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宋開慶元年、蒙憲宗九年(1259)七月,蒙古大汗蒙哥死在伐宋的征途之中,因為他生前並沒有像鐵木真和窩闊臺那樣指定繼承人,爭奪汗位的內訌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還是發生在拖雷系內部。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01,蒙哥死後的局勢

由於蒙哥的固執己見,導致他早死,給強悍的蒙古帝國播下造成永遠分裂的內戰種子。當時,可以作為蒙哥繼承人的有兩個群體,一邊是母弟忽必烈(44歲)、旭烈兀(42歲 )、阿里不哥(40歲);一邊是兒子班禿、阿速歹、昔裡吉和玉龍答失。

按照蒙古的老傳統,正當壯年的諸弟肯定比才二十郎當的諸子更具有優勢,從開國的鐵木真到窩闊臺、貴由、蒙哥,即位的時候都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這個時候正是成吉思汗孫子輩的天下,還輪不著讓蒙哥的兒子們上臺。

或許蒙哥曾經暗示過他的幼弟阿里不哥有優先權,他南征的時候也把留守本土的重任交給幼弟,因此,在沒有明確遺命的情況下,阿里不哥具備的優勢是最大的。旭烈兀正率領西征軍團向敘利亞進軍;之前被蒙哥猜忌的忽必烈才被重新啟用,返回南征軍團,行進到汝南。

三兄弟之中,勢力最弱的忽必烈是最早知道蒙哥死訊的,他最初在被俘的宋軍前哨口中得知消息,認為是謠傳。

隨即,接到關係很親密的異母弟、陪伴在蒙哥身邊的諸王木哥——木哥的母親算是忽必烈的乳母——派來的密使,得知蒙哥駕崩的確切消息,而掌控蒙哥大軍北撤指揮權的正是木哥。

面對汗位,忽必烈當然也是蠢蠢欲動,但如果此時北返奪位,沒有名分,沒有功績,在忽裡勒臺大會上被諸王推舉的可能性太小。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02,忽必烈的態度

忽必烈和霸圖魯等人商議,決定按照蒙哥的南征計劃繼續南下鄂州,表現出忠實繼承前任大汗遺志的態度,同時,忽必烈的南下讓他的軍團成為當時散佈在中原各地的蒙軍的後衛,展現出自我犧牲的精神,在形象上有極大的提高。

是呀!我們打敗仗了,大汗都死在前線,就算敵軍熊,不敢來追擊我們,可作為戰敗撤退的人心裡也犯嘀咕啊!人家忽必烈王子居然繼續前進,在我們大後方去震懾敵軍,好讓我們安心撤退,忽必烈王子真是英雄!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南下的忽必烈軍團成功渡過長江,擺出包圍鄂州的架勢,這也是蒙軍首次橫渡長江,給南宋水軍帶來的衝擊可想而知。

從廣西北上的兀良合臺軍在湖南、江西各個城市之間徘徊,不斷改變路線北上,企圖與忽必烈軍團會合。同時,看到忽必烈動了,分散在各地的蒙軍隊伍也採取行動與之響應,木華黎國王家族的忽林池國王率領他的札剌亦兒軍團也渡過長江來到叔父霸圖魯所在的忽必烈軍營。

五投下中勢力最大的兩家弘吉剌部和札剌亦兒部算是站在忽必烈這邊,他的妻子察必出自弘吉剌部,霸圖魯的妻子又是察必的姐姐。

以塔察兒為代表的東部左翼諸弟兀魯思,也表明有和忽必烈會合的意圖,因為南征時塔察兒表現的並不好,屢次被蒙哥訓斥,所以,塔察兒對蒙哥政府有天然的牴觸心理。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03,兩汗並立

當忽必烈在鄂州正打的激烈,差點嚇得宋國皇帝遷都時,漠北的阿里不哥開始為他登上汗位做準備,一邊向整個帝國發布蒙哥汗葬禮的消息並召集有關人員參加,一邊為了增強兵力,向各地派人徵兵。

蒙哥的親信阿藍答兒

趁著調兵機會,來到距離忽必烈封地開平僅百餘里的地方,嚴重威脅到開平的安危。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一邊義正言辭的質問阿藍答兒:發兵是大事,成吉思汗曾孫真金就在這裡,為什麼不讓他知道?一邊派遣脫歡送信給忽必烈,請他速還。

忽必烈經過商議,派郝經與南宋議和,他率軍迅速北返。閏十一月二十,忽必烈返回燕京,採納謀士先發制人的建議,在東道諸王和己方親貴的支持下,於次年(1260)三月召開忽裡勒臺大會,登上汗位。

忽必烈繼位的次月,阿里不哥就在首都和林,召開忽裡勒臺,成為新任大汗,蒙古帝國首次出現兩位大汗並存的情況。

按照正統性,為前任大汗全權操辦葬禮,並在本土舉行忽裡勒臺的阿里不哥才是真正的大汗,沒出席葬禮還在高原東南角稱帝的忽必烈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叛亂者。因此,阿里不哥得到廣泛的支持。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04,雙方支持者

朮赤兀魯思別兒哥汗雖然沒有參加和林的忽裡勒臺,他哥倆會都開的那麼匆忙,人家也趕不到啊!但他明確表示支持阿里不哥,還發行了印有阿里不哥名字的錢幣。

察合臺兀魯思的實際執政木八剌沙汗(察合臺-抹土幹-合剌旭烈兀-木八剌沙)之母兀魯忽乃,娘倆的權力是蒙哥汗賦予的,自然無條件的支持蒙哥政府的決定。

西征的旭烈兀聽說大哥的死訊也率軍東返,企圖染指汗權,回到大不里士的時候,使者帶來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登基的消息,他就放棄了對汗位的爭奪,留在伊朗之地構建西亞、中東地區的勢力範圍,新的旭烈兀兀魯思也就此形成。

旭烈兀留在封地沒有隨從父親西征的嫡子木木忽兒去和林參加了擁戴阿里不哥的忽裡勒臺,至少從當時看,木木忽兒代表其父站在阿里不哥一邊,直到後來大戰開始,旭烈兀聽說忽必烈佔上風,就給木木忽兒下達緊急命令讓他離開本土趕赴伊朗,算是從內戰中抽離。

那邊旭烈兀獨佔伊朗的慾望才剛剛露頭,對西征成果虎視眈眈的別兒哥自然不能容忍旭烈兀的行為,親率大軍南下。就這樣,

因為領土爭端以及其他各種原因,別兒哥和旭烈兀處於對立的備戰狀態,自然對東方的汗位爭奪戰無暇顧及。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窩闊臺系的諸王則是有支持忽必烈的,有支持阿里不哥的,還有保持中立的。

諸王合丹跟隨蒙哥南征,在這場內戰中他

站在忽必烈一方,闊端的兒子只必帖木兒和六叔合丹一樣,支持忽必烈,並且在之後的陝川爭奪戰中發揮巨大作用,擊敗阿藍答兒和渾都海,平定西北局勢。貴由汗的兒子禾忽在其封地葉密立保持中立,並沒有傾向哪一方。禾忽的堂兄弟海都,則支持阿里不哥。

蒙哥汗的諸位皇后和兒子支持阿里不哥,東道諸弟兀魯思很明顯是支持忽必烈的。

雙方陣容看上去是勢均力敵,阿里不哥還略勝一籌,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屬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個人的勢力其實都沒有多少,這麼多的支持者都屬於那種觀望的、很容易土崩瓦解的團體,用牆頭草來形容比較恰當。

再細究起來,叛亂者忽必烈一方的核心陣營死戰的決心更大,因為他們是叛亂者嘛!如果內戰失敗他們整個家族都要倒黴,所以,叛亂者一方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踏上戰場的。

相反,阿里不哥那一方的支持者和追隨者都是原蒙哥政府,他們沒有那種緊迫感,就算輸了不過是換個政府,如果竭力奮戰贏了好說,輸了就悽慘了,肯定要被新政府清算,所以,大家何必去冒險?還不如維持現狀混日子呢。

因此,雙方在氣勢上心態上已經分出輸贏,阿里不哥真正的依靠只有他的妻族斡亦剌部,其他勢力都是靠不住的,以後的事實會做出證明。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05,從武力戰到經濟戰

阿里不哥元年、中統元年(1260,南宋景定元年)冬,陝川爭奪戰爆發。蒙哥所屬的主力部隊在哈剌不花和渾都海的帶領下撤退到六盤山駐紮。

阿里不哥派遣阿藍答兒南下去接管六盤山等地的精銳,忽必烈也不甘示弱,派八春、廉希憲、趙良弼、商挺等人趕往陝川,雙方爆發戰爭。

忽必烈方聯合窩闊臺系在河西的諸王擊敗親阿里不哥派的渾都海,殺死阿藍答兒,取得戰爭勝利,蒙哥南征軍除了少部分跟隨不願歸降的哈剌不花西返,剩下多半都歸屬忽必烈。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西線勝利後,忽必烈率大軍揮師北上進攻和林,再次擊敗阿里不哥軍,由於和林及漠北所需糧食都由漢地轉運供應,和林沒吃沒喝的,阿里不哥不得不退出和林居守謙州,並向忽必烈表示投降,忽必烈接受了他的議和,留下諸王移相哥駐守和林,自己則返回開平。

阿里不哥藉此機會得到喘息,並得到妻族斡亦剌惕部的支援,戰鬥力得到恢復,中統二年(1261)襲擊和林,擊潰移相哥軍團,重新佔領和林,隨即揮師南下。

忽必烈急調塔察兒等東道諸王迎戰,把阿里不哥再次擊退縮回和林,戰況又回到原點,忽必烈繼續禁絕糧道,讓阿里不哥軍陷入饑荒。

缺糧,敗仗,都讓阿里不哥威信大跌,他只能求助於西方,陰山之南和粟特舊地是農耕之地,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如果能從那裡獲得糧食,就可以長期和忽必烈對抗。

此時的察合臺兀魯思汗是支持阿里不哥的木八剌沙母子,

但阿里不哥希望有一個貼心的自己人去做察合臺汗,為自己徵集糧食和財富,因此,他派心腹阿魯忽回察合臺兀魯思去取代木八剌沙母子。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06,背叛大汗的阿魯忽

阿魯忽是察合臺的孫子,拜答裡之子,他回到兀魯思後,宣佈阿里不哥的旨意,登上察合臺汗位。

阿里不哥要求阿魯忽為他去阿母河以北和突厥斯坦地區徵集糧草軍需,還要求他沿著阿母河佈防,防止旭烈兀援助忽必烈。

這樣一來,阿魯忽手中獲得的權力就大大超過他祖父察合臺傳下來的封地,屬於大汗的阿母河以北和突厥斯坦地區大量農耕之地的實際控制權落入阿魯忽手中,要為大汗阿里不哥籌集糧食嘛!

身為大汗,當然不可能把廣大地區交付給阿魯忽,這只是阿里不哥的權宜之計。但是,暫時獲得這些地區權力的阿魯忽因此變得強大起來,人隨著所處位置的不同心思也有了變化,阿魯忽對屬於大汗的領地起了侵吞之心。如果把聚集起來的軍隊財富交給阿里不哥,那阿魯忽將什麼都落不到,還得繼續臣服阿里不哥。

阿魯忽覺得,反正阿里不哥打不過忽必烈,我為什麼不把這些財富佔有,並接管中亞和突厥斯坦的控制權,發揚光大我察合臺汗國?

因此,面對阿里不哥的使臣,阿魯忽採取拖延忽悠的舉措,在使臣們的徵集任務都完成後突然變臉,拘捕了這些徵集軍需的使臣,並向忽必烈遞出橄欖枝。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07,昏招頻頻的阿里不哥

東方的阿里不哥再次向忽必烈發起進攻,雙方在昔木土腦兒展開激戰,阿里不哥又一次大敗北遁。聽說阿魯忽的背叛,阿里不哥幾乎要氣死,帶領殘軍向伊犁河谷進發,擊敗了阿魯忽,並在此駐冬。

形同喪家犬的阿里不哥卻在這個時候又一次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錯,他把投降的察合臺兀魯思的士兵全部處死,殺降這個暴行讓阿里不哥徹底眾叛親離。

蒙古人奪位一般都是骨肉相殘,從不牽扯旁人,誅殺也只是當事人,很少涉及子孫,當初蒙哥誅殺支持貴由系的親貴們,都已經引起諸王們的不滿,如今阿里不哥居然比他哥更暴力,連普通士兵都濫殺,如今你還是身處劣勢,不是更該收買人心嗎?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阿里不哥的愚蠢行為讓中亞觀望的諸王徹底拋棄了他,窩闊臺系各派也把對蒙哥的怨恨轉嫁到阿里不哥身上,幾乎沒有人向每況愈下的阿里不哥伸出援手。

大家紛紛向忽必烈示好,貴由的兒子禾忽向忽必烈表示友好阿魯忽更是派遣使者去朝見忽必烈,希望能得到突厥斯坦和阿母河以北地區的統治權。阿魯忽的如意算盤打的好,憑藉阿里不哥的聖旨得到中亞的一切,如今又想讓忽必烈明確中亞的統治權屬於他。

忽必烈為此陷入兩難之地,如果不答應阿魯忽的要求,阿魯忽肯定不會站在他這邊,說不定會繼續和阿里不哥勾結,如果答應他的要求,那屬於大汗的中亞地區領地就落到察合臺汗國的手中,不知道忽必烈有沒有糾結,就答應了阿魯忽的要求,當然,對忽必烈來說,這也是權宜之計。

隨後,伊犁溪谷地區遭受嚴重的饑荒,民眾接連死亡,景象十分悽慘,阿里不哥的軍隊難以承受內部與外部、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

最終,阿里不哥政權解體,孤立無援的阿里不哥大汗,帶著少數原蒙哥政府高官向忽必烈投降,叛亂者忽必烈取代了正統的大汗。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08,猴格說

依靠武力推翻擁有法統的合法大汗並取而代之,這在蒙古帝國還是第一次,忽必烈開創了這個首次,為後世子孫留下一個壞榜樣,以後,徹底開啟了誰的拳頭硬誰的勢力大、誰就可以上位的時代。 

成王敗寇是亙古定律,當初蒙哥擁兵脅迫諸王登上汗位,如今忽必烈就武力脅迫現任大汗退位,做為失敗者的阿里不哥,在漢文史料記載中自然就成了阿里不哥叛亂的豬腳,但其實,在這場內戰中,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忽必烈叛亂。

這場持續五年之久的內戰,對戰局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原因其實只有兩條:
  • 其一,是忽必烈方抱著必死的決戰之心,而阿里不哥方則沒有那種緊迫感,可以參考項羽背水一戰,所以,同等水準的蒙古戰士,在作戰心態的不同就有如此大的差距。
  • 其二,就是補給問題,對阿里不哥來說也是最致命的,他所居的和林要依靠遙遠的漢地獲得物資補給,戰線拉的越長他的劣勢就越顯著,很多時候,戰爭不就是打的經濟戰?沒錢沒糧食沒物資還打個鬼啊!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內戰結束後,整個蒙古帝國徹底分成四大勢力,忽必烈、別兒哥、旭烈兀、阿魯忽,這個時候,忽必烈還是努力去為做整個帝國的大汗而努力,更想收回中亞阿母河以北等地區的統治權,因此,他邀請三巨頭召開忽裡勒臺,三巨頭也同意了。

但是,很邪門的意外發生了,至元二年(1265,宋鹹淳元年),旭烈兀去世,隨後,本打算趁旭烈兀汗國混亂之際進攻的別兒哥也在次年(1266)死在行軍途中,同年,阿魯忽也病死了。對了,阿里不哥也在這一年死去。

薛禪汗忽必烈:從反叛者到帝國皇帝,失意王子的華麗逆襲

隨著三巨頭的死亡,徹底打亂忽必烈的大會計劃,三大兀魯思也因為繼承人問題發生各種混亂,讓中亞再次滑向混亂。

這時,窩闊臺家族那條好漢就要崛起稱雄中亞咯!

就是這樣。

參考資料:多桑蒙古史、史集、疾馳的草原征服者、察合臺汗國史、劍橋遼夏金元史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有喜歡遼夏金元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當然,還有後宮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