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子公司产品抽检不合格 业绩增长靠投资?

复星医药子公司产品抽检不合格 业绩增长靠投资?

中访网财经(孙书沁)10月27日晚间,复星医药(600196)发布公告显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 83 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2019 年第 75 号)》:经辽宁省药品检验检测院抽检,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 1 批次“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规格:2.25g)”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含量测定。

复星医药子公司产品抽检不合格 业绩增长靠投资?


据悉,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苏州二叶进行了现场专项检查,再次确认了该批次产品不合格系偶发设备原因且不涉及其他批次。

而该批次产品共计165170支已全部销售,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76万元。该产品2018年度、2019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7,000 万元、人民币 6,200 万元,分别占同期复星医药营业收入的 0.3%、0.4%。

截至公告日,市场留存的该批次产品共计52444支已被召回。

如今A股中的医药股市盈率颇高,但也时常暴雷让人感叹“大起大落”,好一幅热闹的景象。复星医药这样排位不错的药企本就受到关注,而现在出现这样的召回事件想必压力不小,毕竟用药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8月30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1.73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9.51%。

不过,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1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8亿元,分别较2018年同期下降2.84%和2.75%。

对此,复星医药表示,下滑原因在于复星领智、复星弘创等创新孵化平台以及美国和欧洲子公司前期亏损;复宏汉霖多个生物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复星凯特、直观复星等合资公司随着业务拓展和研发推进经营亏损扩大;因加大对新产品/新市场的投入力度、销售费用增加。

确实,复星医药的销售费用连年增长,报告期内,复星医药的销售费用为49.98亿元,上年同期为38.04亿元,同比增长31.3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26%。

而同期研发费用还未达到销售费用的零头为8.49亿元,其中,人力成本2.99亿元,临床试验及技术服务费为2.07亿元,折旧及摊销为5109.34万元,科研物耗为1.72亿元。对比十分明显。

复星医药2016年—2018年销售费用分别为37.04亿元、57.91亿元、84.88亿元,分别增长31.58%、56.33%、46.58%,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5.32%、31.24%、34.06%。

有意思的是,复星医药的营业性现金流与净现金流的数值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意味着复星的净利润含金量并不高。

根据财报数据,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性现金流14.5亿元,可是其净现金流却为-1.24亿元,这或许和投资性现金流有着很大关系。

复星医药子公司产品抽检不合格 业绩增长靠投资?


其实,业内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复星医药更像是一个投资公司,不像一个医药经营公司”。

近年来,复星医药实施了大量投资及并购,仅2017年一年就发布了9条对外投资公告。2017年以来,复星医药相继发起对斯迈康65%股权、Tridem Pharma100%股权、汉霖生技69.25%股权、深圳恒生医院60%股权、禅城医院、迪会信医疗、BNI、力思特制药97.83%股权等公司收购,涉及金额约50亿元。

而这样一直频繁收购、整合子公司的医药企业,不知其能走多远。(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