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急亂投醫, “中醫原創思維”研究真是亂彈琴!

中醫病急亂投醫, “中醫原創思維”研究真是亂彈琴!

2005年11月19日,中國中醫研究院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三年後我國2008年度申報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首選項。 中醫是“科學”的屬性,還是“文化”的屬性?結論是肯定的,中醫是傳統文化而絕不是科學。

傳統文化觀念源於中國古代內道哲學理念,而中醫基礎理論就是這種中國古代內道哲學理念之體現,確切地說中醫不但是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且是哲學。中醫治病是一種技藝、技術,這種治病的技藝、技術,是對中國古代內道哲學原理之運用。要想熟練掌握這種治病的技藝、技術,就必須闡明中醫基礎理論,並建立中醫理論體系。

建立中醫理論體系,離不開中國古代內道哲學原理。因為目前無論是中國哲學界還是中醫哲學界,缺乏對中國古代內道哲學的研究,沒有成熟的中醫基礎理論,導致當今之中醫日趨沒落。在以中醫不是科學而要求取締中醫的浪潮中,原中國中醫研究院,為證明中醫是“科學”而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而把硏究中醫基礎理論甩給中醫大學去做。

任繼愈先生生前曾說過,“中國哲學的出路在於中醫學,中醫學的出路在於中國哲學”,這也是一語中的。中國哲學分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又分內“道”哲學和外“道”哲學。傳統中醫學是中國古代內“道”哲學之產物,可是當今則無人知曉中國古代內“道”哲學。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自主創新”定位於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之後, 因找不到中國古代內道哲學在何處,要想解決中醫基礎理論問題,就出現了“中醫原創思維”。於是“中醫原創思維”的概念遂逐漸萌生併成為國內學術界關注和研究的中心問題,政府主管部門在制定有關中醫藥發展政策與法規時也非常關注有關研究成果,並一度把“堅持中醫原創思維”寫入《中醫藥法(草案)》。

有關中醫藥、哲學、文化和思想領域的專家學者都從各自的角度對這一命題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區別於以往對中醫藥的實證性科學研究,在總體上屬於“現代詮釋”的範疇。但這種“現代詮釋”,不但未能還原恢復“中醫的信息”,反而使“中醫的信息”更加模糊。

所謂“現代詮釋”,就是對傳統中醫的現代解釋、闡述並明確其內容。受認識和時代的制約,有關“詮釋”在思維導入方面存在一個難以解決的“原創悖論 ”

硏究傳統中醫基礎理論不去硏究傳統哲理,就背離了“中醫學的出路在於中國哲學”,而去研究說不清道不明的“中醫原創思維”,這就是中醫基礎理論出現病急亂投醫之表現。

中醫病急亂投醫, “中醫原創思維”研究真是亂彈琴!

中醫學基本術語中的,“象”、“數”、“形”、“神”、“氣”,是“象思維”之產物,用“形思維”去理解就不是原本的這些術語概念,而是所謂硏究後的新概念,違背其研究的初衷,出現“原創悖論”。

所以張超中博士才說:自近代特別是 20 世紀五四運動以來,由於西方話語通過教育、科學、思想、文化在中國取得強勢地位後,對於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研究,就一直處於概念思維方式下的切割狀態。這種具有誤讀性的研究,這種經過概念思維洗禮的中國文化,多半是沖淡了甚或失去了原味的中國文化。

所謂哲學“思維”,無非就是兩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即“形思維”與“象思維”這兩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形思維”就是形式邏輯思維,高級一點就是形式邏輯加辯證邏輯思維,這是西方哲學的思維模式。“象思維”是一種形象思維,這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思維模式,小“象思維”是中國古代外道哲學的思維特徵,而大“象思維”則是中國古代內道哲學的思維特徵。

中醫思維就是中國古代內道哲學的思維,根本不存在什麼“中醫原創思維”,“中醫原創思維”研究真是亂彈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