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2019年以来的信托,好像一直都处于山雨欲来的不平静中。

1月,某信托投向牧场的产品第三次延期;

3月,某信托11亿贷款违约;

5月,某信托收到上交所问询函,涉及产品违约和延期兑付;

7月,某信托被银保监局赐罚单一张;

9月,某信托地方政信类产品又出现了兑付逾期;

……

纷至沓来的消息,让信托圈里的人一度“闻雷色变”。

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第2季度末,信托风险项目有1100个,规模为3474.3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54%,较2019年1季度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2015年—2019年季度信托风险项目个数和风险规模(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骤然之间,仿佛一级警报被拉响,不安与恐慌席卷而至。

在投资者心中,一个问题浮现了出来,爆雷不断,信托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非要说的话,所谓的信托“爆雷”,并不只是2019年才有。

从2018年以来,信托项目违约发生的频次和金额就一直在增长,远远高于2017年。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信托产品违约的项目有77个,涉及金额296.58亿元。

同样一片“惊雷滚滚”,让不少人神经紧绷,胆战心惊。

而这两年,所有人都能感觉出,行业雷声不断,风声不停,但风向已经变了。

一场去通道、去杠杆的监管飓风余威还没有消退。

资管新规的出台和信托监管55号文又给了信托业重磅一击,原本刚性兑付的金字招牌被打破,信托规模收缩,企业融资渠道一定受限成了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的紧张气氛依旧,外部摩擦加剧,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尚在继续。

2018年4季度,中国经济实现6.4%增长率,对比3季度,下降了0.1个百分点。

在这些多重因素作用下,信托风险上升,整个行业起风了,惊澜四起,“爆雷”频频。

就像到了一个“水逆”期,从去年开始行业全面下滑,到今年2季度,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3万亿元,较2018年底减少0.17万亿,较2017年底减少3.72万亿。

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2015-2019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季度变动情况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种不太平让人心惶惶。

因此,媒体闻风而动,各类触目惊心的标题一个接一个,焦虑充斥在每个角落,滚滚雷声吓得不少人不敢轻举妄动,

部分人转而放弃信托,重新投回到了商业银行的怀抱。

虽然说,市场因转型趋于下行是不争事实,但那些所谓的“爆雷”,真的都是雷吗?

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回顾开头的不平静,出现最多的字眼,是“延期”。

事实上,延期兑付并不等于爆雷。

1、P2P前车之鉴

为什么信托投资人对“延期”如此草木皆兵,甚至深恶痛绝?

这和前几年的P2P爆雷狂潮脱不开关系。

早期的爆雷,一般指P2P平台因为逾期兑付或经营不善问题,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而出现的平台停业、清盘、法人跑路、平台失联、倒闭等问题。

在P2P领域里,那些逾期兑付的,似乎无论平台规模是大是小,无论背景雄厚与否,无论退出是良性还是恶性,基本上都走向了一个结局——因非法而被立案侦查。

因此,对于P2P平台来说,延期兑付=爆雷。

但这样的一个前车之鉴,并不适用于信托业,两者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一个备案尚无下文,一个全国限量68家;

一个两眼一抹黑资金不知去向,一个要么房地产要么政信,要么工商要么金融市场;

一个草根老百姓一个高净值人士;

两者截然不同。


2、流动性危机

至于为什么信托会出现延期兑付?还是因为流动性风险,缺乏现金流。

现金流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近两年宏观经济下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现象级状况。

比如房地产,央妈对于楼市的调控是有目共睹的,又是房住不炒,又是换锚LPR,在脱虚向实中房企普遍面临融资收紧,现金流紧张,也就无法如期偿还信托贷款。

再加上2019年又是信托兑付大年,据有关数据,截止9月今年一共兑付了5263亿,而在今年的12月31日,到期要兑付的金额是9310亿,数量1997只。

这也是今年房地产信托风险暴露加速,业内人提醒关注平台类、地产类项目风险原因。

但这种现金流紧张,并不意味着企业要破产了。

一来,信托产品所投资的项目基本是长期向的,解决资金周转往往需要时间;

二来,房企想要借信托融资,本就需满足各种风控条件,抵押+质押,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庙。

因此,延期兑付≠产品爆雷。

并且,在信托横跨资本、实业、证券市场的光环下,过去的不少信托项目都是通道业务,与主动管理型业务不同,信托只是一个被动管理方,不过多参与项目运营。

而这些项目,在近两年的去通道压力中,风险暴露加快,也面临着一场转型大治理。

把全部的延期项目等同于产品爆雷,未免有贩卖焦虑之嫌,有些过于危言耸听;而因雷声一棍子打死所有的信托产品,也有些过于风声鹤唳,总不能因噎废了食。

回到最初的问题,信托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1、经营效率在提高

或许不少投资人依旧心有戚戚,毕竟去年一整年行业都在下滑,资产规模在递减,但正如前面所言,这其中有着宏观经济下行加经济转型的多重作用。

可正所谓不破不立,不浴火又怎么涅槃重生呢?

资管新规让前期一些不够合规的产品无处可逃,包括通道业务,但违约带来的巨大信誉压力也让68家信托公司开始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与风控能力。

2018年底,信托赔偿准备金为260.71亿元,比2017年底221.12亿元多39.59亿元,同比增长17.9%,今年的赔偿准备金依旧在上升。

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在受托资产规模收缩的背景下,这意味着信托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提升。

而伴随着信托公司在监管压力中纷纷优化治理,“资管新规”落地后,通道与多层嵌套业务不断清理与压缩,信托主动管理业务增加,业务结构不断调整。

因此,即使增速回落,但质量优于数量的效应却带动了行业整个效率。2019年2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54%,较去年有着明显提高。

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2015—2019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与实际收益率(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2、比想象更低的风险

与此同时,看似雷声不断,但信托的实际风险却比想象中低。

截至2019年2季度,信托行业有1100个风险项目,这个数目令人害怕;风险项目总规模达3474.39亿元,这一金额更是让人心惊肉跳。

可如果把它放到整个行业里,信托圈属于高净值人士,全行业的资产规模是22.53万亿,这两个数据表明,2019年2季度信托产品的不良率为1.54%。

如果再来一个参考系,商业银行2018年底的不良贷款率为1.83%。

结果显而易见。

传统观念里最为稳健安全的银行,不少人对信托失望重投怀抱的银行,可谁曾想,整个银行业的风险其实远高于整个信托业呢?

可为何信托业雷声滚滚不断,却鲜少听闻银行违约?究其原因,这和银行的“内部消化”有关,并非没有违约,而是违约并不公之于众。反观信托,一有雷声便告诉了投资者。


3、老字号牌照优势依旧

毋庸置疑,监管破刚兑的步伐打破了原有的信托基调,一定会有基于刚兑才买信托的投资者转战其他战场,但信托的牌照优势却依旧存在。

全国有3500多家银行、170多家券商、100多家保险,展业中的信托却只有68家。

在银保监局的眼中,物以稀为贵的信托绝对更显眼。

越被关注,要求也就越高,按法律规定,信托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3亿的实缴货币资本足以pass掉一大波华而不实的资本机构。

其次,在产品信息披露和财务上,信托可以说是最为公开透明的产品之一,牌照本就珍贵的情况下,信托选择项目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信誉,加强对产品结构及风险的控制。

爆雷,还能再信而托之吗?

四 结语

一言以概之,信托并非百分比无风险,但总体风险性却相对较低。

这场雷声不断的山雨,是信托业“提质”的信号。

在资管新规下,信托的节奏和力度都放慢了不少,但虽降却降中有稳、虽稳却稳中求进。

当一场去通道、去杠杆、破刚兑的大清洗过后,信托业会迎来一个新生,更高质量的它会进入一个更利于宏观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到那时,也许离“信而托之,代人理财”的初心并未更远,反而更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