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前一阵子,一个朋友带着两个孩子去西雅图玩,还在社交媒体晒出旅游照,小编没头没脑的问了句:“有没有去李小龙墓园?”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这个朋友回答说:“你会带小孩去这种地方吗?”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小编回:“当然,我想跟孩子说,这个人对中国武术在西方的发扬有多么大的贡献,就像我带孩子去定陵,肯定要跟孩子讲万历皇帝的故事一样。”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李小龙的故事,不待小编饶舌,随便搜都搜得到。1973年猝死后,长眠在

西雅图东区Capitol Hill 上的 Lake View Cemetery 墓园,他的墓碑与其儿子李国豪(也是英年早逝,1993年在拍摄电影《乌鸦》时,意外中枪身亡,得年28岁。)的墓碑并排,现在成了观光景点,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去凭吊。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事实上,大温哥华也有一些值得前去凭吊的名人墓园。

胡蝶:曾经的亚洲影后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抗战时期,知名的电影女星,原名胡瑞华,乳名宝娟,祖籍广东鹤山,1908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康家庭,幼年时随父迁居天津、北京、广州等地。

1935年嫁给做茶叶生意的潘有声。两年后,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此时由于丈夫潘有声已在香港发展事业,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据说,国民政府军统局长戴笠也对有夫之妇的胡蝶情有独钟。

1949年,潘有声逝世,胡蝶因此息影长达10年之久,1959年,应邵氏公司之请又重回片场,先后在香港、台湾拍摄了《街童》、《后门》等片,她炉火纯青的演技,使得她在52岁的时候又跃登“亚洲影后”的宝座。1966年,胡蝶正式退出了影坛,在台湾待了几年后于1975年移居温哥华,1989年,81岁的胡蝶在温哥华一座公寓内病逝,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死后安葬在本拿比的科士兰(Forest Lawn)墓园内,这座墓园风景非常优美,但要找到胡蝶的墓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整个墓园很大,而胡蝶的墓又极为普通,在一处柳荫遮蔽的草坪,草坪里有一块尺寸比一块砖头略大的青铜墓碑,墓碑上从左向右书写着:潘宝娟之墓,正下方刻有“胡蝶”二字,下面有一个十字架浮凋,碑上有她的生卒年月:1908-1989年,以及广东鹤山字样。

沈殿霞:开心果长留本拿比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1945年出生于上海的沈殿霞,大概不用再多做介绍了,现在20岁以上的华人很少没看过她的影视作品。她在1958年时跟随父母移居香港,及在1960年时被招聘为电影《一树桃花千朵红》的童星,而开始其演艺生涯,曾参与多部电影的演出,拍摄过的电影逾百部。

其在影视作品中的欢乐形象从196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2000年代中,被不少传媒、政要及市民公认为香港人的“开心果”。她的前夫为郑少秋,二人有一女儿郑欣宜,离婚后女儿成为她的精神支柱。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2006年沈殿霞因为健康状况问题而暂时停止其演艺工作,其后证实罹患肝肿瘤。2008年2月19日于玛丽医院病逝,终年62岁。死后,其遗体运至科士兰墓园安葬,与胡蝶成了“邻居”。

卑诗省议会默哀悼念沈殿霞,2008年2月25日更为她签发了“社区文化大使”褒扬状。其后温哥华市议会为了褒扬沈殿霞多年来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宣布2008年6月1日为“肥肥日”

张国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字恺荫,又名特立,1897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图:张国焘(左)在中共党内资历极深

张国焘在党内资历极深,长征后他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九军团等组成的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几乎全军复灭,张也在党内失势,后改投于国民党。

国共第二次合作全面抗日后,1938年4月3日,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之名逃离延安,到了西安,投奔中国国民党。4月11日特工李克农率人在汉口火车站将其拦截住并扣押,周恩来到武汉,多次要求张回延安未果,最后于4月18日,开除张的党籍。

1948年底政治环境变化,张国焘举家迁到台北;1949年冬又移居香港。


1968年张国焘移居加拿大,1976年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1979年12月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养老院病逝,终年82岁,葬于多伦多东部士嘉堡的PineHills Cemetery(松山墓园)。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他的妻子杨子烈于1994年过世后,与其合葬。

张杨合葬墓碑上刻着两人的英文名字,姓氏CHANG刻于碑顶,还显示张国焘出生于1897年11月26日,逝于1979年12月3日。杨子烈1902年12月9日出生,逝于1994年3月27日。

郑汉英: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员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知道郑汉英的可能不多,但她值得介绍。她是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员。

生于1915年的郑汉英,广东宝安人,她的姑姑郑毓秀是中国首位获得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女博士。而她的姑丈,则为抗战时代接任胡适成为中国驻美大使的魏道明。在香港读完中学后,郑汉英赴法国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y)读法律,毕业后,1937年到香港入读远东飞行训练学校,稍后还取得了国际飞行执照。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抗战开始之后,1937年8月,国民政府派她到航空委员会任职,隔年蒋介石任命郑汉英为中国空军飞行中尉,不久,她就调职到航空委员会驻香港办事处任职。在香港期间,郑汉英认识了温哥华出生的司徒炳通,两人堕入爱河,不久,她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最后选择生下了孩子。这一决定,让孩子的父亲司徒炳通吓了一跳,于是自己买了一张船票,回到温哥华。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郑汉英随后也跟着飞来温哥华,找到司徒家,要求司徒炳通承担做父亲的责任,由于司徒家在温市华埠属名门,这件事成了当年华埠的大新闻。不过,郑汉英的对外说法则是,1940年她奉外交部之命,赴加拿大向中国大使馆汇报有关事宜。

抵达渥太华后,郑汉英出席了加拿大政治形势以及中国抗战情势的介绍会。数月后,她从渥太华来到温哥华,担任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专员,并生下一女儿,取名司徒安,交给了司徒炳通的父母养育,之后,郑汉英积极参与慈善工作,还结识了不少加拿大女飞行员。

1941年,郑汉英的姑丈魏道明和姑姑郑毓秀取道美国赴法国上任大使职务,郑汉英与他们团聚后不久,回到加拿大,开始积极赴各处演讲筹款,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奔波了近两年,1943年8月,郑汉英患上肺结核,身体状况愈来愈差,9月6日,她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被送往温哥华圣保禄医院(St. Paul's Hospital),第二天与世长辞。


华人家长带孩子过万圣节 其实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看

为褒扬她的成就,当年加拿大皇家空军为郑汉英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她的灵柩上复盖着中国国民党党旗,由荣誉卫队送上军用灵车,驶向本拿比海景(Ocean View)墓园安葬。

最近万圣节到了,温哥华的华人家长们可以带小孩去这些地方,和小孩子们说说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