的拍卖行情下,玉米价格的波动空间会缩小,因为临储玉米拍卖的作用就是维持玉米的价格波动,防止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今年从3月份开始,玉米价格猛涨从8毛左右一斤涨至1.0元,涨幅在20%,在临储拍卖的作用下,抑制了继续大涨。

2、当前新玉米已丰收,仓储的玉米数量充足。

3、玉米的种植面积对价格是否涨至1.5元/斤起到了关键作用。有一个永恒的道理,当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时,价格会稳步提高;同理,当玉米种植面积激增,产量多了玉米价格自然下跌。从2017年开始,玉米的种植面积是减少的。

4、进入玉米深加工的旺季,企业开工率较高,带动了提前采购、储备玉米的热潮,这种行情下华北等地的玉米加工企业收购价每吨在2000元左右。

根据现阶段的涨幅情况,分析在2019年玉米假如进入市场化后,涨价至1.5元/斤还有约50%的涨幅,可能实现不了。差不多涨至1.2元/斤还是有可能的。


小希时间


首先来说,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粮食都没有所谓的完全市场化。在我国这么一个耕地资源有限、人口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所谓的市场化,也是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化。2019年的玉米市场,仍会受到临储玉米拍卖的影响。

其次来看,自2016年以来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市场,玉米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渐确立,特别是进入2019年之后,随着临储玉米库存水平的大幅下降,目前剩余的账面数据约7000万吨左右可能就会消化完毕,届时玉米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那么,这也意味着,在国内玉米产量不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由于玉米需求在饲料消费稳步增加及深加工用量进一步增长的带动,玉米的供需关系重回偏紧、甚至缺口较大,对玉米价格的上涨肯定会形成有力的带动,上涨的幅度也会根据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变化而重新定义。

再者来看,玉米价格走强的大趋势是清晰的,但能不能上涨至1.5元/斤,比目前山东深加工玉米价格普遍在0.975-1.02元/斤、东北普遍在0.8元/斤左右(折标之后)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空间。而这个上涨幅度能不能实现,除了供需紧张的程度影响之外,还要受到种植成本增加的幅度、企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货币发行、物价水平、进口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不是在这里“红口白牙”、键盘一敲就能做得了主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国产玉米价格涨至1.5元/斤,在现有其他环节价格及成本都不变的情况下,以目前国内加工企业普遍是民营的现状,以及国际玉米价格水平较低的进口优势客观存在,即使是有720万吨的关税配额,哪怕是交65%的关税,进口到国内也是有利润的,到时候如何挡住企业逐利心态下的进口意愿?

综上所述,在国内临储玉米库存水平大幅下降,以及国产玉米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供需关系趋于紧张的预期下,对于后期玉米价格走势是看好的,大趋势是看涨的!但是,价格上涨的幅度,以及能不能涨至1.5元/斤,都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及产业发展程度等的影响来做判断,现在谈这个,为时过早,也是无稽之谈。


粮小咖


国库不统一收购,由商业私企收购价格是上不来的,私商压价压质玉水难提高价格,国库和私商相互勾结,由私商收购在转入国库,早已行成的路子,私商把保管的一切费全挣到手了,只要是国家调拨粮食就可以在私商库中调运。只要是国家把价格涨上来,就不好调下来,但愿不伤害农民,鼓励农民种地,让全国人民吃上放心粮食,让国库粮食堆满仓,。中国不是侵略他国家,美国是一个侵略他国家,利用代理人消耗其国内物资资源,往往都是代理人提供粮食,日本侵略中国,在东北三省建立开拓团种置粮食,日本首项田中角荣就是在吉林省开拓团一员。毛泽东主席说的好备战备荒为人民!


用户2386460812377


玉米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物资,保持一定的库存量是必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轮换储备收储工作,一方面是战略需要,另一方面也用来调节市场价格,只是近几年收储量略有下降而已,由此看来,玉米完全市场化是准确的。

关于2019年的玉米价格,前三个季度走势已经看到,从4月初开始,玉米价格持续走强,到6月24日达到年内价格高点2021元/吨,之后行情出现震荡,尤其是9月下旬,新粮上市以来,在山东玉米企业连续下调的收购价格的带动下,华北、东北玉米也有所走弱。



从当前的玉米市场看,年内玉米价格高点已现,接下来的2个月时间,玉米价格不存在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达到1.5元/斤更是遥不可及,难以实现,不过从行情的走势分析,春节之后,玉米市场会迎来转机,3月份之后大概率会出现一波明显的上涨行情。

关于目前到春节前这段时间,正是玉米销售旺季,可以说从10月11月期间,华北玉米上市量较大,再叠加东北地区玉米上市,市场卖压大,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涨,但是由于存在玉米上市交替的空档期,这段时间会出现一些反弹行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东北地区,多是一季耕作区,年终消费需要资金,在12月至年关期间,不管市场玉米价格如何,都会全部或部分卖掉玉米,所以说11月下旬到12月份,将是东北地区玉米销售的主战场。我有个邻居,是老两口,2018年种了22亩地的玉米,由于没有别的收入,就靠这点地生活,在11月下旬的时候潮粮6毛6一斤没舍得卖,说再等等,说还能涨,可是进入12月份赶赶掉价,更舍不得卖了,后来到12月末了,再有半个月过年了,没钱过年只得卖了,最后一斤0.61元卖的,少卖了2000来块钱。

从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山东地区近日有所回升,主流收购价格已经涨到0.94-0.99元/斤,10月14日更是有16家企业上涨,上涨幅度为0.5-1.0分/斤;华北地区有宁晋玉峰和秦皇岛骊骅均上调1分,收购价分别为0.950元元/斤、0.900元/斤,华北地区主流价格0.90-0.970元/斤;东北地区保持稳定,主流收购价为0.81-0.89元/斤。从各地目前玉米价格看,距离1.5元一斤相去甚远。



总的来看,2019年过去大半,未来玉米价格短期看淡,中长期看涨,预计2020年春节后,在玉米轮换收储、库存玉米偏少(5000万吨左右)、生猪产能恢复,以及基层新粮见底等多重利好情况下,玉米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预计每吨达到2100元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