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關懷孩子的幾大誤解,你做對了嗎?

家庭教育對關懷的錯誤理解,據說很多家長都這樣做過

自孩子降臨之日,家長就將視線聚焦在孩子身上,但孩子卻難以體會到來自家長的關懷。家長認為的“關懷”與孩子心中的“關懷”似乎並不適恰。因此,有必要重新認識“關懷”的內涵,並剖析家庭教育中的“關懷”。 關懷雖是教育領域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今在家庭教育中對其再認識卻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父母對關懷孩子的幾大誤解,你做對了嗎?

1. 用在意和關注代替關懷

關懷需要將在意和關注的目光全身心地投射到被關懷者身上,接受對方,關注對方的真正需要。接受“是一種主觀能動的行為,被關懷者是人而不是物,關懷者要在具體的情境中去了解對方的需求,感受對方的感受”,而不能“將自己的思想、慾望、期望等簡單地投射到對方身上”。因此,家長作為關懷者,需全身心投入對孩子的關注中,設身處地地將自己的關懷動機移置於孩子的真正需要和意願,關注孩子而非注視自我。

另一方面,關懷不僅需要在意和關注,還意味著採取相應的關懷行動,併為被關懷者所感知。 然而,很多家長將關懷與關注和在意等同。家長常會陷入苦惱:“我很關心孩子,為什麼他們感受不到?”這種苦惱主要是由於家長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需要,一味地給予自己所認為的關心,實際是從成人的視角居高臨下的施予,由此對關懷產生了兩方面的誤區。一方面,家長為滿足自己對孩子“成才”的渴望,忽視了孩子對情感與愛的需求。

父母對關懷孩子的幾大誤解,你做對了嗎?

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最好的關懷就是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使孩子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或者是將孩子送入優質學校,促其找到好工作,實現所謂的“成功人生”。在這種訴求下,家長常見的關懷方式是拼命賺錢,為孩子提供更加優越的生活環境,或者對孩子的學業嚴格管控。但這兩種物化關懷的做法都忽視了關懷行為中最重要的對情感與愛的需求。洛克認為,“無論父母的境遇如何,親自教養兒子就是對兒子最好的饋贈”。親自陪伴和養育孩子,並在這個過程中傳遞愛和情感,才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的。

另一方面,家長將自己的意願等同於關懷,並施以不當管理。家長常常將孩子看成一個不成熟的個體,不信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相信孩子能夠自主選擇、負責,認為他們沒有判斷能力。在這樣的認知下,孩子的意願不被重視,因為它是不成熟的;孩子的聲音也不被聽見,因為它是不理智的。成人認為對孩子嚴加管教、嚴格要求是對他們好,即使現在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長大以後也會有所理解和感激。然而,“愛,作為一種自由的行為,不應成為操縱的藉口,而應產生更多的自由行為”。過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壓抑孩子的意願,剝奪孩子的自由,最終導致親子關係產生隔閡和關懷的喪失。

父母對關懷孩子的幾大誤解,你做對了嗎?

2. 將關懷錯解為奉獻

奉獻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施予,關懷則不同,它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互的關心和互動。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常將關懷誤解為奉獻,認為傾其一生為孩子付出一切,都是關懷的體現。這或許是一種毫無保留的愛,但不能說是一種關懷。將關懷錯以為是奉獻有以下兩種體現:

一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生活的中心。

比如,為了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很多家長在看電視的時候會選擇看“默片”,即將電視聲音調至最小;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家裡不能發出一丁點兒聲音;等等。家長這種“捨己為孩”的行為將孩子置於家庭的中心,孩子在享受家長小心翼翼的愛的同時,也感到了巨大的愛的壓力。對於他們來說,這些愛與關心太重了,關懷在這個過程中已經異化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二是把孩子的人生當成自己的第二人生。

每一個孩子都是全新的、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實際上就是實現其自由發展。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物,不是父母願望的寄託載體。美國教育部副部長埃德華多·奧喬亞認為,如果你把所有的期許和願望都寄託在你的孩子身上,他們就成了你的願望的載體,而無法發展屬於自己的生活。

父母對關懷孩子的幾大誤解,你做對了嗎?

然而,現實是很多家長將孩子的人生規劃責任轉化為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關懷孩子就像關懷自己一樣,甚至比對自己的關懷還要竭盡全力。而當孩子試圖表達對家長安排的不滿時,類似“你是爸爸媽媽的希望”“我們辛苦這大半輩子都是為了你,都是關心你、愛你的表現”這樣的話語壓制了他們。以愛之名,施以操縱,並不能使孩子感受到真正的關懷。表面上看,家長是對孩子未來的關心,然而這種關心只是家長“取悅”自己的體現,這是一種虛假的關懷。

3. 缺失“回應”的教育

關懷者的關懷,需要得到被關懷者的良性回應,關懷關係才得以建立。但家長的關懷有時並沒有得到來自子女的良性回應。主要體現在:孩子視家長的關心和愛護為理所應當,看不見來自家長的關懷,感受不到家長關懷背後的深愛,不知應予以回應。更有濫用家長關懷的子女,對家長的關懷予以惡意回應。

2011 年 4 月在上海浦東機場發生的兒子汪某連刺母親 9 刀事件讓人心痛。其原因竟然只是因為母親拒絕提供更多的留學費用。面對母親長期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經濟上的鼎力支持,汪某並不感動,反而視作應當,並惡意回應,導致關懷關係的失敗。上述情況令人反思:為什麼孩子會對家長的關懷視而不見,甚至予以惡意?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把關懷看成是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導致缺乏對孩子的感恩教育,即與“回應”有關的教育。孩子缺乏回應的教育,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也往往難以喚起感恩之心,會將他人的關愛、幫助當成是理所應當。

父母對關懷孩子的幾大誤解,你做對了嗎?

因此,要想被關懷者對關懷者的關懷行為產生良性回應,也需要教育被關懷者學會關懷,學會做被關懷者也是學會關懷的過程,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關懷者”與“被關懷者”其實是相對而言的,家長不可總是作為關懷者,子女也不永遠都是被關懷者。在接受家長關懷的同時,子女也應該站在家長角度,關懷家長,使家長也感受到被認可和接納的幸福,形成良性互動的關懷關係。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中對關懷的誤解顯示了在當今時代重提“關懷”的價值:

首先,構建親子間的關懷關係,需要家長真正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孩子也會在家長的影響下眼裡有家長,眼裡有他人。

其次,關懷雙方要以合理的方式予以關懷。對於家長而言,關懷並非溺愛,不是毫無原則地對孩子有求必應;同樣,關懷也不能採取暴力,不能打著關懷的名號對孩子實行懲罰,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發展軌跡,站在其成長的角度進行關懷,使孩子在被關懷中感受愛。孩子對家長亦然。

最後,學會被關懷同樣重要。“關懷者”與“被關懷者”是相對而言的,在家庭中不論是家長還是子女,都同時作為“關懷者” 與“被關懷者”存在,二者互相關照,實際上也是一種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