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文|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寫道: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家長就是推動孩子的那一朵雲,家長就是喚醒孩子的那一個靈魂。

要想孩子日後能比別人更自信,能比別人更優秀,那麼,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否則,傻傻"裝聰明",只會害了孩子。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不要跟孩子"哭窮"

不少父母喜歡跟孩子"哭窮",本就富裕的家長覺得"哭窮"可以鍛鍊孩子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品質,而經濟狀況不好的家長"哭窮",是希望能讓孩子知道家裡的不易,讓孩子知道節儉和懂事。

在不少父母看來,這招很好使。

但事實上,如何呢?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父母總是哭窮是否會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

底下成百上千的答案,絕大多數人選擇匿名回答,而且答案基本上都是會。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細看下來,真的很扎心:

1、沒安全感和自信心

家裡是普通工薪家庭,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但獨生子女的我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給我灌輸"我家很窮,比別家窮"的觀念,讓我覺得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

所以,我想玩的東西不敢說,想吃的東西也不敢要,一直活得小心翼翼,特別沒有安全感和自信心,但在別人眼裡,我就是那個懂事的乖孩子。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2 、自卑到抑鬱,抑鬱到想自殺

自卑到了骨子裡,在學校兩年不願意跟人說話,不願意接觸新朋友,還得了抑鬱,甚至想過去死。

每次跟我哭窮,我都會沉默,我覺得我已經很為家裡省錢了,甚至把充飯卡的錢省下來,但依然被說不懂得節省。

只要是買貴的東西讓我吃讓我用時,總要被告訴這有多貴多貴,導致我內心承受的壓力和負擔非常大,我心裡懷著滿滿的負罪感在用在吃。

真的很煎熬,我一定不會結婚不會生子,不會創造一個生命讓他來世俗受苦。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匿名網友心裡話

3 、視野和心胸變得狹窄

在別人眼中,我從小就是懂事的節儉的孩子,因為我幾乎不會主動要求什麼,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日復一日的物質貧瘠,讓我的視野、心胸變得狹窄。

需要買的東西都從生活費裡摳,大不了就是晚上少吃幾頓飯;因為很看重錢,曾經差點為2塊錢跟朋友鬧掰;買東西總要先看看價格,太貴的即便喜歡也捨不得買。

高考填志願,寧願放棄喜歡的專業,就因為看到學費比較高。

父母嘴上"哭窮",其實心裡很愛孩子,只是這種付出感太強的哭窮,導致父母的愛成了一種沉甸甸的枷鎖。

孩子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幸福,只有內疚感和負罪感,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多餘的,對不起父母。

長大後,他們總是不自信,不敢為自己爭取利益,又無法恨別人,堅強又懦弱,卑微又倔強,最後成了悲傷又樂觀的矛盾體。

每一個曾在"哭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內心始終住著一個悲傷的小孩。如果可以,請別再跟孩子"哭窮",讓他們活在愛裡,而不是虧欠裡。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不要有佔小便宜的心理

有位媽媽在這個話題下,就分享過自己的真實故事:

有一次帶4歲的孩子去逛超市,看到很多免費試吃的,然後就跟兒子開玩笑說:"哇,這裡好多免費吃的啊,我帶你吃香喝辣的去……"

從此以後,一去那個超市,看到人家拿著托盤,孩子就跑去要吃的,甚至邊跑邊喊:"媽媽快點,好多吃的!"

這裡嘗一下,那裡嘗一下,那感覺就像是去蹭吃的"小乞丐"。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那一刻,我就發現自己錯了,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然後開始教育他,希望能早點幫他改過來。

媽媽僅僅是開了個玩笑,但在孩子分不清是不是玩笑話,他只會當真,天真的認為"是該這樣"。

幸好,媽媽有認識到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帶來的不好影響,及早干預。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但,有些孩子卻很不幸,偏偏被家長帶壞。

今年4月份的時候,江蘇淮安就有一位奶奶帶著1歲多的孫子,在路過散裝蝦條的攤位時,奶奶左右看看,伸出左手抓了一大把,直接裝到孫子手上,褲袋裡。

老闆娘剛好在附近:"大姐,給寶寶嚐嚐不用拿這麼多,拿幾個就行了。"

奶奶神情激動:"一歲多的小孩能吃多少,吃你2個蝦條,犯法啦?"然後,很是神氣地離開,自以為拿孩子來擋擋箭牌是種聰明,殊不知,等孩子長大懂事,還依然如此行事,容易讓孩子養成偷偷摸摸的壞習慣。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更誇張的事,發生在今年1月份,杭州一位媽媽帶5歲兒子逛商場時,看中貨架上一條4200元的百褶裙很喜歡,但沒錢買,便指使5歲的兒子去偷,最後媽媽被民警帶走。

一條偷來的裙子,看似沒花錢,其實花掉了孩子純潔的品格。

心疼這個孩子!有這樣的家長也是孩子的悲哀。

貪小便宜的人,爽一時爽不了一世,最終都會吃大虧。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有一句經典的話: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每一種看似不需要付出的收穫,其實都要以另一種方式償還。

在這兩件事上,家長必須要“剋制”,傻傻“裝聰明”是在害孩子

孩子的教育任重道遠,家長們一定不能鬆懈!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

"孩子的很多問題是大人造就的,家長的問題若不調整,孩子的問題也調整不了。如果想要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麼最重要的時間段是在6歲之前。"

如果從小不教育孩子是非對錯,孩子的觀念裡這一部分就會缺失,孩子就會離正確的路越走越遠,終有一天,會鑄成大錯。

屆時,為孩子的錯誤行為買單的,不僅是孩子自己,還有TA的父母。

一起來聊一聊,你身邊有跟孩子哭窮或喜歡佔小便宜的人嗎?


作者簡介:果媽,兩孩媽媽,一直從事教育行業,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贊,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