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科化學—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後續業績增長看漲價

中信建投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日科化學(300214)

事件

10 月 25 日,公司發佈 2019 年三季報, 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17.2 億元,同比增長 68%;歸母淨利 1.17 億元,同比(去年前三季度為 0.86 億元) 增長 37%;扣非後為 1.16 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為 0.40 億元) 增長 192%。 Q1、 Q2 和 Q3分別實現營收 5.1 億元、 5.8 億元、 6.4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 78%、 25%。分別實現歸母淨利 0.26 億元、 0.44 億元、0.47 億元,同比分別為-26%、 +91%、 +68%。前三季度實現 ROE為 7.0%,同比增加 1.7 個百分點;前三季度 EPS 為 0.28,同比增長 40%。

簡評

CPE 銷量提升, 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公司營業收入本期發生額較去年同期增加 67.92%,主要系全資子公司日科橡塑年產 10 萬噸塑料改性劑 ACM 及 1 萬噸氯化聚氯乙烯 CPVC 項目產能釋放,銷量增加所致。 日科化學與亞星化學達成戰略協議後, CPE 產品價格從 9100 元/噸上漲到10300 元/噸, 單噸利潤為 1600 元/噸。公司利潤環比不斷提升, 2019 年前三季度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增 192%。 中性預測價格上漲到 13000 元/噸,下游原材料成本僅僅增加 1%,公司單噸利潤達到 3000 元/噸以上,對應利潤在 8 個億;待明年銷售旺季來臨, CPE 產品價格有望上漲到 15000 元/噸以上。目前來看,三季度業績環比只是略為增長,一方面因為 CPE大客戶訂單每月一簽, CPE 提價發生在 9 月初,大部分業績還沒有反應在報表裡, 10 月份大客戶的成交價格也上調到了市場價,預期四季度 CPE 貢獻利潤會進一步上漲;另一方面公司在 CPE 產品盈利改善的同時, 為了更好的搶佔 ACR 市場,調整 ACR 產品銷售策略,通過降價打壓小企業,當前位置公司ACR 產品微利, 小企業虧損,也為我們認為的後續 ACR 行業整合提供更好機會。

行業龍二亞星化學確定將於 10 月底徹底關停, 鹽城科利復產晚於預期10 月 18 號晚 CPE 行業龍二亞星化學發佈公告,亞星化學 17萬噸 CPE 產能將於 2019 年 10 月 31 日前徹底關停先搬遷後補償。 亞星化學 17 萬產能關停後,對於 CPE 整體 70 萬噸市場而言供需缺口極大。此前市場預期杭州科利會於 11 月初復產,可能會對 CPE 價格上漲態勢形成壓制,但按照目前的進度看年內難以復產,預計推遲到明年以後,故可預期 11 和 12 月份 CPE 價格將會繼續上漲。日科化學目前擁有 19.5 萬噸產能,目前市場佔有率約為 30%,公司技改預計在年底可以完成 (其他企業沒有事先擴大氯化環節裝置難以技改),屆時產能將由 19.5 萬噸擴大到 26 萬噸, 亞星化學當前市場有效佔比在 20%以上, 日科化學承接一部分亞星化學市場後 2020 年市場佔有率有望提升到 40%, 隨著公司 2021 年的 20 萬噸新項目投產後(部分用於替代現有裝置,部分用於搶佔 CPE 需求新增市場), 日科化學在 CPE 行業市佔率有望再次提升到 50%以上, 成為行業絕對龍頭。

日科 ACM 產能不斷投放, 同時積極延伸產業鏈,拓寬市場公司近期於 20 萬噸 ACM 和 20 萬噸橡膠膠片項目 300 畝建設用地旁購買土地使用權約 198 畝, 主要是為了儲備公司項目用地,以滿足公司根據發展戰略制訂的後期投資項目的需要。 公司低溫增韌劑 ACM 性能優異,作為傳統抗衝改性劑 CPE 的升級替代產品,斷裂伸長率遠高於傳統 CPE 改性劑,深受市場歡迎,利潤較高,為公司主要盈利來源。在近年同行 CPE 企業虧損的情況下, ACM 產品 2019H1 創造了 16%的毛利率,且毛利率水平逐年增加。 公司規劃新建東營 33 萬噸高分子新材料項目、 20 萬噸 ACM 和 20 萬噸橡膠膠片項目、 50 萬噸 PVC 複合料項目,積極延伸下游產業鏈, 拓寬市場。東營 33 萬噸高分子新材料項目,計劃投資 12 億元,項目包括年產 14 萬噸 PMMA、 10 萬噸 ACS、 4 萬噸 ASA 工程塑料、 4 萬噸功能性膜材料及 1 萬噸多功能高分子新材料。 在投產能在未來 2-3 年投產後, 公司總產能增加 4 倍,魯民投成為大股東後公司 10 年目標為 300 億市值。

盈利預測與估值: 預測公司 2019、 2020、 2021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1.78、 4.12、 5.01 億元,對應 EPS 分別為 0.42、 0.97、 1.12 元,對應 PE 分別為 22.0X、 9.5X、 7.8X, 維持“買入”評級。風險提示: 需求低於預期,產品價格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